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首届服务农民基层(金牛文化馆)申报材料(11.18)
四川省首届
“服务农民、服务基层”
先进集体申报材料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成都市金牛区文化馆汇报材料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总人口69.8万,其中原农业人口10.1万人,主要集中在金泉(原金牛乡)、沙河源(原洞子口乡)、天回(原天回乡)三个涉农街道办事处,全区流动人口60余万人。1998年,金牛区在成都市率先荣获由国家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先进区”光荣称号;金牛区洞子口乡于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九里堤街道(原涉农街道)于2004年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以上成绩的取得,源于金牛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是全区广大文化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其中,金牛区文化馆作为群文战线的排头兵和主力军,1992年,区文化馆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四川省一级文化馆”荣誉称号;2004年,率先在四川省荣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国家一级文化馆”称号,不辱使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年来均荣获成都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及“模范班组”等称号。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躬身实践“三贴近”的要求成都市金牛区文化馆成立于1955年,半个世纪以来,区文化馆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1]7号)的文件精神,牢固树立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的工作理念,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立足于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把农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农民群众作为重要的服务对象,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扎实推动我区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三贴近”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由于区委、区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使我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名列各区县前列。1998年5月,区政府投资1100多万元,对文化馆进行了扩建,2000年4月,新的文化馆大楼正式启动并投入使用,使文化馆的馆舍面积从最初的800多平方米,增加到了5700平方米。区文化馆现拥有办公区、培训区、室内外活动区及剧场四部分,其中剧场采用现代装饰及声学设计,共438个座位,设施设备在省内区县中堪称一流。馆设备总值200万元(含舞台音响、灯光器材;钢琴等各类乐器;电视、电脑、电子阅览室、录音棚、观光电梯等 1
设备)。区文化馆在抓好自身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制定了《金牛区文化活动室设臵标准》、《金牛区文化活动室内外设臵要求》等指导意见,并着力加强对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指导,现金泉、沙河源、天回三个涉农街道分别建有高标准的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和艺术培训室,其中金泉街道还拥有建筑面积达3000㎡以上的文化广场。
三、坚持开展文化阵地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让文化工作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区文化馆常年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开展辅导、培训活动,涉及舞蹈、声乐、美术、书法、摄影、文学、器乐等专业,人均每年下基层均在60天以上。坚持常年开展 “送演出”、“送春联”、“送科普书籍”、“送电影”、举办讲座以及为农民群众免费摄影等文化下乡活动,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文化馆培训部是全区文化艺术培训的重要基地,每年开设有各类(舞蹈、美术、书法、器乐、英语等)培训班300余个,培训人数7000余人,200000余人次。
金牛区文化馆着力于为涉农街道打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具体做法如下: 针对洞子口乡(现沙河源街道)农民群众摄影爱好者较为集中的特点,我馆于2001年在洞子口乡策划组织了“先进文化之光——中国西部乡村摄影邀请展”,共有12个省、市、自治区的200余幅作品参展,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配合成都市人民政府重点工程——沙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宣传,我馆在洞子口乡举办了大型摄影巡回展“沙河追梦”的开幕式。此外还组织了该乡农民群众开展了多次摄影采风活动以及“凉山风情”摄影展等文化交流活动。在我馆的指导下,洞子口乡的农民摄影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活动队伍日益壮大,2003年,国家文化部正式将洞子口乡命名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摄影类)”。
区文化馆还会同洞子口乡古柏村,联合组建起西南地区首家村一级的农民艺术团——洞子口乡古柏乡村艺术团。其间我馆不仅担当了重要的指导工作,还在乐器、服装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该艺术团目前已成为当地群众有口皆碑的文化轻骑兵。中央电视台曾于2004年春节群众联欢文艺专题中播出了该艺术团的演出。沙河源街道今天艺术团成立于2003年,经过文化馆业务干部的辅导培训,该团的表演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2007年,该团在全市众多文艺团队中脱颖而出,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在成都的演出活动,她们的精彩演出展现了我区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的综合素质。
多年来,区文化馆特别注重农民作者的培养。在文化馆专业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区文化馆下设的群文团会(文学创作中心、金牛区美术书法协会、金牛区摄影协会)为平台,通过开展文学讲座、交流、采风、展评等项活动,使一批农民作者成为了省、市,乃至全国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分别在全国、省、市的各项赛事中获得大奖。如文学作者刘盛陶的作品《兰草王后》在国家
