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训练学案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4 01:5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训练学案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训练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篇:《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训练学案参考答案

《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训练学案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

鬃薯蹭蹭塾脊矩矩驮cùyǎnxǐqī niǎnhuǎngyàozhàngáo

2.C

3.解释词语A.指不深入领会,只停留于一知半解;

B.指某种心情自然而然的产生;

C.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描述或说出;

D.深入思考,想尽办法。

二、阅读理解

(一)1.(1)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2)海伦〃凯勒本人的求知欲望。提示:此题应抓住文中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加以分析。

2.为了引导海伦获得思维的提升,从而开发海伦思维、智慧和心灵世界。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文意揣摩人物心理意图的能力。

3.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形象,深刻的内涵与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4.莎莉文热爱海伦,讲求教育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智慧和情感。提示:此题可抓住文中莎莉文小姐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仔细品味揣摩人物形象。

(二)1.(1)家里本来就贫困,父亲又失业了。(2)第二天。

2.表示省略。发生意外了吧。(言之有理即可)

3.恰当。因为它真实地刻画出了当时父亲的兴奋之情。

4.父亲是一个勤劳、善良、含辛茹苦而又在内心燃烧着希望的形象。

5.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篇:《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练习(答案)

《我的第一本书》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酷(kù)似掺(chān)和jǐ(脊)背枉(wǎng)读qī(凄)惨(cǎn)奥(ào)mì(秘)翻来fù(覆)去

2、下列词语有无错别字,若有请改正。

①优默凄惨红暑梦幻磨磨蹭蹭②奥密马鬃赖皮孰师翻来复去

改正: __优 改成 幽暑 改成 薯改正: _密 改成 秘孰 改成 塾

复 改成 覆

3、根据解释写出相关词语

(1)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幽默)(2)凄凉悲惨。(凄惨)

(3)奥妙神秘。(奥秘)(4)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翻来覆去)

(5)掺杂混合在一起。(掺和)(6)温和宽厚(温厚)

(7)极像。(酷似)(8)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知书识礼)

3、某人在餐馆就餐,看见汤里漂着一只苍蝇,他对服务员说:“请问,这家伙在我的汤里干什么?”服务员回答:“先生,它在仰泳。”请问上面这则笑话,双方说话的意思是什么?

(1)就餐人说话的意思是 苍蝇在我的汤碗里,很不卫生。

(2)服务员说话的意思是 苍蝇已经死了。

二、课文理解:

1、根据文章的内容,请你说说文中讲述的“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来历、意义、外观等)

这是一本的书

2、“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明确: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的一次珍贵经历.它蕴涵着生活的艰辛,父子的深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沉重,敬重和珍爱(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4、作者是怎样引出自己对“第一本书”的回忆的? 一位诗人来访。

四、研读探究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再塑生命》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搓捻(cuō niǎn)繁yǎn(衍)

迁xǐ(徙)觅(mì)食 花团锦簇(cù)冥思遐(xiá)想譬(pì)如

小qì(憩)áo(遨)游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口吃。___期期艾艾___(2)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__美不胜收

(3)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_油然而生

(4)不能够用语言形容。不可名状

(5)情况变化非常快。风云突变

3、以“爱”为话题,模仿例句写几句话。

仿写:爱是什么?爱是天上的彩虹? 爱是冬天的炭火? 爱像女儿上学时母亲的一声声叮咛。

2、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明确:课文一共写了三件事: ①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②莎莉文老师带“我”走进大自然;③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爱”这种抽象事物。

(2)通过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热爱和感激。

(3)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明确:莎莉文老师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4.问题探究

(1)“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的意思. 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指:

①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②莎莉文老师让“我”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③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2)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

文中的“我”是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

海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极高的悟性和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事物,更是用心灵体验事物,在求知中获得一种幸福的体验。

文中在春光中,她热切体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当掌握了语言的钥匙之后,她运用于生活。寻求进一步的理解,如对“爱”的执著探求。

联系全文内容看,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

四、迁移拓展

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A、奥斯特洛夫斯基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贝多芬谱写《命运交响曲》

C、民间艺人阿炳奏响《二泉映月》

D、司马迁身受宫刑,完成《史记》

E、美国连任三届的总统、二次大战英雄罗斯福从小患小儿麻痹症

F、张海迪自学成才

第三篇:《再塑生命》学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学案《

5、再塑生命》②.

③.

再读课文,分析人物(目标1)

1.你认为沙莉文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在课文中划出依据)

2你认为海伦是一位怎样的学生?(在课文中划出依据)

精读课文 拓展延伸(目标2)

1.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为题?

2.莎莉文老师给海伦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仿照下列句子,用一个比喻句表达出这种感受。

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中引向光明。写出你的感受吧——

3.你还知道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古今中外都可以,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共勉吧„„

【课堂检测】

爱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答案,请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按以下的格式说说你的心声吧!

