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白银时代--有感(王小波)1
《白银时代》有感
这的小说。
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王小波的作品《白银时代》,他的文章写得恣肆随意,非常自由,常常还满口谐谑,通篇调侃,一副顽皮相。如今调侃文字并不罕见,难得是调侃中有一种内在的严肃,鄙俗中有一种纯正的教养,这正是我读他的作品得印象。作者在这个虚拟的时空里作了一个关于未来世界的黑色预言。他用大胆的思想、深刻的剖析和独特的表达和读者一起讨论了一种属于白银时代的悲哀。《白银时代》是一部很独特
关于“白银时代”,小说中有这么一段话:“希腊神话里说,白银时代的人蒙神恩宠,终身不会衰老,也不会为生计所困。他们没有痛苦,没有忧虑,一直到死,相貌和心灵都像儿童。死掉以后,他们的幽灵还会在尘世上游荡。”我想这个神话大概是作者写《白银时代》最初的一个意念。他用了这个名称,却赋予它截然相反的内涵。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这样一个意念:人既然活着,就必然会思考。在白银时代的生活其实并非幸事,事实上无可忧者无可虑者才是最可忧可虑的。而且白银时代的人也并非真的无忧无虑,而是他们的生活与思想已被限制在一个框框之内,从而失去了忧和虑的自由与可能。由此,想象和创造也被扼杀了。
关于这种限制与扼杀,作者在小说中用一种荒诞的方式来表现,也就是说作者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经过艺术的夸张变形,使其鲜明而本质的出现在读者眼中,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又不能不认同它。由此,作为人的悲哀就得到了完全的体现。
作者在小说中较多地提到了“生活”一词。“在公司内部,我们有组织生活、集体生活。在公司以外,我们有家庭生活、夫妻生活。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体验生活。”在这里,“生活”一词被重新定义,完全屏除了私人性的内容,不再出自个人独立的意愿,而成为一种“法则”似的固定模式。人对这种“生活”是完全被动的,而这种“被动”的结果自然是可悲甚至可怕的。
在晚上的餐桌上面露暧昧的微笑,鬼鬼祟祟地对妻子说今天公司交代了要过生活……听了这话,平时最体贴的妻子也会马上变脸,抄起熨斗就往你头上砸。第二天早上,看到血染的绷带,我就知道这种生活过完了。”
这是一种很荒诞的表现,但却相当明确地告诉读者:生活要由人自己来选择。这是人的独立性和尊严所在。假如有人硬要否认和改变这一点,那么生活也要就此完结——真的到了“生活过完了”的地步。
如前所言,“白银时代”里人们的生活被限制在一定的模式之中。换言之,人们必须遵守某种“法则”。作者在小说中以戏谑的手法对这种法则提出了质疑。在作者看来,生活中有一类冠冕堂皇的法则,它制订出来,就是为了供违反之用。假如你一定要死心眼地去遵守,就会被它嘲弄。为了证明这一点,作者写了“体验生活”。
“本公司有项规定,所有的人每隔两年就要下乡去体验生活……就是在没有自来水、没有煤气、没有电的荒僻地方住上半年。……但很少人真去体验生活……”
在小说中,只有“棕色的”是个例外。结果是:“她在乡下走夜路,被四条壮汉按住轮奸了两遍。”
但是对于生活里那些非常无理,近乎奇闻怪谈的“准法则”,人们却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例如给停车场上的劫匪“送钱”。
“……一阵电话铃像针一样扎进我的脑子。这使我想起有个小子每礼拜三要在停车场上劫我。我有责任马上出去被他打劫——他等得不耐烦,会拿垒球棒砸我的车。”
