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考试专升本 (临床经验总结性)论文书写要求
《临床经验总结性论文》的格式要求
【题目】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要求能够高度概括文章的核心思想和精髓,力求简短明确、文意畅达,字数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且要有主语(患者或病人)。
【中文摘要】
要求200-300字。主要内容分四部分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指导如下:
目的 是通过该研究想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与以往不同的经验方法的内容概述。结果 应写真实的情况,一般用数字说明,注意与临床资料和结果相结合写护理效果。结论 应是对结果进行讨论后得出的概括。
【文献综述】
即围绕此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后进行的文献探讨。要求字数在700-800字,内容为:
第一段:说明本课题的相关背景、沿革、涉及的相关概念;
第二段: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领域的成果及空白,即针对你的这个题目,其他的学者发表过那些文章,他们提出过什么观点并加以分析总结(如:××曾发表过文章…认为…;而××则在…一文中认为…;××…);
第三段:你所作的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意义和实用价值,即你的论文要解决哪些问题,在临床上有什么使用价值。
【正文】
正文结构: 前言(前言两个字不用写在论文中)1 临床资料2 护理经过,经验,具体做法。(后面标号2.1,2.2)3 护理效果4 讨论分析5 结论参考文献 说明:
前言:要求:解释主要概念,说明你为什么要对该经验进行总结,总结它对临床护理有何意义,目前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存在哪些困难有待解决。
1.临床资料:详细介绍你所护理的对象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疾病情况、文化程度等。
2.护理经过,经验,具体做法:要交代护理的具体做法,注意要与你的临床资料结合介绍,不要加入讨论的内容。要体现出层次,另外重要的是要注意写与以往不同的经验,也就是值得总结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具体做法),不要和教科书一样泛泛而谈,一定时刻围绕本组中的多少病例出现哪些问题以及护理的方案!
3.护理效果:是对你的所有病人(护理对象)进行护理后的效果。也可以列统计表,也可文字叙述。注意一定要与临床资料结合谈护理效果,不能漏掉任何一例。一般用数字说明,并且可以与自身以往进行对比或与别人的成果进行对比。
4.讨论:应注意主要围绕临床资料和护理效果进行讨论。临床经验总结性论文如果没有讨论,也就谈不上是论文,讨论是必不可少的。
讨论主要内容是:
第一段:说明护理效果怎么样?为什么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二段:说明该经验的创新点、与以往的相比有哪些不同,值得推广应用的是什么。
第三段写局限性和展望,即还存在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是需要继续通过实验或调查研究加以证实和完善的地方,还存在哪些缺陷不足。阐明本研究的意义。以上讨论主要根据本研究的资料、相关文献、相关理论进行。
5.小结
参考文献:要求8-10篇。请按正规格式要求写,注意标点符号正确性。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著录格式:作者姓名.题名.期刊名称,年份,卷(期):起始页
例:徐亮.门静脉周围癌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25-427
图书著录格式:作者姓名.题名.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
例:肖顺贞主编.护理研究.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8-60
引用文献标注示例如下:
疗效的提高与MARS人工肝对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深性毒素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有关。[1]
第二篇:2014专升本考试要求
精品字里行间
各市招生(考试)办公室(院、中心),各有关高等学校:
我省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以下简称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始,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工作的通知》(鲁教高字〔2014〕19号)精神,现将2014年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报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范围
(一)我省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学校(含普通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中的应届普通专科(高职)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有考试作弊记录或有记过及以上行政纪律处分的不在我省普通专升本报名范围之内。
(二)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职)应届毕业生服义务兵役并于2013年退役,目前具有我省辖区户籍的退役士兵。其中不含2013年以前退役的及往届毕业生服义务兵役并于2013年退役的士兵、普通高等教育应届毕业生直招士官。
