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名年轻护士的心理历程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一名年轻护士的心理历程
普外科
小朋友一般都害怕打针、吃药、进医院,而我小时候却恰恰相反,经常无理取闹地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缠着爸爸妈妈带我去医院,不为别的只想看看我心目中的女神——白衣天使。她们整天穿梭在病房之间忙碌着,好像不知道累是什么;她们总是面带微笑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好像不知烦恼为何物;她们好像是无所不能的魔术师,可以使病重的病人转危为安,可以使哭闹的孩子破涕为笑,可以使孤独的老人找到家的温暖……;她们总是那样的美丽,穿着一袭白衣戴着神圣的燕尾帽。那时的我就立誓长大后我也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这个梦想一直伴随着我的整个中学时期,所以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把所有的志愿都填报了护理专业,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终于戴上了那梦寐以求的燕尾帽。
如今的我,经过临床一年多工作的锤炼,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我已经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护士的辛酸,对护士这个职业也有了新的认识:
护士压力大:护士服务的对象是病人,她们的每一项操作、每一句指导都关乎着别人的健康,容不得有半点马虎,操作前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还要及时做好各项护理记录,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卷入一场官司中,上班时间整个脑子的弦都绷得紧紧的,就是下班了,心里也老是惦记上班的一些事情,生怕有哪个地方疏忽了。
护士累:俗话说,医生的嘴护士的腿,护士一天工作下来一般要走十几里的路,记得有个护理老前辈曾经解嘲地说过“做护士其实也挺好的,可以天天健身,你看我的腿有多细”。除此之外,护士还要上夜班,不论严寒酷暑一上就是一夜,当病人都在美梦中的时候,我们正提着手电筒在巡视,陪伴我们的只有那盏孤灯和病人的鼾声。工作已经使我感到身心疲惫,无奈护理知识更新太快,下班后还要学习理论、练习操作,给自己猛充电,以防自己被淘汰。护士委屈:护士也是普通的人,她不能做到使所有病人都满意,更没有起死回生之术,面对病人或家属一些不理解的话语时护士只能微笑着耐心解释,有人理解你还好,有人不但不理解你还恶语伤人,碰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只能一笑而过,不是我们不懂得尊严,也不是我们天生就是这样软弱可欺,只因我们头顶着燕尾帽。有人也许会说你们应该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情,那又有几人能站在护士的立场换位思考过呢?又有谁能体会到那种有苦不能言的委屈呢?
护士的无奈:工作辛苦、天天加班,有的年轻护士连自己的个人终身大事都耽误了,好容易有个好心的同事帮着张罗对象但对方一听是个护士就拒绝了,只因护士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家,面对这些我们除了一笑了之又能怎样,因为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奉献。也许你会问我,既然护士这么难干,那你后悔当初的选择吗?不,路是我选的,再苦再累再难我也不后悔,当看着一个个病人在我的精心护理下康复时那种幸福满足的心情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
第二篇:心理历程
心理历程
对自己来说,以前真的没有好好的思考自己的心理发展情况,上了发展心理学以后,我对自己以及其他人的心理发展都有个大致的认识。
还是婴儿的时候的事情当然使自己记不清的,但是经常听父母说,我在当时特别乖,总是贪吃。呵呵,对母亲属于安全型依恋。母亲在的时候比较比较大胆,母亲不在的时候就比较小心。但是我不像其他小孩一样有事没事就哭。我很少哭的,所以我妈现在都经常说我但时特别容易带,只要捉一条蚯蚓给我玩一天都不会哭。呵呵。。这段时间我表现得极强的“好学”,我总是学父母做事情,说话等。比如学习使用筷子吃放等,不过当时总是打坏许多碗,这不得不使父母弄一个木碗使用。同时不管父母还是周围的邻居的一大乐事就是教我说话。据说当时教我说话闹了很多笑话。
进入幼儿时期以后,我就记得很多了,感觉这时期自己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了,比如说以前穿衣服还要父母帮忙,现在都不乐意他们帮忙了,都自己捣鼓了,不过很多时候的结果现在来说就是太有创意了。都不知道衣服可以那样穿的。哈哈。于此同时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也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真的小的时候对很多东西都觉得好奇,感觉每样东西都那么有奥妙。就说自行车来说,都不清楚为什么会那么转,总是缠着父母问,还有就是一个当做发动机一样在不停地转动轮胎。和父母出去到田里玩的时候总是很热情找工具所谓的帮忙,但是很多时候就是破坏。同时我的父母也教我一些常识,及其一些道德问题。比如说不要去碰火,尽管总是在吃了亏以后才记住。还有就是看到比较年长的长辈应该主动问好,这段时期应该是人生的前缘塑造时期吧,现在我都习惯向长辈主动问好。特别值得提的是当时村上有很多小孩,因为比较穷所以玩的游戏都是过家家,和捉迷藏,男孩还有弹珠游戏。当时我特别厉害,其他的小孩子总是输给我,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还记得早上很早就起床一个人练习弹珠。
