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美国大学的教学特点看我国的大学教学特点
从美国大学的教学特点看我国的大学教学特点
李颖萍
长春师范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摘要:美国的大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学习为使命,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研讨式教学.课外学习和动手操作中受到较为完整的教育,从而使他们的包括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反观我国大学,学生因为处在教学过程的边缘而缺乏学生主动性,学习投入不足;同时学生因为教学方法的教育功能未能很好的发挥。课外学习不足和做中学机会欠缺,从而难以受到较为完整的教育,致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法展。
关键词:大学教育一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课外学习做中学
当前,我国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尤其迫切。,(一)美国大学生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提升学生的学习
大学的根本使命个目标是提升学生学习,大学的任何行动,计划,选择与决策,都从以学生为中心为中心的角度来审视,都以学生的最高利益为依据。
(1)了解学生:把教学建立在学生想要学什么而非教师想要教什么的基础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阅,讨论,测试和课外作业等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并对教学适当的调整,而不是等到期末考试后,才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错过教学调整的时机。当然了解学生,以学生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迎合学生;教师还要结合大学使用教育目的和学科特点等,为学生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对学生提出严格的学习要求。
第二篇:从国内大学转学美国攻略
从国内大学转学美国攻略
近日,留学君在后台收到一个网友的提问:考到了一所不太理想的大学就读,不想荒废时间继续学习下去,该怎么办?
留学君果断回复“转学去美国”。不同于中国大学,美国转学是常事,即便是顶尖级的常青藤大学,只要你满足了一定的条件就能轻松转学。这种灵活的制度不仅针对美国学生,国际生同样试用。只要找到了适合的学校,你甚至可以通过抵换掉中国大学的学分,直接减少就读的时间,同时还能省掉一笔不少的学费。
如果你满足以下条件,基本上具备了转学的最低标准:
高考失利没考入一本大学,想去美国上一所更理想的大学,可以在中国上完大一或大二后办理美国本科转学申请
上大学后发现所学专业不合适想改专业的人,但在中国大学里改不了,可以考虑以转学生身份去美国读完本科,达到改专业的目的
由于各种原因突然决定出国,但是来不及准备SAT考试的高三学生,因为申请美国本科转学很多美国大学不要求提供SAT成绩;(见下文详细说明)
在中国已经大专毕业或大专在读的学生可以申请美国本科转学,继续完成4年本科,在美国拿到学士学位
不满21岁的中国大学在读大学生因为要随父母一起移民美国可以申请美国本科转学
满足了以上条件之后,你就可以进行转学申请规划了。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转学时,若涉及到理工科类的研究生项目,需要学生先通过预评估申请,直到教授愿意接受之后,才可你向国内就读的研究生院提出申请。此外,在程序上,美国本科转学和研究生转学,没有实质差别。
美国驻华大事馆新闻文化出教育项目官员、EducationUSA主任币安表示:本科学生转学到美国的最佳时间为大
一、大二。
大学GPA至关重要
美国的大学,对于转学生的接受度十分之高。任何一所大学,包括哈佛等名校在内,其本科生申请页面都有两个申请入口:一个是本科新生入学,另一个则是转学生入学。
学生通过在线申请来提交所需材料。这些材料一般包括文书、大学老师的推荐信、托福、雅思或SAT等标准化考试成绩,以及高中成绩单和在读大学的成绩单。
对待转学生,美国的大学并不是特别在意其就读的大学是否顶尖,他们所看重的,是学生的大学成绩单。基于对中国大学成绩不能随便修改、作假这一点的了解,美国大学依赖GPA来判定学生是否符合转学标准。因此,大学成绩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材料,GPA在录取中所占的权重极大。因此学生如果大学GPA十分突出,那么其被录取的几率将大增。
这与高中申请本科大有不同。不同于GPA在转学申请中的突出重要性,后者看重的是学生的高中GPA、托福和SAT成绩,此外还要看学生的课外活动和文书能否突出自身的个性和领导力,在此基础上做综合考量。
转学最佳时期:大
一、大二
美国的大学通常会在每年的春秋季开放转学生的申请。转学的截止时期比新生入学要晚。一般来说,春季截止到每年10月份,秋季则在3月、4月截止。
对中国学生而言,转学到美国的最佳时期是大一和大二学年。这主要是考虑到学业的完成情况。一般而言,转换生到达美国的大学后,通常还需要两年半到三年的学习时间。
以康奈尔大学为例,转学生完成学业最少需要四个学期,也即两年时间;而纽约大学则要求,学生最少修够64学分,换算下来基本上也是两年的课程;而俄亥俄州立大学则要求三到四年。假设学生正读大二,在转学截止日期到的时候,应该是已经读满了一年半,至少能向转学的意向学校提供三个学期的成绩单。
Education USA的工作人员并不建议中国学生在大三上学期才申请转学,原因是,转学生到达美国之后最少要再读两年,而正常的学生在大三学年结束后可以直接申请美国大学的研究生,其实没有必要再走转学这条路子。
根据学时与成绩进行学分转换
转学生在美国学习所需时间之长短,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分的转换。学校通常会根据一些重要因素来判断学分的转换值,比如,学生所学课程的内容和质量是否能和要转去的大学相对应。国内大学的课程可以按照其学科范畴来转学分。
