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个人所得税筹划探讨
我国个人所得税筹划探讨
目录
一、个人所得税筹划的含义.......................2
二、个人所得税筹划的意义.......................2
(一)使纳税人利益最大化......................2
(二)促进纳税人更了解法律法规.................2
三、个人所得税筹划的设计方法.....................2
(一)个人角度....................2
(二)企业角度....................3
四、个人所得税筹划案例分析..........................3
五、个人所得税筹划注意事项.........................4
六、小结..........................4摘要:我国个人所得税额纳税总额逐年上升,从三十年前的仅仅几百万元迅速上升到目前的几千亿元,由此可见,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对纳税人的影响越来越重,故本文从纳税筹划的含义、意义、具体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举例进行深度分析,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进行筹划探讨。
关键字: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收入分配
一、个人所得税筹划的含义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即指调整居民与非居民人同税务调整机关发生的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征纳和管理的社会关系以及法律法规的总述。
纳税筹划也就是税务筹划,是指根据国家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纳税人需要以投资、分配等方式事先对个人所得资金进行筹划,以达到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支出,来获取更大的收益。
我国从1980年开始征收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到目前为止,个人所得税总额只增不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税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我们以实例进行分析,冀中能源东庞2007年个人所得税代扣总额为 1077 万人民币 ,人均需纳税每年1900元;2009年个人所得税代扣总额为2376万元 ,人均需要纳税每年4300元。仅仅3年,个人所得税总额便增长了1000多万元,人均个人所得税更是以年49.9%的速度增长了3000余元,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所得税的筹划。
个人所得税筹划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并受到法律的保护,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因而,人们应当对收入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来维护自己应得到的利益,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个人所得税筹划的意义
(一)使纳税人利益最大化
纳税人可以对个人的收益进行事先筹划,合理安排,减少纳税数额,收获直接利益,或减缓纳税时间,收获时间价值,使得纳税人获得最大的利益。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仅是根据收益数额来进行纳税,却未能考虑到纳税人个人所能承担的纳税能力,往往会使得一些人缺少积极性,而通过纳税筹划,获得最大利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二)促进纳税人更了解法律法规
中国是法治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也越来越完善。纳税人要想进行纳税筹划获取最大的利益,就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免触犯法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也促使人们主动的去学习法律法规,懂法才能用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三、个人所得税筹划的设计方法
(一)个人角度
1.纳税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转换身份
根据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同身份的纳税客户纳税额度不同,纳税人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主动转换自己的纳税身份,在相同收入的条件下,纳税最少,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2.合理利用国家纳税优惠政策
纳税人可以根据国家规定的免税、减税、起征点、扣除额、税率差异、退税等, 事先进行筹划,合理安排,在同样的收入条件下,以获取最大的利益。
3合理使用纳税期限
纳税人可以根据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尽量延期纳税,合理使用纳税期限,以获取最大的时间价值,从而获取最大的利益。
4将收入合理调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性质不同的收入,所需纳税数额不同;性质相
同的收入,所需纳税数额也有差异,纳税人可以根据这些相关的规定,在不违反法律的原则下,改变收入性质,以达到纳税数额最低,收益最大的结果。
(二)企业角度
(1)企业应允许员工将自己的部分工资(3%-5%)以利用发票报销车费,伙食费,办公用品费等形式,这样可以使得员工在原有工资没有发生变化的同时,降低了自己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就是相当于,企业需要承担客户部分办公开支,但企业少发给员工部分数额工资,这样员工可以少缴纳一些个人所得税,而企业又可以利用发票增加可抵项目,可谓是一举两得,互利双赢。
(2)企业可以适当降低员工的工资收入,并以提供休假旅游经费补贴来作为补偿。企业员工可利用休假进行旅游放松,将费用以发票的形式会企业报销,这样,可以是员工更好的投入到工作氛围当中,而实际上,企业并没有因员工外出旅游而多投入资金,员工也并没有损失自己应有的工资,反而降低了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3)企业可以给员工提供免费的上下班班班车服务,这样可以确保员工准时上下班,避免迟到、早退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减少员工上下班所需的交通费用,此外,企业所需车辆磨损费用,油耗费用,汽车维修费用也可以转为企业自身消耗的费用,大大降低的企业所需纳税数额,又是一举两得的良策。
(4)企业应适当为职工提供培训。很多员工不仅看重自己的工资数额,而且同样很重视自己的发展,因而很看重自己技能的提高,渴望得到系统化培训。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所需费用,员工利用培训提高自己技能,从而使工作效率提高,为企业增强综合实力,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企业所消耗的培训费用也可以降低企业所需纳税数额。
(5)企业应该合理的平均分摊员工的工资、奖金。根据国家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工资数额越高,其税率就越高,需要支出的纳税金额就越大。现如今,员工的奖金大多数集中于年底。企业可以有计划地将其平均分配到12个月之中,这样可以避免有的月份较高,有的月份收入较低,这就意味着收入较高的月份需要缴纳更多大的税务金额。而如果把员工的工资、奖金平均分配到12个月份当中,则可以适当的减轻员工高额的个人所得税负担,保护了员工的合法利益。
四、个人所得税筹划案例分析
案例一:北京市一姑娘张XX1994年嫁给一位美国人, 并在北京市内居住, 两给人一起在北京市XX外资企业工作, 张XX还在韩国有一份兼职模特工作, 2008年1月张XX加入美国国籍, 以后张XX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工资和境外合并打一起, 在每月的工资总收入扣除标准费用1600元的基础上, 同时还会享受3200元附加减除费用。涨XX减少了中国国内的个人所得税,就是得益于改变了国籍,。
案例二: 张XX因需更换住房,对房屋进行设计、装修、更换家具与王XX签订了一份劳务总和为8000元的合同。根据上述税率算法,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1280元(8000X(1-20%)X20%=1280),但是,如果张XX与王XX分别签订设计2000元,装修4000元,更换家具2000元的合同,总额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却仅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1120元((2000-800)X20%+ 4000X(1-20%)X20%+(2000-800)X20%=1120),节省了共计160元,减轻了纳税者的负担。
案例三: 韩教授应邀2008年3月于XX大学授课10天,赵教授每天可得四千元薪金,一共可以拿到四万元, 然而赵教授确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共计7600元(40000X(1-20%)X30%-2000);但是如果赵教授适当改变授课时间,于2008年3月份和4月份分别进行授课,每次5天,授课总时间、薪金并未发生变化,此时,赵教授却仅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共计6400元(8月份:20000X(1-20%)X20%=3200元;9月份:20000X(1-20%)X20%=3200元;3200+3200=6400元),总共节省1200元,可减轻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案例四:王先生经营着一家服装商店, 兼营生产,2009年王先生服装商店税前收益10万元,服装生产税前收益6万元,总共税前收益16万元,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49250元(160000×35%-6750=49250元),但是如果进行筹划,将服装生产单独开一家公司,由妻子经营,则应缴纳税款42500元(100000×35%-6750+ 60000×35%-6750=42500元),总共节省6750元。
案例五: 李XX于2009年收入工资4000元/月,此外,李XX每月获得兼职收入4000元,共计8000元 其应纳税额为905元((4000+4000-1600)×20%-375=905元)。但是,如果李XX将兼职工资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则可以分开计算个人所得税额,共计875元((4000-1600)×15%-125+4000×(1-20%)×20%=875元),共节省30元。