快乐的幼儿时期过去了,开始上学了。这段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行为还是心理的发展上都得到系统的规范和指导。在学校有很多孩子在一起学习,大家都差不多大,都有好强心,比如说小红花的奖励,这极大的刺激了我们孩子按老师要求的做。动机很明显就是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在同学面前显耀。这段时期学校在德智体各方面都会对孩子进行教导。这时期孩子都有自主的意识和想法了,在学校还是外面都有自己的圈子了。大家总是一起玩,对不是自己圈子的同学就是排挤或者就是挖墙脚,把他们拉到自己的阵营里。这也许就是小帮派吧,呵呵。这时期的孩子占有欲特别强,总是霸占一些比自己弱小的零食和笔什么的。而且也逐渐的认识到性别的差距。和女同学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但是这些行为都是父母和老师愿意看到的,所以在父母和老师知道以后都会批评和叫我们改正。这段时期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情感觉不同了,以前父母总是赞成或者鼓励的,但是现在有的太多的是批评或责骂。你会觉得父母“变了”。这也就为以后的叛逆埋下伏笔了。
进入中学以后,是孩子们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身体成熟与心理的幼稚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希望能像成年人一样,但是心里的不成熟极大的不协调。这让这一时期的我们产生很多烦恼。还有这一期由于生理的发育,对异性也表现出极大地好奇。对有好感的女生会有极强的爱慕心理。这一时期我们会有很强烈的自主意识,极力的想表现自己。这个时期我们一切不愿意顺从,不愿提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但是内心深处则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在这一时期我们大家都学会保护自己了,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在外的东西却很少了。我们会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我们,我们会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豪不保留。
进入高中以后,告别了所谓的小孩时期。我们自主意识更加强烈,我们总是强调个性,要活的有特色,有自己的特点。一切问题即既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的。由于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我们的价值观也逐渐确立,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等都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我记得当时我们大家都有个这样的经历就是对人生的疑惑,我们读高中究竟是为了是什么?高考就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吗?考大学又是为了什么?人来到这个世界又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在那段繁忙的高中生活里困扰了我们很久,特别是在我们比较低落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想这个问题。高中,我们都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了,所以呢高中老师不会像初中那样比较严格的管我们,这需要我们有较强的自治能力,克服困难。这一时期,我们在交友方面不再像初中那样,豪不保留,我们泛交,但是只有觉得可以深交的朋友我们才会推心置腹的交流。这一时期我们都有个明确的简单的目标就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我们都在为这个简单的目标在不停地努力着,我们繁忙而又快乐!
进入了大学以后,我们感觉我们变老了,我们的话题不再是以前的这个题怎么做,考试考了多少呀,什么的。我们的话题一直围绕着一个就是工作,将来在哪工作,做什么工作?能拿到多少工资?我们在大学更加的伪装自己,使自己不容易受到伤害。我们看问题变得更加的现实。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我们变得更加的沉稳,不会像高中那样容易发火,冲动。
这就是到现在我的一个简单的心理发展过程,期间发展很多故事,对我的人生思想态度的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不管怎样改变我觉得只要跟着自己的心声走下去就应该不会后悔。
第三篇:心理历程