例如,国内大多数学生必修的邓小平理论课是美国学校所没有的,但它可以作为被归入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政治课,来进行学分转换。英语课也类似,因为美国的英文作课都是非常被看重的。
此外,课程的成绩也是学分转换的依据之一。美国大学的课程要求一般在B级以上,也即80分以上,达不到这一分数级别的,学分的转换可能受影响。
大部分美国是在学生决定入读之后,才评估其原先的成绩能转换多少学分。当然,有些学校如康奈尔大学会直接给出可以转换的学分,但大多数学校不会这样做,因为评估课程和学分转换不仅颇为复杂,而且需时甚久。
第三篇:从示范综合课与口语课来分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特点
从示范综合课与口语课来分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特点
请下载后阅读;)
每个对外汉语的教学课型都有不同的要求,综合课在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一般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方面进行教授,尽可能给零基础的留学生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对外汉语课堂要求是以学生为中心,但综合课一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由于教学任务很重,而课堂时间又有限,使得学生口头练习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所以,这成为综合课的特点之一。而口语课作为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技能的课型,它要求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可以开口说话,然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口语课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综合课的不足。
由于课型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对于不同课型的课堂设计也会相应地有不同的要求。综合课和口语课这两种课型的分别尤其明显,下面是先根据北语的教学示范课对两种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再对两种课型的不同进行总结。
1.初级综合课
刘希明讲
综合课一般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方面入手,力求给零起点的留学生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从示范课堂综合课的语法教学分析就能够了解其目的是要兼顾学生各种语言能力的同步发展。
示范课上,刘老师一开始是从一个听力练习导课:老师用较慢的语速念出一段文章,学生边听边做笔记。而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而综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教词汇。这个示范课堂是通过让学生听写然后老师和同学一起纠正来预习生词。这是课堂开始时常用的方法,听写可以检查学生课外的预习情况。而由师生互动纠正,更能加深学生印象,减少以后再次写错的可能性。在学生课前有预习过生词的情况下,老师要讲解词义可利用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路,如刘老师问学生“收拾”后应该接什么词;学生则透过回答学会词义,并同时学会生词的语义搭配。当然,对于某些用实物或动作就很好理解的生词来说,老师就可以直接展示,不用多费口舌,如“挂历”和“递”。另外,刘老师在教新词时边讲边练,但采用较多的是记忆练习。如课上用整齐、漂亮来与“乱”比较。
而在语法点教学方面,刘老师首先和学生一起对板书好的例子进行解释,在学生明白句子结构后通过替换主语、把的宾语、动词等来让学生练习。学生就能知道句子中什么成分是必要的,然后替换练习,增加其实用性。在讲解语法点期间,刘老师讲练交错进行,这是因为当语法点规则较多,需要实时操练来巩固强化。如多项替换练习和扩展练习这样子的机械练习,学生可以慢慢熟悉把字句的框架结构。最后老师才试着进行其他难度较大的练习,如在没有提供语境下要求每个学生说出一个把字句。当学生都能听懂及运用把字句,老师便能确定达到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口语课需要把课堂组织成一个交际场所供学生练习言语交际技能,而综合课也同样需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因为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刘老师在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之间安排了一个欢乐时刻,本节课的内容是由学生唱汉语歌表演。还有,老师教完课文后让学生角色扮演,这样的课堂编排都可以减缓学生在课堂上的压力和负担。课堂气氛轻松融洽,让学生能享受上汉语课的过程,自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2. 口语课 杨楠讲
在导课方面,杨老师用中国地图引出旅游计划的主题,然后给学生展示几张不同景点的照片,让学生说出地名并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确切位置。这种用图片展示的方法不但为老师省去了要用一大段言语来说明景点的麻烦和尴尬,也让学生对那些地方有更直观的认识。该课的生词由老师串联排列,为学生提供课文的发展线索,所以适合用于听力或口语课。同时因为相近的生词可能会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这样也有助于老师在讲解生词后把几个生词放在一起进行练习,使学生了解那些生词通常会出现的搭配和语境。
