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本动漫音乐解析——关于当代动漫音乐特点分析
日本动漫音乐解析——关于当代动漫音乐特点分析
“And can you fee1 the love tonight,It is where we are,It’s enough for this wide—eyed wanderer,That we got this far„„”这是风靡一时的 《狮子王》的主题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很多人听了以后不相信这是动画的主题曲,固有的观念认为动漫的内容很幼稚,主题曲也很幼稚,不过是给小孩子听的儿歌罢了,这种观念完全是错误的。“动画”其实是一种与电影相近的艺术表现手法,区别只在于电影是拍摄镜头,而动画则是绘制镜头。关键在于内容和音乐的诠释。在现代大部分的动画主题曲都已经和欧美主题曲和欧美流行曲相差无几了。
动漫音乐的旋律有级进式和重复式。级进式,既二度音程间的进行下行级进:由于力度逐渐缓解,紧张度逐渐放松,所以适合表达一些深情,忧郁,哀伤,以及沉重的的情感。比如 《火影忍者》里面白之死里面的音乐《sadness and sorrow》,音乐先由violin和bass奏出引子,引子很简单,由二分音符下行级进式,时值的延长表达了沉重的,哀伤的心理,作者在bass声部,用沉重的声音,模仿复调的手法再次奏出,就像有两个声音在对话,violence说:他走了„ bass说:他确实离我们远去。重复式,同高度音的重复,其的表现特点是由不停的重复一个音,有着突出强调的作用,适合表达坚定,蓄势待发的情感,适于用在战斗音乐中,比如 《火影忍着》中的战斗音乐《fighting》用同音反复固定低音来表现紧张,蓄势待发的情绪,再如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也是用了重复时的进行。
音乐的音色使用,他们经常把日本的特色乐器与管弦乐器等欧洲乐器相结合,形成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格,比如 《火影忍者》中的 《sadnes s and sorrow》主题由violin和bass引出,主旋律由日本民族乐器尺八来担当,尺八:尺八发展到宋代形成五孔尺八,并经由当时日本的遣唐僧东传日本,保留至今,其技巧复杂,音色独特而有古味。尺八把苍凉、空灵、恬静的意境表现得很好,火影忍者里的经典配乐,日本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的完美结合,使整首音乐透出浓浓的哀伤,正如乐曲名。在火影忍者中多次出现,尤其是白之死章节,将自身世的凄苦和自死的悲伤渲染的淋漓尽致,催人泪下。后面用日本民族弹拨乐器三味线的弹拨表现凄凉、孤独的哀伤,三昧线: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的三弦,大约成形于 15世纪左右。
日本动漫以久石让为代表的作曲家,善于用欧洲管弦乐器,华丽的管弦乐与极富张力的变现方法,强调多种配乐手法与主旋律结合,充分结合了管弦乐的抒情性和电子音乐的节奏性强,富于动感的特点,将管弦乐的张力表现到极致。
不难看出整首乐曲的特点,运用了民族乐器尺八来表现了苍凉,悲痛的心情,弦乐用和声手法做了背景铺垫,吉他分解和旋式的作为第二声瓢首先在音色使用上,使整首曲子充分的体现了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音乐动机的选用,日本音乐中音阶可分为阳音阶和阴音阶,样音阶包括各种类型的无半音五声音阶:阴音阶则包括各种一个或两个伴音的五声、六声、七声音阶。日本音乐红构成旋律的基本单位不是八度音阶,而是四度三音列都市传统音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日本都市的传统音乐,而都节(市)音阶则是构成这种典型日本味几旋律的基础:都节音阶它虽然也是一种5声音阶,但与中国和东方许多民族常用的无半音5声音阶不同,包含了两个小2度(半音)音程,这种特殊的 5声音阶便成为构成通常人们所熟悉的日本音乐风格的最基本要素。日本音乐的曲调常用do、mi、fa、ra、xi五音,而中国民乐则常用宫、商、角、徵、羽五音,这使得中华民族音乐充满了富丽堂皇之感,而 日本民族音乐则蕴含了浓浓的物伤情结。
正如 《sadness and sorrow》中动机也是由二度和四度构成的,也就是说这首动漫音乐中的动机来 自于日本本土的民谣音乐而弦乐和吉他的分解和弦都是根据欧洲传统和声进行来完成的,这在旋律和和声又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第二篇:动漫音乐赏析
经典动漫电影音乐赏析
内容提要:
在动漫电影中,音乐与动画叙事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既可以抒情,又可以渲染气氛,还可以让人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更可以塑造完美的动画艺术形象,概括起来,音乐在动画中有着“随”、“衬”、“琢”、“推”的作用。而通过赏析动漫电影本身这样一个画面与音乐共存的载体,也能看出音乐在动漫中所体现出的那奇妙的作用。本文从《天空之城》《龙猫》两部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入手,来体会音乐在动漫电影中的美妙。
关键词:
动漫电影音乐;久石让;宫崎骏;《天空之城》;《龙猫》
音乐是一部动漫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部动漫电影中,音乐以其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为动画增添意蕴和魅力,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发挥叙事功能。它可以紧紧跟随动画形象,使音乐形象的设计与画面内容保持高度的一致,形成比较精确的音乐对位,这既“随”;它可以在动画中营造气氛和衬托画面,这既“衬”;它可以通过自身的魅力来加强动画的真实感,赋予动画人物以细腻的感情,雕琢他们更加鲜明的个体,这既“琢”;它可以通过画面的连接和蒙太奇的手法来实现连贯性,而音乐的流畅性更能把这种连贯性加强,情节更加紧凑,更富有张力,这既“推”。
