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卷分析
2012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卷分析
教师:彭万军
一、试题情况:
整份试卷从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无繁、难、偏、旧的题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对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综合考查,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色。试题基本源于课本或是课本习题的加工变形,如第3题、第5题、第15题、第18题、第19题、第20题,而第8题、第9题,第22题,第24题,以结论开放的形式考查学生观察、分析、猜想、推理能力。第21题,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剪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符合要求的图形,既以全新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几类特殊四边形的概念及判定,又考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第10题是本试卷中的一个亮点,既隐含着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同时又综合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解答题第20---24题,从题型到每题所考查的内容上看一题上一个台阶,从推理技能到动手操作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上都逐步提高要求标准,具有一定的梯度、区分度。
二、成绩分析及主要错误情况:
典型错误:第4题:漏写根0,有些学生是因为审题不清,没看到最前面的x,有些是因为缺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及变通能力。第8题:只写一个方程,或者写出的方程不合要求,也反映了这些学生审题习惯上的问题。第10题:学生对题目中隐
含着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性质及列方程的知识竟未能领悟。第12题:审题不清,题中要找出错误的命题,而学生找了正确的,也有的是因为对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的判定不够熟练。第18题:漏写结论,反映出学生解题不规范,思维不够严密。第22题: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证明不平行,也有的没有先证明这个四边形是梯形。第23题:审题不清,第(1)小题中要求的是超过部分的电费,而学生求出的是90度电的总费用,第(2)小题的错误主要体现在两个根中应舍去30还是50。第24题:不能很好的利用折叠前后两个图形全等的结论。
三、改进措施.分析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情况,主要反映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基本概念理解不清,审题习惯不好,思维不够严密,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针对以上情况,本备课组认真进行了反思,并讨论了下一阶段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耐心指导他们将知识内容落实到位,让其每节课都有一点收获。
2、加强基本方法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归纳一些常见题型的一般方法,以便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触类旁通。
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认真审题、规范解题的习惯。如审题时
可划出关键字句,作图题要有结论等。
5、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极创设问题情景,多一点示范解题,让学生有章可
依,注意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灵活性,适当增加综合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究、类比、推广、归纳总结,努力促
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进行转变。
第二篇:2012-2013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2012—2013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为了检查开学至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检验我们自身的教学工作,按照学校安排,我们于11月13-14日举行了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为了进一步搞好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及时的查出问题,补足不足,特对本次考试中学生和自己的问题、不足作以下分析。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的范围是数学(九年级上册)21----24章的内容。时间为90分钟,满分120分。试题中考查基础知识部分,约占整个试题的60%左右,另外考察了学生几何中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占24%左右,另有16%是拔高题,题目难易适中。
二、考试情况分析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风不正,做题马马虎虎,粗心大意,一些做过的题也不会做;能力应用部分更是得分太少,题目稍加变化就束手无策。学生成绩总体较好,说明我们教师在前阶段教学中出的力没有白费,当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上,有待天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审题不严,学风浮躁,导致该得的分反而易失,如第一大题的第1小题,相当一部分学生丢分。第10小题,有些学生不会方法,第11小题,粗心大意,导致丢分。
2、有的学生虽然基础掌握不错,但不会灵活运用,以致失分,如第二大题的第14、17小题。
3、考试中明显看出学生的理解能力仍不尽人意。第三题的第19题学生计算出错,第三大题第22题需仔细分细,认真琢磨,反复推敲,深入钻研,失分太多。第三大题的第23题,学生把第一问的条件用在第二问上,导致出错。
4、教师存在问题,对学生估计过高,忽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对能力题练得太少。
5、讲解题目不够细致。
四、今后采取的措施
1、首先抓学风,扎实审题。
2、功夫下在平时平日,引导他们学习要靠自己,独立完成思考。
3、继续加大新课改力度,多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数学需要动手、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4、教师要多搜集前几年中考的典型题目,分析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以适应中考。
5、加大学生的练习运用时间,加快学生的思考、反应速度。
6、加强集体备课、群体作战,全面提高成绩。
第三篇: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卷分析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卷分析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考试是对学生的检测,也是对教师工作得失的总结,下面是我对本次考试卷面的一个简要分析:
一、试题分析: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内容不难,试题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应用,内容涵盖广泛,两位数的加减、乘法的初步认识及表内乘法口诀、角等知识点都有考查,尤以计算为主,能力上考查了学生的计算、理解、观察、操作等能力。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又保证了较高的比例。本册重点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比较大小、解决问题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查。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列竖式计算,画直角三角形等。
二、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我班40个学生参与考核,满分1人,及格率100%,优秀率75%,平均85.75分。三个60多分的学生把我们的均分拉了很多。从卷面的得分情况来看,总体成绩不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3)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本次试卷中,除了极个别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试卷中的不足: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体现在:(1)对计算抓的还是不够,尤其是笔算有多半同学不同程度的丢分,可能是到复习后期,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上,在解决问题上练习多了,在计算上只强调方法,没有天天坚持检查。(2)解决问题里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欠缺,虽然也讲解了许多类型的题目,但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还是有问题。如第4小题的“12月份是4个星期零3天,12月份多少天?”有的学生就不知道先想4个星期一共有多少天,而是以为把12、4、3合起来的和。反思失分原因,学生可能平时接触一步计算的题目较多,有了思维定势,又缺乏细心和耐心导致丢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三、采取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2、加强学生读题理解能力。从考试的整体状况来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变换各种题型,让学生会融会贯通。避免学的比较死。
