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专题节目解说词 拾金不昧 百万款物完璧归赵
百万款物完璧归赵
(主持)聆听百姓故事、关注百姓生活,欢迎收看本期《百姓故事》“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从小就被无数的孩子传唱着,至今仍以其教育人们拾金不昧。最近,在我市就出现了两位中学生面对装有价值百万财物的钱包,选择物归原主。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这样的美德。
周末一天下午,市职业中学高一年级的温晶晶、武晓媚同学打算利用周末结伴出门玩。两人刚走到一楼楼梯口,就看到地下掉着一个黑色皮包。
(采访:温晶晶
你当时拾到这个钱包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当时拾到这个钱包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愣住了,什么也不知道了。
你们知道不知道钱包里装有什么?
不知道,看见的就是红的和绿的,什么也不知道,(之后就再没有动过这个钱包)没有。
当时已是下午天快黑了,两个人在原地等了一会儿没人来认领,又怕东西被碰到坏人抢走,两人考虑再三决定将皮包放回温晶晶家里。
(采访:武晓媚
回到家后我就把这些事跟我父母说了一遍,我爸跟我妈 1
跟我说了让我跟她一块去找到失主,去把这个钱还给人家,人家肯定特担心。之后,下午我就又去找她,打印了一份告示想让别人来找到这个钱包。)
天黑了,家住该小区的田女士买完东西回到家,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
(采访:失主 田女士
当时特别着急 一直流泪 觉得这钱肯定找不回来了)
当时田女士脑子一片空白,丈夫和孩子赶紧出去去找,可找遍整个小区也没找到。
一个漫长的夜晚在焦急等待中过去了,可是始终没有人联系她们俩。
(采访:武晓媚
那个时候很着急,不知道人家怎么想,怕这个钱很重要比如是看病呀或者是什么的这么多钱,当时心里很着急。
就在两个女孩为这件事忐忑不安的时候。
(采访:温晶晶
就听见我家对门说楼底下有人丢了钱着急的不行,因为那还吵架了,我就跟我妈妈说,因为我是和她一个捡到的,所以叫上那个女的一起给了她,给了人家就对了)
在温晶晶的妈妈带领下,他们去了失主的家里,一进门田女士眼前一亮看见了自己丢失的钱包,通过与田女士进行核实之后,确定包是田女士的,于是他们将皮包还给了田女士。
(采访:温晶晶
给了人家之后,我的心情就像是心里有块大石头就像
掉下来了一样,心里踏实了。)
在田女士对自己包的核实过程中,他们才知道这个包里具体装有4000元人民币、一枚钻戒和四本存折以及保险柜的钥匙,累计价值逾百万元。在他们捡到这个包时,只是简单看了一下包里有很多钱就赶紧把包放起来再也没动过,生怕把人家的东西少了。
接过钱包的刹那,失主田女士已经激动地无法言语。(采访:失主 田女士
当看到钱包找到了激动地不行看见这个两个孩子特别可爱我就拿出3000给他们 可他们都不要 我就写了份感谢信给学校)
面对百万款物他们毫不犹豫选择物归原主,面对3000元的感谢酬劳她们婉言谢绝。难道是他们家庭富裕不需要这个钱吗?
于是我们来到了温晶晶的家里,从她家里的摆设和父母的衣着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家并不富裕。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温晶晶的父母靠家装来维生,家里有三个孩子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但父母从不娇惯孩子,对他们要求严格。
(采访:温晶晶父亲
当时知道后就赶紧让孩子把钱包给人家
她从小比较活泼 胆子比较小 要胆子大早把在这些钱花
了 从小就教育她不要拿人家的任何东西 是人家的东西就应该还给人家)
3000元的酬谢金对于并不富裕的温晶晶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收入,但温晶晶的爸爸坚决不要。(采访:温晶晶父亲
咱不要人家的钱 这就不是咱的钱 咱不劳动得到的钱 花的也不舒服)
温晶晶的爸爸是一个质朴、正直、善良的人,正是他这种最朴实的教育才会有这样的女儿。
冰冻三尺非议一日之寒,温晶晶和武晓媚的这种拾金不昧的善举,并不是一时所养成的,这与他们平时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
(采访:温晶晶 班主任 候鲜灵
这两个同学平时在咱们班里表现的怎么样?
首先两位同学集体主义观念比较强,在班里经常为班里献计献策这两位同学现在在班里担任班干部,在班里通过他们的工作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而且也是我老师的得力助手。)
(同学二(女)
和同学相处的时候,她能够谦让着别人。很有爱心的去帮助别人。
同学四:
上次我不小心,我们开学的时候,关系部怎么熟悉,上学我们是一条路上的,我不小心摔倒地上摔倒了,然后她就把我扶起
来,我就觉得这个人比较善良,乐于助人,所以我就决定和这个人交朋友。)
温晶晶和武晓媚的这种行为与他们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采访:职教中心副书记 栗瑞媛
学生出现这样拾金不昧的行为可以说是离不开家长的教育,也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教育,更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修养和努力。我们学校在管理过程中特别注重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就是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学校一直坚持的育人理念就是以德育出教学,以德育出美誉。在围绕育人理念我们响应市局的号召,让学生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成了我们学校的德育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我们每月都有这个具体的德育主题。所以说出现了这种拾金不昧的学生我们也感觉很自豪。)温晶晶和武晓媚面对百万款物毫不动摇,主动物归原主的事件一时间被全校师生流传,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采访:同学二
很佩服她,这么大一笔资金她们都能主动还给失主,说明他们有一种拾金不昧的优良品质。
她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我觉得做人就应该清清白白的,不能让钱给迷了心窍,不应该有贪的心。
同学五:
要学会拾金不昧的精神,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把这个事情做的更好。)
她们这样的行为不仅感染了周围的人,更多是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今社会,面对巨额金钱的诱惑,有多少人能够抵抗,又有多少人能够不为所动,但是这两个高中学生却把拾金不昧的精神诠释的淋漓尽致。
(采访:文明办)
(主持)当今社会,很多人在金钱与道德面前难以抉择,而这两位中学生在金钱面前不为所动,主动把捡到的钱归还失主是难能可贵的。希望社会各界能把他们这种拾金不昧的美德继续延续下去。
第二篇:安检员拾金不昧一万元完璧归赵
安检员拾金不昧一万元完璧归赵
(贵阳铁路公安处宣教科姚迅)
“大恩人,谢谢你,这可是我儿子的救命钱啊!”失主陈女士从贵阳火车站派出所安检员谢景诗手中接过丢失的1万元现金时万分感激地说到。
8月22日下午,贵阳火车站派出所女子安检员谢景诗与同事在进站口进行安检查危工作时,在安检仪上捡到一个装有1万元现金等物品的小包,她赶紧向附近旅客询问,却无人认领。在向值班民警汇报情况后,民警与她一起前往候车室内寻找失主,并通过广播发布失物招领。
经过20分钟,终于找到了失主陈女士。领到失物的陈女士万分激动,当即从包内拿出500元对小谢表示感谢,小谢婉拒了陈女士的谢意,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携带贵重物品请多加小心。”据了解,陈女士是贵阳某厂矿的一名退休职工,月收入不到一千元,因儿子在六盘水生病住院,她从几个朋友处多方筹得1万元医疗费,谁知心急如焚的她,却不慎将手提包遗失在安检仪处。
在此,铁路民警也提醒广大旅客。进站上车前一定要注意看管好自己的携带物品,物品较多的旅客一定要记牢携带箱包数量,适时清点,防止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