老师在领读过一篇生词后要求学生轮流认读,一方面能使每位学生都开口读,确保足够的练习量;另一方面老师也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读音是否准确。完成认读后,老师才开始对生词进行讲解,并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老师几乎没有对生词作出任何的讲解,而是利用简单的例句和语境释义,这是口语课的教学特点之一。如“来得正好”和“说具体一点儿”,老师通过描述一个语境来提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句子,并不会对生词作详细的解释,更重视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操作。而且老师将讲解和运用有机结合,不仅能有效地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实时检查学生是否跟得上进度。
在口语课词汇教学的练习中,老师更多地会选择应用性练习。示范课上杨老师用得较多的是老师提问并要求学生用指定的词语回答问题或是老师设置情境让学生造句。可见,口语课词汇教学中的练习大都以句子为单位,很少出现对比词与词之间关系的练习。这是为了迎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际的需求,学生只有在懂得如何运用生词造句后才能把学习到的生词在生活中实践,才能达到口语课培养言语交际技能的目的。
在课堂上以分散讲解降低语法知识的密度是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如在生词中遇到的语法点就在生词中讲,就像教学示范中,杨老师在讲“从来”这一生词时就给出情境让学生造句,之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例句中发现了语法规律,即“从来”后必须接否定。这种由师生互动而进行的发现法,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令学生对该语法点的认识更深刻,从而减少以后产生偏误的可能。
练习方面和综合课一样由浅入深,首先指定学生做机械练习,即由老师给出语境然后要求学生用刚学到的语法点进行模仿和替换练习。因为这种句型是有内部规律的,学生可以套用结构框架来造出新的并具有交际价值的句子。这种机械练习能在简单的情境下加强学生对语法点的理解并达到流利的程度,无疑能符合口语课中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机械练习,老师请学生来进行复述练习,即用自己的话语把课文复述一篇。这种复述练习比机械练习难,因为学生必须比较明确地理解所要练习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口语基础才能完成。不过这也是每个语言学习者的必经阶段,一旦能用自己的话语作成段的表达就代表他已经累积到一定的基础,可以过渡到交际练习了。
交际练习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利用或创造交际环境,使学生把所学的语法点运用到实际交际中,根据真实情况问答、谈话和讨论的练习,在交际练习中必须重复使用所学的语法点。就像杨老师给学生时间去练习的定向问答一样:同学们分组提议和讨论旅行的地点,一方面有练习固定的句型,另一方面也有学生自己的创作的空间。这样的定向问答练习一般谈论的是日常生活周边的问题,多用特指问句,少用是非问句,可以很好地模拟真实情况来进行交际。另外一种则是交际活动,即杨老师最后让一个同学出来接受大家给她提出的各种旅游建议。这是完全自由的交谈,学生在经过前面的各种练习后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语法点进行交际,不过依然按照口语课的课堂要求,老师是起引导的作用。
口语课除了有与其他课型一样要以学生为主、精讲多练、多向互动等基本原则外,还有其他另外的课堂要求。首先,口语课是训练学生的言语交际技能,所以需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口语表现。在示范教学中,杨老师就多次向学生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如杨老师在领读生词时提醒学生注意读词的语速、在领读课文时提醒学生注意语气和语调,要像平常说话那样。通过提出这样的要求,能把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与日常生活的口语表达拉得更近,养成用自然语速和有起伏的口语习惯。
在口语课上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是很重要的。口语课不要求老师对生词或语法点作详尽的讲解,省出来的时间就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不过这样的想法仅仅是单方面的,要真正达到口语课教学的目的需要老师的精心而周到的课堂设计,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杨老师在造句练习上设置的情境,大都是围绕学生生活的话题,如送生日礼物、参加运动会等。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学生会感到有话可说,乐于和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另外,提问的技巧也是老师需要注意的,要难易适中和循循善诱。例如在示范教学中,杨老师利用提问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对于中高级班的学生,杨老师提的都不是是非题,而是用问题巧妙地鼓励学生多说。对问题本身是要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并能够开拓思路,在学生不懂得回答时,先启发引导再采用助答措施。然而,一个班上学生口语能力的参差不齐是在所难免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练习的机会,老师需要妥善地安排每次的提问对象。如一些比较简单的机械练习可以尽量请一些不敢开口或能力较低的学生,并适时给予鼓励,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在课堂上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而且毕竟口语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能在真实情景中对话,所以在练习时只要学生的语句通顺,基本符合语义规则就没必要有错必纠。杨老师不会在学生进行表达时中断学生来纠错,反而是等待学生完成后再对偏误进行纠正,如学生把「挺有意思」说成了「挺好意思」时。