案例六: 上海市的孙先生计划以100万元人民币的价钱卖掉自己的住房,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1万元(房价的1%,注:此处不考虑其他税种),但如果孙先生在一年内可以买进市场价大于或等于100万元人民币的房子,就可以将1哇元的个人所得税悉数退回到孙先生手中,可以减少一万元的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五、个人所得税筹划注意事项
1.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中,因而,税收的相关政策、法律还在不断完善之中,随之导致较频繁的变化。这也就使得纳税人必须随着法律、政策的改变而适当的调整自己的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保证筹划方案的同步性、合法性。
2.个人所得税的筹划同样需要付出时间。金钱等成本,日过需要付出的代价超出了个人所得税所带来的收益,则得不偿失,失去其原本的意义。
六、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工资收入越来越高,个人所得税也经常出现在人们眼前,这也就使得个人所得税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合理合法的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也越来越重要。综上全文,我认为应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切不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可偷税、漏税,要学习法律,认识法律,运用法律;
第二: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得税法的相关规定,纳税人对自己的个人所得税有很大的筹划空间,值得财务管理者积极深入地进行探索,以获取更大的合法收益。
第三:纳税人在实践中筹划自己的个人所得税,有利于纳税人深化对于法律的认知程度,有利于个人所得税法律的普及、推广,有利于促进相关机构完善个人所得税法。
综上所述,无论是理论上分析个人所得税筹划,还是现实中个人所得税筹划的案例无一不说明:合理合法地筹划个人所得税对纳税人谁有很大的好处,能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蛇企业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带来了更多的收益。此外,国家的税收虽然暂时减少了,但放眼未来,企业的发展,员工工资的增加也能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利润。换言之,个人所得税筹划有利于个人收益的提高,也有利于企业利益的增强,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盖地、蔡昌.纳税筹划及案例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版.[2 ]苏春林.纳税筹划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 ]刘佐著.最新个人所得税知识问答〔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6年版.[4 ]张正军.个人所得税实务全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5] 王兆高主编:《税收筹划》〔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 沈关祥主编:《国家税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 谷义等编著:《纳税筹划》〔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8] 甘功仁著:《纳税人权利专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9] 刘剑文著:《税法专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0]刘剑文著:《税法专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篇: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摘 要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关注程度也大幅提高。许多纳税人已从过去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采取各种方法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发展为积极运用税法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转换税目,临界点分析等进行纳税筹划,尽可能地减轻人们的纳税负担,减少不必要的纳税支出,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获得最大收益。个人纳税筹划越来越受到纳税人的重视。对于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个人所得税原理及其分析的概括以及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希望能提高纳税人的纳税筹划意识,对个人纳税筹划有所帮助。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税负
I Personal income tax on the tax planning
Abstract Personal income tax is a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of the taxpayer a basic righ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s income has improved, along with rising incomes, for individual income tax also greatly improve degree of concern.Many taxpayers from the past has secretly or unconsciously take all kinds of methods reduce their own tax burden, development of the tax law for positive use the preferential tax policy, convert the tax items, the critical point analysis of tax planning,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tax burden on people, reduce unnecessary tax expenditures, realize the after-tax profit maximization for maximum profit is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taxpayer.For this kind of situ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principle and its analysis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hope to improve taxpayer tax planning consciousness, individual pay tax to plan to help.Key Words:personal income tax;tax payment preparation;tax burden
II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引言................................................................1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概述.................................2
(一)纳税筹划的概述...................................2
(二)纳税筹划与避税、节税、偷逃税等相关概念的区别...............2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概述............................3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4
(一)充分利用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4
(二)转换纳税人身份....................................4
(三)转换税目........................................4
(四)延迟纳税........................................4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尚且存在的问题........................5
(一)税收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素质不高...................5
(二)个人所得税的偷税现象普遍存在..........................6
(三)对涉税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不够..........................6
四、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的解决措施..........................6
(一)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7
(二)加大对偷漏个人所得税的查处、打击力度.....................7
(三)加强税收源泉控制、防止税款流失........................7 结 论............................................8 参 考 文 献..........................................9 致 谢............................................10
III
引 言
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税收征收过程中,政府和纳税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相对一致的关系:政府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收税,而纳税人则要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少缴税。
目前我国税收筹划还仅仅处于探索,研究和推行的阶段,近几年来,随着个人收入的不断增加,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纳税人数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纳税税种,并且对个人收入征税的范围涉及11个项目之多,于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便应运而生。随着税收筹划理念的引入,人们开始接受这种新的理念并通过学习研究寻找能够减少个人纳税的方法。纳税筹划主要是站在纳税人的角度,通过不违法的、合理的方式以减轻自身税负、防范和化解纳税风险,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概述