我这个人很“单纯”,中学阶段,从来没想过为了什么人而学习,也没具体想过将来如何的成就如何的报答父母,只是心理暗暗默认了对将来一种积极的期望.平时对学习理科有无穷的乐趣,学习新知识速度往往遥遥领先,在重点中学的考试成绩也出类拔萃的,对物理几乎是一种痴迷的程度.高三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整天烦琐的复习课程,老师和家长每天对高考的唠叨,以前倒头就能呼呼大睡的我居然开始整夜整夜的难以入眠,每天晚上用头撞墙,真是生不如死,以前一上课就兴奋的我看到课本就极度的厌恶.父母都在农村,当我从学习中抬起头来面对生活和未来时感到无尽的困惑和无助,于是我感到生活的乐趣全无,整个高三每天晚上都上网通宵,白天上课睡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从班级一直的第一名降到32名,老师和家长的谩骂我都麻木了,唯一支撑我活下去的就是可以抛弃一切烦恼的虚拟的网络.我这个人天生就是不太喜欢生活的琐事,没什么话题和别人太多的交流,看到爷爷奶奶走对面都不会主动打招呼,感觉没什么可说的,在周围的人和亲戚看来很奇怪.到高中和人交流困难也是肯定的,高三我难以入眠的事情没怎么和父母说的太明白,也不忍说,他们不是太理解,我说有压力,他们也不理解.认为我睡觉被人吵了,于是租房陪我读,第二学期老师把我调到讲台底下听课,每天顶着压力听课,但是高考那几天我吃了安眠药都难以入睡,白天是抬着脑袋去考试的.行尸走肉来形容我太合适了,高三拍出的照片我都不认识我自己了,精神相当的萎靡.曾经一直被同学崇拜和自信的我消失了.高三以前我一直很爱笑,别人皱眉头的时候我会感到很奇怪,有什么好烦恼的啊.高三我才深切感受到什么叫生不如死,仔细想想又欲哭无泪,有的时候真的感到自己的经历很滑稽.大三了,生活还是那么平淡,课本还是那么没有吸引力,想回到以前那种安心的学习痴迷的状态已经没可能了,每天除了上网好像没什么有意思的了.但是现实又告诉我必须现实起来,我还有在农村的年老的父母要报答,还要和堂哥堂姐们一样为了父母的天伦之乐快点结婚生子.这似乎就是我活着的意义,哎,人活着!也许有人会说生活中很多有趣的事情你未曾感受到而已.到如今我还真没体会到一群人在那边聊生活的琐事到底有什么乐趣,压根我对无聊的话很多的人没兴趣.专家会批评我有心理有问题.说真的我自小的的童年过的很无忧无虑,但是天生就是不知道拿什么无聊的话回答周围的大部分人,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默默的看默默的想.我感觉我说的话别人又没太多的兴趣,得不到共鸣,所以我保持沉默.我大学一直失眠,目前好多了,因为好多事情想了好多,都快成了位业余心理专家了.心理健康的人和不健康的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做同一件事情时,前者会享受努力的过程,也许同时默默的期待美好的结局;后者只是为了期望的结果,自然会带着压力追求.爱因斯坦提出了震惊全人类的<相对论>,我坚信他自小就是出于一种对自然科学的陶醉,一种本能的乐趣,并不是为了什么奖项.他也曾经为了个人生计犯愁,但是仍然痴迷科学试验,我坚信他的这种坦然的心态是成功的必要的条件.如果你带着荣誉感和对奖项的追求想搞什么科学发现,趁早放弃.21世纪,新一代的年轻人应该不要为了太多的所谓的责任而活,相对论已经明示了很多原本绝对正确的东西也变得狗屁不通.而在社会上,人们公认的很多东西绝对正确和错误的真的太少.每天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学习,不要一坐到教室里就想到为了各类所谓的证书,为了工作赚很多钱,为了报效父母等等.相反一个人带着对事情本能的兴趣去做它,爆发出的潜力是无穷的.
第四篇:心理历程
心理历程
对自己来说,以前真的没有好好的思考自己的心理发展情况,上了发展心理学以后,我对自己以及其他人的心理发展都有个大致的认识。
还是婴儿的时候的事情当然使自己记不清的,但是经常听父母说,我在当时特别乖,总是贪吃。呵呵,对母亲属于安全型依恋。母亲在的时候比较比较大胆,母亲不在的时候就比较小心。但是我不像其他小孩一样有事没事就哭。我很少哭的,所以我妈现在都经常说我但时特别容易带,只要捉一条蚯蚓给我玩一天都不会哭。呵呵。。这段时间我表现得极强的“好学”,我总是学父母做事情,说话等。比如学习使用筷子吃放等,不过当时总是打坏许多碗,这不得不使父母弄一个木碗使用。同时不管父母还是周围的邻居的一大乐事就是教我说话。据说当时教我说话闹了很多笑话。
进入幼儿时期以后,我就记得很多了,感觉这时期自己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了,比如说以前穿衣服还要父母帮忙,现在都不乐意他们帮忙了,都自己捣鼓了,不过很多时候的结果现在来说就是太有创意了。都不知道衣服可以那样穿的。哈哈。于此同时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也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真的小的时候对很多东西都觉得好奇,感觉每样东西都那么有奥妙。就说自行车来说,都不清楚为什么会那么转,总是缠着父母问,还有就是一个当做发动机一样在不停地转动轮胎。和父母出去到田里玩的时候总是很热情找工具所谓的帮忙,但是很多时候就是破坏。同时我的父母也教我一些常识,及其一些道德问题。比如说不要去碰火,尽管总是
在吃了亏以后才记住。还有就是看到比较年长的长辈应该主动问好,这段时期应该是人生的前缘塑造时期吧,现在我都习惯向长辈主动问好。特别值得提的是当时村上有很多小孩,因为比较穷所以玩的游戏都是过家家,和捉迷藏,男孩还有弹珠游戏。当时我特别厉害,其他的小孩子总是输给我,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还记得早上很早就起床一个人练习弹珠。
快乐的幼儿时期过去了,开始上学了。这段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行为还是心理的发展上都得到系统的规范和指导。在学校有很多孩子在一起学习,大家都差不多大,都有好强心,比如说小红花的奖励,这极大的刺激了我们孩子按老师要求的做。动机很明显就是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在同学面前显耀。这段时期学校在德智体各方面都会对孩子进行教导。这时期孩子都有自主的意识和想法了,在学校还是外面都有自己的圈子了。大家总是一起玩,对不是自己圈子的同学就是排挤或者就是挖墙脚,把他们拉到自己的阵营里。这也许就是小帮派吧,呵呵。这时期的孩子占有欲特别强,总是霸占一些比自己弱小的零食和笔什么的。而且也逐渐的认识到性别的差距。和女同学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但是这些行为都是父母和老师愿意看到的,所以在父母和老师知道以后都会批评和叫我们改正。这段时期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情感觉不同了,以前父母总是赞成或者鼓励的,但是现在有的太多的是批评或责骂。你会觉得父母“变了”。这也就为以后的叛逆埋下伏笔了。
