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第一堂课--课堂讲授,育人为先(邵全义)
我的第一堂课
――课堂讲授,育人为先
大凡师傅在带领新徒弟入门学习之初,一般不会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比如豫剧大师常香玉老师,让新收的徒弟们开始并不是直接练唱腔,而是先进行一番艺德的教育;太极名家杨振铎让新入门的弟子们开始也并不是拳脚的基本工夫,而首先注重武德的修行„„师傅带徒弟是如此,我认为老师教学生也应该是如此。
教师的天职是什么?我想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回答说:教书育人。我认为:育人应为先。现在一些教师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就直奔主题,这样的方法和效果值得讨论。其实,我们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明确一下学习的目的,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充分了解该课程在整个知识结构的位置和重要性,进而开始更系统深入的学习。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这种方法要比开学第一堂课直奔课本内容效果要好些。
为了整个学期的授课收到良好的效果,每学期第一堂课,我会讲一些亲身经历或听取他人有教育指导意义且生动的实例,以此来打开学生的心扉,赢得学生的共鸣,让他们发自内心的产生对授课老师的亲近与敬佩之情,为后续整个学期的和谐课堂奠定一个良好的感情基础。比如,我曾告诫他们不要做一个“雷电型”的人,意思是说:雷电虽然能量极大,但不能用来为人类造福,就是废物;人也是如此,你即便很有才,如果不会掌控自己,随意发挥,也将成为一个废人。我还告诉他们说:每个人都其实是一张白纸,而且纸上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污点,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看待别人的时候要一分为二,多向人家白璧无瑕地方看,不要总喜欢盯着人家的污点,这样你就可以学到人家好的方面,得到提高,要学会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别人的缺点。
第一堂课通过类似此种推心置腹的交流,可以极大地博得同学们的信任,让学生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之情。一旦达到这种效果,那么学生很快就会建立愿意接受你的教学风格及认真听你授课的良好情愫,这样一来,也容易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每个学期的第一堂课都坚持着此种方式来为新学期引路,切实起到了统一学生思想,增进师生了解,提起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意识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仍会不断努力,多多思考,希望摸索出更多、更好的促进教学的良方。
计算机系 邵全义2010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