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外学子:黑土地欢迎您
本报27日讯(记者孙秀霞)清爽宜人的盛夏季节,300余名海外学子相聚哈尔滨,带着他们的400多个项目寻求在龙江发展创业的机遇。“2005年中国海外学人黑龙江创业洽谈会”今天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省委副书记、副省长栗战书代表省委、省政府对远道归来参加这次创业洽谈会的海外学子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来我省参加创业洽谈会的海外学人提出殷切希望。他希望海外学子在黑龙江放飞理想,充分利用好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和农业“一免两补”的政策支持,以及黑龙江省出台的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寻找商机,在黑龙江抒写创业的新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2000年,我省通过各种渠道共吸引归国海外学人5000余位,这些人员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留学创业园。这些海外学人在我省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哈尔滨、大庆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及留学创业园,已经吸引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的140名留学人员,创办了107家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涉及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技术领域,同时他们开发实施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这些项目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并有较好的国内外市场。
对于在我省投资创业的海外学人,省里也是积极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保障他们的创业和科研健康发展。据了解,省人事厅2002—2003年共争取人事部资助项目80项,资助金额达280万元;省教育厅每年设立专项资金200万元,对海外学人与我省高校合作的科研项目予以资助;去年省财政厅也拿出80万元对留学人员科技项目进行资助,这些举措都有力地推动了海外学人回国来我省创业。
第二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位海外学子的心声
近日,中国留美学生王霄飞致信《人民日报海外版》,谈及自己学习胡锦涛主席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的感想。他认为,“八荣八耻”是海外学子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来信摘要如下:
3月4日,胡锦涛主席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指出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将这种荣辱观精辟地概括为“八荣八耻”。这一重要论述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生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我们这些身在异乡的海外学子,也要系统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独特的学习、生活环境和自身实际,把“八荣八耻”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
海外学子要想成为思想高尚的人,首先必须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能够有机会到海外学习深造,固然离不开个人的努力。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正是祖国和人民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健康的成长环境,我们才有可能来到国外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祖国和人民,是海外学子拼搏奋斗的力量源泉;服务于祖国和人民,进而让中华民族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是海外学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根本目的。
身居海外,在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原则性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位海外学子,都应当是中国的“民间大使”,应该利用和外国人一起学习工作的独特条件,宣传中国文化,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让世界了解中国;站在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荣的道德高地,既受益于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又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思想的侵袭。
处在优越的环境当中,未必能成长为优秀的人才。树立“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思想,是海外学子成才的必要条件。要想在专业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离不开对于科学本身的崇尚,更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树立崇尚科学的世界观,就要时时刻刻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样,做实验、写文章,不等于树立了“以辛勤劳动为荣”的思想,海外学子还应当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和当地社区服务,促进所在国家和中国的文化交流。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任何一个健康社会的道德基石。中国古代,就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说法,把是否诚实守信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核心标准。海外学子理应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团结互助。
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原因和许多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当今中国社会的某些领域道德失范,一些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的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海外学子可以在学习工作之余,把发达国家促进社会团结互助、确保学术机构健康运作的一套法律和制度介绍到国内。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业和事业,深入了解外国大学、公司等机构内部比较成熟的运作方式,把某些可供借鉴的办法介绍给国内的同行,并且在本人回国创业和为国服务的过程当中,尽可能地尝试这些办法,促进本行业、本学科相关制度的完善,为建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海外学子还应当坚持“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绝大多数海外学子都是遵纪守法的,艰苦奋斗是海外学子的精神主流。可是,也有少数中国留学生沉溺于声色犬马,不思进取,个别人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八荣八耻”的要求,可以说是给这少数人敲了一记警钟。海外学子不仅要做到自己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而且要在华人社区中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形成相互勉励、携手前进的良好局面。
海外学子应该牢记胡锦涛主席的殷切期望,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谦虚谨慎,奋发进取,不仅要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且要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人。这样,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霄飞 曾任美西南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联席会执行主席,现任名誉主席,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流行文化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获该校国际领导成就奖、学习优秀奖、杰出研究生奖,获2004年中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第三篇:留学创业园优惠政策吸引海外学子
本报27日讯(记者孙秀霞)今天下午,在“2005年中国海外学人黑龙江创业洽谈会”期间,举行了留学创业园推介会。
会上哈尔滨海外学人创业园的负责人向海外学人介绍了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入园企业条件和入园留学生条件等有关方面的情况;大庆留学创业园所介绍的优惠政策也吸引了海外学人的目光。
据了解,为了吸引海外学人来我省创业,我省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适合省情的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的政策措施280余条,对归国留学人员及其配偶工作、子女入学都规定了妥善的安置办法。
第四篇:黑土地教学设计
《走进东北黑土地》教学设计
瓜州县沙河学校 王雪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生活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东北地区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从而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了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寻找东北,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到过东北吗?那么你们知道东北吗?
2、出示中国地形区划图:
找一找:中国的东北部是指哪里?东北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生上黑板指出)
3、观察中国地形图: 找一找:东北平原、大小安岭和长白山。
师小结: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东北地区三面环山,西部是大兴安岭,北部是小兴安岭,东部是长白山。在大山的环抱中,有一块广阔的平原,叫东北平原,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4、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你去过东北?东北有什么特别之处?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描述东北,根据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地描述一下对东北的印象。)
二、肥沃的黑土地——“北大仓”
1、出示东北黑土地风光图片。
2、阅读教材第47页图文。
3、提出问题:这里为什么有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呢?