进入中学以后,是孩子们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身体成熟与心理的幼稚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希望能像成年人一样,但是心里的不成熟极大的不协调。这让这一时期的我们产生很多烦恼。还有这一期由于生理的发育,对异性也表现出极大地好奇。对有好感的女生会有极强的爱慕心理。这一时期我们会有很强烈的自主意识,极力的想表现自己。这个时期我们一切不愿意顺从,不愿提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但是内心深处则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在这一时期我们大家都学会保护自己了,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在外的东西却很少了。我们会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我们,我们会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豪不保留。
进入高中以后,告别了所谓的小孩时期。我们自主意识更加强烈,我们总是强调个性,要活的有特色,有自己的特点。一切问题即既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的。由于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我们的价值观也逐渐确立,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等都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我记得当时我们大家都有个这样的经历就是对人生的疑惑,我们读高中究竟是为了是什么?高考就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吗?考大学又是为了什么?人来到这个世界又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在那段繁忙的高中生活里困扰了我们很久,特别是在我们比较低落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想这个问题。高中,我们都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了,所以呢高中老师不会像初中那样比较严格的管我们,这需要我们有较强的自治能力,克服困难。这一时期,我们在交友方面不再像初中那样,豪不保留,我们泛交,但是只有觉得可以深交的朋友我们才会推心置腹的交流。这一时期我们都有个明确的简单的目标就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我们都在为这个简单的目标在不停地努力着,我们繁忙而又快乐!
进入了大学以后,我们感觉我们变老了,我们的话题不再是以前的这个题怎么做,考试考了多少呀,什么的。我们的话题一直围绕着一个就是工作,将来在哪工作,做什么工作?能拿到多少工资?我们在大学更加的伪装自己,使自己不容易受到伤害。我们看问题变得更加的现实。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我们变得更加的沉稳,不会像高中那样容易发火,冲动。
这就是到现在我的一个简单的心理发展过程,期间发展很多故事,对我的人生思想态度的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不管怎样改变我觉得只要跟着自己的心声走下去就应该不会后悔。
第五篇:年轻护士工作方式
年轻护士的工作方式
每天上班前先打开排班表查看自己当天分管床位,了解所管床位病人的信息,如新病人、手术病人、危重病人。晨间护理时,首先自我介绍,让病人知晓自己的床位护士,然后帮助病人整理床铺及桌面,询问患者夜间睡眠、大小便、饮食,查看伤口、皮肤及引流情况。听夜班护士及医生交班,了解本组病人夜间情况,并与夜班护士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边交班,重点交接危重病人、一级护理。跟随医生查房,了解掌握情况,待医嘱下达后全面评估病人,提出护理问题,并制定护理措施以实施,最后简明扼要在护理记录单上书写并评价,同时确定本组重点病人。发放催款通知单,并给出院患者讲解出院结账程序,发放出院小结及门诊病历卡。严格执行医嘱,做治疗时牢记三查七对,告知患者药理作用。针对危重、一级病人执行分级护理制度,经常巡回,密切观察,若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中午与连班护士床头、口头交班,下午听连班交班后,查看本组患者情况,尤其危重、一级病人,确定交班内容。在进行治疗时严格执行医嘱,注意三查七对,常与患者交流沟通,有不足之处随时改进。下班前与中班护士交班,针对本组危重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护理等有关事项简扼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