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时间:2019-05-13 09:1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第一篇: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一、需求分析

(一)建设工厂物资管理数据库目的(包括服务对象、数据库的目标等)

(二)开展工厂物资管理数据库的可行性分析

(三)数据和处理分析(包括数据库中需呀存储哪些数据、如何进行处理等)

二、概念结构设计

(一)实体及其属性

(二)分E-R图设计

(三)E-R图集成与优化(消除不必要的冗余和冲突)

三、逻辑结构设计

(一)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二)数据模型的优化(这一部分就是将关系模型规范到3NF)

(三)设计用户子模式(这一部分可以设计用户自定义的视图,参见教材p227)

四、数据库的实施与数据导入

(一)在SQL Server 2000或其他DBMS系统上实现数据库的设计

(二)基本表的建立

(三)视图的建立

(四)数据库安全的建立(包括用户的建立及权限的分配)

(五)数据的输入

五、数据库的应用

(一)数据查询

(二)数据增加

(三)数据删除

(四)数据修改

第二篇:太原理工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学校:

学院:

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太原理工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国际象棋棋盘绘制程序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国际象棋棋盘绘制程序 二.程序功能简述

本程序在屏幕上左侧绘制一个红黑相间的国际象棋棋盘,右侧绘制一个汉字‘棋’,棋字的四个角有角框。显示完后,按q退出。

运行本程序后,从屏幕左上角开始,棋盘的奇数行位置逐行出现彼此相间15个像素宽的红色块(虚的),共出现五行,每行五个红色块,然后从第一行的第一个色块的右下角开始,在棋盘的偶数行位置逐行出现彼此相间15个像素宽的红色块(虚的),每行四块,共四行。其中红色块由8X8个彼此相间一个像素的红点组成,前一个色块和后一个色块之间有一定的显示时间间隔。

然后,屏幕的右侧会按‘棋’的笔画顺序,一笔一画的显示汉字‘棋’,其中前一笔和后一笔之间有一定的显示时间间隔。然后按先横后竖的顺序,在棋字的四个角的斜上方显示四个角框。笔画同样有时间间隔。显示完后,若在键盘上输入q,则程序退出。

三.主要设计思想简述

本程序主要通过调用 10H号BIOS中断的0CH号功能点调用来显示图像。将要显示点的坐标(line,cow)分别传送到dx,cx,然后将点的颜色代码传送al,接着调用10H号BIOS中断的0CH号功能,一个点就显示出来。

显示矩形块以及笔画(横,竖,撇,捺)是先确定第一个点的坐标后,然后让点的行坐标line,列坐标cow按某种方式循环,每次循环后调用10H号BIOS中断的0CH号功能来完成点的显示。全部循环完后,这些点的排列就是要显示的矩形块或笔画。

所以,点的行坐标line,列坐标cow的循环方式就决定了要显示的图像。显示矩形块(虚的)的循环方式是:line,cow都循环,line在外层,循环一次加2,cow在内层,循环一次加2,line循环的次数决定了方块的高,cow循环的次数决定了方块的宽。笔画横的循环方式是: 只cow循环,循环一次加1,循 环的次数决定了笔画横的长度。笔画竖的循环方式是:只line循环,循环一次加1,循环的次数决定了笔画竖的长度。笔画撇的循环方式是: line,cow都循环,在同一层。循环一次line加1,cow减1。循环的次数决定了笔画撇的长度 笔画捺的循环方式是:line,cow都循环,在同一层。循环一次line加1,cow加1。循环的次数决定了笔画捺的长度。

第一个点的坐标,循环方式,循环的次数决定了要显示的图形的位置,形状,尺寸。

将位置不同的矩形块(虚的)按照棋盘的几何结构显示出来,就构成了棋盘。将位置,长度不同的笔画(横,竖,撇,捺)按照棋字的几何结构显示出来,就构成了棋字。边框同理。

三.程序流程图。

四.源程序代码

DATA

SEGMENT LINE

DW

0

;矩形块左上角的行 ROW

DW

0

;矩形块左上角的列 PIX

DB

;矩形块的颜色 N

DW

?

