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情况简介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情况简介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中国美术学院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大力发展设计艺术教育,1997年经国家教育部和文化部批准,在上海浦东成立了以国有高等学校按新的办学机制运作的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2000年被文化部确定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改革试点单位。
学院办学十多年来,坚持“发扬美院人文传统,依托上海地域特点,融合国际都市优势,突出城市设计亮点,构筑设计教育高地,塑造求实创新人才”的办学思想,以立足张江、服务浦东、服务上海、服务长三角为己任,发挥机制创新的优势,凸显中国美院的品牌效应。学院凭借上海及浦东的区域优势,稳步建立适应都市社会和文化生产需求的特色专业学科群,建立培养都市创意型特色人才的国际化城市设计学院。
学院实行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系、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染织与服装设计系、媒体与影像设计系、公共艺术系、数字出版与展示设计系7个本科专业方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2个学科6个专业研究方向的硕士专业。
学院现有本科生1560名,研究生17名,现有专业教师88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6名。院务委员会主任: 徐嘉木
党总支书记: 傅肃琴(兼)
院长:吴小华 常务副院长: 范凯熹 副院长:段卫斌
党总支副书记: 陈肇
第二篇: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第三届艺术沙龙策划书1
第三届艺术沙龙策划方案(草案)
当代大学生艺术展 暨 中国美术学院第三届艺术沙龙
策划方案(草案)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艺术实践中心、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学生艺术实践中心是该院学生会重要的部门,性属
大学生设计机构。中心人才荟萃,有众多优秀的原创设计作品源源涌现,并且频
繁获奖。主要举办“第一界艺术沙龙、第二界艺术沙龙、镭晶杯水晶设计大赛,接受上海东方电视台采访和其他多次展览……)
协办单位:(浦东、张江政府 各大高校 企业)待定
冠名:(企业)待定
地点:张江当代艺术馆 已定
主题:我的视野,我的生活。(主标题)艺术源自青春,创意、灵感点亮城市生活。目的:此次活动旨在为当代大学生及80年代出生的艺术创作者、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
自我艺术才华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也为浦东这块新的高科技产业区注入新的艺术
活力,让更多艺术家集聚浦东,推广张江,活跃张江创意产业,关注张江创意产
业。让艺术走进我们的生活,创意灵感点亮青春的火花。
展出时间:此次展览系巡回展,为期1月。预计11月末开展。
参展人员要求:面向全国各大知名高校学生,80年代出生的艺术创作者、青年艺术家
展览顾问:韦天喻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是我国较长
一辈著名雕塑家,享有广泛的学术声誉,曾参与在法国巴黎的中法文化年的开幕
式的策划,和闭幕式的作品展出;2007年上海特奥会公共艺术项目;主持中国
杭州整治西湖南线的公共艺术项目;主持上海市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紫竹科学园公
共艺术工程整体规划以及上海市十大城市雕塑重点项目的规划。)
总策划:
策划小组:
布展人员:
支持媒体:《Bonus》校园媒体
原创岛http://
艺术实践中心论坛
状态社区
序:韦天喻教授
后记:(待定)
作品要求:作品要求为原创作作品,紧扣主题.富有艺术气息和当代大学生、青年独
特的艺术活力和内涵。作品题材不限,包括雕塑、油画、国画、陶艺、装置、影像、行为艺术、方案艺术和展览期间,展馆的现场创作和互动表
演,如现场涂鸦及富有艺术感的生活用品……
吉祥物及此次展览LOGO设计:由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艺术学院艺术实践中心承办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实践中心
1讲座:此次展览预计设4个讲座:1创意产业讲座(浦东政府)
2当代艺术讲座(韦天喻教授)
3学生、青年艺术家互动交流讲座(邀请当代青
年艺术家)
4当代设计讲座(联想集团上海公司设计总监)
投稿方式: 有意向的同学,先把作品的电子稿发送到中心邮箱,经评委审定通知后
将作品原件邮寄到上海 张江高科技园区 春晓路 109号 一号楼 一楼
实践中心。
注:作品需附《应征作品原创承诺书》
在线投稿及交流: QQ:
QQ:
QQ:
MSN:
电话:
截止日期:2007年10月10日
展前准备工作:1资金筹备
2海报设计(作品应征用和活动宣传用)
3作品收集(作品数量为30~50件,作品挑选,填写参展资格表)