文化部故事征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同时还组织我区农民作者杨学用(成都市金芙蓉文学奖获得者)等一批省、市作协会员创作、出版《苦旅文丛》(24部)、《金牛文丛》(20部),这些作品得到了省、市文联、作协的高度评价,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还培养出了中国美协、四川省美协会员余志新、赵雨树、刘公华、吴子明、苟衍熙等一批农民画家、美术教育家;农民摄影艺术家曾子强的作品《装卸工》获第十三届全国群星奖优秀奖,向心杰的作品《孟屯河风情》获国家计生委、文化部等八部委人口文化奖铜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为省、市、区争得了荣誉。
四、坚持改革创新,巩固和发展“国家一级馆”成果
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怎样改革创新,怎样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与追求的工作目标。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区文化馆走出了一条精心策划、广泛组织、常年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之路。
(一)“城乡文化大交流”
由区文化馆全程策划并参与组织的“城乡文化大交流”活动,是我区变单向的文化下乡为双向的城乡文化交流的成功实践。其组织形式是:“部门牵头、城乡结对,互促共建”,并以文化交流为载体,促进城乡三个文明建设的共同进步。该活动自1998年推出时便纳入了区级机关各部门助村帮社和街、乡工作的目标管理。几年来全区在各村共举行群众文艺联欢会110余场,参与群众达30余万人次。区级部门和各街道分别向各村赠送图书达8万余册,赠送彩电、音响、电脑等设备价值数十万余元,捐赠扶贫、修路、修桥等资金数十万余元。做到了全面覆盖基层,群众广泛参与,主要表现为:沟通了城乡交流渠道,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夯实了文化工作基础,丰富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有利于培养“四有”公民;为精神文明建设植根于基层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二年成规模,三年成制度的目标,该活动荣获1998年成都市“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奖。
(二)“世纪金牛——高雅艺术进社区系列活动”
“世纪金牛——高雅艺术进社区系列活动”从2003年开始举办,是金牛区的品牌文化活动,共举办高雅艺术进社区大型广场文化活动24场,吸引了十万基层群众观看。在这些大型文化活动中,我们十分注意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表演和参与的机会,如在2005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开幕式上,区文化馆在全区50多支业余腰鼓队中,特意选择并推荐了我区洞子口乡120人的腰鼓队参加了开幕仪式上的唯一一个腰鼓表演。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为他们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展示自身风采的舞台。又如在2005年3月,针对我区农民工较多的特点,区文化馆积极争取到“共建美好家园”——成都市情暖民工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区举办,活动现场我馆还特邀请了区有关职能部门为外来农民工提供了医疗卫生、就业服务、子女读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近4000农民群众观看了文艺表演。再如在2005年国庆期间,我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丰富处于转型期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区文化馆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策划举办了“两河城市森林开园”系列文化活动,以及次年举办的“天回银杏园开园”系列文化活动为当地农民群众带去了文艺表演、川剧京剧清唱、现场书画、秧歌腰鼓踢踏舞邀请赛、“七夕” 民俗知识展览、多姿多彩的婚庆仪式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为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金牛区“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交响金牛”广场音乐会、“文化金牛大擂台”选拔赛
继“高雅艺术进社区”活动之后,区文化馆于2007年策划举办了“交响金牛”——“文化惠民”工程广场音乐会、“文化金牛大擂台”——金牛区“十佳业余文艺团队”、“十佳群文演艺之星”选拔赛活动,基层群众不仅享受到了高雅的文化艺术,更是有幸登上舞台同台竞技一展风采,受益群众五万余人次。
五、坚持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区文化馆常年坚持深入基层采风,创作了一批反映基层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舞蹈《欢乐的老姆苏》获得了第十届全国“群星奖”金奖,实现了四川省在该项赛事中金奖“零”的突破,为成都市和四川省赢得了荣誉。舞蹈《老姐妹》获得了第十届全国“群星奖”银奖,能够在同一届大赛中摘金夺银实属罕见,这充分显示了我区文化馆在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方面强大的实力,也因此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一致赞许和好评,为金牛区文化馆率先在全省荣获“国家一级文化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在第四届“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中,由区文化馆老年艺术团表演的舞蹈《云朵上的阿都》再次一举荣获四川省唯一一个金奖,为省、市、区争得了殊荣。此外歌曲《妈妈的日记》获第九届全国群星奖银奖;论文《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强化政府行为》获第十一届全国群星奖银奖;小品《妈妈》获第十一届全国群星奖铜奖;舞蹈《彝鼓声声》获四川省第十四届“群星奖”一等奖等奖项。
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是一项持久的工作,也是一项光荣的职责。我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地抓好此项工作,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成都市金牛区文化广播电视局二00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二篇:申报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申报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xx水库是xx市唯一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承担着重要的防洪任务,负责向市区、xx新区、南湖生态城、环城水系以及丰南xx灌区供
水,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水源支撑。管理处党委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和水
务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生态xx,和谐水库”的目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总揽,扎实对标“五个好
”,有效实现了“五个对接”,为全市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实现创先争优同提升班子合力有力对接。紧抓创先争优活动契机,全面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