;文字笔画的长度 PIX_A DB

;文字笔画的颜色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主程序

MOV AX , DATA

MOV DS , AX

MOV AH , 0

MOV AL , 4

INT 10H

;设置320×200彩色图形方式

mov ah,0bh

mov bh,01

mov bl,0

int 10h

KUAI

MACRO

R,L,N

;定义显示矩形块阵列宏

LOCAL LA,LB

MOV ROW,R

MOV LINE,L

mov di,N

LA:

MOV CX, N

LB:

CALL DISP_RECT

call delay

ADD row, 30

LOOP LB

MOV ROW, R

add line,30

DEC DI

JNZ LA

ENDM

HONG1 MACRO L,R,NUM,CHEN

;定义显示笔画宏

MOV LINE,L

MOV ROW,R

MOV N,NUM

CALL CHEN

CALL delay1

ENDM

KUAI

0,0,5

;显示棋盘奇数行

KUAI

15,15,4

;显示棋盘偶数行

HONG1 30,165,21,HENG

;显示‘棋’字

HONG1 15,176,60,SHU

HONG1 31,175,10,PIAN

HONG1 32,178,5,NA

HONG1 30,191,30,HENG

HONG1 15,196,45,SHU

HONG1 15,214,45,SHU

HONG1 40,196,19,HENG

HONG1 50,196,19,HENG

HONG1 60,191,30,HENG

HONG1 63,200,10,PIAN

HONG1 63,210,12,NA

HONG1 10,160,5,HENG

;显示角框

L5:

DISP_RECT

HONG1 10,160,5,SHU HONG1 10,223,5,HENG HONG1 10,228,5,SHU HONG1 80,160,5,HENG HONG1 75,160,5,SHU HONG1 80,223,5,HENG HONG1 75,228,6,SHU

mov

ah,8

;按q返回DOS int

21h cmp

al,'q' JNE

L5 MOV AH , 4CH INT 21H

PROC near PUSH AX PUSH CX PUSH DX PUSH SI PUSH DI MOV AH , 0CH

;指明写点调用 MOV AL , PIX

;取点的颜色

MOV DI , 8

;用于控制行显示循环

MOV DX , LINE

;取点的行坐标 DISP_2:

MOV SI , 8

;控制列显示循环

MOV CX , ROW

;取显示点的列坐标 DISP_1:

INT 10H

;完成点的显示

INC CX

DISP_RECT

DELAY

D11:

D12:

inc cx

DEC SI JNZ DISP_1

INC DX inc dx

DEC DI JNZ DISP_2

POP DI POP SI POP DX POP CX POP AX RET ENDP PROC NEAR

PUSH CX PUSH DX MOV DX,2500 MOV CX,25000

LOOP D12 DEC

DX JNZ

D11 POP

DX

;列坐标加2;循环显示完一行;行坐标加2;循环显示完8行

;延时子程序

POP

CX

RET DELAY

ENDP

DELAY1

PROC NEAR

;延时子程序1

PUSH CX

D11A:

D12A:

DELAY1

HENG

DISP_3:

PUSH DX MOV DX,10000 MOV CX,25000

LOOP D12A DEC

DX JNZ

D11A POP

DX POP

CX RET ENDP PROC near

PUSH AX PUSH CX PUSH DX PUSH SI PUSH DI MOV AH , 0CH

MOV AL , PIX_A MOV DX , LINE

MOV SI , N

MOV CX , ROW

INT 10H

inc cx

DEC SI

;笔画横的子程序

;指明写点调用

;取点的颜色

;取点的行坐标

;控制列显示循环

;取显示点的列坐标;完成点的显示;列坐标加1(行不变)12

JNZ DISP_3

;循环显示完一行

POP DI

POP SI

POP DX

POP CX

POP AX

HENG

SHU

DISP_4:

RET ENDP PROC near

PUSH AX PUSH CX PUSH DX PUSH SI PUSH DI MOV AH , 0CH

MOV AL , PIX_A

MOV DI , N

MOV DX , LINE

MOV CX , ROW

INT 10H

inc DX

DEC DI JNZ DISP_4

POP DI POP SI POP DX POP CX POP AX RET

;笔画竖的子程序

;指明写点调用;取点的颜色;用于控制行显示循环

;取点的行坐标

;取显示点的列坐标;完成点的显示;行坐标加1(列不变);循环显示完一列 13

SHU

ENDP

PIAN

PROC near

;笔画撇的子程序

PUSH AX

PUSH CX

PUSH DX

DISP_5:

PIAN

NA

PUSH SI PUSH DI MOV AH , 0CH

MOV AL , PIX_A

MOV DI , N

MOV DX , LINE

MOV CX , ROW

INT 10H

DEC cx

inc DX

DEC DI JNZ DISP_5

POP DI POP SI POP DX POP CX POP AX RET ENDP PROC near

PUSH AX PUSH CX PUSH DX

;指明写点调用;取点的颜色;用于控制撇的长度

;取点的行坐标

;取显示点的列坐标;完成点的显示;列坐标减1;行坐标加1;笔画捺的子程序 14

PUSH SI

PUSH DI

MOV AH , 0CH

;指明写点调用

MOV AL , PIX_A

;取点的颜色

MOV DI , N

;用于控制显示循环

MOV DX , LINE

;取点的行坐标

MOV CX , ROW

;取显示点的列坐标 DISP_6:

INT 10H

;完成点的显示

INC cx

;列坐标加1

inc DX

;行坐标加1

DEC DI

JNZ DISP_6

POP DI

POP SI

POP DX

POP CX

POP AX

RET NA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五.总结报告

①课程设计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程序的调试,我把程序写好并检查后没发现错误,然后上机汇 15 编却发现5个警告错误,看错误类型号,都是英语,看不懂,幸好课本后部附录里有翻译,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我还是不知道错误的那几行哪里错,看起来很正确。最后。经过思考和耐心检查,终于解决了,原来其中一行把宏实参0写成了O(读欧),这一行的错误导致了其他行的错误。调试程序确实需要耐心,这个错误很简单,但太隐蔽了,检查了20分钟,差点没抓狂。

然后遇到的问题是画流程图,由于以前没画过,也不知道用什么软件,就去网上搜索,于是发现了windows office套件中的 Visio。Visio确实很好用,操作很简单,容易上手,画出的图很漂亮,流程图终于完成了。

②创新和得意之处。

这个程序是仿写的,但基本上只是借鉴了它的方法,95%的内容是重写的,增加了许多东西和功能。我觉的自己的这个程序比较起来还是简洁的,设计了两个宏和五个子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然后在主程序中调用。代码看起来比较整齐,条理,如果要显示别的图像,只要在主程序中改一下宏的参数就可以了。

③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这个程序还是不够精练,五个图形子程序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功能区别不大,加上些判断,应该可以合并成一个子程序,两个延时子程序除了参数,其实是一个子程序,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子程序,这样用内存会少很多。

④课程设计的感想和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做完了,之前觉的很难,但做完以后,又感觉很简单,最起码对我的这个程序来说。曾经的困惑现在已经成了知识,有一种成就感。可以说,我享受了一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对此而言,前几天的辛苦和思考都是值得的。真希望这样的课程设计能多些。在课程设计中,感觉真正的学到了东西。以前书本上的知识得到融会贯通,更加透彻的理解了知识间的联系。指令系统也更熟悉了,看来学编程只有两种方法,看程序,写程序,先看后写。

在课程设计中,第一次领会到汇编语言的美妙。简洁,精确,效率,这就是汇编。汇编的简洁和对硬件的精确控制给我留下很深的映象。实现同样的功能,用c的 16 话编译出来也许得30条指令,但用汇编5,6条就解决了。写汇编程序时似乎可以看到cpu在如何工作。终于理解了学微机原理为什么要学汇编了。

第三篇: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2016

《计算机网络B》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软件1415班

学号:2014005960

姓名:朱伟 指导教师:林健

时间:2016年11月28日

实验一 PacketTrace 基本使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任务

在 Cisco Packet Tracer 中用 HUB 组建局域网,利用 PING 命令检测机器的互通性。

三、实验设备

集线器(HUB)一台,工作站 PC 三台,直连电缆三条。

四、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如图所示

五、实验步骤

1、运行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集线器(HUB)和三台终端设备 PC,用直连线(Copper Straight-Through)按“实验环境”图将 HUB 和 PC 工作站连接起来,HUB 端接 Port 口,PC 端分别接以太网(Fastethernet)口。

2、分别点击各工作站 PC,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 IP 地址配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 PC0:1.1.1.1,255.255.255.0;PC1:1.1.1.2,255.255.255.0; PC2:1.1.1.3,255.255.255.0。

3、点击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右下方的仿真模式(Simulation Mode)按钮。将 Cisco Packet Tracer 的工作状态由实时模式(Realtime)转换为仿真模式(Simulation)。

4、点击 PC0 进入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命令提示符(Command Prompt)。

5、在上述 DOS 命令行窗口中,输入 Ping 1.1.1.2 命令,回车运行。然后在仿真面板(Simulation Panel)中点击自动捕获/播放(Auto Capture/Play)按钮。

6、观察数据包发送的演示过程,对应地在仿真面板的事件列表(Event List)中观察数据包的类型。

六、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通过对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的操作,学会了Cisco Packet Tracer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了在CiscoPacket Tracer 中用 HUB 组建局域网,并利用 PING 命令检测机器的互通性,图形动态的展示了“数据包发送过程”以及“事件列表中显示数据包类型”,也让我对机器之间的互通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实验二 交换机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交换机基本配置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查看和测试交换机基本配置的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任务

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检查交换机的基本参数配置。

三、实验设备

交换机 Catalyst WS 2950-24 一台,工作站 PC 一台,控制台电缆一条。

四、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如图所示,说明:只需要利用控制台电缆将两台设备连接(蓝色线),不用管黑线。

五、实验步骤

1、运行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交换机和一台工作站 PC,用控制台电缆(Console)连接交换机和工作站 PC,交换机端接 Console 口,PC 端接 RS232 口。如实验环境图。