符合上述报名条件并拟参加专升本考试的毕业生以下统称为考生。
二、报名方式
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自主选择地点上网报名及填报志愿。现场资格确认及考试可选择本人就读学校所在市或户籍所在市,就读学校与户籍分属两地的只可选择一地(简称为所在市),并执行所在市招生考试机构的相关规定。外省户籍在我省就读的考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市参加现场资格确认。
三、报名时间
报名分为网上报名、现场资格确认、网上缴费、打印准考证4个环节。
(一)网上报名时间为2013年12月18日至20日,每天9∶00至16∶00。
(二)现场资格确认时间为2013年12月23日至26日,各市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确定工作日程。
(三)网上缴费时间为2013年12月28日至31日,每天9∶00至16∶00。
(四)打印准考证时间为2014年3月1日至2日,每天9∶00至16∶00。
四、报名办法和流程
(一)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分为登录信息、资格审查、填报志愿、选择资格确认时间及地点、申请复核5个步骤。
1.考生登录网址http://zsbbm.sdzk.gov.cn,凭本人姓名及身份证号进入系统,按照提示填写包括本人手机号码在内的相关信息。
2.系统根据省教育厅学生处及考生就读学校提供的信息实时进行核对,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及受处分情况等。3.通过上述核对的考生,按照要求填报学校和专业志愿。考生在报名时间段内可上网修改志愿2次。
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考生报考的本科专业,必须与本人的专科毕业专业所对应的本科专业属同一学科门类。考生可登录山东省教育厅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上报以下材料:
1.本校应届普通专科(高职)毕业生中,在校学习期间有考试作弊记录或受记过及以上行政纪律处分的学生信息,相关要求见附件2。2.本校应届普通专科(高职)毕业生所学公共外语不是英语、俄语及日语的小语种学生名单,相关要求见附件3。
(四)各市招生考试机构要加大审查力度,严防冒名顶替等违规现象发生。
(五)考生资格复核,生源学校要严格把关,坚决不允许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考试。阅读使人快乐,成长需要时间
放心做自己想做的
第三篇: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护理文书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称。病历归档中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执行记录、手术护理记录、ICU及各类专科护理记录等。根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护理有关记录属于医疗机构应患者要求可以复印或者复印的病历资料,为此,护理人员必须重视护理文书书写,严格病历管理,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瞒、销毁护理文书资料。
一、护理文书书写基本原则
1.遵循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要求,护理文书记录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2.根据《安徽省分级护理质量标准与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实行分级护理,按护理级别执行各项护理措施。
3.护理文书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记录者须签全名。试用期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书,应当经过医院指定的合法护士即时审阅,其修改意见、修改日期及签名用红色墨水笔书写。4.护理文书应当文字工整,图表、字迹清晰,语句表达准确、通顺,符号、标点应用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然后更正,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5.各类护理文书楣栏共同项目包括:患者姓名、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或病案号。6.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纳入病历管理的护理记录单有:体温单、医嘱执行记录、住院患者护理记录首页、一般患者护理记录(续页)、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生命体征测量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及各专科护理记录(产科护理记录、儿科护理记录、新生儿护理记录、新生儿危重患者护理记录、ICU护理记录)。
7.护理查房、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个案分析等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病区观察、分析讨论而提出的意见、评价和建议等,属于主观性护理文书,暂不纳入病历管理,也不提供给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员)复印、复制。
8.对归档前的护理文书,各科室应指定专人按安徽省制订的《护理文书质量评定标准》进行考核评价后方可归档。二、一般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一)体温单