任何一部动漫电影都少不了这音乐所带来的“随”、“衬”、“琢”、“推”。现在,我们便以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和《龙猫》为背景,来进行一番音乐之旅。
提到动漫大师宫崎骏,不得不说他的作品真是部部经典。而成功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了音乐在其中所带来的魅力。从宫崎骏的开山之作《风之谷》开始,久石让便一直担当着宫崎骏动画的音乐监制,在他们相识之初,宫崎骏认为,就是让所创作的音乐正是自己最想得到的那种“充满童心,却又能够阐释哲理“的灵性创作,是具备与神话故事同等魅力的精品。由此,在他们的合作下一部部经典便诞生了。
《天空之城》诞生于1986,这明明是一则末世的寓言,却被宫崎骏以一缕童心包装成孩童的梦。自开场,纯洁的少女从天而降,自云端俯视着日渐发达却也日渐腐朽的尘世间。仿佛那值得人们去向往一生的自由空气,只能在那凡人无可企及的天空。
久石让所创作的组曲,让人在心旷神怡中做着飞一样的视听体验。主题曲在纯净而愉悦的童谣曲风中,意外揉入了一点悲天悯人的味道,让人有了淡淡的哀伤感。正如那《天空之城》的神奇故事,那音乐虽然是听者的童真,却已如云端之上那般遥远,让人无法触摸。在音乐创作中,久石让与宫崎骏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均以小格局间见大情怀的方式以不同的手段阐述着同一个寓言。简单的音符中,流露着对逝去时光的祭奠与对爱的呼唤。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是一种让你于静默中逐渐忘我的情感。
主题歌《伴随着你》以及该歌曲的合唱版《空降的少女》,是目前流传得最为广泛的,在很多国家与地区都被演绎成不同的童声版本。有些则如田野间传来的童谣,有些则如教堂里轻灵的圣歌,相同的曲调,却给人以各不相同的心灵体验。你会惊诧,这么简单的曲风,这么素淡的声调,怎会有如此震撼人心的穿透力。久石让所赋予其的传神魅力,已经远远溢出宫崎骏的动漫画面之外,缔造了一个前所未见的遐想空间供听者徜徉。
主题音乐的交响音乐版,则更是如幻想诗一样的杰作。小提琴略带忧郁的调子,给人以一个惆怅万千的引子,那就象是一个少女在云端的企盼,在告别着自己最美好的时光与记忆。小提琴缓缓进入心跳的节奏,就像人生中终于遇到了让你心跳的事情或者人物,愉悦而欢快,一点点让人忘记伤痛,一点点地让人告别冰冷。简单的旋律,多元的演绎,直到钢琴的加入,突然升华出一种催使人落泪的煽情,旋律一再重复,渐渐有力,就像是一个跌倒的理想又被重新拣起一样,重新让人感受到自信的深呼吸。
另外,主题音乐还有着陶笛版与八音盒版,各自阐述着宫崎俊动漫人物希达和小杰不同境遇间的不同心境。与主题音乐的蓬勃与大气不一样的是,这两组简单到极致的演奏倒是真象是映现了孩子的梦想。一半愉悦,一半哀愁,返璞归真。
在这如天籁一般的音乐体验中,你会想起什么?是否能想起《天空之城》中席达与巴斯深夜在海盗船顶的倾诉,是否能想起希达与巴斯在掉下深不见底的矿洞时一起在魔法石的作用下在空中漂浮。想起了我们自己于少年时代的美好梦想,想起了我们在成人后对世界的失望以及对旧有时光的留恋。还有,那曾在银幕上闪耀,漂浮在大地上的梦想之国——天空之城……
1988年的《龙猫》是宫崎骏在STUDIO GHIBLI的第三部电影。宫崎骏说,这个故事来自于他家乡的一个传说,都说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它们就像人们的邻居一样,在大家的身边嬉戏、玩耍。只有拥有最纯真无邪心灵的小孩子,才可以捕捉到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
年少的宫崎骏,也曾经认真地在小径上等待,在草丛间寻找,但是他却总是一无所获。不过,他一直都坚信自己曾是最纯真最无邪的孩子,否则也不会在成人之后还对这个传说念念不忘。为此,他创作了这个带有着点点遗憾与惆怅的幻想精品。
久石让在《龙猫》的音乐创作中,仍旧延续着自己与宫崎骏的高度契合,不仅使作品拥有了与电影一样的想象深度,更让其延伸到超越电影本身的幻想空间里,给人以无限遐想。音乐中,他不仅揉入了自己孩童时代在家乡长野学到的小调,更改编了乡下祭祀节日里向神祈福的歌谣。
主题歌《DO RO》很上口,旋律简洁而轻快,节奏鲜明而跳跃,是个孩子气十足的歌曲,一度被无数少年喜欢,至今仍在亚洲各地保持着较高的流行指数。
而《龙猫》的插曲《风之甬道》,就是有着日本乡间祈福歌谣风格的作品。音乐以鼓声与木琴的丁冬声为基点,佐以童声那情绪饱满的哼唱,令传说故事中那可爱又神奇的精灵邻居,一时间栩栩如生。与原本向神祈佑的风味一样,用在动画片里的这段曲子一样有着向精灵倾诉的感觉。那感觉既纯真、又神圣,象是一群孩子很庄严地呼唤对自我梦想世界的尊重。
配乐《Totoro ga ita》(トトロがいた),就是《风之甬道》的轻音乐版。与歌曲相得益彰,这组配乐的风格也以神圣而纯洁的感觉为主题,在一种童真气十足的音乐风骨中显现出了一种严谨、严肃的属性。这组音乐有很多种版本,诸如原声版,映像版,交响版,电子版等等。
影片的配乐足足有八首之多,虽说风格各不相同,但却都被改编成了交响乐的精品。在名为《交响乐故事-龙猫》的纪念专辑中,这组音乐的配备被发扬到了极致,是由久石让指挥新日本交响乐团演奏的重新编排过的龙猫音乐。交响的力量,赋予了组曲以格外的神圣感与厚重感,钢琴和大提琴的联袂,给予人们以穿渡岁月时光的感受。虽说,它让人逐渐忘却了那个曾经呼唤起无数人童心的电影故事,但却给人以另外的震撼,充满童稚,却格外神圣。
胖胖的龙猫,流失的梦想。音乐声中,我们会感受到来自田野乡间的泥土气息,能感受到树的呼吸,听到风的歌声。《龙猫》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与久石让的创作意识形态水乳交融,让观者与听众均在同一片天空下得到最真切的共鸣。
正是音乐与动画的完美结合,缔造出了一部部经典之作,而那一段段传奇美妙,充满童趣但有阐述哲理的故事也得以在我们面前呈现,世界的美好由此得以诠释,那正是我们一直所向往的„„
第三篇:日本动漫专业深度解析
日本动漫专业深度解析