4活动宣传(海报设计,张贴 通过网站、媒体进行宣传,预计宣传
工作工作持续1个月)
5纪念品筹办、证书、酒会筹备(签名册)、工作证设计打印
6请帖设计、印制、分发(邀请政府领导,学院教授和学生代表……)
7宣传册设计、打印
8杂志、媒体版面预留
9与其他高校商议巡展时间、地点、资金等事项
展览中:1安排工作人员、布展
2开幕式1来宾签到、主办者,贵宾致词(政府领导.学院教授,策划人,青年艺术家代表致词)
2社团表演
3酒会
3纪念品及附加产品的销售(马克杯、T-恤等)(另安排)
展览后期:1评选、颁奖
2对此次作品做图像保留,出版纪念册
3部分作品返还,撤展
4媒体投稿
奖项设立:一等奖(1名)奖金1000圆及获奖证书、奖杯|、纪念品二等奖(3名)奖金800圆及获奖证书、奖杯|、纪念品
三等奖(5名)奖金600圆及获奖证书、奖杯|、纪念品
注:凡参加展览的选手均获入围证书和纪念品
预算:
一、前期宣传:1海报(海报设计、打印、张贴、分发)1500圆2宣传册(设计、打印、张贴、分发)600圆
3作品邮寄费(返还)2000圆
4纪念品成本1500圆
5请帖印制(设计、打印、张贴、分发)800圆
6作品装裱4000圆
二、展期:1酒会(开幕式准备、酒水、食品、员工费)5000圆2工作人员3000圆3附加产品成本(马克杯、T-恤等)1000圆4画册出版2000圆
三、展后:1奖金6400圆
2证书成本500圆
3奖杯及纪念品900圆
3其他备用资金(办公费、交通费、必要开支2000圆)
四、讲座花费:1中国美术学院场地租用费:1000圆
2聘请4位艺术家及联想设计总监:3500圆
3讲座茶水费:600圆
4媒体见面会(邀请电视台等):1000圆
总计: 36300圆
第三篇:08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环艺毕业论文题目总结
07级A
公共艺术中的雕塑
大型商业广场内服饰橱窗设计的模式和探讨
谈上海地铁壁画设计
大型商业广场内公共收银台的设置
城市人工景观规划与设计初探
休闲茶馆的绿色视觉空间
浅说城市景观中的铺装设计
公共厕所环境设计的调查及分析
橱窗展示设计在服饰专卖店的运用
对在城市商业次中心设立社区文化中心的思考
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及其新任务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园林建设
关于上海中老年社区健身中心建设的思考
浅析小区景观中的“灰空间”
“城”式大学对现代大学城校园形态的探索
地铁通道空间的装饰材料的运用与分析
浅谈地铁商业空间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试论上海地铁商铺空间的合理开发 浅谈陆家嘴地区公景观公共设施设计
坐具在城市广场中所起的作用—坐具、广场和人群
07级B
浅谈上海居住区景观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浅析水体景观设计中的景观水处理
售楼处室内空间功能分析与研究
大型购物广场内部公共休息座椅的设置
校园空间营造设想
论建立城市中心区人行步道为主干的交通体系
对上海无障碍化设计规范实施的思考
住宅购物广场栏杆安全设置的调查及分析
浅论世博会场馆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建筑光影与空间分析
视知觉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地下铁公共空间设计文化性的研究
论教学场所与学习效率
地铁商业空间分析
创造复合多样、可步行的邻里环境
购物中心商业空间结构和发展趋势—对上海都市购物中心的未来商业空间结构的探讨 景观色彩与人的感情意识
探询现代住宅的交流空间
浅谈风水美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上海老年活动中心现状的调查研究与思考
浅谈景观设计中花镜的应用
怀旧场所精神—探寻可怀旧的居住区场所精神 关于建立社区图书馆的思考—以上海为例 浅谈上海屋顶绿化的必然与市场前景 生活住宅小区以人为本的公共设施
07级C
浅析适宜老年人的居住区景观设计
公共建筑的造型探讨
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步行街的空间营造 浅谈竹子在景观中的运用
写字楼的格调与景观设计
现代中国圆领中水体运用的继承和发展的研究 地下铁公共空间的“光”的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铁的文化性
综观景观的文脉延续性
试论景观的可变现
对未来型幼儿园设计的思考——上海静安寺地区 大型超市生鲜环境的营造
论上海历史建筑遗产的内部功能置换现状 商业建筑与商业信息的表达
城市广场——人性空间
浅析现代图案在广场设计中的应用
大型商业广场内专卖店的店面设计
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探讨
第四篇:美术学院简介
美术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学生会简介 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学生会是一支服务于学生的优秀团队,成立于2010年,前身是咸阳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学生会。美术学院学生会由主席团和下属的九个部门组成,分别为文艺部、学习部、信息部、宣传部、外联部、生活部、体育部、组织部、社团部。各部门分工明确、互相帮助,举办的多次活动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在过去的一年里,美术学院学生会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学雷锋、创和谐敬老院活动、丹青笔墨书画展、回收废旧电池活动、女生节活动、为患病的鲍旭同学募捐等。此外美术学院学生会还协助并参与了学校的多次活动,包括文艺晚会、网页设计大赛、英语竞赛、排球比赛,篮球比赛等,并且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历次活动和比赛中,学生会成员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为美术学院争得了荣誉。