1.体温单为表格式,内容包括:楣栏各项及患者住院周数、入院日期、住院日数、手术后日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药物过敏记录等。
2.用篮黑墨水笔填写楣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的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若在第一次手术后的14天内再行第二次手术,则在第一次手术日数的后面画一斜线,再填写“Ⅱ”。例如,术后日数:1 2 3 4 5/Ⅱ 6/1 7/2 8/3 9/4(用红墨水笔)。
03.在40~42C所对应时间栏内,用红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转科由转入科室填写,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室和床号,并用“()”表示。
4.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8Am,4Pm);连续3天,无异常者改为每日
04Pm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达到37.5C及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0(8Am,4Pm,8Pm);大手术患者、体温达到38.5C及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至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次。5.体温、脉搏、呼吸图的绘制:(1)体温曲线的绘制
1)用篮笔将所测体温绘于体温单上。口温用“●”表示,腋温用“×”表示,肛温用“Ο”表示,两次体温之间用篮笔相连。
2)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的体温画在物理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以红“Ο”表示,并且红虚线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药物降温后的结果,应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003)体温不升,低于35C者,在35C线处画记体温标记。4)亚低温治疗按实际所测体温进行绘制。
05)患者由于诊疗活动而外出、请假等原因未测体温时,在34C线以上相应时间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外出”、“请假”等字样(也可以用文字印模记录),前后两次体温曲线断开不相连。凡患者请假应经医师书面同意并签名,假条存入病历。(2)脉搏、心率曲线的绘制:
1)脉搏用红“●”表示,两次脉搏之间用红线相连。
2)如脉搏与体温重叠,则先画体温,再将脉搏用红圈画于其外。
3)脉搏短绌的患者,其心率用红“ ○ ”表示,两次心率之间也用红直线相连,在心率与脉搏曲线之间用红斜线填满。
4)使用心脏起博器的患者,心率应以红“Θ”表示,相邻心率用红线相连。3)呼吸曲线的绘制:
1)呼吸用篮“○”表示,两次呼吸之间用篮直线相连。
2)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呼吸应以“®”表示,相邻两次呼吸用篮线相连。
6.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用蓝黑墨水笔记录大便次数、出入液量、血压、体重、药物过敏名称等。项目栏已注明计量单位名称的,只需填数字,不必写单位。7.大便次数均于下午测温时询问,结果记入当天的大便栏内。大便失禁或人造肛门者用“*”表示,灌肠用“E”表示;灌肠后排便一次用“1/E”表示。导尿以“C”表示、:如保留导尿,需记尿量,画斜线表示,“C”为分母,尿量为分子。例如:24小时内保留导尿共1500ml则表示为“1500/C”。
8.新入院患者的首次血压、体重应常规在体温单相应栏内。住院患者每周均需测量体重,记录于当天相应格内;危重患者或不能下地活动者,应以“卧床”表示。9.药物过敏栏:填写过敏反应的药物名称,并于每次更换体温单时转录。
10.体温单只能单面使用,不宜正反面印刷和使用。长期住院的精神科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无异常表现,可采用自制记录单记录生命体征的测量数值。
(二)医嘱执行记录
医嘱是医疗活动中由医师下达的医学指令。医嘱的书写应符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第二十九条的部分规定。凡需护士整体协作完成的医嘱,如护理常规、级别护理、饮食护理、部分治疗等,可由主班护士或值班护士在长期医嘱单上签名。医嘱执行记录的书写要求如下:
1.医嘱的执行应准确、无误,并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医嘱执行记录需客观、真实、原始,这些人应签全名和执行时间。医嘱须经两人核对并签名。
2.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医师因抢救急危重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需复诵一遍,复诵无误后执行;抢救结束后,要求医师及时据实补记。护士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签署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3.长期医嘱执行后由执行人在长期医嘱执行单上签名、签执行时间。临时医嘱执行后由执行人直接签署在临时医嘱单的相应栏内。4.长期医嘱执行单采用记录式,执行后及时记录。
5.长期医嘱执行单(记录式)使用要求:楣栏共同项目和页码,转录的医嘱内容,核对者签名及日期、时间,执行者签名及日期、时间等。转录的医嘱需经两人核对,准确无误后再执行。
6.长期医嘱执行单(粘贴式)使用要求:(1)制单内容包括:姓名、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执行日期、医嘱时间、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2)医嘱执行后及时粘贴归档。