口语课上,老师把课堂组织成了交际场所,并自始至终起主导作用,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情境进行口语练习,另一方面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不但有效地吸收教学内容,还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交际,有很强的实践性。
总括而言,口语课和综合课作为两种不同的课程类型,有着共同的课堂教学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精讲多练和营造课堂气氛。不同的是口语课是训练学生的言语交际技能,强调交际性原则。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如何使学生多开口进行表达,而在课堂上则重视学生练习和运用所学内容进行交际的表现。口语课上老师始终掌控节奏、规范任务和进行协调等,为学生进行流利的汉语口头表达铺垫。而综合课则着重习得语言的系统性原则,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无论是对听、说、读、写或是语用规则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考虑,缺一不可,为求使学生能全面地习得语言,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运用语言。两种课型相互配合的话,可以使学生一方面满足用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的需求,另一方面了解汉语的各种背景和内涵,成为一个真正的汉语习得者。
第四篇:从法律经济学看我国法律改革
Script>在国外,经济学大举“入侵”法学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学家从自己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出发,对法律作出深刻的经济分析,法律经济学由此诞生。
法律经济学提供了一套与传统法学
迥然不同的分析方法
法律经济学的产生基于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法学与经济学在研究主题和价值观上有相当的共通性;第二,在分析方法上,经济学提供了一套分析人类行为完整的架构,而这套架构是传统法学所缺少的。传统主流的法学理论一直是法律的哲学,它的技术基础是对语言的分析。绝大多数法学家把实证研究想象成是对案件的分析,目的是力求法律解释的一致性。法律的经济分析是一个与传统法学思维不同的方向。
法律经济学讲什么?法律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法律的形成、结构、效果、效率及发展的学科。从理论上讲,凡是理性的东西都是可以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加以分析和解释的。经济分析通过收益、成本的差额比较来确定最有效率的行为方式或制度模式。经济分析中的数量分析和行为理论的量化完全实现了理性的确定性要求。
归纳整个法律经济学理论,其核心在于,所有法律活动,包括一切立法和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事实上是在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因此,所有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即效率最大化为目的,所有的法律活动都可以用经济的方法来分析和指导。
法律经济学还运用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这些方法都以自己鲜明的特色使法律经济学充满生机。
均衡是法律经济学和中国法律改革的共同要求
均衡是个数学概念,借自于微积分理论。均衡指因为每一方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
有效率的法律制度是努力使法律供求趋向均衡。中国法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供求之间从不均衡过渡到均衡,即我们要充分保证避免市场经济中法律服务严重短缺。这种均衡应当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个方面。
法律改革的实质是重新配置公权力和私权利资源,是一种制度的重新安排。当前,中国法律存在着的不均衡状态直接影响法治进程。从民商法看,民商法长期以来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表现为民商法在质量、数量、体系化方面都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民商法体系不完善,基本法过于疏简,司法解释压过条文,立法内容有缺漏,落后于社会实践;从行政法看,行政法规过于泛化,强调涉及领域广、干预力度大,有些进入了它不应介入的领域,构成市场经济和法治的障碍,成为法律不均衡的主要根源。从当前市场经济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看,财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自由企业制度所要求的有关企业法律、适应市场经济对政府要求的行政程序法、以及迁徙自由、结社自由等与市场经济相应的法律法规都亟待完善。法律经济学的应用和发展,将推进这种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的建立。
效率是法律经济学和中国法律改革的共同目标