(一)纳税筹划的含义
所谓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筹资、经营、理财等一系列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和筹划,从而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税收支出,以谋求最大限度的纳税利益,实现税后利润或现金流量最大化。也就是说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从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规划和选择,利用税法给予的对纳税人最有利的可能选择与优惠政策,选出合适的纳税方法,从而使纳税人的税务负担得以延缓或减轻,从而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标而采取的行为。
总而言之,纳税筹划是以不违反国家税法为原则的,其主体是纳税人,手段是“计划和安排”,目的是减轻税负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国内一般公认的纳税筹划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性:
1.税收筹划的前提必须是遵守或者至少不违反现行税收的法律法规。
2.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交纳最少的税款”或者“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3.税收筹划具有事前筹划性,是指纳税人通过对公司经营或个人事务的事先规划和安排,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二)纳税筹划与避税、节税、偷逃税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1.避税与纳税筹划的区别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事先对筹资、投资、经营等活动进行的筹划与安排。纳税筹划具有合法性、预期性、风险性、收益性、专业性五个基本特征。一般来讲,纳税人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差别和税法的不完善,以减轻税收负担,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合法的。而避税包括正当避税和不正当避税,正当避税事实上是纳税人在熟知税法及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在不直接触发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的巧妙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行为。避税行为人往往打税法的“擦边球”,并不会直接触犯法律规范。而不当避税是指偷逃税这一违法行为,它不属于纳税筹划的范畴。2.节税与避税的区别
节税是指纳税人充分利用税法的优惠政策和差别待遇,采取法律许可的正当的手段以减轻税负支出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节税是纳税筹划的低级阶段。避税与节税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节税行为符合国家的立法意图和政策导向,各国政府都持有支持的态度。而避税则不仅包括节税,还包括纳税人利用税法上存在的漏洞,钻法律的空子,通过巧妙的隐蔽的行为安排其经济活动,虽可暂时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不利于长期经营和发展。因为漏洞一旦被堵上,纳税人将无能从中获利。3.偷、逃税与纳税筹划的区别
关于偷、逃税,我国税法有明确的规定并给予严厉的惩罚。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中明确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叫偷税;逃税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用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防碍税务机关追缴税款的行为。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偷、逃税的三个基本特征是:非法性、欺诈性、事后补救性。偷、逃税直接触犯税法的规定,导致政府当期预算收入的减少,有碍政府职能的实现。偷、逃税与纳税筹划都有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特点,但是偷逃税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概述
社会在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在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也在逐渐的提升因此,针对个人收入的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发展情况就开始变得迫切和重要。一大部分的纳税人之前的做法是通过一些细枝末节的手段来分散本身的一些税款方面的压力,而目前,这种方式已经成为过去,他们主动通过税法的税收优惠方式,利用转换税目,临界点研究来实现纳税安排,相应的分散一些税收压力,而且降低一些额外的纳税支出,争取实现最平衡的状态。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主要是主体参照个人所得税税法的相关对顶,履行纳税义务之前对纳税负担优化组合以及最有利自己的选择。就是说纳税人在充分学习了解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法的基础之上,通过掌握与之相关的财务会计知识,并且充分利用税率、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对个人收入事先筹划和安排,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应纳税额的一种合法行为。根据个人所得税特征,这个内容筹划基本概括为以下:
1.个人所得税来源确定包括: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相关内容来看:对于长期居住在国内,亦或是没有固定住所但是在国内停留时间达到一年或者一年以上,这些人在国内外获得的收入,根据法律规定必须要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工作,而对于那些在中国国内没有固定的住所,并且在中国国内停留的时间也没有满一年的人员,在中国国内获得的各项收入,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收取。
(1)薪资所得,把纳税人在职、工作的公司部门的所在地,列入所得来源地。
(2)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作为所得来源。
(3)劳动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活动,作为筹划的来源。
(4)不动产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作为来源;动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为所得来源地。
(5)财产租赁所得,以租赁财产的使用,作为所得来源地。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根据支付利息、股息、红利的企事业、机关团体、组织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适用,来作为所得税来源。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囊括全部的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和一些在中国国内获得收入的外籍人员港澳台同胞等。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参照地址以及时间内容,划分成居民纳税人以及非居民纳税人两种,他们之间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
(1)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根据户口、家庭、经济利益联系,于中国国内长期居住的个人,亦或是没有住所但是停留时间超过一年的个人。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这里所指的中国境内是指中国大陆地区,目前还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就是不符合居民纳税义务人相关干抽的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具备了有限纳税义务,也就是知识对于在中国取得的收入需要纳税。3.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按不同项目确定: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实现超额累进税率的办法。
(3)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对劳务所得所得一次收入比较大的,能够进行加成征收,相关内容有明文规定。
(4)稿酬所得,适用比率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其实际税率为14%。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实现比率税率。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
(一)充分利用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政策的主要起到了对于社会的调节作用,起到了一个杠杆的作用,因此安排相关的纳税种类的时候,大体上都实现了税收优惠和照顾项目,这些优惠内容涵盖了免税、减税、起征点划定、税率差异、特殊政策等等。而且,纳税人能够通过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手段,具体进行经济活动规划,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二)转换纳税人身份
我国税法明文表示,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但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同的。而纳税人自身定位的不同,为纳税筹划的实现进行协助。纳税人能够依据税法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规定,进行身份的合理安排,从而在合法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利益。
(三)转换税目
个人所得税法针对不同形式的收入都有着具体而详细的规定。纳税人能够参考此类
