四环节教学法之我见

时间:2019-05-15 13:4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环节教学法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环节教学法之我见》。

第一篇:四环节教学法之我见

四环节教学法之我见

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是近年来阅读教学不断改革的成果,旨在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把握教学四个环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高效。在实施四环节以来,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断地实践,现在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四环节教学法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创设情景,质疑自探”。本环节是课堂教学实施的起点,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学习背景,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习惯。第一环节的实施中强调:情景的创设要精,要激趣,要与课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注意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要做到问题能够提出来,并且会归纳梳理,然后找出问题主干,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为有效课堂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四环节教学法的第二步是分组学习,合作交流。本环节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点,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和讨论,解决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如何营造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进行有效合作学习,四环节教学法强调两点:

1、自我认知,合作交流。在教学中,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学生有了初步认知,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方式,可以是同桌交流,两人一组,一人听,一人讲,实现最大限度的交流合作;也可以是多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共同讨论,取长补短,形成共识,还可以师生共同研究交流,让问题达到圆满解决。

2、学生展示,诠释内涵。学生当堂展示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汇报。学生展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运用语言表述的方式进行展示,也可以让学生运用做题方式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书面材料进行展示,也可以让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展示时要做到:落落大方,语言准确。在学生展示的同时,教师要起到引领、点评的作用,对小组展示出现的问题,如:知识遗漏、解答不全等进行补漏纠正;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准备。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四环节教学法的第三步是精讲点拨、巩固训练。教师要针对教材重点、难点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启发、引导、点拨,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用精选出的习题,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本环节的重点是教师的讲解点拨要紧密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教材中的疑难点,使之成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

化和思维升华的过程。设计习题时要针对学习目标进行综合考察,习题难易程度要有坡度,既有基础性习题,还要有拔高性习题。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练习的效果,对完成习题情况进行评价、纠错。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四环节教学法的第四个环节是检测反馈,拓展运用。针对本课教学内容,教师要进行知识、技能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当堂检测和反馈,检查学生所学内容的达标情况。拓展是本环节的另一个重点。拓展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教师在对课文拓展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第二篇:四环节教学法

“四环节教学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我县“四环节教学法”方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态度,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对“四环节教学法”的思想认识

全体教师要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高度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四环节教学法”四个环节的重点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个环节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尝试学习”。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尝试者,探索者,发现者。

四个环节相辅相成,都是在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中进行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多一些允许,给学生出错的机会。“四环节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张扬个性的自然性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使学困生比率显著降低,及格率,优秀率显著提高。

二、成立“四环节教学法”领导小组

为了让“四环节”教学模式在各年级各学科段全面实施,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为副组长,各任课教师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四环节教学法”的贯彻落实。

各位教师要在小组的引领下,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学段、学情积极探索如何在本学科落实四环节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

三、学习“四环节教学法”的操作步骤

为了让老师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四环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思考有发展有创新有提升,为进一步完善、提炼“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所有教师学习“四环节教学法”。通过学习,对“四环节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有了明确的认识。让教师建立起“四环节”课堂教学的教学思路,并通过理论学习、新课程理念研读、学校课题培训等措施,集思广益形成更为科学的授课方案。本着学生多学、多练、多思,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全力以赴攻关“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运用“四环节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

1、备好课。过好“学生关”和“教材关”。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 体察学生的学习情趣,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对策。作为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 把握知识的停靠点, 把握情感的激发点, 让学生“会学”、“乐学”。

2、定好学习目标。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 以学生的学来预设目标,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3、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四环节教学法”的主阵地,要按照教学法的要求, 有效组织各个环节, 让课堂教学产生高效益。

4、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关于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思。反思促发展, 它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五、考核评价,检验成果

学校在学期末对每位教师进行考核,纳入教师综合考评。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改进,结合实际逐步完善,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研组长要积极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善于发现典型,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小付营小学

2011-9

第三篇:四环节教学法

“ 四环节教学法 ”教学观

实践证明,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较好地集中和糅合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探索发现、创新发展等诸多创新教学要素,这些创新教学要素有机组成一个整体,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同时,“ 四环节教学法 ” 有可操作性、前瞻性、可发展性的特点,因而我们认为是比较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包含的教育理念,符合和体现了时代精神。

首先,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观:(1)基础观: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基础知能的单纯积累,而更重要的是让这些知能活化起来;(2)课程观:课程是前人知识的结晶和编者教学意志的物化,作为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的本质和理解这种本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案例或工具;(3)教学观: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加探讨,教学中重视发挥和研究相关教学技术,讲究教学策略和方法,把教学变成师生教学生命发育成长的一种过程;(4)学习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建构知识,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我发现的一个过程;(5)评价观:建立创造性学习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获取成功,发挥评价的教学功能和教育的发展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做到明辨是非曲直,辨证思考,处理好数学中静止与运动,单纯与联系,现状与发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逐步掌握辩证法。学生合理及时诊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的作业结果和学习水平程度,逐步调控评价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情感投入、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评价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方式。其次,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教育要求:重视学生学习心理过程规律,重视情感的培养,重视智力开发,重视创新学习。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体现了一种新的数学文化,它有利于营造学习创新的氛围,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的学习源于课本,根植于课本,但又跳出课本,高于课本,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达到一种新的数学境界。