“我不怕劫匪砸我的车……但我怕保安扣工资——他会记恨我……”
“白银时代”的生活就是这样,人们失去了思想,失去了理性,失去了判断,只会在生活的桎梏下如机器般运转。人完全被异化了完全的没有了自由与主见。
作者是这样写人的异化的:“……他们全都满脸倦容,睡眼惺忪,好像一夜没睡……我知道,我自己一定是这个样子。我是什么样子他们就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不需要带镜子……”这就是说无论是思想、行为甚至于人的外在形态都已经大大简化了,趋同了,个性消失了。
再如《师生恋》。在公司里,主人公一遍又一遍地写着这篇名为《师生恋》的小说,直到几十遍之多。他虽感无奈,却仍要不停地写下去。自然,在小说中这只是“写作公司”的工作,但事实上,这是病态。这种情境丝毫不允许他想象与创造,即使他想,创造力也早被消磨净尽了。
再如“恋母情结”。“师生恋”中“我”对老师有恋母情结。“师生恋”中“我”和老师的爱情是畸形的,老师是个阴影(这种阴影在我长大后转移到“公司”和“头头”身上)。在这种阴影下,我老是神情抑郁、落落寡欢、冥思苦想,以至于不能拥有成熟独立的思想,无论言行都显得幼稚可笑。“恋母情结”正是这种幼稚和受压抑的表现。
再如“受虐心理”。小说中很多地方写到了“受虐心理”,简言之,即“变态”。
例如想象自己在埃及沙漠里备受酷刑的折磨;例如渴望自己的稿子被枪毙;又如伸出脚丫让人往上踩。作者对此有个精彩的比喻:“假设有一只猪,出于某种古怪的动机蹲在公路边上,把尾巴伸在路上让过往的汽车去压……”这些表达是如此荒诞,但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作者在小说中说主人公的故事有着很恶毒的寓意:“在剧痛中死在沙漠,也比迷失在白银世界里好得多。”
对于这个解释,我们或者可作如下理解
1“白银时代”里单调乏味的生活即使头脑再简单的人也无法长期忍受。
2沙漠里的酷刑和死亡虽然痛苦,但是直截了当,未尝不可算是一种解脱。
3“白银时代”里的生活是如此荒诞,无所不至地控制着人的思想,使人们无不规行矩步,没有一点点异端。但人毕竟是人,人既然活着就有自己的意愿,会不自觉地去思考;但显然这是不被允许的。这就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的结果是人们开始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去发泄。例如“受刑”、“死亡”、“枪毙”等等。也就是说,作者写“受虐心理”实际上是在表现身处“白银时代”的人们内心那种渴望被重视、被发现的情绪,暗示他们内心某种“出格”或“犯错误”的冲动。
这种“冲动”或许不易被人读懂,但显然是一种值得尊敬的“冲动”。假如你不幸读懂了它,你还会发现它是一种令人备感悲哀的“冲动”——缘于“白银时代”本身的悲哀。
作者通过这一类病态的心理,阴暗的心理来讽刺这些人类所或者的时代,那个社会。作者本人想摆脱这样的群体,拥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却把主人公置身于这样的一种病态的社会,让他去体验,去遭枪毙,去自己经历生活然后过完生活。黑暗的社会扭曲了人格,我们必须从中读到些什么,品味到些什么,而不要像小说中的人一样盲目。“肯定了有自己,就能肯定还有个叫世界的东西,承认了这些事,承认了这些事就承认了有所谓无可奈何。”我么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斗志,在社会中自己求生存。
第二篇:《白银时代》读后感
王小波的写作风格一如既往,并不会吸引我一口气读完一本,但每一章节读完后都值得慢慢思考,需要时间理解。他是一位敢说真话的勇者,他有着有趣的灵魂。不止一次想象,如果当今这个时代,有一位如你一般的人,这个年代又会多增添几分乐趣呢?