规定的内容,科学的对于个人收入属性进行调整,设计,最终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四)延迟纳税
延迟纳税可以使个人在不减少纳税总额的情况下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税款越晚缴纳,其经济成本就越低。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尚且存在的问题
个人纳税筹划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税收征管制度的不规范、不合理,税收征税双方对纳税筹划认识的不到位,税收的建设和宣传相对滞后等因素都制约着我国纳税筹划的发展。而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税收法律体制的不断完善,纳税筹划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第一,我国税收制度越来越完善,个人所得税以及财产税模式逐渐成熟,个人所得税群体攀升,而且人们的纳税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对纳税筹划越来越关注。第二,目前税收收取工作以及税法的规范化都在完善,将来会有更多的税源出现,很多违法现象也会被杜绝,因此税收筹划亟待解决。第三,跨国公司以及各种律师、会计师、税务师事务发展壮大,这些团体进一步加速了纳税筹划的发展,为中国的税务体系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个人理财的重要内容,进行个人理财规划需要正确充分的理解纳税筹划的概念及相关政策环境和风险,掌握一定的的避税、节税的方法和技巧。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发展已久,特别是国外,被全社会范围接受认可,广泛应用在会计主体里面。但是目前我国个人税收筹划还仅仅处于探索、研究和推行的初步阶段。属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目前,人们的收入水平升高,纳税人范围逐渐扩展,纳税人数居于最高,相关税务内容竟然实现了十一个,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长足进步,不过即使发展很迅速,但是针对这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比较薄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理财观念的进一步觉醒,个人所得税筹划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开始考虑如何通过纳税筹划,来使自己获得最大的税后收益,但由于纳税筹划在我国出现的历史短,有待我们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个人应该通过运用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法来安排筹划,提高个人理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目前我国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税务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素质不高
税务人员总体分布不合理。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工作者大部分都是处于省一级或者更高的税务部门里面,但是基层部门的主要工作者个执行者一般情况下学历比较低,教育水平也比较的落后,其中高中以下学历是主体部分,所以,以上局面表明目前我国税务部门从业者自身素质良莠不齐,总体上水平不高。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最终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另外一些税务工作者,对于税收的 5 筹划以及各项违法行为辨别能力不高,觉得税收的筹划和其他违法行为差不多,往往混淆。一些税务工作者为了达到任务要求,违反了相关的规定,实际工作里面,不仅仅不规范操作,甚至是乱收税等。这些因素都加大了个人税收筹划在实践工作中推广的难度。
(二)个人所得税的偷税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收入的多样化、隐蔽化,税务机关难以全面有效的监控。公民纳税观念不强,富人和名人逃避自己的纳税义务的现象再普通不过。报纸、新闻报道上经常会看到、听到一些明星有钱人偷税、漏税的现象。根据调查,之前的一些一线城市居民里面,只存在百分之十二的人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大约百分之二十四的人仅仅缴纳了一些个人所得税,比例比较的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目前来看是税收征收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三)对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处罚力度不足
很多国外国家,每年四月份的报税时期,全国上下,不论职位高低、工作内容,全部需要将自己上一年总收入以及需要交纳的税款作出明确的说明,上交税务部门。税务部门会进行不定时的检查和监督,假使发现有偷税漏税的违法现象出现,会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惩处,重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总体来说,国外在处罚力度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比较我国而言,现在的税收征管法规定,偷税活动惩罚是不缴亦或是少缴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对于处罚力度比较薄弱,因此很多人并不注意。根据相关资料来看,目前,税务机关每年处理的类似案件里面,罚款就只是百分之十的比重。而且,相关的税收执行里面,因为缺乏明确规定处罚最低标准,税务部门的自主性和随意性比较轻,因此经常出现一些比较随意的情况,极易造成违反规定的情况,而且造成了非常恶恶劣的后果。所有这些在客观上都刺激了纳税人偷逃个税的发生。
四、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
一是要强化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税务工作者首先要加强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增强守法的意识,在执行自己工作的过程中将法律牢记心间,作为行动的准则,其次还要调整自己执法的方式方法。要努力改变传统的的工作思维和征收方式,避免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加强对于税后管理手段、服务理念和执行操作的完善和学习,分清楚各种税务行为之间的差别,最后,完善税收工作方面的培训,完善工作者的执法水平,与时俱进多学习法律法规,争取在未来的税收工作中可以更加规范和标准。因此税收人员一定要把税收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并将所学税收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和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中。
(二)加大对偷漏个人所得税的查处、打击力度
要搞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就必须加强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查处、打击。就现在 6 来看,国家对于偷税漏税的情况各项检查和惩处的力度都比较的松懈,需要大范围之内的进行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审查工作,通过审查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产生发展,完善税务部门和监察部门一些一些领域之间额沟通联系,利用立法的形式,加强税务机关自身权利行使的力度,进一步严格执法手段;而违法乱纪现象一经查出,需要加大惩罚的力度,特别是罚款总数方面,相关情况要进行通报公开,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引以为戒,不再犯类似的错误。甚至情节严重的,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加强税收源泉控制,防止税款流失
我国现在社会的个人收入分配比较丰富多样,对于税源的管理很重要,可以进一步规范各项具体的操作,具体措施为:首先,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对税源的控制。根据美国的经验,所有具备正常收入的公民全部需要设计专用的税务号码,设计科学的纳税收入档案,根据专业的操作,使得每一个纳税人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储蓄存款领域里面的非实名制阻碍了收入的透明化进程,也阻碍了相关部门的检查和管理工作。其次,充分发挥代扣代缴义务人的作用。由支付单位作为代扣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这是我国现行税收法律的要求。此类行为一方面迎合了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另一方面也改善了现在税收征管方式的不科学、不规范情况。设计完善扣缴义务人相关档案记录,进一步完善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相关实现步骤,监督纳税人规范执行扣税凭证。
结 论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本文仅仅围绕其含义、基本理论和筹划思路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希望可以达到帮助纳税人更有效的认识到纳税筹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是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的。目前税收筹划逐渐的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重视并且积极探索这种新的内容,而且利用各种各学的手段来探索纳税的最合理组合,尽量维护自己的利益。纳税筹划基本上就是为个人考虑,首先要保证各项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不做任何违法的事情,之后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减少负担,弱化风险,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纳税人在整个的纳税过程中首先需要遵守法律,遵守各项法规,遵守道
