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证发放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03:3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养殖证发放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养殖证发放管理办法》。

第一篇:养殖证发放管理办法

养殖证发放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域、滩涂养殖管理,规范水产养殖生产行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保障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有关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水域、滩涂包括全民所有水域、滩涂和集体所有水域、滩涂。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渔业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对水域滩涂的养殖规划,确定可以用于养殖业的水域、滩涂。

第四条国家对养殖水域、滩涂实行养殖证制度。

凡利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取得养殖证。

养殖证分全民所有水域滩涂养殖证和集体所有水域滩涂养殖证两类,由农业部统一印制。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发放管理工作,上一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协调。

跨界养殖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发放工作,由毗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商解决,上一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协调。

第六条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㈠养殖申请表;

㈡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或单位证明;单位还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㈠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来源证明材料;

㈡养殖技术条件说明;

㈢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申请使用集体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时,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供有效的水域、滩涂承包经营合同。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会同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现场踏勘,确认标界,核实有关情况。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水域、滩涂养殖使用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核,对符合当地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和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填写审批表,报请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核发养殖证。对不符合当地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及本办法有关规定或依法不予批准的申请,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前款规定期限内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核发养殖证时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遵循下列优先顺序:

㈠因当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转产从事养殖业的渔业生产者;

㈡因当地养殖规划调整需另行安排养殖场所的当地渔业生产者;

㈢养殖水域、滩涂毗邻村、乡(镇)的传统养殖渔民;

㈣养殖水域、滩涂毗邻农业集体经济组织;

㈤应用高新技术或具有养殖专业技术特长的单位和个人;

㈥规模化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在合理安排当地养殖生产者后,具有开发潜力的水域、滩涂以及按照前款难以确定使用申请人的养殖水域、滩涂,可以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使用人。招标方案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条本办法实施前,对已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滩涂;

㈠符合当地养殖规划和本办法有关规定、使用界限清楚的水域、滩涂,无证使用者应在本办法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养殖证,经审核后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发给养殖证;已持证的使用者,应在三个月内按本办法规定申请换证。

㈡不符合当地养殖规划和本办法有关规定的水域、滩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进行登记,无证使用者应当签订拆迁保证书,限期拆除养殖设施;持证使用者,当地政府应妥善安排,酌情补偿。

第十一条养殖证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1)持证单位和个人基本情况;

(2)发包方情况(限集体所有水域、滩涂);

(3)地进概位用平面界至图;

(4)养殖水域、滩涂面积及范围(方位坐标);

(5)养殖类型、养殖方式、品种及密度;

(6)养殖证有效期限;

(7)年审记录;

(8)养殖证编号。

第十二条养殖证的有效期限依据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养殖方式。投资风险、收益用综合使用等因素,分为:

(一)浅海养殖最高使用期限10年;

(二)滩涂养殖最高使用期限15年;

(三)深海养殖最高使用期限20年;

(四)海水池塘最高使用期限5年;

(五)湖泊养殖最高使用期限10年;

(六)水库养殖最高使用期限8年;

(七)淡水池塘养殖最高使用期限10年;

(八)河沟养殖最高使用期限5年;

(九)临时养殖证使用期限1年。

第十三条养殖生产者应严格按照养殖证所规定的品种。养殖方式等进行养殖生产,如有变动,需提前一个月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四条养殖证使用期满后需要继续使用该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六十日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并有优先获得该水域、滩涂的权利。

第十五条使用集体所有的水域、滩涂进行养殖生产的,可以由使用者依照本办法第六条原规定单独申领养殖证,不便于单独申领的,可以由合法拥有该水域、滩涂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统一领养殖证。

第十六条养殖证实行年审制度,未按规定进行年审的养殖证自动失效。

第十七条合法取得养殖证的养殖生产者受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第十八条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按养殖证的有关规定,合理利用水域、滩涂资源,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用药,不得造水域环境污染。

第十九条严重违反养殖生产有关规定的,发证机关可以吊销养殖证,终止其进行水产养殖生产的权利。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农业部渔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篇:江西省生育证发放及管理办法

江西省生育证发放及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申请领取《生育证》的条件

申请领取《一胎生育证》的夫妻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夫妻双方均系初婚未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均未生育的;