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大力提倡“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真正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领导干部形象。严格落实党委中心
组理论学习制度,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
抓共管、科室各负其责、职工监督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折不扣地落实预防腐败规定,形成了一个团结、高效、务实、廉洁的领导集体,为水库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实现创先争优同发挥党员引领作用有力对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着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的发挥,认真落
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活动”和“双育工程”的有关要求,努力在全处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对标查摆、献计献策、承诺践诺、党员谈心、领导点评等活动。为增强活动效果,处党委结合单位实际,提出了开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和“我爱水库,水库是我家”等主题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全体党员干部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动力进一步增强。在活动中,工程党支部结合党员岗位特点,提出了“雨情就是命
令”的口号,要求支部党员视雨情为命令,主动加班值守,发挥出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xx水库防汛抢
险物资储运场工程,是2010处重点工程之一。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市党代表、工程管理科科长葛建文同志带领技术人员日
夜坚守在施工一线,严把工程质量关,连续几个月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天和节假日,保证了该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三是实现创先争优同创新工作机制有力对接。以提升工作效率和建设科学有序的内部管理机制为目标,着重在加强职工考勤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整合内设科室构成、调整领导分工、完善值班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创新,进一步实现了内部管理工作 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三日一网”党员活动制度。结合职工专长,成立
了法制宣传、安全隐患排查、义务理发、家电修理等8个义务服务小分队。小分队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10年2月
27日,志愿者们在路北区祥丰里小区开展学雷锋活动,为社区群众义务理发和保健按摩。这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xx电视台、xx劳动报等媒体也都进行了宣传报道。
四是实现创先争优同推进中心工作有力对接。着力实施“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工程管理,实现了安全度汛。认真做好水库工程 的整修维护工作,确保各部位工况良好。强化防洪意识,做好各项防汛准备,修订《xx水库防洪调度预案》,印制成“口袋预案
”,并依此落实防汛队伍、防汛物资、防汛设备,提高全员防汛意识和水平。加强防汛值班,确保24小时值守。二是强化供水服
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源支撑。2010年完成调引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9982万立方米、调引丰南农业水和环城水系
生态水5723万立方米,供城市生活用水3850万立方米、供工业循环水8.4亿立方米、供工业消耗水4234万立方米、环境用水1054
万立方米。三是强化水源地保护,大力推进“健康xx、幸福人民”行动。加大库区执法巡查力度,有效维护库区的良好秩序。加
强库区水质监测,增加监测频次和取样点数量。科学调度,采取先放出库存水,后调入新水的方式,最大程度置换库存水。利用
生态技术改善水质,每年投放草鱼、鲢鱼等苗种3万多斤,栽植雪松等净化空气树种1600多株,确保输送生态水、健康水、洁净
水。加强水法规宣传,与xx电视台联系,利用《直播50分》栏目和游动字幕的形式宣传水源地保护法规,提高了市民保护水源地 的自觉性,收到了显著效果。通过多措并举,xx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水质始终保持在二类标准,实现了水质安全。
五是实现创先争优同构建和谐水库有力对接。一是努力打造和谐的外部发展环境。按照创先争优活动方案中“服务基层,服务群
众”的要求,处党委组织党员开展帮扶共建活动,在实践中熔铸党员的创先争优意识。党员志愿者先后4次到开平区双桥镇大柳
树小学,为该校的部分贫困学生捐赠学习书籍和用具,赢得了学校师生和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管理处还克服资金困难,压缩经
费开支,筹资10万元对开平区张庄村实施定点帮扶,用于该村修路、人饮和村容村貌整治。2010年4月,处党委被市委、市政府
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博爱一日捐”、“为地震灾区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2010
年全年捐款近10万元。在“文明出行,百日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中,我处志愿者一丝不苟、敬业奉献的作风深深打动了值勤交警,市交警八大队专门致信我处,对同志们的敬业精神和认真态度提出表扬。二是全力营造和谐的内部发展空间。在创先争优活动
中,处工会以“我爱水库,水库是我家”为主题,采用橱窗形式开设了每月一期的“文化园地”,极大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
处党委秉持“群众参与,开门活动”的原则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有职工提出“希望改善食堂饭菜质量”的建议,处党委想职工之
所想,立即着手制定新的职工食堂改革方案,并很快付诸实施。新的方案在饭菜质量、花样调剂、价格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得到了全体职工的一致好评。为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提升队伍凝聚力,处党委坚持文体活动经常化,定期组织开展迎春联欢会、国庆联欢会、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篮球赛、腕力比赛等活动。为密切干群关系,搭建通畅的干群沟通平台,处党委专设了“
主任信箱”,由“一把手”亲自定期开箱,及时解答和回复职工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
第三篇:市文化馆努力服务基层群众获好评
市文化馆努力服务基层群众获好评
6月16日下午,由市湖滨社区党委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迎接建党90周年“六星”表彰大会在市文化馆召开。此次大会评选出了“扶贫之星”、“治安之星”、“医疗之星”、“五好家庭之星”、“文明之星”和“再就业之星”等优秀集体和个人,并重温了入党誓词。市文化馆荣获了湖滨社区“文明之星”称号。市湖滨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市交通局代表、市肉联厂代表出席了本次表彰大会。