专业深度分析之一:动漫产业分析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有机结合的简称。动漫的概念非常宽泛,远远不只是动画加漫画。目前存在“泛动漫”的说法,即所有采用漫画和动画的元素制作生产的作品和产品都可以纳入到动漫的范畴里面。
日本动漫产业现状
目前的国际动漫产业,日、美、韩呈争先态势,尤其是日本的动漫受到我够青少年乃至世界各地青少年的欢迎。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有数据指出,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年产值居国民经济第6位,动漫产品出口额超过钢铁。日本动漫俨然已经成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
专业深度分析之二:日本的动漫专业分析
不少爱好日本动漫的青少年朋友都可能有一个疑问,日本的动漫专业到底如何、去日本学动漫的优势在哪里。通过韩日联合交流会的专家介绍了解到,日本不仅对动漫非常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动漫产业也有着大好的前景,除此之外日本拥有宫崎骏、井上雄彦、青山刚昌、藤子不二雄等耳熟能详的动漫大师,还有久石让等动漫音乐大师,可以为动漫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学习黄静。
以前,日本动画大多是专门学校开设,现在日本的大学也开设动漫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本科阶段,比如京都精华大学,分为动画、漫画、角色设定等多个专业方向;研究生阶段,比如东京艺术大学的动漫研究生课程,更偏向动画和动画电影制作方向制作的一个硕士课程。
本科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就读大学院或者专门学校;而针对高中毕业打算赴日的同学,韩日联合交流会的老师建议我们说先修读一个本科学位之后,如果有兴趣再选择深造或者工作。毕竟,如果你选择日本留学之后回国工作,本科学位还是很重要的。专业深度分析之三:日本动漫专业授课主要内容
(1)动画漫画类
动漫画类一般分为卡通画专业、故事漫画专业、动画专业、漫画企划专业等。在咨询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表示想要自己画漫画,画出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情 节,这其实就是故事漫画专业了,日本叫做story manga,它和卡通专业是不一样的,卡通更偏向于单张讽刺画、4格讽刺画、或者绘本书等。
在专门学校里也会设置声优专业。
(2)设计类
设计类,在动漫专业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分工比较细的专门学校里,有角色设计专业、场景设计专业等等。
(3)3D类
3D,3D游戏制作、3D动画、3D建模、CAD工程建图等。
专业深度分析之四:日本动漫专业的就业前景
相关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游戏市场。当前国内从事动漫的人才不足一万人,缺口达60万人,未来几年缺口会更大,而且从事动漫行业的薪资也是比较诱人的。
动漫行业人才缺口如此之大,但与之对比的是我们国家动漫人才培养的层次过于单一,侧重的是制作技术人才,但对于动画的原创、编剧,则缺乏规划。动漫专业老师分析说,“很多高校的动漫教学急于求成,数量上是增长了,但教育质量没跟上。”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成熟,大学及专门学校对动漫都非常重视。除了上述提到的京都精华大学、东京艺术大学外,还有很多专门学校像像神户电子专门学校、神户电子专门学校日本语学科、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东京漫画声优专门学校、大阪动漫专门学校、札幌漫画动画学校等都开设了的动漫专业满足不同学子的要求。
在日本学成之后,就业方向又如何呢?可以选择留在日本工作。现在的日本也鼓励并且希望有留学生可以留下工作。如果学生想要选择回国工作,那么可以选择动漫、游戏制作和运营,以及广告和设计行业工作。一方面,动漫作为创意产业的一种,会受到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国内动漫和游戏行业是一个良性的发展。正有一大批有理想肯实干的年轻人正在投身这个行业,而这个行业也始终得到一大批fans和支持者。
专业深度分析之五:动漫专业的就业方向
就业八大就业方向、三个应用方向:
1、2D动画:动漫造型设计、Flash动画制作、漫画创作、动画故事版创作、插画制作。
2、视频合成:3D动画后期合成、影片剪辑、3D动画片后期剪辑、影视特效制作。
3、3D动画:3D场景建模、工业产品建模、3D动画角色建模、3D模型纹理绘制、3D场景灯光设计、3D动画渲染、3D动画制作、3D角色动画制作、3D动画特效制作。
就业行业有:各级电视台、各类广告公司、动漫数码科技公司、影视动画制作、游戏制作公司、文化传媒出版社。制作电视动漫,OVA(原创动画录影带),剧场版等的动漫工作室以及发行图书、报刊、画册、电影、音乐、音像制品的发行公司,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舞台剧cosplay活动等的经营产业,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行业等的前景呈现一片大好。此外,传统的漫画行业也仍将保持它独有的高涨人气,动漫专业俨然是实现兴趣与工作并行的绝佳选择。
第四篇:经典动漫音乐赏析论文
经典动漫音乐赏析论文
内容摘要:
电影离不开音乐,无论是唯美动人的爱情片,还是激烈紧张的动作片,抑或是触目惊心的惊悚片,或是充满幻想的动漫,都要有音乐在旁与每一个剧情,每一个情节相互交融,才能成功地把剧情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把人物的内心形成听觉上的写照。
关键字:动漫、音乐、情感
电影是与音乐分不开的,在电影的一开场,就有体现电影精髓和主题的主题歌,每个特色的人物的出场都有体现出人物个性的音乐,每个剧情都有与情节完美结合的音乐作衬托,或扣人心弦,或让人融入其境。