三、夫妻婚后满五年未怀孕,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鉴定一方患不孕症,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

申请领取《再生一胎生育证》的夫妻必须符合《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情况,并且达到规定的生育间隔期限。

第三条 受理《生育证》申请的机构

受理《一胎生育证》申请的机构是女方或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受理《一胎生育证》申请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将发证情况通知另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

受理《再生一胎生育证》申请的机构是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

第四条 第四条《一胎生育证》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批和发证。

《再生一胎生育证》由县级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批、发证。

对夫妻双方都是农民的《再生一胎生育证》申请,经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同意,可以由女方户籍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批并发证。

属于特殊情况申请《再生一胎生育证》的,按《特殊情况的夫妻申请再生育一胎的审批制度和程序》规定逐级上报,由江西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特殊情况生育审查小组审批,批准后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发证。

第五条 第五条发放《生育证》的期限

发证部门对符合《条例》规定的一胎生育申请,必须在收到申请表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对符合《条例》规定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除《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和第十一项规定情况外,必须在收到已经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审核的《生育证申请、审批表》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第六条《一胎生育证》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

一、领取表格。申请一胎生育的夫妻到一方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领取《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

二、填表、核实。申请生育的夫妻应当如实填写表格中规定的全部栏目,签上姓名,贴一张女方一寸免冠照片(另需再准备一张同样照片办证用),并将申请表送双方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送其户籍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核实。双方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对夫妻中在本单位工作的一方或户籍在本村(居)民委员会的一方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并在核实之后提出初步意见,由主管领导签名和加盖公章,以明确责任。

三、审批与发放。申请生育一胎的夫妻凭结婚证、户口簿和经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到一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申领《一胎生育证》,其中,属于“婚后五年未怀孕,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鉴定一方患不孕症,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必须同时携带办理收养的有关文件、证明和医院的妊娠诊断证明。

受理《一胎生育证》申请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收到巳由双方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核实的《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后,由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负责人进行审批并将审批结果填入《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中,同时签名,加盖公章。对审批符合发证条件同意发给《一胎生育证》的,由经办人填写《一胎生育证》,贴上女方照片,签上经办人姓名,加盖钢印(没有配置钢印的,送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加盖钢印)和骑缝公章,及时发证并通知另一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

在审批过程中,对情况不够清楚的,应进一步核实,再进行审批。

第七条 《再生一胎生育证》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

一、领取表格。申请再生育一胎的夫妻,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领取《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

二、填表、核实与张榜公布。申请生育的夫妻应当如实填写表格中规定的全部栏目,签上姓名,贴一张女方一寸免冠照片(另需再准备一张同样照片办证用),并将申请表送双方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送其户籍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核实。双方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对夫妻中在本单位工作的一方或户籍在本村(居)民委员会的一方的情况进行核实和张榜公布,并在核实和张榜公布无举报意见之后提出初步意见,由主管领导签名和加盖公章,以明确责任。

三、申请、审批和发放。申请再生一胎的夫妻凭结婚证、户口簿和双方所在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到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经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后,对申请人的情况和是否张榜公布进行核实。对符合《条例》第九条规定的,应报送县一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女方户籍所在地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对确认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符合《条例》规定的,经集体研究批准后,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签署审批意见和姓名,加盖公章,并将审批结果通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对集体研究同意发给《再生一胎生育证》的,由经办人填写《再生一胎生育证》,贴上女方照片并签上姓名,加盖钢印和骑缝公章,及时发证,并通知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和所在单位。

对双方都是农民的夫妻的再生一胎申请,经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同意由乡(镇)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批的,在经集体研究通过后,可以直接发放《再生一胎生育证》,并按月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 《生育证》的有效期为一年零六个月,对已怀孕申请领取《一胎生育证》的,其有效期由其发证机关视申请领证孕妇的预产期适当延长确定。有效期内未生育的,必须在有效期期满之前到原发证部门办理延期手续,延长期限视申请延期孕妇的预产期适当延长确定;对尚未怀孕的延长期限定为一年零六个月。一次办证可延期多次。办理《生育证》的延期手续必须以现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为依据。