3、进一步加强学生专心致志,细心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4.关注后进生的状况。反思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做好家校联系。
5、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本学期的质量监测工作已经结束,我们班的成绩还算令人满意,这是所有同学努力的结果,但是通过考试也发现了很多教学中的问题,为了更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便于今后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现做试卷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本班共有学生40人,参考人数40人,考试时间:60分钟。各等级人数:优秀人数(90分以上):27人,优秀率:87.5%;及格人数:40人,及格率:100%。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查试卷以教材的内容为基本素材,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重视对学生运用和分析能力的考查。试题灵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挑战性。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尤其是看拼音写词语、我会填词语、词语接龙游戏,写个句子让你瞧、分享学习课文的乐趣等,这几题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能正确答题,卷面字迹清秀、字体大方,但也有个别学生对字词掌握的不够扎实,写字多笔、少笔,还有个别学生不够认真,把字写错。
学生能按要求写完整的句子,特别是看图写话,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并能合理使用标点。唯一不足的是,学生在写话中没学过的字,大多用同音字来代替,因此出现错别字较多。
学生失分较高的内容有第一题“我爱积累”中的第2小题“多音字我会读”这一题是全班错得最多的一题,大读数的错误集中pu与bei这两个多音字的选择上,有的学生对这两个字的意思不明白。我认为我在教学时对这两个多音字的运用不够重视,没有把这两个字的运用教透。
还有一题失分较多,第二题“我爱阅读“中的第1小题短文中的第()个在自然段写的是沉香在救母途中遇到的困难,很多学生都填错了,原因在于我在教学时没有注重自然段的分析,使学生没有明白每段都讲了什么,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要自然段的分析要加强。
三、今后改进的措施
通过这次质量测试,不仅全面了解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迪。
1、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同时,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提高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词句的能力。
2、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要将阅读延伸于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做事细心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善于挖掘教学资源,设计一些写话的拓展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思维,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5、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知识储备等不尽相同,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诱导学生展现个性。特别是学困生,老师应多关注他们,让他们也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6、教师要督促学生熟读、熟背课文,并指导他们在读文、学文、背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的、地、得”的用法。
7、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答题,反复检查的好习惯。
第四篇: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一、考试结果情况:
九年级三班共有71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总分是150。平均分是93.732分;及格率为63.38%,优秀率为5.63%。
二、试卷反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此次试卷分为两大部分,A卷和B卷,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为主,A卷得分较高,B卷得分有点低。选择填空两大题来看,难度不大,但较为灵活,大部分数学基础还是不扎实,比如填空里的二次根式有意义、及概率与统计部分,平时强调多次依然做错。只要平时稍加留意,就可以得到满分。B卷答得很失望,平时计算手动能力差。解方程的完成率较高,但得分率却不是很高,主要原因出于学生对算法不太掌握,稍微出现点变形就不知该如何下手,缺乏良好的思考和解题的习惯,解题思路混乱,涂改现象严重,答题结束不能认真检查。几何题,但学生做错的也特别多,这说明学生的空间几何理解能力差,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并且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做题不认真,而一些后进生更是胡乱选择,造成正确率偏低。
三、学生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填空、应用题,函数图形题。主要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解决问题上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四、通过检测的阅卷分析和表现出来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进一步把握好具体目标要求,深入分析教材,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落实,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多种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操作探究、表述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及一题多解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2、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教育,教师还需在教给学生“严谨、勤学、善思、好问”等方面的发展多做探究。
3、重视课本,夯实基础,进一步改变教学内容“难、偏、繁、旧”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动脑,乐于探究,尽量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和矫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进一步细化课堂结构,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课堂转差。转差工作要进一步细化,尤其作好差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入手,避免学生心理抵触情绪的产生。
5、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争取达到甚至超过学区平均水平。总之,教师要因材施教,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善被动的教学局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
第五篇: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内容为第21章---24章的知识,试卷共有23个题,各个章节的问题都有涉及,可谓全面。问题的难易度适中,基础题占到百分之七十左右,中型题占百分之20,难题占到百分之十左右。试卷情况及考生的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10题是选择题,11—15题是填空题,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分别考试了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图形的相似,解直角三角形各章知识,考察非常全面。其中第10题,利用图形的相似求值,难度较大,失分率高一些,其他14个题,难度都不大。1—10题大部分学生得分为21分,本题平均分大约15分左右。11—15题平均分约为8分左右。
16题考察第21章二次根式的运算,题目简单,一半以上的学生得满分,部分同学有不细心计算错的。
17题和18题都是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共四个小题,共20分。这四个小题都比较简单,得分率很高,满分率也高。
19题是图形相似的问题,20题是三角函数的问题,这两个题都属于基础题,难度小,分值高,但学生们得分率不高,原因可能是学生们普遍害怕图形题。
21题和22题又是考察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其中22题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难度中等,但学生们得分率也不高,计算错的较多。
23题是本张试卷的压轴题,考察图形相似的知识,满分11分,难度稍大,很多学生因为不自信,不敢去挑战,致使本题空白较多,平均分大约5分左右。
总体来说,本张试卷难易适中,考察的知识面面俱到,但改卷后发觉学生的答题情况不是很好,有部分学生还不能掌握基础知识,这有待于我们数学教师进一步去把握教学的基础点,加强教学管理,进而提高平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