2、点击工作站 PC,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超级终端(Terminal),弹出超级终端设置(Terminal Configuration)对话框,点击 OK 按钮确定。

3、弹出超级终端运行界面,显示交换机的启动信息,出现“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提示,按“回车”键直到出现用户模式提示符 Switch>

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表3-1内容对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

六、个人心得:

通过本次试验,对交换机的配置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查看和测试交换机基本配置的步骤和方法。但在配置的过程中,因为对这些命令不熟悉,导致出现了很多错误,经过不断地改正,才减少了操作错误。以后还应该多动手实践去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以熟悉掌握交换机的配置。

实验三 VLAN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上创建VLAN、分配静态VLAN成员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配置两个VLAN:VLAN 2和VLAN 3并为其分配静态成员。

2、测试VLAN分配结果。

三、实验设备

Cisco交换机一台,工作站PC四台,直连网线四条,控制台电缆一条。

四、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如图所示:

五、实验步骤

1、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交换机和四台工作站PC,用直通线(CopperStraight-Through)连接交换机和工作站PC。

2、分别点击工作站PC0~PC3,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设置(IP Configuration),如图所示,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

PC0:192.168.1.1 255.255.255.0,PC1:192.168.1.2

255.255.255.0,PC2:192.168.1.3

255.255.255.0,PC3:192.168.2.1 255.255.255.0,3、划分VLAN之前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1的测试,点击工作站PC0,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DOS命令行(Command Prompt),打开DOS命令行窗口,在DOS提示符下输入:ping 192.168.1.2后,回车确认,测试结果表示连通。

同理,从PC0到PC2的测试结果也为连通。

而从PC0到PC3的测试结果不连通,因为不在同一网段。

4、创建VLAN 2 和VLAN 3 点击交换机进入其配置界面,选择命令行(CLI)项,如图所示,交换机命令行界面。输入实验指导书中“图4-3 创建VLAN”的命令,创建VLAN 2 和VLAN 3。

5、输入实验指导书中“图4-4 分配VLAN成员”的命令,静态分配VLAN成员,将交换机上的端口2、3、4分配成VLAN 2的成员,端口5、6、7分配成VLAN 3的成员。

6、测试划分VLAN后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从PC0到PC1的测试,点击工作站PC0,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DOS命令行(Command Prompt),打开DOS命令行窗口,在DOS提示符下输入:ping 192.168.1.2后,回车确认,如图所示。

PC>ping 192.168.1.2(通)。PC0和PC1在同一个VLAN中,且在同一个网段内。

从PC0到PC2的测试:

PC>ping 192.168.1.3(不通),如图所示。PC0和PC2虽然IP地址属同一网段,但分处于不同的VLAN中,所以不能相互通信。

从PC2到PC3的测试:

PC>ping 192.168.2.1(不通)。PC2和PC3在同一VLAN中,但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内。

六、个人心得

这次实验主要是VLAN的配置,主机必须在相同的子网和相同的VLAN中,才能通过交换机直接通信。通过本次实验熟悉了VLAN的原理与配置方法,以及VLAN与VLAN之间的通信方法。刚开始实验时,每一条线的端口之间都是按顺序连得,输命令却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输入,结果导致不通,后来才发现那些端口错误,以后还应该多加练习并熟悉这些命令的使用。

实验四 VLAN主干道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上创建交换机间的主干道,实现对多VLAN的运输。

二、实验任务

1、配置两个交换机上分别创建两个VLAN:VLAN2和VLAN3并为其分配静态成员。

2、创建两个交换机上的主干道,测试主干道的工作情况。

三、实验设备

Cisco交换机两台,工作站PC四台,控制台电缆一条。

四、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如图所示。

五、实验步骤

1、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两台交换机和六台工作站PC,按图5-1用直连线(CopperStraight-Through)连接交换机和工作站PC,用交叉双绞线(Copper Cross-Over)连接两台交换机的FastEthernet0/1口。

2、创建VLAN 2 和VLAN 3,按实验4中创建VLAN的步骤,分别在两台交换机上创建VLAN 2和VLAN 3。

3、静态分配VLAN成员,将两台交换机的端口2、3、4分配成VLAN 2的成员,端口5、6、7分配成VLAN 3的成员。

4、分别点击工作站PC0~PC5,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设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

PC0:192.168.1.1/24(表示IP:192.168.1.1 子网掩码:255.255.255.0),PC1:192.168.1.2/24,PC2:192.168.1.3/24,PC3: 192.168.2.1/24,PC4:192.168.1.4/24,PC5:192.168.2.2/24。

5、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1:PC>ping 192.168.1.2(通,相同VLAN,相同网段)

从PC0到PC2:PC>ping 192.168.1.3(不通,网段相同,处于不同的VLAN)