第九条 申请生育的夫妻在领取《生育证申请、审批表》、领取和换取《一胎生育证》和《再生一胎生育证》时,应交纳表、证工本费。工本费的收费标准按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收取。

第十条 发证单位应当严格掌握生育政策和执行审批程序,不得徇私舞弊。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发放生育证的,按《条例》第六十一条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在每年1月15日前将已发放的有效的生育证数(包括已办延期的)和分村(居)民委员会的具体名单(分一胎和再生一胎)书面报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于每年1月31日将分乡(镇、街)和分一胎、再生一胎的统计数字报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于每年2月15日前将分县(市、区)和分一胎、再生一胎的统计数字报省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统计处。

第十二条 各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经常检查《生育证》的审批、发放、管理情况,督促各地严格执行本办法。

第十三条《生育证》和《申请、审批表》由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印制。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负责解释。

第三篇: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办法(最终版)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办法

第一条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应填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登记表,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请人及子女身份证、户口簿;

(二)申请人婚姻生育状况证明;

(三)夫妻近期免冠二吋合影照片三张(丧偶或者离婚的提供本人近期免冠二吋照片二张)。

第二条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在收到当事人申请后,应当对其情况和资料进行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分别作出下列处理:

(一)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告知理由;

(三)对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办的全部内容;

(四)对有举报或者事实不清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调查核实完毕,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五)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应当告知其受理机关。

第三条《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一式两份,由夫妻双方分别持有。丧偶或者离婚后一方申请领取的,应在《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上注明系单方申领。

第四条持证人在按规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期间,应于每年的5月31日前到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审核。

第五条持证人户籍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到户籍迁入地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进行登记,原《独生子女父母光荣》继续有效。

第六条再婚前双方依法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可以继续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第四篇:河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河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办法》的通知

豫人口[2011]80号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河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辖市、县(市、区)人口计生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河南省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规定》实施情况,省人口计生委研究制定了《河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于2011年12 月1日起遵照执行。2005年8月24日印发的《河南省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二〇一一年十一 月二十八 日

河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全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发放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是夫妻响应国家号召,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荣誉证书。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待。

第三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夫妻,可以向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一)双方或女方具有本省户籍;

(二)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

丧偶或者离婚的,可以由一方(女或男)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第四条下列情况视为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可以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一)夫妻未生育而只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二)夫妻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生育或收养两个及以上子女,而只存活一个子女,且女方未满49周岁的;

依法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夫妻,不因收养子女影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第五条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应填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登记表,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请人及子女身份证、户口簿;

(二)申请人婚姻生育状况证明;

(三)夫妻近期免冠二吋合影照片三张(丧偶或者离婚的提供本人近期免冠二吋照片二张)。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在收到当事人申请后,应当对其情况和资料进行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分别作出下列处理:

(一)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告知理由;

(三)对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四)对有举报或者事实不清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调查核实完毕,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五)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应当告知其受理机关。

第七条《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一式两份,由夫妻双方分别持有。丧偶或者离婚后一方申请领取的,应在《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上注明系单方申领。

第八条持证人在按规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期间,应于每年的5月31日前到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审核。

第九条持证人户籍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到户籍迁入地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进行登记,原《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继续有效。

第十条再婚前双方依法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可以继续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第十一条《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生损坏和丢失的,经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证明,可向发证机关申请补办。无据可查的,当事人可以重新申请领取。

第十二条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又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违反政策法规规定生育或违法收养子女的,应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缴回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并退回已享受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其他计划生育奖励优待。

第十三条单位、村(居)民委员会负责本单位、本辖区居民婚姻生育状况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登记表有关情况的核实、持证人子女数量变化情况的报告等工作。

第十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登记、办理、建档、年审、收缴,并向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统计上报有关情况。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发现持证人情况变化不应当继续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要及时收回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报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收回其已享受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及其他有关的奖励优待,并通知其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停止其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收回由单位、村(居)民委员会给予的有关奖励优待。

第十五条省辖市、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无故拖延发证、弄虚作假的,依法追究经办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由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印制,发证机关免费发放、统一编号。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登记表由发证机关建立档案,长期保存。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2011年12 月 1 日施行。2005年8月24日印发的《河南省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