德,面对很多的纳税方案计划,根据自己的切身需要选定最合适的而一种计划,根据税法规定的对纳税人最有利优惠政策,确定出纳税方式,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减少负担,弱化风险,争取利益的最大化。其次是达到成本低廉, 合乎经济效益的原则;最后是要作出有效的事先安排和适当的纳税呈报。参照个人所得税税法的相关对顶,履行纳税义务之前对纳税负担优化组合以及最有利自己的选择。就是说纳税人在充分学习了解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法的基础之上,通过掌握与之相关的财务会计知识,并且充分利用税率、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对个人收入事先筹划和安排,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应纳税额的一种合法行为。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还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充分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税收法律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 考 文 献
[1]覃春平.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 23期 [2]杨亮亮.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J].经济师.2010(03)[3]高欣.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1)
[4]陈志娟.谈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以工资、薪金所得为例[J].企业家天地.2009(07)[5]高天岭在《个人所得税的筹划及避税策略》[J].兰州学刊2007年(10)[6]朱青.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筹划要略[J].涉外税务.2004(09)[7]赵希海.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方法探讨[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02)[8]郑海霞.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J].现代经济信息.2010(03)[9]任大菊.浅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J].财经界(学术版).2009(10)[10]黄凰.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01)[11]赵志娟.浅议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J].科技信息.2009(29)[12]马爱华.股票期权激励及其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05)[13]刘东阳.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临界点分析及运用[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15)[14]周靖.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路径选择[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15]朱静芬.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J].检察风云.2010(10)
[16]苏永玲 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案例浅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第10卷第11期 [17]吉文丽.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筹划探析[J].财会月刊.2009(28)
第三篇: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范文
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1、2、估计每人的收入平均到每月,降低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 利用部分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降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3、采用每人月适用个人所得税发放一次年终奖,降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4、采用年金和股权激励的方式也可降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第四篇: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案例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由于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发展趋势的看好,个人所得税的避税方法对每一个纳税义务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里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利用纳税人身份认定、利用附加减除费用、利用分次申报费用、利用境外扣除费用、利用捐赠抵减、利用账面调整、利用资产处理、利用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等八种避税筹划法的案例。个人所得税直接涉及到个人自身利益,个人避税的主观愿望必将十分强烈。这里正是符合个人的这一需要,为纳税人提供了许多参考。同时,科学的例证也能有效地避免逃税行为的发生。
利用纳税人身份认定的避税筹划案例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两种。居民纳税义务人就其中国境内或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很明显,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将会承担较轻的税负。
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如果在一个纳税里,一次离境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计超过90日的,简称“90天规则”,将不视为全年在中国境内居住。牢牢把握这个尺度就会避免成为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义务人,而仅就其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利用附加减除费用的避税筹划案例
应纳税额=9200×20%-375=1465元
应纳税额=6000×20%-375=825元
1465-825=640元
后者比前者节税640元。
利用分次申报纳税的避税筹划案例
个人所得税对纳税义务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七项所得,都是明确应谅按次计算征税的。由于扣除费用依据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分别规定了定额和定率两种标准,从维护纳税义务人的合法利益的角度看,准确划分“次”,变得十分重要。
对于只有一次性收入的劳务报酬,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例如,接受客户委托从事设计装横,完成后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劳务报酬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或先出版,再在报刊上连载的,应视为两次稿酬所得缴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例。某人在一段时期内为某单位提供相同的劳务服务,该单位或一季,或半年,或一年一次付给该人劳务报酬。这样取得的劳务报酬,虽然是一次取得,但不能按一次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假设该单位年底一次付给该人一年的咨询服务费6万元。如果该人按一次申报纳税的话,其应纳税所得额如下:应纳税所得额=60000-60000×20%=48000元
属于劳务报酬一次收入畸高,应按应纳税额加征五成,其应纳税额如下:应纳税额=48000×20%×1+50%=14400元
如果该人以每个月的平均收入5000元分别申报纳税的话,其每月应纳税额和全年应纳税额如下:每月应纳税额=5000-5000×20%×20%=800元
全年应纳税额=800×12=9600元
14400-9600=4800元
这样,该人按月纳税可避税4800元。
利用扣除境外所得的避税筹划案例
税法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走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如何准确、有效地计算准予扣除的税额?请看以下案例:例:某中国纳税人,在B国取得应税收入。其中:在B国某公司任职取得工资收入60000元,另又提供一项专有技术使用权,一次取得工资收入30000元,上述两项收入,在B国缴纳个人所得税5200元。
全年应纳税额=75×12=900元
抵减限额=900+4800=5700元
根据计算结果,该纳税人应缴纳5700元的个人所得税。由于该人已在B国缴纳个人所得税5200元,低于抵减限额,可以全部抵扣,在中国只需缴纳差额部分500元5700-5200即可。如果该人在B国已缴纳5900元个人所得税,超出抵减限额200元,则在中国不需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超出的200元可以在以后五个纳税的B国减除限额的余额中补减。
利用捐赠抵减的避税筹划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金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就是说,个人在捐赠时,必须在捐赠方式、捐赠款投向、捐赠额度上同时符合法规规定,才能使这部分捐赠款免缴个人所得税。
实际捐赠2000元,可以在计税时,从其应税所得额中全部扣除。
利用账面调整的避税筹划案例
不同行业的纳税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都可以把纳税人的账面利润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起点,通过计算,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不一致而造成的差额,将账面利润调成应纳税所得额。在调整时,有些企业纳税人由于不懂调整公式和方法,任凭征管人员调整,更谈不上利用调整机会为企业避税服务。这里就是通过举例,让避税者掌握如何调整,并通过调整的机会为企业避税服务。
1.审计营业收入账户,发现该年取得国债利息为1万元。从国内企业取得投资分回已税利润9万元,按税法《细则》规定: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分回已税利润再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
2.审计营业外支出账户,发现该年支付税款滞纳金和罚款2万元。
3.审查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发现,企业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短于规定年限,经计算本年多提折旧8万元。