会上还表演了精彩的群众文艺节目,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红歌把大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湖滨社区众多中老年朋友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市文化馆同基层社区以及社区群众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市文化馆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深厚基础,并坚定了市文化馆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更好优质文化服务的信念和信心。长期以来,市文化馆始终坚持开展送文化“下基层、进社区”活动,为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基层群众广泛好评。今后,市文化馆还将继续联合湖滨社居委等基层单位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以丰富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篇:申报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写写帮整理)
申报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xx水库是xx市唯一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承担着重要的防洪任务,负责向市区、xx新区、南湖生态城、环城水系以及丰南xx灌区供
水,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水源支撑。管理处党委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和水
务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生态xx,和谐水库”的目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总揽,扎实对标“五个好
”,有效实现了“五个对接”,为全市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实现创先争优同提升班子合力有力对接。紧抓创先争优活动契机,全面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
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大力提倡“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真正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领导干部形象。严格落实党委中心
组理论学习制度,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
抓共管、科室各负其责、职工监督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折不扣地落实预防腐败规定,形成了一个团结、高效、务实、廉洁的领导集体,为水库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实现创先争优同发挥党员引领作用有力对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着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的发挥,认真落
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活动”和“双育工程”的有关要求,努力在全处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对标查摆、献计献策、承诺践诺、党员谈心、领导点评等活动。为增强活动效果,处党委结合单位实际,提出了开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和“我爱水库,水库是我家”等主题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全体党员干部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动力进一步增强。在活动中,工程党支部结合党员岗位特点,提出了“雨情就是命
令”的口号,要求支部党员视雨情为命令,主动加班值守,发挥出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xx水库防汛抢
险物资储运场工程,是2010处重点工程之一。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市党代表、工程管理科科长葛建文同志带领技术人员日
夜坚守在施工一线,严把工程质量关,连续几个月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天和节假日,保证了该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三是实现创先争优同创新工作机制有力对接。以提升工作效率和建设科学有序的内部管理机制为目标,着重在加强职工考勤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整合内设科室构成、调整领导分工、完善值班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创新,进一步实现了内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三日一网”党员活动制度。结合职工专长,成立
了法制宣传、安全隐患排查、义务理发、家电修理等8个义务服务小分队。小分队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10年2月
27日,志愿者们在路北区祥丰里小区开展学雷锋活动,为社区群众义务理发和保健按摩。这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xx电视台、xx劳动报等媒体也都进行了宣传报道。
四是实现创先争优同推进中心工作有力对接。着力实施“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工程管理,实现了安全度汛。认真做好水库工程的整修维护工作,确保各部位工况良好。强化防洪意识,做好各项防汛准备,修订《xx水库防洪调度预案》,印制成“口袋预案
”,并依此落实防汛队伍、防汛物资、防汛设备,提高全员防汛意识和水平。加强防汛值班,确保24小时值守。二是强化供水服
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源支撑。2010年完成调引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9982万立方米、调引丰南农业水和环城水系
生态水5723万立方米,供城市生活用水3850万立方米、供工业循环水8.4亿立方米、供工业消耗水4234万立方米、环境用水10
54万立方米。三是强化水源地保护,大力推进“健康xx、幸福人民”行动。加大库区执法巡查力度,有效维护库区的良好秩序。加
强库区水质监测,增加监测频次和取样点数量。科学调度,采取先放出库存水,后调入新水的方式,最大程度置换库存水。利用
生态技术改善水质,每年投放草鱼、鲢鱼等苗种3万多斤,栽植雪松等净化空气树种1600多株,确保输送生态水、健康水、洁净
水。加强水法规宣传,与xx电视台联系,利用《直播50分》栏目和游动字幕的形式宣传水源地保护法规,提高了市民保护水源地的自觉性,收到了显著效果。通过多措并举,xx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水质始终保持在二类标准,实现了水质安全。
五是实现创先争优同构建和谐水库有力对接。一是努力打造和谐的外部发展环境。按照创先争优活动方案中“服务基层,服务群