1、《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登记表

2、《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登记表

3、《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收缴登记表

第五篇:河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办法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豫人口[2011]80号

-------------------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河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辖市、县(市、区)人口计生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河南省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规定》实施情况,省人口计生委研究制定了《河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于2011年12 月1日起遵照执行。2005年8月24日印发的《河南省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二〇一一年十一 月二十八 日

河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

范全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发放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是夫妻响应国家号召,自

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荣誉证书。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待。

第三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夫妻,可以向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

(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一)双方或女方具有本省户籍;

(二)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

丧偶或者离婚的,可以由一方(女或男)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第四条下列情况视为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可以申请

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一)夫妻未生育而只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二)夫妻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生育或收养

两个及以上子女,而只存活一个子女,且女方未满49周岁的;

依法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

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夫妻,不因收养子女影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第五条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应填写《独生子

女父母光荣证》申请登记表,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请人及子女身份证、户口簿;

(二)申请人婚姻生育状况证明;

(三)夫妻近期免冠二吋合影照片三张(丧偶或者离婚的提供本人近期免冠二吋照片二张)。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在收到当事人申请后,应当对其情况和资料进行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分别作出下列处理:

(一)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告知理由;

(三)对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四)对有举报或者事实不清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调查核实完毕,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五)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应当告知其受理机关。

第七条《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一式两份,由夫妻双方分别持有。丧偶或者离婚后一方申请领取的,应在《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上注明系单方申领。

第八条持证人在按规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期间,应于每年的5月31日前到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审核。

第九条持证人户籍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到户籍迁入地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进行登记,原《独生子女

父母光荣证》继续有效。

第十条再婚前双方依法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可以继续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第十一条《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生损坏和丢失的,经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证明,可向发证机关申请补办。无据可查的,当事人可以重新申请领取。

第十二条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又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违反政策法规规定生育或违法收养子女的,应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缴回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并退回已享受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其他计划生育奖励优待。

第十三条单位、村(居)民委员会负责本单位、本辖区居民婚姻生育状况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登记表有关情况的核实、持证人子女数量变化情况的报告等工作。

第十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登记、办理、建档、年审、收缴,并向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统计上报有关情况。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发现持证人情况变化不应当继续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要及时收回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报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收回其已享受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及其他有关的奖励优待,并通知其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停止其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收回由单位、村(居)民委员会给予的有关奖励优待。

第十五条省辖市、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无故拖延发证、弄虚作假的,依法追究经办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由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印制,发证机关免费发放、统一编号。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登记表由发证机关建立档案,长期保存。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2011年12 月 1 日施行。2005年8月24日印发的《河南省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

1、《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登记表

2、《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登记表

3、《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收缴登记表

附件 1 :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登记表

下载养殖证发放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养殖证发放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南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发放管理办法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豫人口[2011]80号 -------------------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河南省发放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辖市、县(市、区)人口计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育服务证》发放与管理办法(含五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育服务证》发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依法规范《生育服务证》发放与管理,依据《人口和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新......

    江西省生育服务证和再生一胎生育证发放及管理办法

    第一条根据《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申请领取《生育服务证》的夫妻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夫妻双方均系初婚未生育的;(二)再婚夫妻......

    江西省生育服务证和再生一胎生育证发放及管理办法

    第一条根据《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请领取《生育服务证》的夫妻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夫妻双方均系初婚未生育的;(二)再婚......

    养殖证核发问题解答

    养殖证核发问题解答 1、对使用全民所有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绿证)》的性质是什么?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养殖证核发问题解答

    养殖证核发问题解答 1、对使用全民所有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绿证)》的性质是什么?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

    《湖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第三条:生育证实行分级发放管理。

    《湖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第三条:生育证实行分级发放管理。 一孩生育登记及发证机关是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再生育子女的生育证审批及发放机关是县(市、区)计划生育委员......

    借书证发放和管理办法[合集]

    汕头市阳光学校 初中部借书证发放和管理办法 一. 借书证的发放。 本校学生统一交图书室办理。入学后收取保证金10元。 二. 借书证的使用。 1. 借书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委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