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县中医院:中医肿瘤专科建设单位“挂牌仪式的几点说明
关于县中医院“中医肿瘤专科建设单位”挂牌仪式的几点说明
中医肿瘤定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的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项目之一,目的是形成一批中医特色明显、诊疗水平较高、临床疗效显著、创新能力较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医肿瘤专科。
一、挂牌仪式时间及牌匾名称。
中医院的挂牌仪式初定于2011年10月15日上午10点进行,牌匾名称“中医肿瘤专科建设单位”。
二、会议邀请的领导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杨荣臣处长。
2、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莫用元主任。
3、当地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4、当地市、(县)卫生局局长,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5、县委、县政府领导。
6、专家代表(待定)。
7、陪同人员: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成果推广处范劲松处长,项目主任刘咏岷,医疗技术部关红雨等。
三、揭牌仪式进行
揭牌一般由省中医局局长和杨荣臣处长揭牌。(若两位领导未能
参加也可按情况定)
1、县中医院介绍情况
2、县政府致辞
3、省中医局局长讲话
4、科技开发交流中心莫主任讲话。
5、国家局杨处讲话。
四、专家学术讲座(待定)
一般会安排一个专家去讲课。学术带头人、专家2名,一名授课,一名座诊。
五、院方需要做的工作。
1、安排北京领导和专家的住宿,一般开幕式前一天下午或晚上领导会到。
2、揭牌地点:县中医院九楼会议室。
六、其它
过程中出现的其他不确定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二篇:挂牌仪式
外国语学院与镇江市关爱青少年校外活动实验中心
签约“挂牌仪式”
2013年11月8日,我校外国语学院在镇江市关爱青少年校外活动实验中心正式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顺利举行。以教育为桥梁沟通大学生与儿童,传递爱心,关注教育。同时,本次活动也是我校外国语学院又一特色义工活动。
我校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占超、外国语学院义工站指导教师何筠、外国语学院关工委副主任朱慧敏、镇江关工委主任唐成海、镇江市关工委副秘书长周土豪、镇江市关爱青少年校外活动实验中心主任徐美霞、副主任钱宁以及外国语学院十六位学生等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体现了双方对本次活动的真诚与重视。
首先,江科大外国语学院义工站指导教师与镇江市关工委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负责人签订了《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协议》,接下来镇江市关工委主任唐成海和我校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占超一起揭牌,宣告两方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之后,镇江市关工委主任唐成海致辞。他表示这一校外青少年活动实验中心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具有工作优秀,认真负责等特点,并且希望由此次活动开始进入大手拉小手的双赢阶段。下面由江科大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也就本院的优秀义工服务工作做了总结。他表示虽然本院的义工服务工作开始不久,但已连续两年获得江科大优秀义工站的荣誉,并且本院义工工作紧扣英语特色,建立了多个实验基地。他也提到,希望参加义工工作的同学能积极服务社会,结合自身所学,助人自助,传递爱心。最后,江科大外国语学院大手拉小手小分队大学生代表发言,她结合自身经历,鼓励新的参加义工服务的同学们本着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宗旨,传播科学文化,发挥专业特色,为“四点钟”家教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最后,所有与会人员一起合影,本次揭牌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江科大外国语学院和镇江市关工委关爱青少年校外活动实验中心的合作步入新的阶段。也希望大学生义工能够将爱心传递,关爱儿童教育,共同发展。
记者: 张雨香卢银辉
第三篇:挂牌仪式
深圳的事情处理完毕,我于一九九四年四月中旬进入海南。在此 之前,打前站的同志已在海口工作了一段时间,与海南省文联就房屋 租赁问题经过多轮谈判,达成的租赁协议又经过几次修改定稿,只等 我到来签字。我与文联领导人罗德祯共同在协议上签字,并盖上自己单位的公章,于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五日起生效,有效期十年。
协议签署后,我们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一是理顺与海南省、海 口市有关部门与单位的关系,建立经常性联系,迅速形成联系网络。二是调查了解深圳驻琼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所在地,联系 电话,负责人,员工总数,投资金额,经营项目,经济效益等。三是 了解深圳驻琼单位党员人数,建立深圳市驻琼企事业党委,对驻琼单 位党员实施统一的管理与监督,以及组织发展工作。四是搞好办事处 自身建设,包括办事处内设机构,人员编制,人、财、物的管理及其 它规章制度,保证优质高效开展工作。
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备,办事处正式挂牌对外办公的条件基本成 熟。经深圳市政府同意,“深圳市人民政府驻海南办事处”于一九九 四年十一月八日在海口环岛泰得大酒店举行挂牌仪式。经过精心策 划,挂牌仪式隆重而热烈。酒店门前彩旗飘杨,八个大气球牵引巨幅飘带悬吊半空,飘带上与门口的大字横幅同样写着“热烈祝贺深圳市人民政府驻海南办事处挂牌!”数十个花篮排列在酒店大门两侧,酒 店内外充满一派喜庆气氛。
下午四时,挂牌仪式正式开始。在音乐声中,深琼两地领导在主 席台上就座。出席挂牌仪式的领导有:深圳市副市长李广镇,海南省 委常委、秘书长王厚宏,海南省政府副省长毛志君,海口市委、市政 府、海口警备区领导,深圳市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正副主任,深圳市 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财政局副局长,海南省经济合 作厅正副厅长,琼山市市委书记等。李广镇、王厚宏为办事处揭牌,李广镇、毛志君分别代表深琼两地政府讲话,共祝深琼两地携手合作,共同发展。
挂牌仪式结束,办事处在酒店多功能厅举行酒会,招待深琼两地领导及各界来宾,觥筹交错,情意融融。酒会延续到晚上六时以后。参加挂牌仪式的海南省经济合作厅副厅长周宝成说,深圳办事处挂牌仪式是全国驻琼单位规模最大,场面最隆重,气氛最热烈,效果最好的一次,是大手笔制作。