4.企业基本建设工程领用企业商品产品没有作为收入处理,经计算该部分利润额为5万元。
根据上面审计结果,该企业所得调整额为:调减额=l+9=lO万元
调增额=2+8+5=15万元
第二,计算弥补亏损额。
1994年弥补以前亏损额=55-2=53万元
第三,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汇算所得税。
1994年应纳税所得税额=200+15-10-53×33%=50.16万元
汇算应补所得税额=50.16-45=5.16万元
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案例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浅析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解读
浅析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
摘要: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实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制度,由于各种原因企业仅仅履行了代扣代缴义务,而忽略了不同薪酬制度设计下员工应负担的个人所得税的差异,导致了许多员工名义工资高而税后实际工资低的现象,本文主要从居民纳税人的工资薪金的角度出发,以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围绕纳税筹划的基本原理,结合相应的实例,阐述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思路和方法,以此加深人们对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认识,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给个人、社会乃至国家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
税收筹划
Abstract Abstract: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provisions
of the
tax law implementation ofwithholding system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withholding for income from wages and salaries,becauseall sorts of reasons enterprises ignoring
only perform thewithholding obligation, while
salary system in personal
income
design staff tax, led
to the different should burden the differences many employees in nominal wages and the after tax real wages high low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mainly
from
the resident taxpayers salaries angle, to the related theory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as the foundation, centering on the basicprinciple of tax planning, combin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xamples, expound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taxpayers personal income tax planning, tax planning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to the personal income tax,better play to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planning for the positive effect of personal, social and national brings.Keywords: personal income tax,wages and salaries,tax planning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国民个人收入连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个人涉税事项也逐步增加,从维护广大居民切身利益,减轻税收负担的角度出发,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个人所得税概述
(一)个人所得税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作为征税对象的个人所得,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个人所得,仅限于每年经常、反复发生的所得;广义的个人所得,是指个人在一定期间内,通过各种方式所获得的一切利益,而不论这种利益是偶然的还是临时的,是货币、有价证券还是实物。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所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大多以广义解释的个人所得概念为基础。
(二)个人所得税特点
1、实行分类征收
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混合所得税制。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即将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划分为11类,分别适用不同的费用减除规定、税率和计税方法。
2、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分类所得税制一般采用比例税率,综合所得税制通常采用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计算简便,便于实行源泉扣税;超额累进税率可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体现公平。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根据各类个人所得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将这两种形式的税率综合运用于个人所得税制。
3、费用扣除额较宽
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均有费用扣除规定,只是扣除的方法及额度不尽相同。我国本着费用扣除从宽、从简的原则,采用费用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两种方法。
4、采用源泉扣缴和个人申报两种征纳方法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分别采取由支付单位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两种方法。对凡是可以在应税所得的支付环节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均由扣缴义务人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对于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个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依据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即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由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
(三)个人所得税的职能 个人所得税的职能是指其所具有的满足国家需要的能力,它是以个人所得税的内在功能为基础,以国家行使其社会管理职能的需要为转移。
1、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是指税收承担的筹集财政收入的职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收入,只要有一定收入,就可以征收所得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个人所得税收入能够保持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早期的个人所得税几乎都是为解决财政困难筹措战争经费而开征的,1799年,英国为筹措英法战争所需经费,开征了个人所得税,在此期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达财政收入的20%;一战期间,个税收入曾占到全部税收收入的83%;二战期间,个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超过了40%。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的1862年首次开征个人所得税,4年后个税收入占到了联邦全部税收收入的25%;一战期间,美国个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最高时达到了60%;二战期间,个税的调整使美国的税制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1944年个税占联邦财政收入的比重己上升到45%。实践证明,个人所得税的首要功能就是为满足国家行使其职能需要而组织财政收入。
2、社会职能
社会职能是指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功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个社会成员之间获取收入的能力和占有财产的情况各有不同,,会出现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矛盾,如果任其发展。必将导致社会矛后的激化。对此,政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稳定社会。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所采用的重要方法是采取累进税率。目前,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普遍奉行超额累讲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也采用了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3、经济职能
