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中考化学辅导酸碱盐化学方程式详解大全
姓名 任钊汲2014中考化学辅导酸碱盐化学方程式
1.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3.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5.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6.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7.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8.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10.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11.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1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3.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14.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15.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16.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17.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1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1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2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2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22.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Ba(OH)2 + CO2 ==== BaCO3 ↓+ H2O
23.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24.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25.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26.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27.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28.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29.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0.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31.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32.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33.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3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6.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37.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38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39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40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41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42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43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44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45、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46、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4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48.加热碳酸镁MgCO3△MgO+CO2↑
49.加热氢氧化铜 Cu(OH)2△CuO+H2O
50.加热氢氧化铁2Fe(OH)3△Fe2O3+H2O
5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5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53.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54.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56.光合作用:6CO2+6H2O叶绿素 光照C6H12O6+6O2
第二篇:酸碱盐化学方程式默写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默写
1.铁和稀硫酸。
2.铝和稀硫酸。
3.锌和稀盐酸。
4.铁和稀盐酸。
5.铝和稀盐酸。
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7.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8.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9.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10.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11.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12.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13.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14.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15.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16.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
17.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18.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19.。
20.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21.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22.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3.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24.。
25.硫酸和烧碱反应:。
26.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27.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28.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29.硝酸和烧碱反应:。
30.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3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32.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33.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3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3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3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3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
3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
3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第三篇:酸碱盐氧化物反应化学方程式练习题讲解
酸碱盐氧化物反应化学方程式练习
(1)酸 + 碱--------盐 + 水(中和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Cl + NaOH ====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硝酸和烧碱(氢氧化钠)反应:HNO3+ NaOH ====(2)酸 + 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3)碱 + 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4)盐 + 盐-----两种新盐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5)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要注意能否反应!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铜和稀硫酸Zn + H2SO4==== 锌和稀硫酸Mg + H2SO4==== 银和稀硫酸Zn + H2SO4====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铜和稀盐酸Fe + 2HCl ===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6)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要注意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置换反应)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7)碱性氧化物 +酸--------盐 + 水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8)酸性氧化物 +碱--------盐 + 水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气体:Ca(OH)2 + SO2 ====
第四篇:酸碱盐常见化学方程式总结
酸碱盐常见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金属及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1、镁、锌、铝、铁与盐酸反应
2、镁、锌、铝、铁与硫酸反应
3、氧化铁、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4、氧化铁、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二、酸和碱的反应(中和反应)
1、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3、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
4、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
5、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治胃酸过多)
6、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治胃酸过多)
7、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
三、酸和盐的反应
1、硝酸银和盐酸
2、氯化钡和硫酸
3、碳酸钠与硫酸的反应