效率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法律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效率”。效率应当是中国法律改革的主要目标。它的价值不仅仅因为它为我们认识和评价法律提供了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它使法律成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工程,把法律和当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某些最基本方面联系在一起,并提供了一把新的打开法律社会工程之门的钥匙。
从司法实践看,同国外的法官办案效率相比,我们的法院办案效率是相对较低的,有相当比例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间内审结。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最佳效率是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处在相等的均衡点上。所以,效率目标的实现不能一味追求节省法律改革成本,导致成本投入不足,也不能一味加大投入法律改革成本,导致成本浪费。
法律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法律经济学已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一种国际法思潮的事实将改变中国传统法学的固有结构。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将促进中国法律改革。
法律经济学原理和实证研究告诉我们,法律方法和经济方法虽有差异,但常常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就同一个法律规则而言,法学家维护的是公正,经济学家维护的是效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常常是殊途同归。我们过去将公正作为法律的价值标准,今后,我们在坚持公正标准的同时,效率将成为法律改革的目标。
从法律经济学看我国法律改革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美国大学面试
启德顾问推荐:
大学申请时,为什么要准备面试?首先得澄清,大学面试不和你的英文水平有关,但跟你的整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有关。
学生的interview分两种:“friend to friend?和“interviewer to interviewee”。大多数大学面试是前一种,在一种相对很轻松的气氛里进行,一般时间大约45分钟,一小时,甚至一个半小时以上。“interviewer to interviewee”方式的面试,则类似于我们大人的求诊面试,有限的时间里给你机关枪似的一串的提问,一般是限制在30分钟以内。后一种面试对高中学生来说,难度相对大的多,很容易造成他们紧张。
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面试,孩子们最好都要稍做准备。比方说,你申请哈佛,常规问题:“为什么你想申请上这所学校?”你绝对不能说:因为这学校有名,因为这学校给的助学金比其它学校多……那你就完了!你得先上人家学校的网站,了解人家学校的具体情况及办学理念等,根据你所选的专业,看他们能否提供你机会,然后,你才能真的告诉别人为什么你要这所学校:学校的人文环境,学校的办学理念,具体program对你的吸引力,以及学校对你未来career的可能有的影响等来谈。这样,人家一看,你报这所学校不是盲目的,不是赶潮流,人云亦云。
其次,面试的关键是自信。一般无论长短的面试,都会问你起码4个问题左右或以上。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人家问你:“你如何看待美国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即便关心政治的成人,也要思考片刻看如何回答,对吧?更何况一个普通高中学生呢?你不想看到你的孩子在面对这类问题时没有思想准备的表情,和“嗯。。啊。。噢。。”等语气词,你希望他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充满自信。
还有,要注意谈话技巧,不要心里想什么,就马上倒豆子出来。一个例子,有个面试的人问学生:“你怎么看待同性恋这个问题?”孩子很正直,马上不假思索地说了一串来表达对同性恋的道德上的反对和谴责。等他说完,那个面试他的人平静地告诉他:“对不起,我就是一个同性恋者。”其结果,你怎么想都可以。
我方方面面观察了很久,从一般的general questions,到结合学校的兴趣所在,以及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准备了这些面试问题。我不敢说它几年后不会过时,但是,作为现在高中的学生的参考,我相信是可行的。我儿子上面提到的两种面试形式,他都遇上了,一个面试长达2个小时。另一个面试,人家排队的一大堆,每个人只允许有30分钟。面试他的人是一个50出头俄国裔career woman,当地一家大公司的总裁,说话精练,办事果断,雷厉风
行。在30分钟里,不停地向你扔球,不给你任何喘息的机会。这种情况,你是需要心理承受能力的。我儿子不lucky,遇到这么tough的面试的人,但是,他有备而去,沉着接球,并勇敢地抛回去。在旧金山的某大学的校友会的面试会里,那天,30个学生,一个接一个,经历了这场某种意义上的拼杀。
我即使准备这些面试题给大家,也不代表每一个孩子都能因此有好的面试结果,因为各人对问题的理解不一样,答案也会不同;怎么地回答,大人指点可以,但其实不能代替回答。代替的回答,是变了味儿的,走了形的,人家听得出来。所以,就此而言,在面试,你的孩子回答,多少可体现出一些他/她的一向的综合素质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好的面试,不会增加你孩子的录取机会,但是,糟糕的面试,绝对地,会hurt他/她的被录取的chance。
那如何做好申请大学的面试呢?我认为所有的申请大学的面试,原则上高中生们都应该在其谈话深度上进行充分准备,主要要反映出他们的interests, experiences, and goals。
举一些例子吧,来说明如何准备面试。
Question 1: Why This College?