在剧情中,音乐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音乐以其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为电影的每一个情节增添了无限的意蕴和魅力,让人切身其境,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发挥了叙事的功能。…每部电影都配有自己一套独特的音乐,或气势磅礴,或优雅动听。音乐与电影的视觉效果一起展现在荧幕上,一方面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强了剧情的表现力。电影情节与音乐的交融,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完美的艺术形象。
电影离不开音乐,一部电影的一首主题曲,有或是一首插曲或配乐,就能勾起了人们对这部电影的回忆,无论什么时候,或许你已经淡忘了这部电影,甚至你想不起这是哪部电影的,但音乐总能唤起你的回忆,唤起你对其剧情的印象,因为电影剧情和其音乐是相互交融,有很多的电影中还融合了古典音乐作品,这些古典音乐作品在影片中往往有着相当深刻的思想内涵。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在人类文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们心中也有着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我们在非常愉快的时候,会一面唱着歌,一面手舞足蹈地跳着舞。当我们在非常郁闷时,忽然一支优美动听的旋律飘至耳畔,烦恼、不快立刻烟消云散,无有踪迹。
正如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一样:“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电影具备多种节奏功能,比如主观节奏、客观节奏、导演心理节奏和观众心理节奏等等。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音乐语言,来表达这些节奏,迎合故事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场景。
电影歌曲是电影音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分主题歌和插曲,对推动情节和揭示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极富感染力。
一音乐体现故事发生的时代文化精神 二音乐抒发人物内心情愫,熏染强化情感力量。
人物的内心活动室隐秘的,在未形成可感的符号之前是难以认识和感知的,影像画面长于叙事,但不善于内心情感运动的模拟,所以导演便运用声乐来揭示特定人物的特定情绪,独特的情感心理活动。而且,随着故事情节和画面的展开,声乐能很好的抒发人物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帮助观众加深对情感的理解与熏染,很多电影中的声乐起到了渲染、强化情感力量的重要作用。三 音乐参与叙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部电影的生命力能否历久弥新,音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一个比喻,剧情是一个人的骨架,台词是肌肉,画面是服饰,明星是脸面,那么声乐就是这个人的灵魂。
四音乐恰到其分地渲染氛围
不同的电影作品表现的内容不同,所需要的情节氛围也不尽相同,在电影中环境气氛主要是通过声画结合来营造的,视觉和听觉融合为运动的连续的统一的试听形象,为作品营造出欢快悲伤惊险刺激等气氛。
毋庸置疑,音乐对于影视作品的传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没有音乐的画面将是乏味无趣、毫无生机的。只有拥有音乐的画面,才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才能抓住观众的心。
1984年——《风之谷》
在《风》中,人与人、人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全剧的主要元素,女主 人公娜乌茜卡在这些关系中周旋、斗争,演绎出一个深入人心的勇敢、细心和坚韧不拔的女英雄形象。而宫崎骏丰富的想象力构造出的一个与现实环境完全不同的世 界,遍地的黄沙,古怪的植物、昆虫,还有代替马使用的鸵鸟,水上飞机、飞艇等等,完全是一幅幅世界末日后的“真实”景象.久石让的音乐,则赋予了宫崎骏电影以另一种灵魂,集想象力与灵性于一体,使得 两者在同一个框架里拓展开了各自不同的创作风骨。影片中的两首歌曲《风の谷のナウシカ》与《风の妖精》,是二十多年来一直流传,并广受青年人喜爱的音乐佳作,很好地表达了对女主角的精神的赞扬和对环保的 向往。1986——《天空之城》
这明明是一则末世的寓言,却被宫崎骏以一缕童心包装成孩童的梦。自开场,纯洁的少女从天而降,自云端俯视着日渐发达却也日渐腐朽的尘世间。仿佛那值得人们去向往一生的自由空气,只能在那凡人无可企及的天空。久石让所创作的组曲,让人在心旷神怡中做着飞一样的视听体验。主题曲在纯净而愉悦的童谣曲风中,意外揉入了一点悲天悯人的味道,让人有了淡淡的哀伤感。正 如那《天空之城》的神奇故事,那音乐虽然是听者的童真,却已如云端之上那般遥远,让人无法触摸。简单的音符中,流露着对逝去时光的祭奠与对爱的呼唤。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是一种让你于静默中逐渐忘我 的情感。主题歌《伴随着你》以及该歌曲的合唱版《空降的少女》,是目前流传得最为广泛的,在很多国家与地区都被演绎成不同的童声版本。有些则如田野间传来的童谣,有些则如教堂里轻灵的圣歌,相同的曲调,却给人以各不相同的心灵体验。你会惊诧,这么简单的曲风,这么素淡的声调,怎会有如此震撼人心的穿透力。久石让所 赋予其的传神魅力,已经远远溢出宫崎骏的动漫画面之外,缔造了一个前所未见的遐想空间供听者徜徉。主题音乐的交响音乐版,则更是如幻想诗一样的杰作。