翌日,李广镇副市长到深圳驻琼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领导座谈并看望企业员工。李广镇副市长一行还考察了海口、兴隆、三亚的旅游景点,然后从三亚飞回深圳。
第四篇:挂牌仪式
曲靖市兰花协会“示范基地”挂牌仪式
各位领导、兰家、各位朋友!
东方欲晓,莫到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里最好。
今天在沿江大龙,在曲靖崟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曲靖市兰花协会国兰种植示范基地。在各位领导、兰家、朋友们的见证下,落成了。它金光灿烂,气势辉宏,意味深长。它以它庄重、厚实的姿态,迎接各位嘉宾的到来。
今天,曲靖兰花基地已经初具规模,我们曲靖兰协怎么办,公司怎么办,兰友怎么办。也就是说,我们曲靖兰界如何运作这个平台,如何与各自的实际相融合,如何利用它给你创造效益,请大家思考。征途漫漫,任重道远。沧海横流,更显英雄本色!
各位领导、各位兰家、朋友们。芳香誉四海,落户千万家,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可见,兰花是一种高尚的事业,一种雅致的事业,一种美的事业,一种文化事业。标准化种植,规模生产。这一目标距离我们不远了。对我们每一位兰友来讲,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大家调整心态,正确应对兰市的变迁,树立信心,携起手来,共同创辉煌!
曲靖市兰产业工作现场会
观点一:正确认识协会与公司的关系,是做好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关于公司与协会的关系,是相互支撑、发展,共盈,互利的关系。兰花的产业化需要资金投入,需要有资质的公司主导,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需要协会组织发号召、做宣传,帮助公司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支持公司化运作。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崟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这块土地上创业,投入了巨资,付出了十分艰辛的努力。我们要理解他们,关心他们,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曲靖兰协责无旁贷,希望各兰家也要义不容辞。
反之,协会同样需要要有公司的支撑,要有这样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曲靖兰协组织的多项功能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我要指出的是:兰协怎么运用这个平台,全体会员、兰友们怎么利用这个平台。平台搭好了,戏怎么唱,请各位思考。(表态)曲靖崟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尽全力支持曲靖兰协的工作。以无私奉献的态度面对兰友,关心帮助兰友。观点二:公私合营,强强联手,扩展规模。我认为兰花产业做大做强,势在必行。首先要考虑把草拢到一齐,把人拢到一齐,把心拢到一齐。要做到这点,要具备的两个条件:产业基地的硬件设施很重要,可以说成是一个先决条件,二
是兰协的作用很重要,兰协要有那么几个实实在在做事的人。热心为兰友服务的人。
各位兰家,坚定走公司+农户的路,努力实现真正的产业化生产。这才是我谈这个观点的最终。在这就是请大家要树立品牌意识,品牌决定公司的兴衰。没有品牌的企业效益是不会好的,是难于生存的。所以,我认为品牌决定成败。那么,回过头来我还要说公私合营,强强联手,扩展规模,打造的品牌,是兰花产业的出路所在。
各位朋友,读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到真诚的希望大家静心思考一下,包括自己朝什么方向发展,自己的路如何走。借此机会,我代表曲靖崟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诚邀各位兰家,多与公司合作,合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多形势。
比如:建兰棚、入股、入草,高科设备,乃之人力物力都可以。在这个问题上你有什么需求和好的建议,多与崟源农业科技公司沟通。
观点三:规模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空间。也就 说标准化管理,生产合格的产品,才能把市场抢过来。规模管理包括建设适合兰花生长、发芽、开花的硬件设施,包括如何预防病虫害的问题,更不可缺少富有兰花种植经验的专业人才、科技人士。这样才能实现规范管理。这里面存在投资、培训等问题,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要努力。
提高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赖于生存的条件,花卉产业也
同样是这个理。比如:当前某个品牌花市场很看好,可有的花农就是效益不好,有的无奈,只好转向。这就是产品质量出问题,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了证明这一点。所以,没有合格的产品是抢占不了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活路,就只有关、停、并、转。
因此,市场是建立在规范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基础之上的。
第五篇:黄梅县中医院专科发展规划
黄梅县中医院专科发展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黄梅县中医院发展战略,明确医院专科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是未来五年医院专科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结合具体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为指导,以继承、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主线,加强中医内涵建设,促进中医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立足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需求。
2.发展目标
医院现有省级重点专科1个(骨伤科),在建省级重点专科1个(中医脑病科),省级知名专科1个(肝病科)。为促进医院发展,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医院在加强和巩固现有重点专科建设的同时,力争在五年时间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骨伤科)省级重点专科3~5个(中医脑病科、中医肾病科、肝病科、肛肠科),重点专科要具有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重点建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科。2011年医院投巨资建设的门诊综合楼将正式投入使用,医院计划增设4—5个住院病区,同时规范门诊科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医院科室设置,争取高标准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示范中医院。
