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我
如果不是我1
我不是想吐槽现在的社会。
当家里没人,无处安置我的时候,穿着校服跟着成年了的姐姐哥哥光明正大的走进KTV,门口的迎宾员只是做个请进的手势。而且面带微笑。起初只是以为有家长陪同才显得一切正常,可等我按耐不住跑出去,从车上拿出书包企图一个人再次进入时,他们还是同样的动作和表情。事实表明,并不是我想的`那样。
现在想到这些,还是想笑。
如果无处安置的人不是我,如果KTV老板认得校服,如果这些娱乐场所不是只为了多挣钱而营业,我一定会养成更多好习惯,坐在教室认真听课,回家开着台灯就算熬夜也工整的写完作业,奋斗几年争取考进理想中的上海复旦。绑个马尾,穿双最简单的帆布鞋,背着装满课本的书包,跟朋友并肩去上学。
四
再次拿起手机,屏幕上的时间瞬间变成了19:00。完成这篇作文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而这一天里,混混僵僵还不知道到底做了多少事儿。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可以实现我列下的这些,那么我就大可不必在这句话前加个如果了。其实我们都喜欢幻想,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满足自己的小小欲望。却被迷惑的记不起,假的永远都真不了。虽然永远这个词很荒诞。
扯远了。回到现实生活,我很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不管是成绩还是各项比赛的结果,我都希望能高人一等。同样我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在没有准备好要流出比其他人更多汗水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提前收获到应得的报酬。
所以,我想用五年的时间证明,我可以成功。
真的。
如果不是我2
看到阳光的时候,我会微笑;看到天空的时候,我也会微笑;看到山上一股一股的泉水不经意地溅到脚面上时,我也会。
我不是个善于打交道的孩子,多半时间都是自己钻在家里抱着电脑听歌写文章,看着新建的word文档一个人发呆。闺蜜说,没有人生性薄凉,只是习惯了孤独而已。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我也不记得了,只是想到幼时的朋友比现在多就会一阵头痛。
秋天已经循序渐进的'步入正轨,但持续的高温让人有些发闷。挡在窗户前的碎花落地窗帘偶尔被风吹起,又轻轻落下。屋后的庄稼地还是一样讨喜,大片大片的麦田微微发黄,快到成熟之时了。看着它我突然忘记了天气的不如意,转移目标去希冀枫叶的出现。
我喜欢枫叶的颜色,以及落叶铺满地的时候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学校也载有枫树,不少人都跑去卫生区捡几片叶子回教室,随便拿出一本书就夹在里面,做个书签也算留住了秋天。夕阳下的枫叶一半发红一半略黄,一个人走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好似童话故事变成现实世界。温馨淡雅,富有情调。人多了反而嘈杂,脚步挪动的只能让更多的叶儿遭遇不幸。地面上总有人在千挑万选,左手攥着不同形状的叶子,右手不停的扒拉“枫叶毯”,找到一片好看点的就往左手里塞。累计成一摞也不想就此罢休。等落日用最后的光照出了她的背影,才满意的离开。那是我。
如果总是孤身一人的不是我,如果沉默寡言的人不是我,如果能说会道是用来描述我,我一定会跑到街上,跟一帮子人无话不谈。慈祥的妇人,英俊的少年,还有我们一直羡慕的,无忧无虑的孩子。一个都不放过。
如果不是我3
撂下手机,飞快的在本子上写ABCD。
学生时代的我目前还在重复这样的生活。有时写着写着就突然领悟到很多不包括课本知识的知识,沾沾自喜却又会因为没有按时完成功课而焦虑。很多事情都能像这样,做的到让人心急如焚且难以置信。比如前些日子的天气预报说未来一周都是晴天,结果却下起了雷阵雨;比如跟人聊天突然忘记了要讲的内容,气氛因此变得尴尬;比如我抬头看了一眼日历,马上就开学了才发现作业只做了一半。
一如既往的翻看着各个科目的习题,一张一张凌杂的试卷从页面里掉落到地上。低头瞄了一眼,英语试卷上鲜红又扎眼的93分老老实实地站在试卷左上角。
你才考了93!
你竟然考了93!
对于前者,早就习惯了这类人各种冷嘲热讽的'眼神,我只能呵呵一笑之后当他们无病乱呻吟,或者形容他们是刚刚学会走路的狗狗,出了门就咬人最后还被当做疯狗打死。我能做到的就是稳住成绩不跟谁计较,也不算是我行我素反正就是尽力而为。然后冷眼旁观他们这帮优等生为了争个好名声互相残杀。至于后者,他们眼睛里透露出的只是悲悯和羡慕。像出生没多久的婴儿,饿着肚子想吃点什么但又因为不会说话而急得哇哇大哭。除了鼓励,貌似没有更可靠的安慰方法了。总之他们有个共同点,都能促使我更努力。
如果蹲在地上捡那张试卷的人不是我,如果考93分的人不是我,如果学生这个词跟我没有关系,我一定会身着便衣坐在学校操场的主席台上,看着跑道周围一个又一个穿着校服的中学生从我身边走过,而且一定要跟他们打声招呼。
邻家的孩子今年要参加高考,到我家来串门,提及高考,他满怀着一肚子对父母的意见,发牢骚:“还不是我那老爸老妈给‘逼’的,你得参加高考,你得争取考得好一点――”
“我看,说不定你还得感谢你老爸老妈啊!”
“为什么?”他问我。
我给他讲了下面的这个故事:
一个钢琴师在一家酒吧弹琴,原本绝大多数的观众是喜欢他的。可是有一个观众却提出,他再也不愿意听他弹琴,而是想听他唱歌。钢琴师不会唱歌,可那个观众非让他唱。酒吧的老板冲着钢琴师喊:“你要是想拿薪水就唱,否则滚蛋!”钢琴师被逼无奈,唱了生平第一首歌。人们发现,他自己也发现,他用独特的唱法演绎了“蒙娜丽莎”。自此,他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唱表演艺术家,他就是奈特金科尔。
“你那是拿名人吓唬人,我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他听了我的故事后,不以为然。
我现身说法,我也曾像他现在一样,被逼得不得不“考”。我大学毕业后,开始还算顺利,按部就班,就业成家。可是,我所在的单位是家企业医院,单位的经济效益后来越来越差,最后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一天,院长通知我待岗,我知道自此我要么开个私人诊所混日月,要么考研。可考研谈何容易,我都工作了10多年,学业荒芜,还得携家带口,操劳维持家庭生活。但是我还是决定拼搏一番,争取杀出一条血路,摆脱困境。谁知道我考研竟考了380多分,是我报的那所医学院里所有录取的研究生的第二名。可人人都替我惋惜,我也十分懊悔,要早知道自己有这么大能力,还不如报考北京的协和医科大学!我如今在省级一流医院顶尖的心脏内科工作,是一名高级的医师了,工资待遇之高就更不在话下。
我对那孩子说,不要以为被逼的经历只有伟人名家才有,平民百姓也有;不要以为被逼的经历只有自己才有,别人也有,几乎人人都有。
如果不是被逼,奈特金科尔不会迫不得已地挖掘出自己的才能,一辈子就只是一个在小酒吧里混日月的钢琴师;如果不是被逼,我也不会发现我有那么大的潜力,我可能还会在某个小诊所期盼着病人来就诊。
所以,你得感谢自己被逼,感谢逼你的人,他使你鼓足信心,睁大眼睛,扯去遮蔽你心灵的幕障,发现并挖掘自己的潜能,使你的潜能不至于束之高阁,使它不至于随岁月流失而泯灭,使自己从一个拥有才能而无用的人成为一个拥有才能又会运用才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