小提琴略带忧郁的调子,给人以一个惆怅万千的引子,那就象是一个少女在云端的企盼,在告别着自己最美好 的时光与记忆。小提琴缓缓进入心跳的节奏,就像人生中终于遇到了让你心跳的事情或者人物,愉悦而欢快,一点点让人忘记伤痛,一点点地让人告别冰冷。简单的 旋律,多元的演绎,直到钢琴的加入,突然升华出一种催使人落泪的煽情,旋律一再重复,渐渐有力,就像是一个跌倒的理想又被重新拣起一样,重新让人感受到自 信的深呼吸。另外,主题音乐还有着陶笛版与八音盒版,各自阐述着宫崎俊动漫人物希达和小杰不同境遇间的不同心境。与主题音乐的蓬勃与大气不一样的是,这两组简单到极致的演奏倒是真象是映现了孩子的梦想。一半愉悦,一半哀愁,返璞归真。在这如天籁一般的音乐体验中,你会想起什么?是否能想起《天空之城》中席达与巴斯深夜在海盗船顶的倾诉,是否能想起希达与巴斯在掉下深不见底的矿洞时一起 在魔法石的作用下在空中漂浮。想起了我们自己于少年时代的美好梦想,想起了我们在成人后对世界的失望以及对旧有时光的留恋。还有,那曾在银幕上闪耀,漂浮 在大地上的梦想之国——天空之城
1988年——《龙猫》
久石让在《龙猫》的音乐创作中,不仅使作品拥有了与电影一样的想象深度,更让其延伸到超越电影本身的幻想空间里,给人以无限遐想。音乐中,他不仅揉入了自己孩童时代在家乡长野学到的小调,更改编了乡下祭祀节日里向神祈福的歌谣。主题歌《DO RO》很上口,旋律简洁而轻快,节奏鲜明而跳跃,是个孩子气十足的歌曲,一度被无数少年喜欢,至今仍在亚洲各地保持着较高的流行指数。而《龙猫》的插曲《风之甬道》,就是有着日本乡间祈福歌谣风格的作品。音乐以鼓声与木琴的丁冬声为基点,佐以童声那情绪饱满的哼唱,令传说故事中那可爱又 神奇的精灵邻居,一时间栩栩如生。与原本向神祈佑的风味一样,用在动画片里的这段曲子一样有着向精灵倾诉的感觉。那感觉既纯真、又神圣,象是一群孩子很庄 严地呼唤对自我梦想世界的尊重。配乐《Totoro ga ita》(トトロがいた),就是《风之甬道》的轻音乐版。与歌曲相得益彰,这组配乐的风格也以神圣而纯洁的感觉为主题,在一种童真气十足的音乐风骨中显现出了一种严谨、严肃的属性。这组音乐有很多种版本,诸如原声版,映像版,交响版,电子版等等。交响的力量,赋予了组曲以格外的神圣感与厚重感,钢琴和大提琴的联袂,给予人们以穿渡岁月时光 的感受。虽说,它让人逐渐忘却了那个曾经呼唤起无数人童心的电影故事,但却给人以另外的震撼,充满童稚,却格外神圣。胖胖的龙猫,流失的梦想。音乐声中,我们会感受到来自田野乡间的泥土气息,能感受到树的呼吸,听到风的歌声。《龙猫》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与久石让的创作意识形态水乳交融,让观者与听众均在同一片天空下得到最真切的共鸣。《龙猫》中的音乐,婉转悠扬的“风之甬道”,童趣盎然的“我的邻居TOTORO”,空灵温情的 “Loet Child”等歌曲清新脱俗、明亮透彻,可以堪称是作品的点睛之处,音乐色彩斑斓却又不失日本民间民族音乐的特色,自然充满童趣,时而欢快,时而婉转,都透着孩童般纯真的气息。让人徜徉在乡村的幻想里,神经不自觉的放松。音乐贯穿整部电影,几乎有音乐剧的感觉,只是,这是部带着童真和趣味的“音乐剧”。我最喜欢当中父亲带着小孩去问候森林主人的那一段音乐,让我回到童年的时光,所有的快乐都像荡漾在八月的树梢上,枝繁叶茂。
1989年——魔女宅急
1989年,宫崎骏延续着自己那宛如空中翱翔一般的飞行梦幻,创作并推出了动漫经典作品《魔女宅急便》。片中那位时常骑着柄扫把出行的小魔女琪琪,是很多 孩子的梦想,更勾起了多少成人的少年回忆。对于从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很多人而言,那飞在天上的小魔女就是那时人们心目中的哈利波特,带给人们无数的纯真梦 想,多年都不曾让人忘却。宫崎骏是个对飞行有着浓厚的偏爱,从《风之谷》画“御风使”开始,直到《天空之城》、《红猪》、《龙猫》、《哈尔的移动城堡》,飞行的画面与天空的自由想 象就一直在他的作品里延续。《魔女宅急便》也无例外地发扬着这种如诗一般的幻想,在小魔女的飞行经验中完美的体验那自由的快慰。琪琪在骑着扫帚以送快递的形式为人们带来便利的时候,却不小心在挫折当中迷失了自己。人情的冷淡以及温暖的缺失,居然令她为此忧郁生病,乃至于丧失了飞行 的魔力。作品就是在阐释伤心的小魔女回归到天空的故事,让一个孩子在人情世故前重新找回希望与自信。与其说那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还不如说是我们所有人都需 要面对的人生蜕变历程。它让现实世界的人们去为自己的冷漠与冰冷去反省,更给成人世界的势利心态以极强的嘲讽。久石让在片中的配乐很是清淡,既不如早前《天空之城》那般精致,也不如后来《幽灵公主》那般大气。但是这种清淡的风格,却格外流露出一种漂泊在外的思乡情 结,甚至有着一点点对现实遭遇的无奈以及自我独白式的个人化忧郁。不过,这种淡淡的哀愁之气在片子的主题歌那轻快的节奏下终变得模糊,总算是溯寻回了一些 童心未泯的稚气。主题歌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一度很流行,是由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以童声演唱的,范晓萱在九十年代也曾翻唱过,甚至还复制了小魔女琪琪的可爱造型。不过,这首朗朗上口的主题歌可跟久石让没有太多关系,创作者是荒井由実。1997年——《幽灵公主》
《幽灵公主》是一部在动漫界有着史诗一样意义的动画作品,比之商业化的《千与千寻》,它主题更为宏大、境界更为高远、结构更为繁复、画风更为写意壮丽。它 一度被认为是患有手疾的宫崎骏的绝笔之作(宣布退出,后来又重新出山),所以也是传递出他自《风之谷》以来,苦苦反思后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冲突”的彻底失 望之情,寄托着他一贯流露出的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在这样的一部巨作里,久石让运用了大量弦乐,在交响中展现着宏大的音乐情怀,让人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一种悲怆而厚重的历史感与沧桑味道。这一组音乐里,音乐 自创作中所融会的两代情怀,就象是古典世界与现代世界在同一块舞台上的对话。而片子的结尾,米良美一优伶般的假声,是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演绎,清澈浑厚的 声音就象一个妇人在讲述远古时期的传说一般,让人回味无穷。全片的配乐共分八章,每一章节都代表着不同的境遇与心境。第一章《アシタカせっき》