经济职能是指个人所得税所具有的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其被西方经济学家比喻为经济的“自动稳定器”,其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是指在实行累进税率的前提下,当经济发展迅速,个人的收入也会大幅度增长,其将适用更高的税率,从而抑制个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抑制经济过热、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当经济衰退时,个人收入势必下降,只能适用较低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甚至免税,从而提高了个人可支配收入比重,有利于促进个人消费和投资,刺激经济复苏。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现状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
在改革开放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对个人的所得是不征税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随着对外经济交往的不断扩大,来华工作、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日益增多。为了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际惯例,于1980年9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开征个人所得税,统一适用于中国公民和在我国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1986年和1987年,国务院分别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这样,我国对个人所得的征税制度就形成了个人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等并存的格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后,为了统一、规范和完善对个人所得的课税制度,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原三部个人所得课税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合并的基础上,于1993年10月31日公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自1994年1月1日起实施。国务院于1994年1月2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之后,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2005年、2007年、2011年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修订,国务院相应对《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进行了修订。
(二)个人所得税开征以来取得的成绩
我国个人所得税从1980年9月开征至今已有34个年头了。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得到不断改进,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断加强。1980年开征当年个人所得税仅征收16万元,之后个人所得税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特别是1994年实施新税制以来,各级税务机关以强化对高收入者调节为重点,不断改进和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从而推动了个人所得税收入连年持续快速增长,从1994年的7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820亿,增长了79倍,是我国十几个税种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税种。
(三)个人所得税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偏低
目前,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税种。我国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比重,1988年为0.15%,1993年以前不足1%,1994年以后有所增加,到2014年上半年的6.3%。事实上,在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一般为30%一50%,发展中国家也达到8%一12%。而2014年上半年,中国这一比重仍不过7%,大大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是不相符的,也与我国个人收入增长速度和结构变化不相符,由此可见,我国个人所得税与世界各国相比还有差距。
三、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现状
近几年来,针对其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始逐渐上升,但是整体仍然处于较少的状态。在传统背景下,针对纳税行为进行筹划,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能够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针对纳税进行运作是一种变相逃避税收的行为。随着我国的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各种外来思想进入我国,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逐渐改变这种观念,针对自身的实际利益进行考量。我国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筹划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人们对税收方面的法规政策缺了解,对涉及税收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现实证明,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针对税收进行筹划可以减轻纳税压力。这个层面的内容在我国刚刚兴起,针对其进行探索的空间较大。
(二)个人所得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1、个人所得的税收税筹划普及程度较低
个人所得的税收税筹划尽在能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群体中较为常见,但是,从我国的整体范围来看,与其有关的常识和知识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虽然相对较好,但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较低,农村人口相对较多,能够接触到个人所得税的人数相对较少。不仅如此,城市中能够对税法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的人也相对较少,对于个人所得的税收税筹划能够有较为深入了解的人口比例更是相对较少。如此的情况使得个人所得的税收税筹划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遭遇普及推广方面的阻碍。
2、偷税和漏税现象依旧存在
传统背景下,纳税人进行逃税漏税的情况较为常见。同时,在个人所得的税收税筹划出之初,由于其能够在个人所得税进行交纳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筹划手段的运用使得交税的金额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让当时的人们认定其是一种逃税漏税行为。如此的情况使得人们对个人所得的税收税筹划存在较为严重的认知偏差,对其发展起到了较为严重的阻碍作用。
3、缺乏高水准纳税筹划人才
在世界范围内,税收筹划的存在时间相对较长,但是我国针对其进行研究的时间却相对较短。针对税收筹划的社会部门和组织的发展仍然较为缓慢,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在这种状况下,即使存在具备较强潜力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人才,也没有场所能够为其提供施展技能。为此,其理论知识无法在税收筹划中进行现实应用,便无法积累到较为牢固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经验,其本身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仅能够停留在理论层次,而无法针对现实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
4、个人所得税筹划法律缺失
个人所得税法规对不同性质的收入,征税有不同规定,相同性质的收入,根据收入的差异也有不同的征税标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时期,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进行,致使税收制度的变动较为频繁。由于针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需要在不违反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进行,所以税收法律政策一旦变动,纳税人在按照原本的税务制度进行税收筹划的情况下,就会使得整个筹划过程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甚至造成完全相反的效果。
四、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及操作
(一)个人所得税筹划的意义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对我国纳税人及税收经济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税法知识普及。几乎所有的居民在其一生当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与个人所得税产生关联,而纳税人要想进行税收筹划,熟悉相关税法知识是其前提条件。
2、有助于纳税人维护自身利益,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纳税人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提出多个纳税方案,通过比较,选择税赋最轻的方案。
3、有助于纳税人回避税收风险。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是建立在满足税收法规的前提下的,他不同于偷逃个人所得税行为,前者是合法,后者是非法的,非法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合法的不同意非违法的行为只会得到法律的保护。