从PC0到PC4:PC>ping 192.168.1.4(不通,相同VLAN,相同网段,但分处于两台交换机,需要配置主干道)

请同学们再继续测试从PC0到PC3、从PC2到PC3、从PC2到PC5、从PC3到PC5的连通性并分析结果

从PC0到PC3:PC>ping 192.168.2.1(不通,网段相同,但处于不同的VLAN)

从PC2到PC3:PC>ping 192.168.2.1(不通,相同的VLAN,但处于不同的网段)

从PC2到PC5:PC>ping 192.168.2.2(不通,处于不同网段,相同的VLAN,并且分处于两台交换机,需要配置主干道)

从PC3到PC5:PC>ping 192.168.2.2(不通,处于相同的网段,相同的VLAN,但处于两台交换机,需要配置主干道)

6、分别在两台交换机中输入命令,配置主干道

7、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4:PC>ping 192.168.1.4(通,相同VLAN,相同网段,分处于两台交换机,通过主干道相连)。

请同学们继续测试各工作站PC间的相互连通性,并加以分析

从PC3到PC5:PC>ping 192.168.2.2(通,处于相同的网段,相同的VLAN,分处于两台交换机,通过主干道相连)

六、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如何创建两个交换机上的主干道,学会了如何实现VLAN间通讯,同时能熟练进行对主干道的测试工作。经过实验,得出了两个新的结论:(1)相同VLAN,相同网段,但分处于两台交换机,需要配置主干道。

(2)相同VLAN,相同网段,分处于两台交换机,通过主干道相连,他们之间是连通的。

实验五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超级终端配置路由器时的连接和参数设置。

2、掌握用配置向导配置路由器的步骤和方法。

3、掌握检查路由器配置和状态的路由器命令。

4、掌握手工对路由器进行初始配置的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任务

1、通过控制台电缆,利用超级终端软件和路由器配置向导对路由器进行初始配置。

2、通过控制台电缆,利用超级终端软件对路由器进行手工初始配置。

3、通过控制台电缆,练习常用路由器高级配置命令的用法。

三、实验设备

路由器一台,工作站 PC 一台,控制台电缆一条,交叉双绞线一条。

四、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一)超级终端登录路由器

1、运行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路由器和一台工作站 PC,用控制台电缆(Console)连接路由器和工作站 PC,路由器端接 Console 口,PC 端接 RS232 口。

2、启动超级终端。

3、在系统设置对话框中,出现“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提示时,键入“n”,出现“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提示,按“回车”键直到出现用户 EXEC 模式提示符 Router>。

(二)通过以太网口 Telnet 登录路由器

1、运行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路由器和一台工作站 PC,用控制台电缆(Console)连接路由器和工作站 PC,路由器端接 Console 口,PC 端接 RS232 口。

2、再使用交叉双绞线(Copper Cross-Over)连接路由器的 Fastethernet 0/0 接口和 PC 工作站的网卡接口。

3、启动超级终端。

4、在超级终端中对“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提示选择“n”,出现“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提示,按“回车”键直到出现用户 EXEC 模式提示符 Router>。

5、点击工作站 PC0,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 IP 设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为 PC0:192.168.0.2/24。

6、再选择运行 DOS 命令行(Command Prompt),如图 2-4 所示,打开 DOS 命令行窗口,在 DOS 提示符下输入:telnet 192.168.0.1 后,回车确认。已能登录路由器。

六、个人心得

在搭建实验环境时,要注意选对路由器的型号,开始时选错路由器型号,导致最后用telnet配置时,进入特权模式后没有show se的命令。

其次,要注意密码的输入,第一次输入的密码是登陆终端的密码,即配置时输入的“cisco”并非123456,就是说要理解命令的含义,不能照搬实验指导书的命令直接执行。而且提示password时就应该输入密码即可,刚开始怎么都输不进去就没有按下回车,后来才试着输密码后直接回车才可以。

通过本次实验,对于配置路由器有了一定的理解,也使我明白了想要学好网络知识必须经过不断地实践才能真正的理解其思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多看书并且多实践,这样才能进步。

实验六 静态路由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静态路由配置方法。

二、实验任务

置两台路由器上的静态路由,实现模拟远程网络互联。

三、实验设备

Cisco路由器两台,工作站PC两台,交叉双绞线若干。

四、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一)环境设置

1、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两台路由器、两台工作站PC,分别点击各路由器,打开其配置窗口,关闭电源,分别加入一个2口同异步串口网络模块(WIC-2T),重新打开电源,如图所示。然后,用交叉双绞线(Copper Cross-Over),(其中静态路由区域)分别连接路由器和各工作站PC,用DTE或DCE串口线缆连接各路由器(router0 router1),注意按图中所示接口连接。