该曲是《幽灵公主》的开篇序曲,此曲对整个影片来说,起着点题的作用,在片头云雾缥缈的群山中,画面由天籁推移向大地,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森林出现在观众眼前。开始时大提琴的低音和画面融合,如同置身于群山之中,随着画面的移动,高音部分渐起,随后进入故事情节。
第二章 TA?TA?RI?GAMI 此曲运用在影片的第一个高潮部分,就是开始时猪神由于被恶魔附体,威胁到村庄的安全,主人公骑着长角鹿成功用弓箭阻止了其前进,但也身受重伤。这个战斗过程动作流畅,音乐配合到位紧凑。第三章 旅立ち~西へ~
这是全片音乐中最有代表性,同时也是流传程度最广泛的一个曲子。主人公由于受到恶魔的侵入,为了不连累族人,被迫离开村庄。旅途中,在此曲的伴奏下,一望 无际的草原上,主人公和长角鹿慢慢的行进,风吹过,掀起一波波的草浪,美丽异常。这组交响音乐所凝聚的深邃力量令人震撼,而二胡的旋律却似孤立在交响之 外,就象是主人公脱离了自身生存土壤一样,孤独而悲悯。很多港台武侠片都曾以此作为配乐,比如九十年代以来重拍的《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射雕英雄 传》等等。与其说这组音乐江湖味道浓,还不如说是它历史感更重。音乐的语境里,就象一个慷慨赴死的勇士,在岁月的湍流中逆行而上。第四章 もののけ姫
这组音乐产生在主人公和幽灵公主初次相遇时候,交响版本中,重新加入了钢琴的独奏部分,在悲怆的音乐外衣下,赋予了其短暂的清静,拓展了沉思的空间。第五章 シシ神の森
这一部分,是主人公进入了神秘森林时的配乐,这个部分主要使用管乐,用簧管营造出诡异的气氛,合奏渲染背景,使听众感觉置身与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森林。第六章 レクイエム~呪われた力~
这曲起伏很大,时而管乐独奏,时而弦乐合奏,极力表现战斗时的紧张气氛。
第七章 黄泉の世界~生と死のアダージョ~
这是最后的决战部分所运用的配乐,巨大的森林之神出现,整个战斗出现了逆转,但当森林之神的头被和尚砍下后,发生了变化,森林之神变成了恶魔的化身,群山开始变成了死丘,森林被侵蚀,灾难发生了。这曲中鼓点使用频繁,烘托战斗的紧张气氛。第八章 アシタカとサン
结尾部分,一切恢复了平静,树木开始发芽,死丘开始变绿,主人公和公主分手的时候也来到了,钢琴伴奏成为主旋律,蔚蓝的天空下是青山绿水,平直的交响乐合奏加上钢琴伴奏,把一个美丽的世界呈献在你我眼前。
2000年——《千与千寻》
《幽灵公主》制作公映后,宫崎骏原本以此部作品完成后即宣告封笔。但1999年底,宫崎骏却意外复出,主导制作了动漫巨作《千与千寻》。音乐仍旧由久石让 创作。在《千与千寻》里,自然的矛盾与人类的迷失,成为被反复诉诸的议题。主人公千寻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辗转里,见证着身边的一幕幕失落的影像。他与他 们,都在不断攀爬的人生旅途中被世界所遗忘,丢掉了记忆,丢掉了名字,忘记了回家的道路。
以单纯的眼光看,影片是关于千寻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神奇经验。但事实上,它却是一则关于整个人类的精神寓言。人类在苦苦追寻生存出路的时候,却都无不意 外地迷失在歧途,开始在精神流失的过程里丧失希望。要寻找回真正的自我,做最后的救赎,只能寄希望于千寻那样纯洁而无邪的童心。纷争,欺骗,贪婪,懒惰,利用,自私,虚伪„„成人世界里的一切丑陋的侧面,都在孩子那洁净的心灵面前黯然失色。
久石让在《千与千寻》的音乐创作中,淡却了早前的轻佻,反而是渐渐压缓了节奏,以最简单的音符、最繁复多变的弦乐篇章去诠释小女孩千寻的情感世界。钢琴,往往是以独白的形式独立于交响空间里,给人以一种取自于复杂世界里最孤独的心灵感受。虽是细腻的抒情,但琴键之音却已没有了宫氏动画中的童趣色彩,反而是 哀气十足。如其中的一章one summer day,曲调上原本是追随着《天空之城》做点题式的独白,但却在一派古典气息里被编配得老气横秋,让人在冥想中逐渐催生了年华老去的失落意境。
影片中的音乐与《幽灵公主》相仿,越发具有成人味道,想来久石让的音乐创作似乎也象千寻一样,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成长,逐渐开始变得老气横秋。很多人对此不 太习惯,都在怀念那个纯真而跳跃的《龙猫》时代,都在怀念那个时候的久石让。但是,我们没有发觉,我们自己的心灵也已经不再单纯,也不再信奉梦想,也随着 那淡淡的少年回忆的影像在短短的瞬间变得衰老。《千与千寻》的音乐与画面,其实就象是一个完整的人生一样,辗转来去,一点一点地寻回我们曾经失落的东西。久石让的音乐仍旧是充满关怀的,永远都是,就象是你心脏被刺痛的那一刹那,突然抚慰过来的一只手掌。很温暖,很人性。相比于《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的音乐元素更为丰富,表现手法也更为老练,显示了久石让扎实精致的一贯风格,再次展现了久石让以简单琴音捕捉复杂情感的 独到功力,优雅而美丽的琴音里不时随着剧情坠入调皮、可爱、奇趣、踌躇、犹疑、不安、感伤的思路,并随时与掌握惊险奇异冒险历程的管弦乐交互融合。与前作 更为不同的是,《千与千寻》对古典音乐的追随显得特别鲜明了一些,很多章节已经成为音乐舞台上被反复改编演绎的新宠。而本片最为流行的,则是传统日本民谣 风格的主题歌《与你同在》,这是木村弓所创作并自己亲自演唱的,而不是久石让的手笔,难怪其曲风与影片的大多配乐风格有着那么明显的出入。
木村弓早年一直在美国留学,学习的专业可不是演唱,而是钢琴课程。回国后,由于脊椎意外受伤,使她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可是她却没有放弃自己,也没有 对人生失望,而是依靠歌声重新站了起来。现在总在各个公益演出与伤残理事会的活动中出现的她,有着与千寻一样美好而单纯的品质。难怪她的声音会被宫崎骏所 青睐,《千与千寻》的命题不就是人生跌倒之后重新找回自我的艰辛历程吗?