这个问题的重点是要显示出被面试的学生已经对该大学做了很深入地研究,和他/她对于学校而言是一个strong match.那么,如果该学生给了一个generic response that can be applied to any school,这就不成其为一个好的答案。比方说,人家问你:Why Columbia? 你的回答是:“Columbia has strong academics and is in the middle of New York City”,就太泛泛而论了。
比较好的回答是,这个学生给了一个response that showes some level of research but was not specific about why the school is a good fit for him/her.就好像这样的回答:“Columbia has very strong science programs and I want to study biology.I could also participate in lab work.There is also so much for students to do because of the many on-campus clubs and organizations.”
我认为,理想的答案是去show这个学生的极强的enthusiasm for the school,并且给一些specific examples of what the school has to offer and how that directly connects with the students interests.我如果这样回答,你觉得怎么样?“I love Columbia for so many reasons but the top three are: Access to Research, the Core Curriculum, and an Active Student Body.I hope to pursue my passion for science by working with Dr.Smith, who is working on Sleep Deprivation in Kids.Columbia’s unique core curriculum also really stands out to me.While I want to study in the sciences, literature is my second passion.I want to study Socrates, Emerson and Bronte with the best.And finally, I want to surround myself with an intellectually invigorating student body.As an active member of my school community, I want to get involved in college.At Columbia, the NY Outreach Program will allow me to continue my love of working with young disadvantaged kids.”
Question 2: Why Your Major?
大学一般都很清楚地知道,大多数高中生进入大学后,很可能会change their major,但是,他们仍希望通过这一个问题能看出这个学生已经有一些sense of direction.换言之,it is okay to be undecided, but the student should still describe what majors are appealing.于是,如果一个学生仅仅只是states a major but does not state why that major appeals to him/her,就像“I think I want to major in Chemistry” 之类的,显然这种答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较好的答案标准是,这个学生可以states a major without truly understanding what the major is but can support it with some activities.举一个例子,如果该面试的学生这样回答:“I want to major in something science oriented.Currently, I am considering Chemistry because it is a good combination of my passion for science and math.” 我认为,这还凑合吧。
优秀的答案,其标准应该是,这个学生should demonstrate thorough knowledge of a major, evidence of some pursuit of knowledge in that subject area and can connect it to the school well.比方说,或许这样地回答关于major的问题:“Chemistry is most likely what I will major in.I have taken two Chemistry courses at my school and scored a 5 on the AP test.I love Chemistry because it is the basis of almost everything that we use.This summer I worked with the Earth Science Department at Stanford where I helped a graduate student study the formation of ice on Antarctica.I had to use many of the chemical principles I learned, such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xygen 7 and Oxygen 8, to help date the dirt samples.I also realized that I love working in a lab, even though it can be tedious at times.MIT also has one of the best Chemistry Labs and the new Calorimeter is supposed to be the best in the world for dating samples.I want to be in that
environment and learn from the best.”
Question 3: What do you do just for Fun?
在我参观MIT的时候,他们的admissions officer告诉我,他们最引以为骄傲的是,他们的申请表和所有其它的学校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的第一篇essay就是问你,在业余的时间,不学习的时候,你喜欢做什么?那个Admissions officer对我说,很多亚裔的家长把孩子都包装得几乎完美,但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他们就是要通过这一问题,想看看学生们真正的本我。MIT不是光要 high score的学生,他们更看中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Caltech, MIT的功课,绝对比Harvard的要难念得多。在这两所学校里,零点几的课程需要你的脑子转得飞快!他们举例告诉我,有一个学生,在自家的后院里,按照所学的物理等原理,用干稻草做了一架飞机模型;还有一个学生,在自家的二楼卧房里,用电脑编写了一个洗衣程序,他不用下楼,通过他的电脑发出的alarm的叫声,便可知道他们楼下的洗衣房的洗衣机已经把衣服洗完了。MIT招生的人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学生!” 所以,那些high-end schools 问你“What do you do just for Fun ”这样的问题,其目的是要get to know the student outside of academics.In another word, what will the student bring to campus other than a transcript and resume?
如果一个面试的学生数说一些他/她所做的事情,就是像watching TV or just hanging out with friends等,可想而知,人家会怎么评判你了。
对这一答案OK的标准是,面试的学生listed of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but did not mention why they are FUN.最perfect的回答是,面试的学生应该show出自己的热情、热爱 for things he/she does in free time.FUN things were not jus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but also hobbies such as making models, running marathons, singing karaoke, etc.就像我上面提到的MIT的那些学生所狂热从事的爱好一样。
Question 4: What are your three greatest strengths?