白银时代里,无人不疯癫,那个时代不允许人正常。数盲、傍肩、保安以及干技术工作的技术家们,在王小波笔下的世界里,王二用他独特的解释,独特的妥协之道使这个荒诞的年代变成银色的年代。最后,王二,和他的舅舅又以及其怪诞的形式离开,被白银时代所抛弃,这是让人心酸的幽默。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如果享受着自由的思想,那个人一定只有十三岁,或者像我舅舅一样,长了一颗腐烂的心"。但王二他如此于众不同,笔下的人物都是他自己,他描写着自己人生的N种可能性,我想这种感觉一定很痛快。不管他披着怎样的外衣,他都是发光的王二。
其实王小波的《白银时代》由《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15》和《2010》组成,事件都发生在未来,是一组虚拟时空的作品构成的长篇。这组作品写的是本世纪长大而活到下世纪的知识分子,回忆他们的长辈以及自己的人生,他未来世界中,主人公生活的世界不仅不必现在的更好,反而变本加厉地发展了现代生活中的荒谬,未来世界中所有的事情看起来都是挺正常的,但是内部却充斥的无法控制的各种弊病,是反乌托邦故事。
上面这段是我看到百度百科的介绍写的,百科分析了四部分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寓意,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些同感,但还是记不太清说了什么,只记得“舅舅”本来画画有天赋,却是在国外的艺术馆得到了认可,而在《2010》里头,领导都是高科技人才睡了一觉醒来,得了数盲症,就不用继续进行研究工作,去当了领导,还能有一个漂亮的妻子,然后这个妻子会忘不掉非数盲的情人。
只能说王小波的反讽境界太奇妙,没有一定的水平以及境界很难看懂。
第三篇:读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读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沉默这件好事
——读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评论员 黄倩)
福科先生曾说:'话语即权力'.他认为,不说话的人不仅没有权力,而且会被人看做不存在,因为人们不会知道你。殊不知,沉默其实是件好事。因为没有沉默,就不会有孕育、震荡和突破。正如蛾在沉默了一冬之后,能把飞的梦幻变成现实;海在沉默了一时之后,能把惊涛的壮观推出地平线;每一个优秀的人,都需要一段沉默的时光。
中国人一直都有一种通病——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龙应台女士曾对这种现象大发感慨: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或许是因为龙应台女士在国外住了很多年以后几乎变成了一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所以她将保持沉默视为怯懦。然而,王小波认为这是不对的。
在《沉默的大多数》里,王小波将沉默形容为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其实,文化也好,生活方式也罢,无可否认的是,沉默确实也是件好事。
适当的沉默,能为我们省略麻烦。
在电视剧《唐明皇》上映不久以后,有一部分观众反应说不好看。于是,剧组的成员和一部分记者就开了个研讨会,并在会议上探讨了反对《唐明皇》剧者的民族精神、国学修为、道德水准诸方面的问题,更有甚者认为那些朋友的智商不高,而这次会议纪要也被登在了《中国电视报》上。王小波说:'从此之后,我再不敢去看任何一部国产电视剧,我怕我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忽然知道自己生了个傻儿子而伤心。去看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也有类似的危险。这种危险表现在两个方面:看了好电影不觉得好,你就不够好;看了坏电影不觉得坏,你就成了坏蛋。有一些电影在国际上得了奖,我看了以后也觉得不坏,但有些评论者说,这些电影简直是在卖国,如此说来,我也有背叛祖国的情绪了——谁敢拿自己的人品去冒这个风险?
在这种时候,沉默就彰显出它的好处了。不管是国产剧还是国产电影,不管它们拍的俗不可耐还是在国际上声名鹊起,不管你自己私心里喜欢还是不屑它们,你只管嘴巴沉默就好了,至于在心里,你作些再不合这些'哲人王'口味的评价,又有何不可呢?
沉默,是因为我们在渐渐成熟。
孩童时期,我们总是天真可爱:不明白的问题,势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有话要说时,不一次说尽心中想说的话绝不罢休。因为大家还将我们视做孩子,所以年少时的口无遮拦总能被轻易原谅。然而,当我们作为成年个体真正地走进社会时,这种特权就会被自动剥夺。说话不小心?很好,请自己承担祸从口出的后果。于是乎,我们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开始学着审时度势,也开始收起年少时的棱棱角角以及曾经带给我们骄傲的那些锋芒毕露……我们,开始慢慢学会适时沉默了。
沉默,是为了蜕变而蓄积力量。
在《尼克·胡哲给自己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只有自己知道。而当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其实,隐忍的沉默,恰是我们抵抗世界的力量,当我们拥有时,我们才有资格自由;思索的沉默,恰似一道大门,通向现世没有的东西,通到现在的人类想不到的地方。总之,沉默不是孤独,不是烦恼,只是想静一静;沉默不为风景,不为享受,只想找回自己;沉默没有浮华,没有牵绊,有的只是一颗自然而然的心。
沉默,原来是件好事。
第四篇:王小波座右铭
王小波座右铭汇总(精选50句)
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成了。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王小波座右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我以为,每个人都有一部分活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中,这一部分是不会死的,它会保存在那里,让后世的人看到。
2、闲着没事,总要买点什么,出门总要戴,这是个门面。