(3)执行单按时间顺序排列整齐,大小一致。
(三)住院患者护理记录
根据《安徽省分级护理质量标准与实施要求》,一般患者是指医嘱“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中的病危、病重患者等以外的适应对象。其书写须遵循护理文件书写的基本原则和以下要求:
1.住院患者护理记录包括“住院患者记录”(首页)和“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2.住院患者护理记录(首页),是指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记录,应在本班内完成。
3.住院患者护理记录(首页)上的“入院诊断”是指医师在“入院记录”上书写的诊断。“药物过敏史”,若为“有”,则应写清具体的药物名称并打上“”,如青霉素。“皮肤情况”,若为“异常”,应写清异常的具体情况,如擦伤或压疮,其部位、范围、程度等。4.住院患者护理记录(首页)上的“专科情况”,应记录患者专科疾病主要的症状和阳性体征、辅助检查阳性结果等。“护理措施”系根据病情观察、医嘱,为患者制订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健康维护措施。
5.首次记录完毕,另起一行,记录者签名(签名位置:右对齐),签名的下一行记录时间。首页未记完的部分,可连续使用。填写内容中如遇空项时,应画“/”(删除线)。
6.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是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记录日期、时间、病情观察情况、处置措施及效果、护士签名。
7.病情观察要求重点记录患者的客观病情动态变化及用药反应,如主诉、生命体征、皮肤、饮食、排泄等异常情况。处置措施及效果,要求重点记录护士已实施与病情相关的护理措施,以及处置后的患者反应结果。
8.护理记录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在特殊检查、治疗、用药、手术等前后应即时记录。大手术患者,随时观察并记录,每班至少记录1次,直至72小时。一般手术患者于24小时内每班至少记录1次。患者病情平稳时改为按护理级别确定记录频次,一级护理患者每1~2天记录1次,二级护理患者每3天至少记录1次,三级护理患者每周至少记录1次。
9患者出院时应书写出院护理记录,须在患者出院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出院日期,护理小结简述,健康指导,护士签名等。
10.遇患者病情转危等情况时,应转单记录,如医嘱:“病危”,则应转记“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同时在原记录单上注明转记原因。转单记录的页码与原护理记录单的页码顺延编制。11.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的书写格式:首先记录书写日期、时间(左对齐),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记录内容,记录完毕,另起一行记录者签名(右对齐)。若无特殊情况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的页码自第1页开始编制。
(四)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1.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过程的客观记录。凡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可不再书写“住院患者护理记录”。2.依据《安徽省分级护理质量标准与实施要求(试行)》(皖卫医[2001]49号)的规定,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适用对象是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或监护,以便进行抢救的患者。如严重的创伤、大出血、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灼伤、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昏迷、早产婴儿等,属于特别护理和一级护理级别中的危重患者。
3.记录要求: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记录完毕后护士签名。病情稳定时,每班至少记录一次。
4.记录内容:应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等情况。意识、瞳孔的记录须对照参照图示准确填写,瞳孔对光反射情况记录在“病情观察”栏内。5.记出入量的内容及要求:
(1)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量、食物中的含水量、TPN(胃肠外营养)、输入液量、输血等。为准确记录口服入液量、应使用可计量的容器测量。固体食物须记录其数量,再折算含水量予以记录。出量指患者的大、小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量等。对尿失禁的患者应设法保留导尿予以记量;自行排尿者,记录每次尿量,或根据病情需要将24小时尿量集中于一个容器内测量记录。
(2)出入量的统计:每日需小计、总计各一次。白班于下班之前小记出入量(画一篮笔横线,小结日间出入量),夜班于次日晨7Am总结24小时出入量(用篮笔画一条横线下总结,再画一条篮横线),并同时转记到体温单上。
6.病情观察及处置: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药物反应、皮肤、饮食、睡眠、排泄等方面的异常情况,针对异常情况采取的措施以及处置后患者反应、结果。
(五)手术护理记录:
1.手术护理记录是指在接受手术的过程中由手术室巡回护士书写的记录。
2.患者入室后,由巡回据实填写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和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等,应明确入室时间、是否带入液体、带管等。
