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民生
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近年来,党和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说“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普遍减轻。完善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助学方式。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让孩子们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家长们不再为学费发愁。
可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所接受的教育真的是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吗?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有那么一部分的人是能够为之奋斗的,可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为考试而考试的人。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明确我在这里接受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除了为了得到一个毕业证,我所需要的还有什么?其次,我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那些所谓的专业知识,在我还没有大学毕业就已经被无数遍更新了的专业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多大的用处。就算这些都不是问题,那么依靠这些专业知识我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吗?不能,因为我完全没有专业方面的技术。这就是应试教育下产生的我。
由此,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愈见突出。可是,我们的教育改革改革了什么?大学一些急功近利的量化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所谓改革,使得学术泡沫泛滥,垃圾论文成堆,学术造假、抄袭事件不断,大学的科研对社会创新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贡献率很低。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和多动症,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改革思路和目标,无助于健康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相反,使失学、失教、失信、失范的不良风气有所蔓延。高校的改革和自主办学理应根据国家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和自身的定位、特点来制定培养计划。正如小学、中学、大学有不同教育目标而有不同的教育培养计划。小学教育应提倡快乐教育,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学习态度。中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能力和完善基本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大学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则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大量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教育改革是一系列的改革,由小学到大学,由老师到学生,不能只有一个环节改革,也不只是教育方式的改变。所谓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在大学时期培养的,而是应该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培养的能力,可是我们的小学在干什么?填鸭式教学,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因此,教育方式的改革也是不可忽视的。启发式教学的实践与应用是改革所趋,是发展的需要。然而有多少老师是能够将其应用的实践中呢?没有多少。因此,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只有把教育真正当作最大的民生问题和最重要的国家基础,才能把握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制定、落实有效的政策安排和法规制度,才能使教育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应当肩负的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也要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第二篇:教育民生工程征文
教育民生工程征文:
雨露滋润苗更壮
——记李没才家孩子成才的事 “砰----砰”的礼花响彻天空,随声望去,才知李没才家办喜事。说是今年李没才的二女儿盼盼考上重点大学了,举家欢庆,简办宴席庆贺呢。外出打工多年才回家的王婶说:“他家穷的都揭不开锅,十年前他大女儿学习成绩全校名列第一,都不让孩子上学。如今,那里有钱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真是奇闻怪事。”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村子里。二00七年前。李没才的原名是李爱才。李爱才的父亲希望他长大成家后,教育他的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果不其然,到了李爱才这一辈,他家的两个女儿上学特别聪明而且懂事。村里的人都喜欢她们,认为他家的孩子是大学的苗子,但家竟困难,二个女儿没等上完初中就下学了。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劝他,老师也去了,二个孩子还是辍学了。潜力被埋没了,村民气愤的叫他李没才。人们感到惋惜,主动集资帮他一下,二女儿又回校就读。
李没才年轻时,人品好,口碑也好。由于腿脚有毛病,三十几岁了,没有成亲。父母也为他的婚事发愁,没办法,找了个外地走路也不便的女子,花了不少钱,盖了几间瓦房成了家。婚后生育二个女孩,受封建思想影响,想要一个男孩,以至第四胎才如愿。如今,他今年六十九岁了,脚跛。他不是不想叫孩子念书,他也考虑到孩子的前途问题,但贫寒的家庭,确实支付不起上学的费用。父母年龄也大了,子女也多,家庭负担也重了。老的要赡养,小的要培养,又不能外出打工,紧靠种地收入,维持家庭生活都很困难,别说上高中、大学了。大女儿的下学,全家背着骂名,他也都十分伤心,没有办法呀!女儿也毫无怨言,知道家庭的困难。一边帮着做农活,一边自学,孝敬老人,辅导弟弟。省吃俭用的钱供弟弟妹妹上学。
在逆境中成长的孩子更努力。二女儿今年考取了市重点高中,三女儿以优异的成绩上了七年级,儿子在小学成绩很理想。全家人喜在心里,却愁在脸上。眼看就要开学了,每年孩子的学费是全家最头疼的事。李没才的父亲说:“能借的钱都借了。外欠几万不能还,不再好意思张口了。”愁眉苦脸的李没才也想不出好办法。为难的样子叫人同情。三个孩子个个在班里名列前茅,李没才想了想。叫那个下学都不舍得。他更作难了。走路蹒跚的李没才来到村长家,把孩子上学的事前前后后讲给村长听。村长笑着对李没才说:“二00七年开始国家就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了,对在校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你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我给你写个申请,保障你的孩子今年上学就不用发愁。”村长的一番话使李没才如释重负,眼前一亮,精神倍爽。拿着村长的申请书就像拿着孩子们的大学通知书那样兴奋。开学了,二女儿上了高中,拿到了一千五百元的高中补助金,生活问题解决了。三女儿也享受了“两免一补”的待遇。儿子也免除书本费和学杂费。眉开眼笑的李没才像变了个人似的,年轻十几岁。
几年来,李没才家在国家教育民生工程的帮扶下,三个孩子上学不再忧愁了。日子过得很顺心。二女儿圆了大学梦,大学里也有贷款资助金和奖学金。李没才笑着说:“人家办升学宴,咱也办,高兴高兴,叫父老乡亲来喝一盅。”李没才又听说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也有补助,他准备把大女儿送去深造。今后,李没才的名字可要改了。叫------?