不过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应该不会对《与你同在》的曲调陌生。歌曲的和声部分,明显是取自于帕赫贝尔的《卡农》,除了拍子上有点变化之外,基本属同宗。在 《千与千寻》所出品的电影原声中,特别收录了这个主题歌,而且后来还特别制作了交响音乐版。人们都说,这个曲子虽然与久石让无关,却有着与久石让一样的情 怀,当然,也有着帕赫贝尔那不可磨灭的古典身影。
2002年——猫的报恩
这是个极其可爱的动画作品,而且为我们带来了两个异常可爱的经典猫咪形象“胖胖”和“男爵”。主题曲《变成风》由过亚弥乃演唱,也很是好听。在快乐而悠闲的音乐声里,象一个大懒猫一样伸伸懒腰、打个哈欠,在享受闲适时光的同时,给自己以一个美好而单纯的心 情。
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
影片以奇思妙想,谱写出了一段始于幻想空间里的哀伤恋歌,女主人公苏菲受到魔咒变成老太婆,却无意间走进哈尔的移动城堡,移动城堡里面肮脏不堪,靠一堆鬼火加西卡维持运行。苏菲和这些人住在一起,美妙的人生由此展开„
影片的配乐《印象交响组曲》揉入了西化元素。《印象交响组曲》,虽不象圣诗一样诱人,但却也流露着些许悲天悯人的大气。就如同一位中世纪走来的智中,在与你讲述起那很多年前,曾经有怎样的一对 纯情男女为了爱情与理想,在那块自由的天空上飞舞翱翔。当你细细聆听完毕,会如同饮干那杯苦涩的咖啡一样,为之苦闷,回味无穷。深入进去,你会感受到音乐 与交响那超越舞台、跨越时代的震撼力量,赋予你欲哭无泪般的情感冲动。如果在影片音乐中选取动漫迷们心目中的首选,那当然得首推《空中漫步》。这是一则很雅致的华尔兹舞曲,赋予了影片复杂结构外以唯一的单纯与生动。少女的梦 想,与少年的果敢,在画面上下缔造了一个异常浪漫、异常惬意的空间。这对于影片残酷的战争外衣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违逆,同样也象是一则宣言,正告着真正的 爱,永远不会为尘世的纷争与天空的极限所束缚。片中那优美的女声吟唱是《世界的约定》。片中的配乐《人生的旋转木马》,这是本部影片的OP,是久石让亲自操刀的倾 力之作。最为经典的,那还是被钢琴协奏版以及改编后的交响乐版。音乐的功能:
美国动画:参与叙事,对其他片种“歌舞片”的借鉴。造型元素,吸收歌舞片的视听语言,与叙事无关(大段歌舞观赏性效果),造梦机制,电影商品工业的利益一部分,音乐更popular
日本动画:独立的艺术形式,音乐是叙事的一部分,参与叙事,久石让的空灵,多为艺术欣赏和商品性结合,经久性
第五篇:日本动漫论文
关于日本动漫的感想
专业:10级电子信息工程二班 姓名:毕播 联系电话:***
关键词:日本动漫,童年记忆,时代象徵,人类导师
内容提要:日本动漫是一个风靡全球的名词,它的每一部作品都深受广大的人群的喜爱,可以说它是每个孩子童年最好的朋友,它带给我的是快乐,同时也教导我们道理,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体会到快乐。是什么造就了日本动漫?是什么魅力让它是全球亿万人群为它疯狂?它的背后有代表了什么呢?它是神明给予我们人类的礼物吗?今天在这里我们来说一说日本动漫,让我们了解它的“生命”旅程。
在我们的孩童时代,我们提到最多就是动画片的话题。而其中又以日本动漫为最流行,为什么日本动漫能吸引如此多的人去追捧它呢?我想这是日本人会生产漫画,销售漫画,会在这个大人看起来有点幼稚的东西中寻到商机。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日本的漫画经历。
日本动漫,是日本动画和日本漫画的总称。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漫画里近乎逼真的亚洲人的美和各种鲜明的文化影子,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动漫是日本的第一产业链,在全球没有国家可超越。日本漫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917-1945—萌芽期,1946-1973—探索期,1974-1989—成熟期,1990至今—细化期。
1917—1945——萌芽期
1917年,下川凹夫摄制《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北山清太郎制作了《猿蟹合战》,幸内纯一创作了《锅凹内名刁》,此三人为日本动画的奠基人。其中,下川凹夫创作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被公认为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
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诞生了,它是由政冈宪三和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的。二战期间,懒尾光世拍摄了“桃太郎”系列动画片,鼓吹侵略,美化夸耀日本军国主义,其中的代表作是1944年制作的《桃太郎·海上神兵》。
1946—1973——探索期
1945年,日本战败后,反战题材的动画影片颇受欢迎且影响深远,期间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动画界誉为“怪人”的动画大师——大藤信郎,他于1927年拍摄了黑白版的《鲸鱼》,并于1952年摄制完成了彩色版的《鲸鱼》,该部动画片成为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日本动画片。大藤信郎把流传在中国数千年的皮影戏和日本独有的千代纸结合起来绘制动画。大藤信郎在日本知名度极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藤奖”更成为日本一流的动画片奖项。
1974—1989——成熟期
1974年,日本动画进入了成熟期。
70年代初期,日本涌现出大批科幻机械类动画(即Science Fiction动画,简称SF类动画)的动画大师,代表人物有松本零士、富野由悠季、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等。其中最著名的富野由悠季是“GUNDAM”系列的创始人之一,他执导了《机动战士GUNDAM》(1979年)等SF类动画电影。1982年,河森正治在为《超时空要塞Macross》担当机械设定时,开始崭露头角,随后他出任导演监制了《超时空要塞》的系列剧场版动画影片。
鲁邦三世,也在70年代成功转型向少年化,取得了巨大成就,TV2系列更是真正使日本观众把动画与漫画结合,开创了动漫时代,取得了从学生至成人们的一致好评,八九十年代也成功的海外进出。据统计拥有惊人的13.5亿人的粉丝,至今已有43年历史并仍在放送中。