众”的要求,处党委组织党员开展帮扶共建活动,在实践中熔铸党员的创先争优意识。党员志愿者先后4次到开平区双桥镇大柳
树小学,为该校的部分贫困学生捐赠学习书籍和用具,赢得了学校师生和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管理处还克服资金困难,压缩经
费开支,筹资10万元对开平区张庄村实施定点帮扶,用于该村修路、人饮和村容村貌整治。2010年4月,处党委被市委、市政府
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博爱一日捐”、“为地震灾区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2010
年全年捐款近10万元。在“文明出行,百日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中,我处志愿者一丝不苟、敬业奉献的作风深深打动了值勤交警,市交警八大队专门致信我处,对同志们的敬业精神和认真态度提出表扬。二是全力营造和谐的内部发展空间。在创先争优活动
中,处工会以“我爱水库,水库是我家”为主题,采用橱窗形式开设了每月一期的“文化园地”,极大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
处党委秉持“群众参与,开门活动”的原则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有职工提出“希望改善食堂饭菜质量”的建议,处党委想职工之
所想,立即着手制定新的职工食堂改革方案,并很快付诸实施。新的方案在饭菜质量、花样调剂、价格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得到了全体职工的一致好评。为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提升队伍凝聚力,处党委坚持文体活动经常化,定期组织开展迎春联欢会、国庆联欢会、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篮球赛、腕力比赛等活动。为密切干群关系,搭建通畅的干群沟通平台,处党委专设了“
主任信箱”,由“一把手”亲自定期开箱,及时解答和回复职工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务实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举措打造了
一支和谐稳定的职工队伍,为xx水库科学发展、争先进位提供了坚强保障。
第五篇:关于公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的公示
关于公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
先进集体表彰名单的通告
(2010年11月23日)
根据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对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进行表彰的通知》(中宣办发[2010]14号)要求,为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现将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名单予以公示。
本公示自2010年11月23日至29日。
在此期间,凡对公示名单有异议的,可通过电话、传真和信函等方式向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评选工作办公室反映。
联系电话:63095269;63095078。传真:63095018。联系人:徐少敏、肖一 通讯地址:北京西长安街五号 邮政编码:100806
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评选工作办公室 2010年11月22日 表彰名单附后: 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名单(共259个)
一、先进基层文化馆(站)图书馆(共享工程支中心)(64个)北京市房山区文化馆 北京市密云县文化馆 天津市北辰区文化馆 天津市静海县图书馆 河北省定州市图书馆 河北省青县文化馆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梁家寨乡文化站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文化馆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图书馆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文化馆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官立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第三基层服务点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石门镇文化站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图书馆 黑龙江省海林市图书馆
黑龙江省巴彦县西集镇综合文化站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文体指导中心 上海市宝山区图书馆 江苏省张家港市图书馆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馆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图书馆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虾峙镇文化站 安徽省庐江县同大镇综合文化站 安徽省黟县图书馆 福建省武夷山市文化馆 福建省长乐市图书馆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文化馆 江西省新余市罗坊镇综合文化站
山东省桓台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 山东省乳山市徐家镇综合文化站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河凤桥乡文化站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文化馆 湖北省保康县黄堡镇综合文化站 湖北省秭归县图书馆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文化馆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图书馆 广东省中山市群众艺术馆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图书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文化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图书馆 海南省五指山市文化馆 海南省海口市三江镇文化站 重庆市秀山县文化馆 重庆市渝北区图书馆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文化馆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图书馆 贵州省遵义县文化馆 贵州省麻江县图书馆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文化馆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图书馆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文化馆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洛扎县文化馆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龙江文化站 陕西省定边县图书馆 甘肃省陇西县图书馆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文化站 青海省都兰县文化馆