3、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4、我要说的是:只要我们真正相爱,哪怕只有一天,一个小时,我们就不应该再有一刀两断的日子。
5、你一来,我就决心正经的,不是马虎地活下去,哪怕要费心费力,哪怕要我去牺牲呢。
6、我要爱,要生活,把眼前的一世当作一百世一样。
7、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8、案发时的情形是这样:陈清扬骑在我身上,一起一落,她背后的天上是白茫茫的雾气。这时好像不那么冷了,四下里传来牛铃声。这地方的老傣不关牛,天一亮水牛就自己跑出来。那些牛身上拴着木制的铃铛,走起来发出闷闷的响声。一个庞然大物骤然出现在我们身边,耳边的刚毛上挂着水珠。那是一条白水牛,它侧过头来,用一只眼睛看我们。
9、就如世上一切东西,你信它是真,它就真下去;你疑它是假,它就是假的。我的话也半真不假。但是我随时准备兑现我的话,哪怕天崩地裂也不退却。就因为这种状态,别人都不相信我。
10、去看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也有类似的危险。这种危险表现在两个方面:看了好电影不觉得好,你就不够好;看了坏电影不觉得坏,你就成了坏蛋。有一些电影在国际上得了奖,我看了以后也觉得不坏,但有些评论者说,这些电影简直是在卖国,如此说来,我也有背叛祖国的情绪了——谁敢拿自己的人品去冒这种风险?
11、真正的绅士决不在危险面前止步。
12、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源于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13、我所有的付出,竟然从未打动过你。
14、只是没有说清楚什么是瑰宝:是手铐呢,还是戴手铐的人。
15、人家有几样好东西,活的好一点,心情也好一点,这就是轻狂。非得把这些好东西毁了,让人家沉痛,这就是不轻狂。
16、闲着没事,总要买点什么,出门总要戴,这是个门面。
17、人们懒于改造世界必然勤于改造自己,懒于改造生产方式,对了,懒于进行思想劳动必然勤于体力劳动,懒于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必然勤于死记硬背。
18、我要爱,要生活,把眼前的一世当作一百世一样。
19、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愉和不幸。
20、银河,我爱你,我们来过快乐的生活吧!
21、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
22、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23、没有人的反抗,城市只是水泥林场。
24、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25、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
26、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
27、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某种程度的单调、机械是必须忍受的,但是思想绝不能包括在内。
28、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笑容。
29、我们俩如此的互不信任,不能怪我们缺少诚意,只能怪真的太像假的,假的又太像真的。
30、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天会好梦成真,但也可能不成真就到了梦醒时分。
31、人生就是一个缓慢被骟的'过程。
32、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牺牲的代价让成人也变成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未来。
33、抱着封闭的态度来生活,活着真的没什么意思。
34、有人有趣,有人无趣,这种区别是天生的。
35、听凭朴素感情的驱动,这种状态,或者可以叫作虔诚。
36、我觉得爱情里有无限多的喜悦,它使人在生命的道路上步伐坚定。
37、尤瑟纳而女士借阿德里安之口云,当一个人写作或计算时,就超越了性别,甚至超越了人类——当你写作和计算时,就是在思考。
38、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39、有些人生活的乐趣就是发掘别人道德上的“毛病”,然后盼着人家倒霉。
40、闭起嘴来被人当成傻瓜胜于张开嘴消除一切疑虑。
41、我宁可做一个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煎熬。
42、我对好多人怀有最深的感情,尤其是对你。
43、我是爱你的,看见就爱上了。我爱你爱到不自私的地步。
44、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45、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生出知识和美。
46、我们生在这亡命的时代,作为两个亡命之徒,是何等的幸福!真应该联手做一番事业!
47、我思故我在,既然我存在,就不能装作不存在,无论如何,我要对自己负起责任。
48、想要获得现实的快乐,总要有物质基础,嘴是说不出来的:哪怕你想找个干净厕所享受排泄的乐趣,还要付两毛钱呢。
49、校青协极力推荐: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于是我开始存下了一点希望——如果我能做到,那么我就战胜了寂寞的命运。
50、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但必须有证明自己聪明的智慧,还得有证明自己傻的智慧,否则后患无穷。
第五篇:王小波座右铭
王小波座右铭40句精选
1、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
2、我的放假里总是黑着灯,这如它过去总是亮着灯。
3、以后我就成了她打盹的枕头。因为我喜欢她,就心甘情愿地被枕着,肩膀压麻了也没说什么。
4、我的灵魂里有很多地方玩世不恭,对人傲慢无礼,但是它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害怕黑暗,柔弱得像绵羊一样。只有顶平等的友爱才能使他得到安慰。你对我是属于这个核心的。
5、如果人人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么最终利归何人?