4、有助于国家不断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法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是针对税法中未明确规定的行为及税法中优惠政策而进行的,是纳税人对国家税法及有关税收经济政策的反馈行为,充分利用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的反馈信息,可以完善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和改进有关税收政策。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思路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就是通过对现行税法的研究, 制定合理避税计划。对个人在近期内收入情况的预计作出的收入安排, 通过收入的时间和数量, 支付方式变化, 达到降低名义收入额的目的, 进而降低税率档次, 以降低税负或免除税负。同时, 要采取合理的避税策略。比如提高职工福利水平, 降低名义收入;均衡各月工资收入水平;抓住一切可以扣除费用的机会, 进行充分利用;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方法。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不能盲目进行, 必须遵循一定的思路。根据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如下:
1、充分考虑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
影响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 即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因此, 要降低税负, 无非是运用合理又合法的方法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或者通过周密的设计和安排, 使应纳税所得额适用较低的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人取得的收入扣除费用、成本后的余额。在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条件下, 费用扣除越多, 所适用的税率越低。在实行比例税率的情况, 将所得进行合理的归属, 使其适用较低的税率。
2.充分利用不同纳税人的不同纳税义务的规定。
根据国际通行的住所标准和时间标准,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是无限的, 就其境内外所得纳税, 而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是有限的, 只就其境内所得纳税。因此, 纳税人身份的不同界定, 也为居民提供了纳税筹划的空间。另外,可以通过转变纳税人身份的方式实现合理避税。我国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是以获得利润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而私营企业则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依据这些政策规定,可以统筹考虑、权衡利弊,选择最优的纳税义务人身份,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3.充分利用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 国家为了实现税收调节功能, 在税种设计时, 一般都有税收优惠条款, 纳税人充分利用这些条款, 可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如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个人技术转让与技术参股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等,这也成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的突破口。
4、合理归属收入期间
现行个人所得税在征税时间上根据收入的不同性质,分别实行按月课征、按次课征、按年课征。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根据纳税人收入和支出时间上的均衡性,合理归属收入期间,能按月课征的不按年(次)课征,以达到节税的目的。每次劳务报酬不足4000元的,减去800后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的,总额减计20%后为应纳税所得额;一次收入畸高的加成征收。对于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纳税筹划,要视取得收入的高低多少,合理调整报酬取得时间,多次利用扣除额来节税。收入畸高的,更应该分月纳税以避开高税率。
5、将个人现金收入纳入企业经营性费用进行税务筹划
由于我国适用的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当收入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薪金带给个人的可支配现金则会逐步减少。如果把个人现金收入转化为提供必须的福利,纳入企业经营性费用,充分利用可以扣除费用的机会,以降低名义收入技巧性的提高员工可支配费用的额度,提高职工福利水平,实报实销相关费用性支出,从而使员工总体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以达到减少名义收入所得的目的。把部分收入技术性处理为合法的抵减项目,可以合法的达到少缴个人所得税的目的。既可达到其消费需求,又可少交个人所得税。但是并非所有的福利都属于经营性费用,税法规定的部分福利支出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包括:企业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单位职工的补贴、补助;企业以现金形式发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费;以误餐补助名义发放的补贴、津贴。
6、对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收筹划
税法规定,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但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国税发[2008]9号文优惠政策的规定,纳税人可以以牺牲一部分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作为代价,要求单位发放年终奖金,实现纳税筹划。
7、平衡收入,降低适用税率
在我国现行税制中由于税率分级存在临界点,因此每当临界点被突破,所适用的税率相应提高,会使应缴纳的税款增加。因此分拆应税所得总额,使其尽量靠近税前扣除额或税率分级临界点可以起到节税的目的。
五、结束语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每一位公民都无法逃避纳税,但是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政策,采用合法手段,最大限度的享用优惠条款,制定切实可行的纳税方案,合理地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以追求赋税最小化,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有效降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也有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经济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宋靖.税收筹划[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蒋丽.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 [3]谭玉林.所得税纳税筹划应关注五要点[J].财会月刊,2010 [4]张源,赖锦玲.论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J].会计之友.2012 [5]张星.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J].商业会计.2012 [6]凌栗.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J].财会研究,2008 [7]梁文涛,彭新媛.新税制下工资个人所得税的变化及节税技巧[J].税务研究,2011 [8]周全林.从税收公平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J].当代财经,2010 [9]肖荣峰.浅析专利权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明[J].财经界学术版,2009 [10]肖连余,胡雯.偷逃个人所得税现象剖析及对策闭[J].涉外税务,2002 [11]罗小敏.浅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 [12]苏永玲,张舒.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案例浅析[J].财政金融,2008 [13]宋芳.浅析工资收入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策略[J].现代商业,2013 [14]曾芝红.高校个税税收筹划探讨.会计之友,2013 [15]陈昌龙.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相关问题研究,科技和产业,2012 [16]么娆.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对外经贸,2012 [17]周璇.新税法下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公用事业财会,2012 [18]吴玉烁.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略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2 [19]王秋云.浅析企业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J].河北能源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20]陈沛然,汪娟娟,邢冰,贲瑶.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的策略[J].学理论,2012 [21]杜建华,程笑,蔡乐.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J].企业经济,2012 [22]杨娇.对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0 [23]王婉.浅议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 [24]杨玉亮. 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费用扣除时间选择的纳税筹划[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 [25]刁洁.税制改革后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探析[J].中国外资,2012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