2、分别点击工作站PC0、PC1,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设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分别为 PC0:192.168.0.2/24 gw: 192.168.0.1,PC1:192.168.1.2/24 gw: 192.168.1.1

(二)静态路由实验

1、点击路由器Router0,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项,输入命令对路由器配置如下:

点击路由器Router1,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项,输入命令对路由器配置如下:

2、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1:PC>ping 192.168.1.2(不通),如图

不通的原因是PC0和PC1间无路由可达,下面需要在路由器Router0和Router1中设置静态路由,使网络192.168.0.0/24和192.168.1.0/24能相互通信。

3、设置静态路由

接前述实验,继续对路由器Router0配置如下:

对路由器Router1配置如下:

也可采用:ip route 192.168.0.0 255.255.255.0 10.0.0.1格式。

4、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从PC0到PC1:PC>ping 192.168.1.2(通),如图所示。

5、在路由器Router0或路由器Router1输入show ip route 命令观察路由信息,如图所示。Router0:

Router1:

六、个人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如何配置静态路由,对网络之间的相互通信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设置路由之前,要先把wic-2t添加进路由器,要注意在添加模块时应该先把路由器的开关关闭,否则将会弹出错误,添加完后再打开开关,然后路由器才能出现相应的接口。

接着测试PC机的连通性,刚开始的时候由于PC0和PC1间无路由可达,所以路由不通。需要在路由器Router0和Router1中设置静态路由,使网络192.168.0.0/24和192.168.1.0/24能相互通信。当设置好静态路由后再次测试,工作站PC间便连通了。

如果在配置完后,如果出现问题不通的话,可以通过“show ip route”命令来查看路由器的路由表,从中看是否能找到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可以通过一段一段ping的方式来查看哪一段出现了问题。

实验七 RIP 路由协议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 RIP 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诊断方法。

二、实验任务

1、配置 RIP 动态路由协议,使得两台 Cisco 路由器模拟远程网络互联。

2、对运行中的 RIP 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诊断。

三、实验设备

Cisco 路由器两台,带有网卡的工作站 PC 两台,控制台电缆一条,交叉双绞线若干。

四、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1、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两台路由器、两台工作站PC,分别点击各路由器,打开其配置窗口,关闭电源,分别加入一个2口同异步串口网络模块(WIC-2T),重新打开电源。然后,用交叉双绞线(Copper Cross-Over)按图8-1所示分别连接路由器和各工作站PC,用DTE或DCE串口线缆连接各路由器,注意按图中所示接口连接。

2、分别点击工作站PC0、PC1,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设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分别为

PC0:1.1.1.1/24 gw: 1.1.1.2,PC1: 2.1.1.1/24 gw: 2.1.1.2。

3、点击路由器Router0,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项,输入命令对路由器配置如下:

Router0:

Router1:

4、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1:PC>ping 2.1.1.1(不通),如图所示。

不通的原因是PC0和PC1间无路由可达,下面需要在各路由器上设置RIP动态路由,使网络上各网段间能相互通信。

5、设置RIP动态路由

接前述实验,继续对路由器Router0配置如下:

同理,在路由器Router1上作配置如图所示。

6、在路由器Router0上输入show ip route 命令观察路由信息,可以看到增加的RIP路由信息。

同理,在路由器Router1上输入show ip route 命令观察路由信息。

7、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1:PC>ping 2.1.1.1(通),如图所示。

六、个人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的操作,我掌握了路由器动态路由RIP的配置,可以自己独立完成RIP的配置。在这次实验过程中理解了关于动态路由RIP的相关知识点。

在这次实验中,和实验六静态路由的配置相似,给路由器添加组件的时候一定要先关闭电源,然后在打开电源。

然后就是要理解rip命令的含义,用“network ip地址”命令分别配置路由器的两个端口,ip地址就是两个端口要使用的地址。我在配置的时候因为第一遍没有细看,着急配置,导致命令的IP地址输入错误,一时发现不了问题。后来才静下心来仔细的查找才发现。

实验八 单区域OSPF路由协议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诊断方法。

二、实验任务

1、配置OSPF动态路由协议,使得两台Cisco路由器模拟远程网络互联。

2、对运行中的OSPF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诊断。

三、实验设备

Cisco路由器两台,带有网卡的工作站PC两台,控制台电缆一条,交叉双绞线若干。

四、实验环境如图

五、实验步骤

1、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三台路由器、两台工作站PC及一台笔记本,分别点击各路由器,打开其配置窗口,关闭电源,分别加入一个2口同异步串口网络模块(WIC-2T),重新打开电源。然后,用交叉双绞线(Copper Cross-Over)按图8-1所示分别连接路由器和各工作站PC,用DTE或DCE串口线缆连接各路由器,注意按图中所示接口连接。

2、分别点击工作站PC0、PC1,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设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分别为