4、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5、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6、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四、碱与盐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溶)
1、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工业制取氢氧化钠)
2、氢氧化钡与硫酸钠的反应
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五、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
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六、盐和盐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溶)
1、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2、硝酸钡与硫酸钠反应
3、氯化钡与硫酸铜反应
4、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5、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
七、金属与可溶性金属盐反应(位于前面的金属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1、铁和硫酸铜反应
2、锌和硫酸铜反应
3、铁和氯化铜反应
4、铜与硝酸银反应
八、金属冶炼
1、碳还原氧化铜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氧化铁
第五篇:酸碱盐教学策略
酸碱盐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中,酸碱盐之间关系密切,因此是初中化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中考的主要内容,更是初中与高中教学衔接的重要知识。
如何搞好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呢?我认为,在酸碱盐的教学中,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应既要符合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要符合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辅之以恰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正确把握好课标要求
老师对酸碱盐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求把握偏差是最大的。虽然实施新课程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是听课过程中还是发现一部分老师还是要求过多、过高。有一部分是无意的——平时不能认真学习“教学要求”,教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跟教着辅走,跟着经验走;有一部分是故意拨高难度——新课程教材因为兼顾学生中心,学科系统性没了,上了几年下来,效果不好,干脆就回到老教材的路子上。这种过多、过高的要求,其结果是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学习负担,而且对基本的内容没强调到位,增加的部分又把学生搞混了。因此,应注意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认真按照《课程标准》备课、开展教学,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清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有机重组,夯实基础
酸碱盐的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要看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学生学习中需要书写大量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因此首先要强化训练化学式的书写,为学习酸碱盐时书写大量的化学方程式夯实基础。由于在探究酸碱盐反应规律时要考虑物质的分类和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因此需要把教材重组,提前学习物质的分类,特别是酸碱盐的分类。使学生能从酸碱盐的组成特征来区分物质类别,并通过顺口溜、口诀等强化记忆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只有强化了这些知识,夯实了基础,才有可能学好酸碱盐。
三、重视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知识
教师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的探究实验,尽可能多地创设学生实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归纳酸碱盐的反应规律,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等能力。如在学习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时增加实验:请同学用导气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观察能否反应。由于没有明显现象,学生都以为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此时老师向溶液中慢慢地滴入稀盐酸,让同学们注意观察,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已经变了质,并得出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方法之一是加入稀盐酸。通过这些实验的直观现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这个知识点,并且由于学生对这些实验有较浓的兴趣,印象非常深刻,知识掌握非常牢固。
四、在重点知识的教学上要把握好“度”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酸碱盐教学的度呢?这是所有初中化学教师十分困惑的问题,一方面,平时的教学辅导书和考试在酸碱盐方面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教得简单,学生在一次次练习中与考试中常常会“碰壁”,信心就会消磨殆尽,学习的兴趣也会无影无踪。如果教得“到位”一部分接受能力比较差、理解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就会感到很痛苦,听不懂,甚至遇到酸碱盐题目就发晕。那么,准确把握酸碱盐的教学的难度至关重要。下面举部分例子进行说明:
在探究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时,可以通过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每组的实验药品不同,每组做四个实验,其中两个实验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另两个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从实验事实中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最后安排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掌握该规律。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对于判断酸碱盐之间能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非常重要。从反应物来看,碱与盐反应,盐与盐反应时要求反应物都是可溶的,从生成物来看,要生成气体、沉淀或水。这一部分知识,对于高中学习离子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因而,对于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按照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可以这样处理:一是务必要教会学生怎么使用溶解性表;二是在实验中尽量多地展示常见酸碱盐的样品和对应的溶液,让学生感知它们的颜色、状态,再仔细观察教材中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分组讨论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指导学生结合规律去感知,而不要死记硬背;三是编顺口溜记忆溶解性表。如:钾钠氨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里面;氯化物除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碱溶钾钠铵和钡,碳酸只溶钾钠铵;微溶只有三四个,悄悄记在心中间。讲授元素化合物知识要尽量利用实物和实验。以物质的性质为线索,把有关物质的制法、用途、保存方法等知识串联起来。教师在讲解酸碱盐知识时,在新授课中须要通过实验,结合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概括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在复习课中,须要指导学生联系已知的事实和理论进行演绎推理,得出酸碱盐性质的知识网络图。在习题课中,通过难度适中的多种练习加深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
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学科,与生活实际有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生活事例出发,引出化学知识,并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或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如炒菜时在铁锅中加食醋有什么好处?蚊虫叮咬后又痛又痒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在学习盐酸时用家庭用品洁厕净中含有盐酸,它能除去厕所中的水垢,引出盐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学了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后,立刻引入:自来水中存在盐酸,有些不法分子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骗人,你能揭开不法分子的骗人勾当吗?当学习了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时,马上引入: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在医院做肠胃透视检查身体时,要服用“钡餐”—— 硫酸钡,但误服碳酸钡会引起中毒,解毒方法之一是服用一种泻盐硫酸镁,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加深对酸碱盐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寓学于乐。
六、教学要循序渐进,阶梯式螺旋上升
酸碱盐知识难度较大,在新课进行中不能追求教学进度,不求量,但求质。可适当放慢进度,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给学生消化吸收练习巩固的时间。新授课练习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课要起点低,小坡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实际上,以上补救知识缺陷、补充同类反应等多种措施,都会使教学进度慢下来。如果教学进度过快,学生还未理解巩固就向下进行新课,做成了夹生饭,即使再回锅也不容易蒸熟。学生尚未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又会产生新的认知障碍。
七、适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通过实验,可指导学生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复习中,可归纳物质或离子共存的条件、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必须记住的常见沉淀、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判断方法等,这些归纳,可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形势在不断变化,教学策略也要相应变化。只有因时制宜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突破难点,提高学生总体成绩,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