爱是,能给人带来; 爱是,能给人带来。

第四篇:再塑生命答案

5.再塑生命

海伦•凯勒

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1.理清结构,全面把握文章内容。2.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搓捻(niǎn)迁徙(xǐ)觅食(mì)譬如(pì)栖息(qī)

小憩(qì)遨游(áo)

2、请搜集有关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Helen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出生19个月就因病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重度残障者,却创造了人生的奇迹。在老师安妮。沙利文的教育和帮助下,她不仅学会了读书、写作和说话,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

二、合作交流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

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三、探究质疑

1.莎莉文老师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

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大自然中,运用我的触觉、嗅觉,以及学到的词汇,让我在头脑中形成特有的形象。有一次,莎莉文老师让我坐在树上等候她回去取午餐,突然天气变化,暴风雨来临,在最危急的时刻,老师来了,扶我下来。这件事使我懂得了大自然不总是对人微笑,给人仁慈。

2.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莎莉文老师用的是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和对各种不同事物的对比,使海伦从中去感受。

3.我觉得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的人;海伦•凯勒是一个的人。(略)

四、拓展延伸

海伦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土。请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并说说他们成功的原因。

五、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是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潺潺,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1.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错别字:“”改正:“”(2)错别字:“”改正:“”。

(1)富,改正:赋(2)偕,改正:谐

2.在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画出,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改为: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

3.根据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排比句。

答案示例:青山绿水,在他渎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

1、下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D)

A、烂熳(màn)绯(fēi)红油光可鉴(jiàn)

B、芦荟(huì)不逊(sùn)匿(nì)名诘(jiã)责

C、抑扬顿挫(cuî)深恶(wù)痛疾磨磨蹭蹭(mïcâng)

D、迢迢(tiáo)绉绉(zhōu)宽恕(shù)庶(shù)

2、下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B)

A、黝黑(yǒu)禁锢(gù)侏儒(zhūrú)尴尬(gān‘gà)......

B、炽热(zhì)粗制滥(làn)造藏污纳垢(gîu)...

C、正襟(jīn危坐颔(hàn)首低眉黯(àn)然失色 ...

D、广袤(mào)无垠(yín)髭(zī))锃(zâng)....

3、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C)

A、滞(zhì)留酒肆(sì)尴(gān)尬(gà)B、搓捻(cuōniàn)繁衍(yǎn)迁徙(xǐ)

C、觅食(mì)郁郁寡(guǎ)欢花团锦簇(cîu)D、小憩(qì)冥(mĭng)思遐想

第五篇:再塑生命 导学案

再塑生命 导学案

课题

4、再塑生命课型自读课文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企盼、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等词语;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过程与方法目标:

3、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

4、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5、理解作者对莎莉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情感与价值目标:

6、领会莎莉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7、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重点目标3、4难点目标4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老师。

二、新授

(一)作者简介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900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并于1904年荣誉毕业。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详见《教师教学用书》P50-51)

(二)字词掌握搓捻

觅食

惭愧

譬如栖息

小憩

遨游

冥思遐想企盼:盼望。

迁徙(xǐ):迁移。繁衍(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期期艾艾:形容口吃。西汉周昌口吃,往往连声“期期”。三国魏邓艾口吃,往往连声“艾艾”。板书课题、作者可由有资料的学生回答,也可教师念读。小组内分工合作,定时完成,做在作业本上,当堂订正。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

(三)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理解课文描述的生活世界。体会莎莉文这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带着下列问题,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1)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说明。(2)莎莉文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抽象事物的?试以“爱”为例具体说明。(3)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可根据下列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来。(4)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答案参考见《优秀教案》P41-

422、请学生通读全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答案参考见《优秀教案》P423、深层研读,体察文意(1)指名学生感情诵读课文10~12语段。作者为什么说井房的经历“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快乐和自由”。(2)文题“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它的深刻含意是什么?答案参考见《优秀教案》P

43三、小结

本文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学生思考后讨论再回答,教师提示。抽学生回答,教师归结留与学生充分时间进行讨论,然后再回答订正。教师小结,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布置作业本课资料习题板书设计再塑生命

理解、关爱、教育莎莉文老师

“我”

井房散步(光明的使者、出色

走进、体验自然

(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的教育艺术家)

解释“爱”

热爱生命)

无比的敬爱、感激 教学后记

下载《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训练学案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训练学案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再塑生命导学案

    5再塑生命学习目标 1.识记、积累课后重点词语;能概括各部分意思。 2.品味并说出重点语句的效果和含义,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说出其品质。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情意,领......

    《再塑生命》导学案

    《再塑生命》导学案 编写:张伟娜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温馨寄语:亲爱的同学们,课堂是你们的舞台,就让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大胆的展示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学习......

    《再塑生命》导学案

    《再塑生命》导学案 阅读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背景了解......

    再塑生命导学案

    5.《再塑生命》导学案 导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重点、难点: 理清结构,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过程: 一......

    《再塑生命》导学案

    《再塑生命》导学案 阅读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背景了解......

    再塑生命导学案

    5、《再塑生命》导学案 主备人:学科审核人: 教研组长:年级主任: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学习重点:......

    再塑生命的人学案

    《再塑生命的人》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 状、期期艾艾”等词语。了解作者成长历程理解文章思路整 体把握文章结构。......

    《再塑生命的人》 学案

    《再塑生命的人》 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