青海省贵德县图书馆(共享工程分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图书馆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波头区文昌镇文体广电公共服务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新源县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焉耆县永宁镇文化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4团文化中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二师27团支中心
二、县级文艺院团和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先进单位(32个)北京市良宵竹乐团 天津市新蕾评剧团
河北省邯郸市洪生平调落子剧团 山西省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内蒙自治区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牧骑 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剧团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 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 上海市崇明县沪剧团 江苏省徐州马庄农民乐团 浙江省平阳县木偶剧团 安徽省芜湖县黄梅戏剧团 福建省莆田民间职业剧团 江西省瑞金市歌舞剧团 山东省滕州市柳琴剧团 河南省许昌禹州市豫剧团 湖北省沔阳花鼓剧团 湖南省湘乡市花鼓戏剧团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雷剧团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天琴艺术团 海南省临高县人偶剧团 重庆市涪陵区歌舞剧团
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乌兰牧骑”演出队 贵州省独山县文工团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远大公司农民工艺术团 陕西省周至县剧团 甘肃省甘谷县秦剧团
青海省祁连县祁连山文艺演出队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文工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文工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歌舞话剧团
三、基层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先进集体(32个)北京市顺义区文化委员会行政执法队 天津市北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 河北省迁安市文化体育旅游局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文化市场执法队
内蒙自治区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文化市场稽查大队 辽宁省鞍山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铁东中队 吉林省磐石市文化市场管理所 黑龙江省宝清县文化市场稽查支队 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江苏省昆山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文化市场管理科 浙江省诸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 安徽省来安县文化市场管理稽查队 福建省闽侯县文化稽查队 江西省婺源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山东省诸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 河南省安阳林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湖北省石首市文化市场管理所 湖南省资兴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文化市场稽查队 海南省万宁市文化市场稽查队 重庆市云阳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文体广电局 贵州省息烽县文化市场稽查大队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文化体育局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文化市场管理执法队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文化稽查队 甘肃省嘉峪关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文化市场稽查队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文化市场稽查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五家渠市文化执法稽查大队
四、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放映队(67个)北京市怀柔区电影发行放映中心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流动放映队 天津市西青区文化广播电视局
天津市今晚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邢台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田野农村电影放映队
山西省阳泉市新兴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惠泽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阳曲县大盂镇电影放映队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电影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文化馆农村放映队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闾山女子电影放映队
吉林省农安县电影公司
吉林省吉林市电影公司江密峰电影放映队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村数字电影院线爱民放映队
上海市山海东方永乐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上海市闵行区电影管理站流动放映队
江苏省苏州广电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公司
江苏省高邮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浙江省温州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电影放映站金塘放映队 安徽省繁昌县文苑影剧演出公司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文广站电影放映队
福建省尤溪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福建省安溪县茶香电影队
江西省欣荣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江西省都昌县电影公司
山东省诸城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山东省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河南省周口市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晟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