3.手术前,护士应检查手术所用各种无菌包的灭菌时间、有效期限、灭菌效果和责任人,确认符合要求后,记录“合格”。
4.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在术前、腔隙关闭前及关闭后对所有器械、敷料的数量进行认真清点、核对,由巡回护士对具体情况进行记录,要求填写具体核对数目。核对无误后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共同签名,若出现特殊情况,可记入“备注”栏内。
5手术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输入的总液体量、输血量,有无使用电刀、术中留取冰冻标本,以及引流液的名称、性质及量。
6.术毕,应如实记录手术病人基本生命体征(注:应与麻醉记录末次数值一致),有无气管插管、留置引流管和带回的液体名称和量,以及出室时间、去向等。由手术室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7.巡回护士应对术中是否留取标本进行记录。标本的送检与交接,另按手术室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科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一)ICU护理记录
1.ICU护理记录是ICU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入住ICU的患者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2.记录内容包括楣栏各项、起始日期和时间、意识、瞳孔、入量、出量、循环、呼吸、血气、病情观察及处置、护士签名等。3.填写说明:
(1)ICU护理记录是ICU护理记录每8小时记录1张,表格内一大格(两条增粗线)为1小时,一小格为15分钟。(2)“入量”包括TEN(胃肠内营养)、每小时液体量、总量,药物栏内的液体量不计入总入量内,但分次计入每时液体量内;“出量”包括每小时尿量、胃液、引流液等总量。(3)“意识”、“瞳孔”:意识分为清醒、模糊、嗜睡、谵妄、昏迷。瞳孔包括大小及对光反应。(4)“生命体征”:
1)末梢温应填写温暖或湿冷等。
2)心率应填写正常或心率失常类型,如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3)CVP系指中心静脉压。
4)SaO2:应填写无创监测的数据。
5)气管插管深度指从气管插管起始端至门齿的距离。6)“机械通气”
a.辅助方式一般用A/C、SIMV或PSV(A/C指辅助/支持,SIMV指同步间隙指令,PSV指压力支持通气)。b.FiO2指吸氧浓度,c.I:E指呼吸之比。d.PEEP指呼气末正压。
e.呼吸次数(0)是指人为设定的呼吸次数。
f.胸部体疗是记录协助病人翻身、拍背等促进排痰方法。7)将血气等监测结果即时记入相应栏内。
8)病情观察及处置:如实记录病情观察情况、采取的护理措施和实际效果。根据病情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并签名。
(二)儿科(新生儿)住院患者护理记录
1.儿科(新生儿)住院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患儿入住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记录,首页记录应在接诊人本班内完成。
2.儿科住院护理记录应遵循“住院患者护理记录”书写的基本要求。3.“年龄”要记载患儿的实足年龄,出生1天以内写明几小时,1月以内写明天数,1岁以内写明几个月,1岁以上写明几岁几个月。
4.7岁以下的患儿可以不测量脉搏、血压、呼吸,病情需要或特殊情况者例外。
5.新生儿个人史一栏仅供填写新生儿患者情况,非新生儿患者不需填写。Apgar评分指患儿出生所在医院病历上提供的数据。6.新生儿意识状态的判断:
清醒:弹足2~3次后患儿哭,声音响亮,持续时间长,肢体活动多。激惹:弹足1次即哭,其余同上。
嗜睡:弹足3次后,声音弱,时间短,很快又入睡,肢体活动少,无力。迟钝:弹足大于5次,哭一声或仅有哭的表情,很快又入睡,无肢体活动。昏睡(浅昏迷):弹足10次无反应,针刺时哭一声或仅有哭的表情。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
7.儿科患者住院过程的护理记录,同“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的书写要求。
(三)新生儿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1.新生儿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用于病情危重需要监护的新生儿,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即时书写。
2.本记录的书写应遵循“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基本要求,病情变化随时记录,病情稳定每班至少记录一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3.记录内容:应详细记录患儿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和囟门、哭声、面色、皮肤末梢循环、脐带、出入液量等情况,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反射活动、药物反应、保暖箱温度,以及进食奶量、睡眠、排泄等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4.患儿意识状态的判断内容同“新生儿意识状态的判断”。5.瞳孔大小应按照图示准确记录。6.其他记录要求:
囟门:平坦、凹陷或隆起;哭声:响亮或弱;面色:红润、苍白或发绀;皮肤:正常、苍白或黄染;末梢循环:温或凉。
7.大、小便及呕吐液量应以称测尿布(治疗巾)所得的具体重量为准。
(四)产科护理记录
1.产科护理记录是指孕妇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记录,首页记录应在接诊人本班内完成。