PC0:192.168.1.100/24

gw: 192.168.1.1;

PC1: 192.168.2.100/24

gw: 192.168.2.2;

Laptop0:192.168.3.100/24

gw:192.168.3.3

3、点击路由器Router0,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项,输入命令对路由器配置如下:

同理,配置Router1,如图所示。

再配置Router2,如图所示。

4、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PC2:PC>ping 192.168.3.100(不通),如图所示。

不通的原因是PC0和PC2间无路由可达,下面需要在各路由器上设置OSPF动态路由,使网络上各网段间能相互通信。

5、设置OSPF动态路由

接前述实验,继续对路由器R1配置如下:

同理,在路由器R2上作配置如图所示。

同理,在路由器R3上作配置如图所示。

6、在路由器R1上输入show ip route 命令观察路由信息,可以看到增加的OSPF路由信息。如图所示。

同理,在路由器R2上输入show ip route 命令观察路由信息。

7、测试工作站PC间的连通性。

从PC0到Laptop0:PC>ping 192.168.3.100(通),如图所示。

六、实验心得

在这次实验中,我掌握了单区域OSPF路由协议配置,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所谓链路状态是指路由器接口的状态,如UP,DOWN,IP及网络类型等。链路状态信息通过链路状态公告(LSA)发布到网上的每台路由器。每台路由器通过LSA信息建立一个关于网络的拓扑数据库。

在这次实验中要注意OSPF命令的格式,OSPF命令的格式为“#route OSPF 1;#network 路由口1的ip地址 子网掩码的反码 area 0;#network 路由口2的ip地址 子网掩码的反码 area0”,在这里要注意的就是要在rip命令的基础上添加子网掩码的反码和area0。

第四篇:述职报告 - 太原理工大学

院党委委员、学工办主任张俊义同志2010述职报告

我叫张俊义,现任外国语学院学工办主任,院党委委员。现将2010年一年来的履职情况汇报如下,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保持较好的学习习惯,不断钻研思想政治理论和教育、管理理论。

一年来,我坚持不懈学习党的思想政治理论,仔细阅读每期《共产党员》和《先锋队》党建期刊;仔细研读“创先争优” 活动和“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相关文件和知识;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知识,并就此听取报告一次;通过干部选学网学习高等教育宏观、微观知识近四十个学时;研读李开复系列成功学专著,研读井冈山干部学院编写的领导干部读本《为政常识三十讲》、《领导的哲学思维》、《领导方略论》。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使我思想不掉队,永葆先进性;教育与管理理论的学习,使我能摸准服务同学的脉搏,加强了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领导干部为政理论学习,开阔了我的领导思维,提升了我的领导素质,增强了我的领导能力。三种学习互相促进,给我提供了思考的资源和工作动力,让我得益不少。我在校报上和校创先争优活动网站上发表了《狠抓导通环节,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效》、《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抓实“培养”环节》两篇文章,为学校提供建设性意见两条。学习笔记、心得体会、计划与方案、总结与报告、论文与建议,我全年撰写字数逾五万。

二、严以律己,紧扣“培育人才”开展辅导和服务。严以律己表现在:工作出勤上,注意按时按点;服务学生工作作风上以人为本;服务学院发展上,大局为重;团队建设上,引领责任长存不息。虽然五月份在干部调整中受挫,但很快调整好了工作状态,该干什么干什么,还要干得更好。我不时提醒自己,我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我的状态不好,培育学生成才的工作效果就要打折扣,为了警醒自己和借助外界监督来完善自己,也为了使工作不缺位,我在办公室的门上贴上了“有问必答、热情服务、欢迎批评”的字条,并附上我的手机号码。为了提高大一新生的大学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大学生活效率,我用两周时间整理了我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为2010级全体同学做了《克服盲目,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做高效的努力》专题辅导报告,我十分欣慰——这是我为学生做的第六次公开辅导报告。六年前,我初上学工办主任时告诉自己,每年必须为学生做一次辅导报告,这是一个学工办主任的职责,今年,在有些不方便的情况下,我没有食言。

三、实事求是,为院党委决策建言献策。

我在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注意用理论指导实践,并注意对实践进行及时总结,上升为经验。作为学院党委委员,我没有虚占其位,我始终认为自己是班子的一员,某种意义上,我的言行也是班子队伍整体工作状况的一个微观反映,我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班子团结和树立班子威信。在这种思想下,对领导提出的问题,我总是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按照我的理解,把建议表达给领导,以为班子决策提供参考。也许,某种程度上,我说的多了一些,但通常地,正确的意见总是在与不同声音的辩论中形成的。我在努力做我认为该做的事。

四、注重团队引领,以“培育人才”为最高使命,提高学工办服务和辅导水平。

学院初创,百事待举,人员又少,所以学工办的同志们承担了不少额外的任务。基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有时不经意间放松了对本职工作的要求。我经常提醒他们,创业艰难,要和学院共风雨,但面对学生的工作不能马虎,我们,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做。我还经常提醒他们,一个辅导员的最高使命就是育才,一切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都要在这个高度下统御,过程、手段、方法的有效和适宜的使用,本身就是育才。在这样的共识下,让各种活动、任务、比赛、评选、会议带着关爱、带着信任、带着激励、带着启发走到学生中,濡养他们的灵魂,沉淀他们的素质,提高他们的技能。我们深知,“辅导员,辅导员,辅导水平有多高,职业尊严有多高。”我们一直在努力!