再次,通过 “ 四环节教学法 ” 的实践,也使数学教师更重视再学习,再提高。教师需要建立一种现代的课程观、教材观,面对教学例习题,不仅关注其中的数学问题,还应挖掘出它的教育功能,多一点全局性、前瞻性的整体思考。教学也不再是反复演练传统的常规题,而是由此演化出内涵更深刻,外延更广阔的问题,联系到问题间相互的共通处,使之相互映照、相互关联,从一个问题的解决引发了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或者是多题一解,或者是触类旁通,这对于宏观的理解数学的本质,体会数学的思想,掌握数学这个工具,渗透数学的精神都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数学课堂 “ 四环节教学法 ” 不是唯一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它本身也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我们要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它,发展丰富它,使之不断日臻成熟完善。

第四篇:“五环节教学法”之我见

“五环节教学法”之我见

单位:临颍县石桥中学 姓名:王培武 时间:2012-3-9

“五环节教学法”之我见

临颍县石桥中学

王培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教材知识之间的跨度较大,这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难点,并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五环节教学法”模式是我县学生课堂上最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新教师,我在实施“五环节教学法”过程中受益匪浅,为进一步完善自身教学,和广大教师同仁交流一下自己对“五环节教学法”的肤浅认识。一、五环节教学法的内涵

实施自主性学习,关键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着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力求从四个方面体现学生的自主。即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五环节教学法”改变了单纯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打破了单一的、落后的教学方式,其模式为:

1、检查预习、设纲导学。

教师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检查学生自主探究、预习情况,进一步设计提纲来指导学生学习。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讲一节新课前,我先提前一天布置课外预习,设计预习提纲,分发给学生,将本课涉及到的新单词,重点短语,重点句型和语法用红笔勾画、圈画、注明,并做旁批,为第二天上课做好准备。这样做刚开始觉得麻烦,但贵在坚持,整个学年下来,探索出了一个系统化的提纲。有时,我与教研组的老师分工,轮流做预习提纲,既节省了时间,又促进了交流。

2、自主性探究:即自学阶段。在导学阶段,学生提前预习感知教材,这既为教学做铺垫,做准备,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感悟能力。这是发现问题的阶段。第二天上课前,我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预习做得好的学生提出表扬。上课时,我在学生自学阶段,把课堂前十分钟时间还给学生,让其先分组讨论,小组内解决问题,对于共性的问题,我会在巡回的过程中询问学生,帮其解决。自学这一环节做好了,下一环节就会很轻松。

3、展示交流。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可采取不同形式来进行,或板书讲解,或口头表述,或现场演示,不一而足。本着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的原则,让学生大胆地来讲,讲结论,讲答案,讲思路。学生的讲解可能是片面的、不够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可以让别的学生、小组发言争辩。在“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接近客观的结论或认识。这是“做”的过程的继续和延伸。我在这一环节中只需要做好主持人,而不是评委,不要简单地急于下结论,草率地评判学生讲的对与错,是与非。当学生大部分或全部都对同一个问题持错误观点时,我会不失时机地进行讲解,讲解后留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以巩固和强化知识。

4、探究。讨论辨析是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或辩论,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过程。其间,老师的任务也在于“导”。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导、牵、引。而不是先入为主抛售观点。我在这个过程中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小组中去。尊重学生的发言,先倾听,再说出自己的意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敢想敢说,说错了能发现其知识上的缺陷,说对了锻炼了其表达能力,一举多得。由此,我体会出来,讨论既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性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又是体现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智慧。同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并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比较,培养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相互探讨,学生还能发展即使反馈能力,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5、总结。设计的习题要有针对性和梯度。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提纲内容来设计。题不在多而在精,既要考察知识,又要检测能力。既要让学生知道自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又要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此来反思在授课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发扬,有哪些地方有待改进。我在实践过程中,将练习题写在一张张卡片上,分发到各小组,先让他们认真研究,共同做题,然后选出代表,将题抄到黑板上,要求字体工整,卷面整洁。选出另一个代表,将本组对这一题的讨论结果给全班同学做汇报讲解。我会在一边旁听,学生讲对的,我不发言,学生不会做,不会讲,或者讲错的,我会在一旁做批讲。最后我会对本节课进行评价,评价以尊重和鼓励学生为主。这样会激发其进一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的信心。

二、“五环节教学法”的优势

1、开放性。一是教学目的开放。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由老师“精心设计问题”,甚至照搬教参教案上的目的要求的做法。问题的产生、任务的确立来自学生。二是答案、结论的开放性。不以教师的答案惟其答案,不以教参的标准惟其标准,结论、答案多元化,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当然,也要注意把学生的结论尽量引向“客观”。