二、重点任务
1.引进中医优秀人才,逐步调整人员结构。力争每年吸收引进8~10名中医专业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同时每年选派3~5名西医生到中医高等院校参加西中班学习,并考取中西医结合职称。护理人员的吸收以中医护理专业毕业为主。通过逐步调整,使中医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
2.建立有效的中医人才成长机制,加速中医人才培养。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需要优秀临床人才,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中医人才成长机制至关重要。加强人才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目的是实施名医战略,大力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以
培养名中医为目标,下大力气加快培养一批医德高尚、中医药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疗效好、群众公认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特别是重视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把培养造就一批名中医和实用型的中医药人才作为医院的战略重点,造就市级乃至省级名中医,培养中医优秀学科带头人,培训中医急症及专科专病技术人才,重点是采取名师指导、继续教育、医教相长等措施:为本院具有独特专长的 “院内名中医”配备助手和徒弟,做好传、帮、带,继承名中医的经验和技术。建立中医人才培养档案,并对其进行跟踪考察。要求名中医参与病房查房、疑难病例讨论、院内会诊,通过临床带教,促进中青年医生的临床中医水平的提高。计划每年选送3~5名中青年骨干到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进修学习,师从全省乃至全国著名老中医。同时,每年选取10~20名骨干参加国家级、省级中医高级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培养临床创新意识、适应中医临床特点的科研设计能力,拓展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方法,提高研究水平。此外,教学相长,以教促医,通过带教,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中医理论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素质。
3.进一步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作用,促进专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中医专科建设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和基础性工作,中医院将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促进专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做好专科建设规划。医院将积极探索有利于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发挥的办院模式,把中医专科建设继续抓紧抓好,不断完善专科建设规划,在专科科室设置和人员配备上逐渐调整比例,使中医药占绝对优势,重点中医专科由中医学术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及中医学术与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
二是专科建设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专科治病要以中医药为主,要有系统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医院把中医有特长、有优势的病种作为重点,如骨伤科、脑病科、康复科、肝病科等,以点带面,通过中医特色重点专科建设,推动中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努力打造中医“名科”。骨伤科是医院的龙头专科,也是省重点中医专科。医院将继续加大对骨伤科的投入,加强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技术合作,邀请湖北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为常年顾问,定期到医院坐诊、会诊、查房,指导诊疗工作。并将每年选派1~2名中医师到湖北中医药大学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以提高骨伤科的中医整体水平。中医脑病科和康复科作为近期重点发展科室,在进一步推广中医传统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治疗的早期介
入,促进康复、减少后遗症;在腰腿痛、骨关节病的治疗方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优势。另外,心血管科、妇科、消化内科、传染病科等也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做到一症一方,专病专治。每个专科研制1~2种有特色的中药制剂。初步形成专业覆盖齐全、中医特色突出、创新能力较强、运行机制良好的中医专科体系。
4.建设现代化制剂室,积极推进中药剂型改革。中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制剂室的现代化建设,也是中医院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医院将积极推进剂型改革,加大投入,用于建设现代化制剂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发研制一批疗效确切、安全便捷的制剂和新药,使中药剂型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医科研的发展,提高中医药的科技含量和临床疗效。
5.促进中医、中西医科研发展。医院重视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开展,坚持走科技兴医道路。加强中医、中西医科研建设,力争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5~10项,促进中医、中西医科研工作的发展。
6.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医院将进一步发扬中医特色,认真落实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措施,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有作用,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及门诊中医药使用率,使其分别达到70%及大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