新的一年,美术学院学生会将在学院团总支的带领下,不断创造辉煌,继续为美术学院争光添彩。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热衷于学生工作的同学加入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第五篇: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简介
中国美术学院位于中国文化古城-杭州。其前身是著名的民主主义 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28年创建的国立艺术院,是当时中国最高的艺术学府,校址在杭州西湖孤山罗苑。学校以蔡元培先生“思 想自由,兼容并蓄”思想为办学方针,提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目标,参照外国美 术学院的模式,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初设立中国画、西画、雕塑、图案四个系及研究部和预科,后又增设建筑、音乐专业。
1929年艺术院改为国立杭州艺术
专科学校,1937年7月7日,抗日战 争全面爆发。11月杭州艺专始迁诸暨,后迁江西贵溪,再迁到湖南长沙。当时的教育部下令内迁的杭州、北平两国立艺专在湖南沅陵合并,定名 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其后学校又内迁到昆明、重庆坚持办学,维系中国艺术教育之命脉。
1945年8月抗战结束后,当时的教育部确定艺专复员杭州,并且定 为永久性校址。在此后不久,联合国建立之初,我院前身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视为中国艺术教育最高学府。1950年11月学校改名为中 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7年7月学院从孤山迁往南山路现址。1958年6月,学院改名为浙江美术学院。
从1961年起,学院被文化部列为直属重点高等美术学院。此后,学院 工作得到大力改进。首先调整科系设置。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4系以及原
有专业设置保留不变;新增设的工艺美术系设染织美术、装潢美术、陶瓷美术3个专业。并于1963年增设书法篆刻科,这是我国美术院校设立该专业的创始。经国家教委和文化部批准,浙江美术学院于1993年11月16日 起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
建院七十多年以来,学院十迁其址,五易其名,风风雨雨,历经沧桑。其间学院聚集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外闻名的艺术家,如林风眠、黄宾虹、潘天寿、刘开渠、吴大羽、颜文梁、倪贻德、李苦禅、李可染、艾青、庞薰琹、萧传玖、董希文、王式廓、常书鸿、关良、黄君壁、王朝闻、罗工柳、力群、彦涵、朱德群、吴冠中、赵无极、席德进、赵春翔等。当今活跃在 国内外艺坛的许多艺术家都曾经在此学习、教学。中国美术学院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英才,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蜚声海内外。
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极具声望的高等美术学府,也是当今国内 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综合性美术学院之一。具有教授资格和博士生资格审定权。学院设有造型艺术、设计艺术、艺术研究三个学部,分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工业设计与陶瓷、美术史论、综合绘画等11个系。另设有国际培训中心、上 海设计艺术分院、成人教育分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附中等教学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远续千年艺术之流脉,近得西湖山水之意蕴,是艺术 学习和创作的胜地。在世纪交替之际,学院抓住机遇,加速发展。未来的中国美术学院将成为地跨杭州、上海的美术学院。遵照江泽民主席提出的 “为建设一流的高等艺术院校而努力”的指示,中国美术学院正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中国美术学院
高校代码:10355 所在省市:浙江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218号
联系电话:0571-7079585 学校传真:
学校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