(1)学生阅读教材之后,在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讲解:黑土地形成的原因。
教师小结:东北平原在开发以前,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野草。千百年来,野草不断地生长、枯死、腐烂,变成天然肥料,使这里的泥土变成了非常肥沃的黑土。
三、这里的森林真茂密
引言:大小安岭和长白山到处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古松参天,幼林茁壮。有些地方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人们把这里的森林叫做“东北林海”。
1、阅读教材第48页图文。
2、出示东北林海风光图片。
3、提出问题:为什么东北原始森林中的树种多是针叶和小阔叶林,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森林树种有什么不同?
因为东北原始森林处于我国北方,天气寒冷,空气干燥,树木进化时形成富含蜡质成分的叶子,可有效锁住水分,防止水分流失。
说明:树种与气候的关系。
这里冬季漫长而寒冷,9月中、下旬就有霜,第二年4、5月霜期才结束,冬季长达七八个月,7、8月份平原地区才进入夏天。所以林区生长耐寒的树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都广为分布。这里树木生长慢,木材坚固耐用。
4、珍贵的动物和名贵的中草药。
(1)师:东北林海是一座大宝库,看看宝库里还有什么宝贝?
(2)看教材第49页插图,介绍自己了解的东北物产。
(3)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示。
四、这里的冬天真寒冷。
1、出示图片,了解东北的寒冷。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0页至51页内容: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是怎样适应这种气候生活的?(通过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文化活动方面说明东北人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衣:厚厚的棉衣、羽绒服、雪地靴、棉帽、棉手套,“全副武装”,捂得严严实实。
食:吃易于储存的萝卜、大白菜、马铃薯等蔬菜,还可以腌渍酸菜;现在通过建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还可以通过火车从南方运送新鲜的时令蔬菜;吃冰糖葫芦。
住:住火炕;城市有暖气。
行:除了乘车,还有狗(马)拉雪橇。
玩:冰雕、雪雕、滑雪、滑冰、打冰猴、堆雪人等游戏。
3、当然在这样寒冷的天气状况下,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乐趣,那我们就通过看图来了解一下都有哪些乐趣?
4、如果你不是东北人,冬季要去东北,应该做哪些准备?(多穿衣,注意保暖。)
五、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五篇:2008,北京欢迎您~
2008,北京欢迎您
——为北京奥运会喝彩
2008钟声敲响的一瞬间,我们十四亿国人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全世界大声欢呼:“2008,北京欢迎您!”我们翘首盼望这一刻的到来,我们已经整装待发,为了人类的“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这不仅仅是奥运的口号,它更是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
北京,一直是一个集悠久历史文化、国际时尚都市、优雅名胜风景、可爱人文气息于一身的国际大都市。它拥有中华五千年的古老历史,它流淌着东方巨龙的血液,它传承着中国优秀的民族气节,它还怀着炽热的心迎接未来,就在当今,2008,中国北京要燃起一把不灭的圣火;中国北京要扬起奥林匹克五环旗;中国北京要放飞全球的同一个梦想……
从2001年7月13日万众瞩目的申奥成功后,我们中国——北京就成为了全球的焦点,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民族荣耀感。北京申奥成功一方面说明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们国力的强大。人民爱国之情,强国之梦与体育总 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全民申奥活动的开展,我知道了奥运,了解了奥运。在申奥成功到现在已经有整整七个年头了,但是感觉这七年却在转眼间,中国的变化也是无法计量的。从开始的全民健身,到绿色中国以及中国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规划,并且还有最近的全球华人护圣火,都能体现我们为迎接奥运会所做的积极准备和部署。具体在一些奥运的有关环节,我们中国北京更是做到了中国特色,“新北京,新奥运”,这让全球人民都感到我们北京奥运会的创意和新意思。
首先,本次奥运会的吉祥物的五福娃,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其次,奥运会是全球人民健康运动的盛会,体育的场管设计和安排尤为不容忽视。“鸟巢”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并将成为北京市提供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成为全国具有标志性的体育娱乐建筑。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水立方”是国家游泳中心。这个看似简单的“方盒子”是中国传统 文化和现代科技共同“搭建”而成的。中国人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制定出来的规矩做事,就可以获得整体的和谐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了“水立方”,它与圆形的“鸟巢”——国家体育场相互呼应,相得益彰。这个“方盒子”能够最佳体现国家游泳中心的多功能要求,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建筑功能的完善结合。
在中国,不仅仅是北京在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做着积极努力的准备,全国各地,大到直辖市,小到小乡村,都在这七年间掀起一股如火如荼的奥林匹克运动热潮;从城乡改造到人文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对这次奥运盛会充满了信心。在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在翘首盼望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
圣火、五环、中国印……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在向我们走来。就在前不久,3月31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欢迎仪式暨火炬接力启动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今天张开双臂,迎接奥运圣火来到北京,来到中国。这是全体中国人期望和欢庆的历史瞬间。3月25日全球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正式拉开序幕,虽然在境外火炬传递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碍,但是在有我们可爱的火炬手的全力保护和全球热爱奥林匹克的人民的支持下,我们的奥运圣火还是顺利的在传递线路上燃烧着!这无疑体现了我们拥有着热爱中国,热爱北京,热爱奥运的红心。
我坚信,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是全世界人民最难忘的一次聚会,一次绿色与美丽,文化与传统,公平与友爱,开放与团结,健康与和 谐的盛会,这更是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借鉴融合的盛会,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互丰富和相互发展的盛会,是东西方人文思想与和谐精神在体育领域以及整个人类生活的充分贯彻和深刻体现的盛会,是“更快、更高、更强”与“和平、和谐、和爱”的和谐统一盛会。一次给奥运这个名词带来更加深远意义盛会。我们中国北京要让全世界看到一个热情、文明、美丽、先进的中国。让我们共同为北京奥运会喝彩,这是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时刻。
2008,北京欢迎您,中国欢迎您……
我热爱奥运,我期待奥运!我热爱北京,我期待2008.08.08!
贾 帅 2008.04.3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