岳集中心学校教师:陈盈盈
手机:***
第三篇:教育民生工程发言稿
教育民生工程伴我成长
慕晴
我以前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最初条件差,小小的、破旧的教室挤了40个人。桌子、椅子都是木制的,大小、高低不等。坑坑洼洼、油漆斑驳的桌面让年纪小小的我总写不好字。木头的长凳毛毛躁躁不仅总是发出吱吱的声音,还常钩破我的衣服。有时候课间时常还要让老师拼接忽然坏掉的凳脚。
而如今,由于教育民生工程的实施,我们现在有新的教学楼,宽敞的教室、明亮的灯光,还有近两年安装的电子白板,许许多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习变得生动起来。每次站在教学楼的操场上仰望高高的教学楼,心中总是喜不自胜,无比自豪。再看看我们学校的兵乓球室、舞蹈室、微机室„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从老师发放的民生工程宣传单上我还了解到民生工程不仅让我们的学校发生大变化,还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民生工程对符合条件的大病病人予以补偿,让人们终于看得起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农村五保供养等民生工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幸福的安享晚年。“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已经在我们身边。“小呀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风雨狂„”我哼起这首老少皆知、耳熟能详的儿歌。耳边回响起奶奶的话:“我们那个年代呀,家里穷,学费贵,女孩子都在家里种地。我家中也不富裕,两个妹妹从未上过学,现在目不识丁。我啊,也是边学边赚钱,可苦啦。现在你们是遇到了好时机,国家实施的民生工程好政策你们读书容易了,你可要好好珍惜机会呀。”
这些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生工程让孩子上的起学,让病人看的起病,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我相信,随着民生工程好政策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生活将更幸福,祖国的未来将更美好,民生工程伴随我成长,我长大后也要投入民生建设中去。
第四篇:关于教育的民生工程
关于教育的民生工程,一直都是重头戏。2012年合肥市
1、通过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
2、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3、校舍安全工程。
4、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等4项民生工程,助力教育。
第五篇:小学教育民生工程汇报材料
小学教育民生工程汇报材料
小学教育民生工程汇报材料
近年来,**中心小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积极配合县教育局和XX乡教办倾情打造教育民生工程,积极争取了程岭乡党委、政府和各村村支两委的支持,千方百计解决学校教育民生中的实际问题,加快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资料建设进度,全面提升了程岭中心小学的整体办学水平。现结合我乡小学区域实际、学校校情,向督查组领导做如下具体汇报。
一、学校将教育民生工程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成立相关组织,工作落实到人,强化责任,督促实施。
成立了**乡中心小学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校安工程工作组、义保工作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组、学前教育发展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一名校级干部负责,全体班子成员以及各小学校长任成员,四个工作组相互支撑,共同推进,保证我校教育民生工程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各项教育民生工程工作现状。
1、校安工程建设情况
2011年,我校校安工程项目共7个,其中加固类4个,分别是中小新校区前排教学楼,肖弄小学、杨辛小学及柴田小学教学楼;新建项目3个。即凿小新华都阳光小学、王湾小学迁址新建教学楼,柴田小学生活用房拆除重建,加固项目总投资XX万元;新建项目总投资179万元,加固项目如期竣工,如期通过验收,如期交付使用,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XX新华都XX小学已于2011年8月中旬竣工验收,耗资总计133.9万元。XX小学迁址新建的教学楼、柴田小学重建的生活用房分别投入项目资金XX万元和XX万元,现已竣工于今年9月份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2012年我校新建并且在紧锣密鼓施工建设中的校安工程分别是:中心小学幼教楼,中小本部学生食堂、XX小学伙房、XX小学食堂、XX小学伙房、XX小学伙房。
校安工程是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中小高度重视,工程启动之前,就成立了校安工程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其他校级干部各具体负责1个工程,担任工程负责人,除此之外,每个工程还指派了责任心强的完小校长或老师任工地负责人,对工程实施进行全天候跟踪服务,全过程跟踪监督,并做好施工日志,校长、工程负责人经常督查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竭力配合建设、设计、质检、监理等相关部门做好督查、质检、验收等工作,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按质完工,如期竣工。