2.本记录的书写应遵循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的要求。危重患者应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3.孕妇待产,由病房护士填写首页;若直接进入产房,则由产房助产士填写本记录。产后由助产士与病房护士进行病情交接。
4.分娩以前,应客观描述孕妇专科情况及产前或术前准备情况。专科情况部分包括胎位、胎心、胎动,阴道出血、胎膜、宫缩情况,以及乳房发育情况,有无水肿、蛋白尿等。5.产后24小时内要求按医嘱及护理常规进行观察与记录,每班至少记录1次。24小时以后根据产后情况和医嘱,书写“住院患者记录(续页)”
(五)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记录
1.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记录是指精神科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记录,首页记录应在接诊人本班内完成。
2.本记录应遵循住院患者护理记录书写的基本要求。危重患者应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3.认知:若“异常“应具体描述属于下列某项内容: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
4.情感:若“异常“应具体描述属于下列某项内容:高涨、低落、淡漠、焦虑、激惹、脆弱、傻笑、其他。
5.意志:若“异常“应具体描述属于下列某项内容:增强、减退、缺乏、倒错、其他。6.行为:若“异常”应具体描述属于下列某项内容:兴奋、木僵、消极、冲动、伤人、出走、毁物、其他。
7.对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如卫生处理、查异物、限制活动范围、保护约束等应具体实施方法;根据患者病情所采取的其他护理措施应在“其他”栏内写明。
患者住院过程的护理记录同“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的书写要求。患者病情变化、更改护理级别、特殊检查及治疗,请假,返院、转科等应随时记录。
新入院患者,连续3天每班至少记录1次,医嘱“病危”、精神科特级护理患者,每班至少记录1次。医嘱“病重”或无躯体疾患的精神科特级护理患者,每日至少记录1次。病情稳定的精神科患者,应根据病情需要和护理常规记录阶段行护理小结。
8.患者出院时应书写出院护理小结并于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出院日期、护理小结。健康指导、护士签名等。提供“出院指导”书面资料一份给患者。
第四篇: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第一节基本要求
1.护理文件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护理文件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记录者须签全名。实习、进修与未取得执业许可证的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件,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指定的合法护士即时审阅,其修改意见及签名用红色墨水笔书写。
3.护理文件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标点符号应用正确。
4.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记录者本人用蓝黑水笔画双横线,修改者用红色墨水笔画双横线),然后更正,不得采取刮、粘、涂、贴等方法掩盖或抹去原来的字迹。
5.病例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6.护士需要填写或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第二节体温单
1.体温单为表格式,内容包括:楣栏各项及患者住院周数、入院日期、住院日数、手术后日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药物过敏记录等。
2.用蓝黑墨水笔填写楣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的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1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若在第一次手术后的14天内再行第二次手术,则在第一次手术日数的后面画一斜线,再填写“Ⅱ”。例如,术后日数:12345/Ⅱ6/l7/28/39/4(用红墨水笔)。
3.在40~42℃所对应时间栏内,用红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自动出院等。转科由转入科室填写,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室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
4.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7Am,3Pm),连续3天,体温正常的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3Pm)。体温达到37.5℃及以上者、大手术、病危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7Am,3Pm,7Pm);体温达到38.5℃及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至少每日5次,若11Pm体温在38.5℃以下,3Am可以不测),至体温降至38.5℃以下连续3天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次。体温达到38.5℃及以上者须行物理或药物降温。