同期的宫崎骏摆脱了SF类动画风格的局限,以剧场版动画为契点,走出了一条“宫崎骏式”的唯美、自然、清新的风格,传达着天、地、人、神的和谐。影片的思想触及人类心灵的深处,启发着人对神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1984年的《风之谷》奠定了宫崎骏日本动画宗师的地位。2001年宫崎骏摄制的《千与千寻》获得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大奖和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宫崎骏在日本已成为动画的代名词,其成就与地位无人能及。
1990至今——细化期
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动画产业的进一步完善,日本动画的种类、形式、内容、题材以及从业人员发生了明显的细化。随着动画风格的多样性,日本动画进入细化阶段。
在这一期间,日本动画的种类丰富多样。有以浅香守生为代表的美少女动画,作品有《魔卡少女樱》(1998年)、《Chobits》(2002年)、《GALAXY ANGEL》(第一部:2001年;第二部:2002年);有以大地丙太郎为代表的搞笑动画,作品有《邪流丸》(1998年)、《水果篮子》(2000年);另外,押井守创作的《攻壳机动队》(1995年),自成一种风格,以得到观众的认可;今敏创作的《千年女优》(2002年),采用了扑朔迷离的叙事手法,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动画表达方式。总之,日本动画以“机器人”、“美少女”为契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深具自身民族特色的动画之路。
“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漫画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变化。手冢治虫把日本现代漫画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后的头十年):“玩具时代”,漫画只是供孩子娱乐的道具。
第二阶段:“清除时代”,漫画被视为低俗浅薄的读物。
第三阶段:“点心时代“,父母和教师勉强允许孩子可以在不妨碍学习的条件下看一点漫画。
第四阶段:“主食时代”,1963年TV动画《铁臂阿童木》在电视上连续放映,许多家庭中的大人和孩子一起观看,漫画得到社会肯定。
第五阶段(二十世纪70~80年代中期):“空气时代”,漫画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六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记号时代”,漫画成为青少年之间相互沟通的记号。
日本漫画经过上面四个时期的发展也演化出了很多不同的类型漫画,其中包括:战争,机器人,战斗和决斗,青春,偶像,美少女,美少年,宠物,刀剑,魔法,超能力,神话传说,历史,情感,生活,校园,反派角色,孤儿,心理学,侦探推理,不死小强,永生之人,完美,破坏,穿越时空,喜剧,悲剧,双重人格,英雄,妖魔鬼怪,理想,残酷,重要事件,后宫,治愈,恶搞,内涵这几十种不同类型的漫画,大大的满足了人们对于漫画的需求。漫画也有原先在低俗读物慢慢的为人们所接受,日本政府也意识到了动漫的重要性,随后的时间里,日本动漫高速发展,逐渐向海外推广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为日本的国民经济带了巨大的收益。目前,世界6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产业创作输出国。
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一代代得人,不仅仅对日本本国国民产生了意义非凡的影响,也对世界产生了影响。
一:日本动漫学文化的兴起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漫画是以人们的想象为资本,不占用任何资本,也不影响环境,不产生废弃物,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又能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可以说这是一种最环保的生产方式,而且它所带来的收益也是丰厚的很。二:日本在二战过后,全国的人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但是日本政府通过以漫画的形式来抚慰人们在战争过后受伤的心灵,这是日本能够在战后很快恢复过来的有一重要策略。
二:日本动漫产业的产业链和相关效果。70十年代,随着电脑硬件和电脑图形象软件的发展,电脑游戏也随之产生。90年代起动画和漫画的制作开始使用电脑,由因特网普及带动了网络游戏。21世纪,又迎来了手机的动漫游时代。随着新科技,新媒体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的的、进步,新的产业的发展无可限量。而日本动漫在这中间担当了连接的作用,他为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收益。仅2003年一年就带来了3739亿日元的巨大收益,其中电视节目的播出占1898亿,影院动画占377亿,影像制品占1464亿。同时动漫中的人物和动物的形象也是为日本的经济带来巨大收益,同时也为日本的本土文化做足了宣传,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是日本在经济发展中的聪明之处。
三:日本以动漫的发展为契机,大力的兴起动漫兴国战略。由于动漫产业在经济上有如此巨大的连锁效果和雪球效应。日本在“失去的十年”经济萧条中,达成了无形知识财产财富增值的“Soft Power Up”,日本的大众文化席卷了世界,成为一种新的全球文化,在国际上能发挥出巨大的软力量。日本政府自2000年起打出了振兴软产业的改革政策,提出了e-Japan的构想和ABCDE五个理念,即All-Japan, Brand Japan , Cool Japan , Digital Japan 和E-tech Japan。他的主要内容围绕如何有效的发展日本的内容产业,把它提高到国家战略支柱的地位。
从以上的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独特发展经济的方式,值得我们去学习,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新型经济体会逐渐的显示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为日本在日后的经济大战中占尽优势。俗话说的好:“控制一个人的身体不是最好的选择,控制精神才是最好的利器”,现在的日本走的就是这条道路,用他们的软文化来攻城略地,这让我们不得不警惕起来,也让我们明白在现在的高科技发展的社会,我们的任务更加的艰巨,所以我们要向一切值得我们学习的国家学习,这样才能在社会的发展中不被淘汰,更加的适应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形式。让我们努力起来吧,为世界明天创造出更好更理想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