2、过程性。即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不只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不仅以得出结论为宗旨,更重视组织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从问题的产生到结论的形成。重在学生的过程体验,彻底改变教师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法,和学生只是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的学法。

3、探究性。问题的结论、答案没有唯一,师生的回答没有绝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允许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争辩质疑,在探讨的过程中尽量使结论客观、正确。问题暂时得不到统一意见的,允许存疑。

4、主体性。问题的产生到解决都由学生自主,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最大的体现,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总之,“五环节教学法”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激发,想象变得更加丰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会一如既往地在教学实践中使用“五环节教学法”。同时,我坚信随着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五环节教学法”模式一定会为我县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新课程的实施注入更多的活力,同时成为一种成功的经验,在整个漯河市乃至省内推广。

第五篇:四环节教学法9

孩子我在山上等你

——浅谈四环节教学法之课前预习汇报人:孙博

四环节教学法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使我们的教学悄悄地发生了转变。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把握教学四个环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高效。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准备就是指预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预习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也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特别在语文学科,预习现象更为普遍。预习本身就是一种自学,是课堂学习的准备,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由此可见,课前预习非常重要。让学生预习前首先要让他们明白预习的要求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给他们铺好一条路在山顶等他们,这样教学会轻松很多学生的成就感也会很强。基于以上种种认识,我将从以下两方面深入到课题试验中去实践与探索。

(一)明确预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学习素质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

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了。

(二)关注预习过程,探索学生预习的策略。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低年级的学生对预习的认识还不强甚至有不少孩子都不知道预习是什么到底要怎么去预习,针对这一种情况作为教师的我首先想到了要重视方法的指导。

我打算分三个阶段来让学生逐步掌握预习的方法:

(第一阶段)课堂指导:师生一起预习,摸索预习方法。

在这一阶段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预习,预习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然后与他们一起预习,鼓励他们能自己通过拼音将课文读熟(可进行小组评比激发兴趣),在课文中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并标注出自然段,通过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将课文内容讲出来。(点字默读、圈字注音和标注自然段这一过程最开始需要在屏幕上给孩子们展示出来让他们清楚的明白这一过程)

(第二阶段)预习卡提示:制定预习提纲,掌握预习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教师在预习中的指导作用。

经过了第一个阶段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再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预习提纲,由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将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在这一阶段需要教会孩子怎样就生字及内容质疑。

(鼓励孩子多提问,提问多的孩子证明他们真的读明白了课文内容并进行了思考)。在此阶段要时刻注意孩子在预习当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总结加以指导和改进。

(第三阶段)个性化预习:学生自己预习总结预习方法。

有些学生经过前两个阶段后能轻松自如的进行预习了,甚至有的学生还有了自己的一套预习方法,只要方法得当都要给与及时的肯定及表扬,以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及学习热情。

经过这三个阶段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对预习有了很强的兴趣,比如说李婉渝同学利用休息的时间在老师没有留预习作业的时候就将要学的整个单元内容都预习出来还在他们小组内进行评比谁预习的多谁提的问题多等。还有部分学生通过字典等工具书不仅将生字的读音偏旁掌握还积累了很多词语并了解了其含义。在课堂上可大胆的采用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的方式。

有效的预习,能明确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将为课堂教学节约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得教师不必讲解学生就能自己获得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改善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当孩子们靠自己的力量登上“山顶”的时候会有很强烈的满足感。

下载四环节教学法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环节教学法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环节教学法6

    “想说爱你不容易” -----浅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点体会李振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一旦......

    四环节教学法4

    学会自主学习争做幸福学生 --小学英语课前预习初探 小学英语组郭喜廷 前言:我校“四环节”教学法的倡导者徐校长曾经教导我们:“‘四环节’教学法的关键是课前预习与合作探究......

    四环节教学法3

    抓好第一个“关键”——课前预习 郭来娣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提出“四环节教学法”,内容是:课前预习,合作探究,课堂展示,当堂练习。 本学期,在“四环节......

    四环节教学法5

    变“教知识”为“传能力”的尝试 (何华桂2012-4-10) 一我对“教知识”的理解。 在“知识中心”的教学大格局下,阅读教学课程常态是“教知识”,即教教课文的状况。 教知识的课堂......

    四环节教学法心得体会[★]

    “四环节”教学法心得体会 职专语文组教师 李晔 在听了职专语文组幸国志老师的示范课后, 我对“双四环节”教学法和打造有效课堂有了更为 深刻的认识。 首先,充分体出了学生......

    四环节教学法心得体会

    四环节教学法心得体会 在听了初中部几位教师教师的示范课和展示课后, 我对“四环节”教学法和打造有效课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我个人最大......

    四环节教学法2

    在实施课堂合作探究中的点滴做法甘玲宇 为了响应学校号召,认真落实“四环节”教学法,针对“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重点改变: 一、科学分组,公平竞争。要使学......

    四环节教学法7

    关于四环节教学法的一点感受 汇报人:刘丽丽 四环节教学策略是近年来教学不断改革的成果,旨在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