2、学前教育办学与建设情况。(1)、中心小学认真落实宿松县人民政府和县教育局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我乡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成立了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规划,2011-2012年我乡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工作正在实施中,2013年将新建程岭杨辛幼儿园,2015年将新建程岭乔木幼儿园。根据宿松县学前教育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目标和任务分解表安排,我乡肖弄小学附设幼儿园项目将于2013.5.30日完成,柴田小学附设幼儿园项目将于2012.12.30完成,彭桥小学附设幼儿园项目将于2015.5.30完成,XX小学附设幼儿园项目将于2013.5.30完成。公办园或附属园建设的工程进度、质量、施工安全等中小严格按照校安工程要求进行监管、督促。
(2)、各幼儿园(包括民办幼儿园)收费在期初幼儿入园时均进行了公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收取保育费。中小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排查幼儿园以及看护点。晨检记录表、食品台帐等各类保育资料中小要求各园规范建立、存档,要求园内做到一日活动安排科学合理,各类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家长会做到定期开展。学前三年入园率每年递增3个百分点以上,入园率达到56%。(3)、中小幼儿园配备了专职园长以及各类人员,正在逐步向县教育局做计划引进专职幼儿教师,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举行了园长或保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禁用幼儿教材,严禁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教学倾向,学校正在从规范办园和科学保教上努力使学前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养护以及管理情况。
程岭中心小学共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七个。包括2010年在县教育局立项批建的中小本部“留守儿童之家”和2011年立项批建的XX等四所村级小学的“留守儿童之家”以及2012年批建的XX小学、XX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关心以及学校的精心投入下,各活动室亦或配备了亲情电话、电视机、DVD、电脑网络、语音视频、图书、文体器材等相关设备。各“家”均结合本校实际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规划和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建设和管理办法、强化日常管理和活动有效开展,加大了留守儿童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了他们文化娱乐以及学习需求。各校对留守学生在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为孩子们高高兴兴玩耍,快快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证与最大支持。
4、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
一直以来,**中心小学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科学合理使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学校除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配备专人负责,还出台了管理办法。通过校级干部会,班子成员会,完小校长会,学校网站、班级板报、班级班队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义保”的上级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各小学严格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通过公示栏、公示墙等方式向学生及家长公示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各小学均加强了免费教科书的发放和监管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免费发放到学生手中,健全了教科书循环使用以及管理办法,实施效果较好。对公用经费的管理,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办理各项支出,没有用于基本建设、偿还债务等投资,教师培训费的支出标准严格执行上级文件,对公务招待从严控制标准。中小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定期进行民主理财并进行公示,实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教师以及群众监督。
三、亟待改进、加强的不足之处。
1、由于村级小学发展不平衡,个别学校硬件设施不足,如:教学以及办公区域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只能采取一室多用的措施,带来工作上的被动。乔木小学教师办公室兼设留守儿童之家。
2、在民生工程过程性管理上中小将加大力度,深入到各项工作的细节管理上,轻形式,重过程。
各位领导,教育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各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形象。我校将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谋划,稳步前行,圆满、如期的完成各项既定的教育民生任务。
二○一五年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