其实这是给你一个机会highlight what you want to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你的回答应该是尝试着给人一种很thoughtful和nique的印象。千万别说:“I don’t really know what they are.Can we come back to this question? ” 如果你不能够很快地come up一个answer的话,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
如果你只是给了3个(或n个)很generic attributes without providing details on how those attributes have been demonstrated,it’s fine but not perfect.好像“My three greatest strengths are: hard-working, smart, and funny ”之类的。
The great response is that the Student mentions 3 attributes(or 3+ attributes)and describes where each comes from and where they have exemplified it.举例,好像这样的一种回答:“My first strength is my compassion.I have been a peer counselor for the past 3 years and I have realized that I am able to connect with those that call.Many times people just want someone to listen to them without giving advice right away.I feel that, for the most part, I can find that line by just tuning into what the other person needs.My second strength is my ability to lead.For me leadership is not just forcing people to do something that I want but being able to build a common goal and inspiring others to reach it.As Vice-President of the Humanity Club at my school, it was hard to get people to volunteer their entire weekend to build a house because my classmates are so busy.But I created a poster board that told the story of a family that lost their house because of a fire.They had to live on the street and Habitat was helping them.I presented this family’s need to my club and also promised lots of pizza and soda for coming out to help.We took lots of pictures and posted them on the website and our school paper wrote a story about it.The next time the opportunity to build came up,we had more than enough volunteers.And my third strength is my curiosity.I love to ask questions and sometimes these questions lead to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But my curiosity is my drive to learn.I stay up late working on Physics problem sets not because I need to get them done, but because I truly want to understand how vectors are used to build bridges.”
Question 5: What are your favorite activities?
这是大学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highlight你的1-3个activities and demonstrate their importance.如果你仅仅list off several activities without showing why they are important and meaningful,这不算一个好的response.真正好的回答标准是,学生列举three activities that he/she loves the most and why they are meaningful and how that makes him/her a good match for the school.比如这个回答:“Throughout high school, I have tried to get involved in several activities so that I could find my passions.Early on, I realized that swimming was something that I love to do.I have been on the team for all 4 years of high school.I just absolutely love being in the water and what is unique about swimming is that it is both an individual sport and a team sport.I get to challenge myself to be the best and still also contribute to a team goal.I have also been taking guitar lessons for 2 years now and am starting a band.I am not very good yet, but it is just a really great way to relax and I love music.Finally, I have been working on an independent research project where I am trying to determine how light gets filtered through the optic nerve.One day, I hope to become an ophthalmologist and I have been working with a professor at Stanford in his lab.We came up with the project together and I will be entering it into the Siemens Competition.”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并解答,希望面试的高中生们能因此get some ideas,sense到面试的窍门在哪里。
我为所有的现在正在大学面试和即将大学面试的高中生们准备的面试题:
1、谈谈你的favorite books?
2、谈谈你在高中的the most important experiences?
3、谈谈你的favorite hobby?
4、What do you want to particsapate in at xxxxx college?(or What can you contribute?)
5、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in colllege?
6、Why xxxxx college?
7、谈谈你的passion to journalism?
8、What is your career goal?
9、你是如何看到了其中的需要当你在选择做这种community service的时候?
10、Talk about your extracurriculars,your classes and your family?
11、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est vs.the east coast?
12、How about your personal attributions?
13、谈谈你在leadership方面遇到的challenge和你的解决?
14、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role of the US in the world?(test your social/political awareness)
15、Talk abou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lso test your social/political awareness)
16、谈谈你如何看待teamwork?
17、谈谈你人生当中所经历的challenges?
18、如何面对stress?
19、What other colleges did you apply to? Why did you apply to these colleges?20、怎样看待同性恋?
21、Where 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the future?
22、How will you demonstrate responsibility and leadership qualities in your freshman year?
23、What social problems do you think your children will have to worry about in 20 years?
24、What is your weakness?
Ask the intervie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The experience the interviewers had at the college?
2、Whether the college was a good fit for the interviewer?
3、问interviewers 他/她所上的这个学校对他/她后来人生的影响?
4、请interviewers 介绍当地的大致综合情况(包括人文地理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