五、廉洁自律,工作规范。

五年以前我就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做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甚至做一个教育家,所以,每每行事,必以师者自律。我越来越在乎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规范开展各项工作。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从未有违法违纪的事情。

第五篇:太原理工大学社会实践方案

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

实践方案

按照团省委的要求,围绕我校今年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开拓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局面。服务大学生的成才需求,寻求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的校内外资源,在实行社会实践学分制的新形势下探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机制,校团委将在巩固以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机制,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扩大社会实践参与面,使我校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组织、有指导、有考核、有成效,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活动主题

今年校团委将以“投身社会实践,锤炼坚定信仰”为主题,通过引导让对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社会观察和表达,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内容

今年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进行“追寻

红色足迹,锤炼坚定信仰”的主题寻访活动,深入革命

老区探访老红军老八路,宣传他们的革命故事。深入了

解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

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回顾历史,对照今昔,同学们在深

刻体悟祖国精彩华章的同时,树立了无私为国奉献、实

现自我价值的远大目标。

2、为学校110周年校庆筹备探访老校友,通过各地校友会

和行业校友会,广泛联系校友,积极宣传校庆活动,吸

引各地校友回母校共度校庆日;宣传学校的发展,为校

庆筹备积蓄力量。

3、结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围绕我省“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目标,进行志

愿服务,感受山西经济的发展,服务社会的进步。

4、以“大学生眼中的今日山西”为主题,进行社会调研,通过实地深入的调查了解,感受山西的变化,为推进全

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5、以“增强团员意识教育”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以理论宣讲和“政策宣传”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加强

自身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使同学们在今

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团

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模范意识。

6、开展支农支教等志愿服务,通过播放电影、图书捐赠以

及精心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等形式深入农村,丰富

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7、开展以的素质拓展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将其作为实

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将严格

选拔一批青马骨干,利用暑期组织他们参观考察和素质

拓展,通过培训打造一支全省最好的学生干部队伍,培

养他们成为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8、社会调查和专业调研服务团,充分利用我校多学科的优

势,充分发挥学生暑期课余时间丰富的便利,通过积极

与校内外专业人才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专业

调研。

三、组织形式

今年的社会实践,结合相关需求、采取项目化的方式运作,以申报制的方式进行,在前期的充分准备的前提下,通过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和经费预算等,校团委根据申报的情况,遴选一定数量的项目予以立项,给予资助。通过组织集中营队和调研团队的方式扩大社会实践的覆盖面。

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委员会

2011年4月

下载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太原理工大学Java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Java中的int型变量在内存中占几个字节? A.2 B.4 C.6 D.8 2.下面几条代码执行后,变量i,j,k的值分别是 int i = 10; int j = 10; boolean k = ((......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要求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补充规定及撰写规范.doc 样本程序框架.txt 样本论文1.doc 样本论文2.doc 样本任务书3.doc 1.论文采用WORD2003格式; 2.论文里的流程图采用VISIO2003绘......

    太原理工大学校庆90周年

    太原理工大学校史知识竞赛 活 动 策 划 主办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承办单位: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太原理工大学校史知识竞赛策划书 一、 活动目的 在我校建校110周年的重要背景......

    太原理工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实验A(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000047) 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实验A(二)) 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Experiment A(2) 总学时:(32)实验学时:(30)上机学时:(0) 学分:(2.0) 适用专业:理工科各专业 一......

    C#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报告书 面向对象方法学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设计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课程 班 级:13软件工程1班 学 号:20130*** 姓 名:何** 指导教师:庄**老师 设计时间:2014年12月 1 附......

    OS课程设计报告书

    南通大学计算机学院课程设计 报告书设计题目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一级目录1……………………………………………………………页码 一级目录2…………......

    太原理工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太原理工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聘 任 条 件 一、政治思想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

    太原理工大学消防安全调研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消防安全调研报告 一、 调研时间:2011年11月4日 二、 调研对象:太原理工大学中区1号宿舍楼 三、 调研小组人员:卫浩,武晓忠,银旭飞,张鹏鹏,张超,郄伟刚,温岩, 张凯,张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