湖北省襄樊市银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 湖北省郧西县马鞍放映队
湖南省岳阳湘北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湖南省邵阳城步县儒林镇电影放映队
广东省阳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广东省普宁市陈敦雄数字电影放映队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红土地院线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电影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电影公司
海南省白沙县农村示范流动电影放映队
重庆市开县电影公司
重庆市银河影业有限公司银河电影放映队 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太阳鸟”电影放映队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匡杰电影队”
贵州省新兴世纪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贵州省清镇市红枫电影队
云南省保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雪河电影放映队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电影管理站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昆沙电影站
陕西省延安市农村数字电影有限公司
陕西省宁强县电影公司直属三队
甘肃省飞天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甘肃省武山县洛门镇电影放映队
青海省省贵德县电影管理站
青海省共和县铁盖乡夫妻放映队
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电影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世纪影片放映公司农村电影放映队
新疆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县农村电影放映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电影公司流动放映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农村(团场)数字电影管理中心
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
中国电影器材公司新农村数字设备工作组 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公司
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先进集体(32个)
北京市密云县文化委员会
天津市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广播电视局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广播电影电视局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局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广播电视中心
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广电局
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江苏省射阳县广播电视台
浙江省青田县广播电视台
安徽省舒城县广播电影电视局
福建省云霄县广播电视事业局
江西省莲花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山东省沂源县广播电视局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广播电影电视局
湖北省恩施市广播电视局
湖南省常宁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广东省英德市广播电视台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 海南省白沙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广电局
贵州省凤冈县文广局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广播电视局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丁青县电影管理站
陕西省紫阳县广播电视局
甘肃省会宁县广播电视局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广播电视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办公室
六、基层出版发行先进单位(含农家书屋)(32个)
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仇庄村益民书屋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汤家和镇史庄村农家书屋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新华书店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尔罕乌拉苏木(乡)都日诺日嘎查(村)草原书屋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三洋村农家书屋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合心镇于家村农家书屋
黑龙江省庆安县欢胜乡永升村
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新源村农家书屋
江苏省张家港南丰镇永联村农家书屋
浙江省嘉兴市新华书店
安徽省临泉县新华书店分公司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土墙社区农家书屋
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王礼庄农家书屋
湖北省鹤峰县燕子乡向宏健农家书屋
湖南省吉首市寨阳乡补点村农家书屋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南环办事处门头村农家书屋
海南省安定县定城镇多校村知海书屋
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镇双龙村农家书屋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总发乡立新村农家书屋
贵州省遵义县新闻出版局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莲池村委会农家书屋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噶镇桑木村农家书屋
陕西省蒲城县新华书店
甘肃文化出版社
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互助分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一站村农家书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葡萄乡巴格日村农家书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新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