6、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7、有时候你难过了,这时候我更爱你。只要你不拒绝我就拥抱你,我会告诉你这是因为什么。就是我不知是为了什么。
8、去看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也有类似的危险。这种危险表现在两个方面:看了好电影不觉得好,你就不够好;看了坏电影不觉得坏,你就成了坏蛋。有一些电影在国际上得了奖,我看了以后也觉得不坏,但有些评论者说,这些电影简直是在卖国,如此说来,我也有背叛祖国的情绪了——谁敢拿自己的人品去冒这种风险?
9、这世界上好的东西岂只是不多,简直是没有。所以不管它是什么,我都情愿为之牺牲性命。
10、我和你说,你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人,我走遍世界也找不到,你太好了。
11、世界上最残忍的事,不是没遇到爱的人,而是遇到却最终错过;世界上最伤心的事,不是你爱的人不爱你,而是他爱过你后,最后却不爱你。
12、我十七岁时在插队,晚上走到野外去,看到夜空像一片紫水潭,星星是些不动的大亮点,夜风是些浅蓝色的流线,云端传来喧嚣的声音。那一瞬间我很幸福,这说明我可以做个诗人,照我看来凡是能在这个无休无止的烦恼、仇恨、互相监视的尘世之上感到片刻欢欣的人。都可以算是个诗人。
13、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
14、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里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15、我们俩如出一辙,都不走正路。走正路的人在那年月里,连做梦都想着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
16、你也可以说这是规律使然,也可以说是命中注定。
17、假如你不走到墙外面来,就永远不知道有这样一些景象。假如你不走出这道墙,就以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石头花园,而且一生都在石头花园里度过。当然,我也说不出这样有什么不妥。
18、世界不光有阳的一面,还有阴的一面。
19、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
20、虽然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中做选择。
21、人想要干点什么或者写点什么,最重要的是不必为后果操心,只要你有了这个条件,干什么,写什么都成,完全不必长得漂亮或者写的好。
22、尊严就是,你在任何地方都被当作一个人物来看待,不是一个东西来看待。
23、我们俩如此的互不信任,不能怪我们缺少诚意,只能怪真的太像假的,假的又太像真的。
24、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
25、这世界上有人喜欢丰富,有人喜欢单纯;我未见过喜欢丰富的人妒恨、伤害喜欢单纯的人,我见到的情形总是相反。
26、对不相信的事情说不在意,这是我保全体面的方法。
27、假如我被大奸大恶之徒所骗,心理还能平衡,而被善良的低智人所骗,我就不能原谅自己。
28、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
29、一味的勇猛精进,不见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静思索,倒更能解决问题。
30、竟敢说自己清白无辜,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罪孽。照我的看法,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做,好色贪淫,假如你克勤克俭,守身如玉,这就犯了矫饰之罪,比好吃懒做好色贪淫更可恶。
31、满天都是星星,好像一场冻结了的大雨。
32、我决不为了仪式爱你,我是正经爱你呢。我一正经起来,就觉得自己不坏,生活也不坏。真的,也许不坏?我觉得信心就在这里。
33、我原准备到处哈哈大笑,连自己在内,笑到寿终正寝之时。可是我现在想认真了,因为你是个认真的人。
34、假设我相信上帝,并且正在为善恶不分而烦恼,我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绝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
35、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
36、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
37、我们生在这亡命的时代,作为两个亡命之徒,是何等的幸福!真应该联手做一番事业!
38、我真不想有一天我自己觉得我有了足够的智慧,可以够用了,足够明辨是非了。
39、校青协极力推荐: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于是我开始存下了一点希望——如果我能做到,那么我就战胜了寂寞的命运。
40、世俗所谓必不可少的东西我是一件也不要的。还有那个“爱”、“欠情”之类,似乎无关紧要。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称誉,安如平日,你和我说话像对自己说话一样,我和你说话也像对自己说话一样。说吧,和我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