5.体温、脉搏、呼吸图的绘制:
(1)体温曲线的绘制:
①用蓝笔将所测体温绘于体温单上。口温用“●”表示,腋温用“×”表示,肛温用“O”表示,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线相连。
②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半小时后,所测的体温画在物理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以红“O”表示,并用红虚线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降温后,若体温不降或上升者,可不绘制降温体温,在护理记录中作相应的记录。
③体温不升,低于35℃者,在35℃线处画记体温标记。
④患者由于诊疗活动而外出、拒测等原因未测体温时,在34℃线以下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外出”、“拒测”等字样,前后两次体温曲线断开不相连,每天最多写2次外出(7Am,3Pm)。
(2)脉搏、心率曲线的绘制:
①脉搏用红“●”表示,两次脉搏之间用红线相连。
②如脉搏与体温重叠,则先画体温,再将脉搏用红圈画于其外。
③脉搏短绌的患者,其心率用红“O”表示,两次心率之间也用红直线相连,在心率与脉搏曲线之间用红斜线填满。
④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率应以“”表示,相邻心率用红线相连。
⑤心率大于180次/分的患者,其心率绘制于180次/分处。
(3)呼吸曲线的绘制:
①呼吸用蓝“O”表示,两次呼吸之间用蓝直线相连。
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呼吸应以“”表示,相邻两次呼吸用蓝线相连。
③如呼吸与体温重叠,则先画体温,再将呼吸用蓝圈画于其外。
6.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用蓝黑墨水笔记录大便次数、出入液量、血压、体重、药物过敏名称等。项目栏已注明计量单位名称的,只需填数字,不必写单位。
7.大便次数均于下午测体温时询问,结果记入当天的大便栏内。大便失禁或人造肛门者用“*”表示,灌肠用“E”表示;灌肠后排便一次用“l/E”表示。导尿以“C”表示:如保留导尿,需记尿量,画斜线表示,“C”为分母,尿量为分子。例如:24小时内保留导尿共1500ml,则表示为“l500/C”。记出量时在尿量下的空格内写上“其它(ml)”,将除尿量外的出量数字记录于对应栏内。
8.新入院患者的首次血压、体重常规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住院患者每周均需测量体重,记录于当天相应格内;危重患者或不能下地活动者,应以“卧床”表示。
9.药物过敏栏:填写过敏反应的药物名称(填写于做过敏试验的相应日期栏内),并于每次更换体温单时转写。
10.长期住院的精神科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无异常表现,可采用自制记录单记录生命体征的测量数值。
第三节医嘱执行记录
1.医嘱是医疗活动中由医师下达的医学指令。医嘱单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
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例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临时医嘱单包括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等。
2.医嘱的执行应准确、无误,并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医嘱须经两人核对并签名。
3.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医师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需复诵一遍,复诵无误后执行;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即刻据实补记。
第四节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重(病危)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
2.依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的特级护理患者均须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一级护理中的病重患者亦须记录。
3.记录要求:患者病情变化时需随时记录。病危患者每班至少记录1次,特级护理患者每小时至少记录一次,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记录完毕后护士签名。
4.记录内容:应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出入液量根据病情和医嘱记录。体温记录根据体温记录要求。
5.记出入量的内容及要求:
(1)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食物中的含水量、TEN(胃肠内营养)、输入液量、输血等。为准确记录口服入液量,应使用可计量的容器测量。固体食物须记录其数量,再折算含水量予以记录。出量指患者的大、小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腹腔抽出液及各种引流量等。对尿失禁的患者应设法保留导尿予以记量;自行排尿者,记录每次尿量,或根据病情需要将24小时尿量集中于一个容器内测量记录。
(2)记录格式:出入液量具体内容记入“项目”栏内,如药物不超过5ml(儿科除外)也记入项目栏内,具体的量用数值表示记入“量”的栏内。
(3)出入量的统计:每日需小计、总计各一次。白班于下班之前小记出入量(画一蓝横线,小结日间出入量),夜班于次日晨7Am总结24小时出入量(用蓝笔画一条横线下总结,再画一条蓝横线),并同时转记到体温单上。
6.病情观察及处理: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药物反应、皮肤、饮食、睡眠、排泄、呕吐、咯血、异常化验结果等方面的异常情况,针对异常情况采取的措施以及处理后患者效果。
第五节手术护理记录
1.手术护理记录是指患者在接受手术的过程中,由手术室巡回护士书写的记录。
2.患者入室后,由巡回护士据实填写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和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等,应明确入室时间、是否带入液体、带管等。
3.手术前,护士应检查手术所用各种无菌包的灭菌时间、有效期限、灭菌效果和责任人,确认符合要求后,记录“合格”。
4.巡回护士、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病人离室前共同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及手术风险、手术使用物品清点等内容进行核对登记,输血的病人还应对血型、用血量进行核对,应有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核对、确认并签名。
5.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在术前、腔隙关闭前及关闭后对所用器械、敷料的数量进行认真清点、核对,由巡回护士对具体情况进行记录,要求填写具体核对数目。核对无误后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共同签名,若出现特殊情况,可记入“备注”栏内。
6.术毕,应如实记录手术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注:应与麻醉记录末次数值一致),有无气管插管、留置引流管和带回的液体名称和量,以及出室时间、去向等。由手术室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7.巡回护士应对术中是否留取标本进行记录。标本的送检与交接,另按手术室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节各专科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1.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及要求。
2.ICU患者护理单2记录及要求,本单适用于使用呼吸机病危患者。
3.CCU危重患者护理单记录及要求。
4.NICU危重患者护理单2记录及要求,本单适用于使用呼吸机病危患者。
5.心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单2记录及要求,本单适用于使用呼吸机病危患者。
第七节住院患者护理记录单
本记录单分内科患者、外科住院患者护理记录单。适用于一般患者根据医嘱要求提供的基础生命体征及观察重点项目的记录。
病人入院评估单应根据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中患者入院护理要求完成。
第五篇:护理个案书写要求
个案护理报告的写作格式与要求
一、概述 个案护理报告属于资料分析的范畴,是病例报告的一种类型,也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个案护理报告是对单个或几个(小样本,1例或几例,最多不超过5例)特殊病例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后作出的报告。由于个案护理报告是对单个病例的护理进行深入剖析,因而可以探讨护理实践的个性特点,总结个体化整体护理的经验和问题,并可为研究某种疾病护理的共性规律积累病例资料。像护理病例分析一样,个案护理报告也能给读者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启迪,对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个案护理报告与护理病例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样本的大小,护理病例分析的样本一般需在100例以上。
二、写作格式 个案护理报告其前置与后置部分同规范标准的实验报告的写作格式,正文部分采用的是非标准格式,常写作4项或5项内容。
(一)前置部分 ①文题;②作者;③摘要(概述性摘要,100字左右);④关键词;⑤英文摘要。
(二)正文部分 1.前言(<300字)(1)病例选择的依据 叙述所选病例是否为少见特殊的病例,其特殊性在何处。(2)个案写作的目的与意义 2.病例介绍或临床资料(<500字)病例重点介绍与护理有关的内容,不要过多介绍医生的诊断治疗措施。病例简介包括:①患者一般情况;②病史;③医护过程及效果;④转归等。3.护理(2000字左右)此部分是个案护理写作的重点内容,应按护理类别详细介绍护理方法、护理措施及具体作法,特别是根据个体情况采取的一些创新尝试和独特作法,要详细具体介绍,以体现文章的特色。护理类别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治疗护理 ①医嘱护理(执行医嘱):如用药护理、输液护理、给氧护理、导管护理等;②对症护理:如高热护理、疼痛护理、咳嗽护理、腹泻护理等。
(2)观察护理 ①病情观察与处理;②重症监护与抢救;③功能监护与指导;④伤口观察与护理;⑤并发症观察与护理;⑥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
(3)生活护理 ①饮食护理;②排泄护理;③皮肤护理等。
(4)康复护理 功能训练等。
(5)消毒隔离 ①随时消毒,终末消毒;②传染病隔离,保护性隔离。
(6)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倾听解释、支持鼓励、保证指导)。
(7)健康教育 ①入院教育;②住院教育;③出院教育。
4.出院指导或家庭康复指导 此部分可并入“护理”项目中写作,也可不写此项内容。
5.讨论、体会或小结(<300字)
(1)特殊病例的护理特点,与常规护理的不同之处。
(2)主要的护理问题,护理配合治疗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