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历史与文化要点内容导学

时间:2019-05-14 03:4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潍坊历史与文化要点内容导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潍坊历史与文化要点内容导学》。

第一篇:潍坊历史与文化要点内容导学

潍坊历史与文化要点内容导学(2014/3/25)

班级姓名

1、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到春秋末年,今潍坊市所辖各县区都成为国的领土。潍坊诞生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比较著名的有、等。

2、汉武帝时,“州”的称号开始在中国出现,今潍坊大部分地区当时属于国后,设行中书省,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政权机构的行省时期,当时潍坊市直属省管辖。

3、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在当时潍坊共设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县开始向城市化发展,陆续走向了撤县设市的道路。最早撤县设市的三个市是、、。

4、潍坊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之称。今天,山东是“全国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山东省重点培育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之一。其生产的、、三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5、近年来,在潍坊市素质教育带动下,学校体育运动生机勃勃,竞技体育发展迅猛,涌现出了像、等许多体育方面的杰出人才。

6、东汉著名经学大师、《》。他去世后,其弟子把他的言论编辑为《》。

7、清朝乾嘉年间的政治家、书法家,曾编撰过《、《》、《日下旧闻考》等的是,他是今人。

8、清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的于世。曾在潍县做县令七年,为官清濂,救济灾民,一生只画、、,曾作横幅《》。

9、自号“万印楼主人”的著名金石学家是至,堪称盖世。

10、“农圣”是指(),他是()著名农学家,今潍坊市()人,其代表作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

医圣——();书圣——();茶圣——(); 画圣——();诗圣——()。

11、有“天下第一神品”美誉的是《,这是一幅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其作者,他是今潍坊人,(朝代)现实主义画家。

12、《金石录》是也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

13、1983年,在山东()发现一份明代万历年间状元()的殿试卷。其中体现的、和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明代政治、文化尤其是科举制有重要意义。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我国科举制度自()创立到()废除,有着1300年的历史。

14、古青州的象征是云门山的象征是当地有““之说。

15、有“鲁东明珠”、“小苏州”美誉的是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初建于,是潍坊地区保存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建筑。

16、潍坊的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我国民间的三大画市。清、年间,达到鼎盛,出现了“,”盛况。

17、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才有了“风筝”的名字,其独特的个性是通过、、、四艺来表现的。潍坊风筝已成为当代潍坊的文化象征物和城市名片。

18、1919年5月9日,在()数千名师生举行游行示威,点燃了潍坊地区“五四”爱国运动的烈火,5月24日达到高潮。

19、1921年7月,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出席了中共一大。1926年5月,潍坊建立起了以()任书记的中共潍县县委。

20、20世纪60年代,董必武在诗中写道:“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上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君”是指潍坊早期共产党人。

21、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地区著名抗日武装——八支队的领导人是他是寿光市牛头镇人,领导了潍坊抗战史上的抗日大捷——。

22、潍县攻坚战从1948年4月则是5月日。这场战役是由和直接指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发起的,共歼灭敌军万人,取得辉煌战果。潍县的解放,使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解放和创造了条件。

24、风筝会和菜博会是潍坊的两大国际盛会。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于年,第国际风筝会主席团将潍坊市定为“世界风筝会都”。2014年4月20日,第届国际风筝会将在潍坊隆重开幕。

()年,第()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寿光市举办了首届国际蔬菜博览会。()年,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被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准为年度例会,成为全国五大()展会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国际性()展会。

第二篇:潍坊历史与文化

第一章忆昔话今赞家乡

一、先秦历史

1.东夷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2.夏商时期:大禹后人建立斟灌国和斟国、寒浞建立寒国、商代的逄国。周朝时期实行分封制,潍坊地区属于齐国管辖,周代的齐国是潍坊历史上最著名的诸侯国。此外还出现过杞国、纪国、莱国等。少康复国的战争发生在潍北大地。3.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鲁班制鹞。

二、秦汉 —明清的历史

1.秦: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当时潍坊大部分地区属于胶东郡、齐郡、琅琊郡管辖,秦驰道的开发,对打破当时潍坊地区的封闭隔离状态、实现同外部世界的交流、促进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汉: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州”的称号开始在我国出现。潍坊大部分县市属于青州,只有诸城属于徐州管辖。2.三国:潍坊地区属于魏国属地。

3.隋唐至元:隋朝在潍坊设立北海、高密、琅琊3郡。唐朝,潍坊地区主要属于青州、密州管理。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潍坊直属中书省管辖。4.明清:潍坊属青州、莱州管辖。

三、近代潍坊新发展

1.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潍坊境内共设9个县,有潍县、昌邑、高密、益都、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

2.1948年,潍县攻坚战胜利后,成立了“潍坊特别市”。

3.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撤县设市。最早撤县设市的三个县:益都县改为青州市,诸城县改为诸城市,寿光县改为寿光市。

4.走进新时代: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潍坊人口共计8495300人,有50个少数民族。

5.潍坊是风筝的故乡。1985年,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每年4月1日定为潍坊“风筝节”风筝会使潍坊找到了一条 “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成功之路。近年来,把潍坊的对外开放推向一个新阶段的“三台大戏”是:国际风筝会、蔬菜科技博览会、鲁台经贸洽谈会。

6.从第五届菜博会开始,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被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准为例会,成为全国五大农业展会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国际性蔬菜专业品牌展会。王乐义被誉为“中国蔬菜大棚之父”。

7.今天的潍坊拥有公路8000多余米,境内分布着济青、潍莱、东青、威乌、青兰5条高速公路,津汕、青红、潍日3条高速公路正在和即将开工建设。308、309国道横穿东西,206国道纵贯南北。胶济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除胶济铁路外,益羊、青临、大莱龙、胶新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到沿海,潍坊先后建成了羊口、下营、潍坊北港3个地方小港,后又改造扩建潍坊港。海陆空大交通的格局已经在潍坊形成。

8.全市教育系统推出了多项教育民生实事,在“普九”教育基础上,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进一步规范了高中办学体制,实现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第二章奇才俊杰贯古今

一、勤学不辍的经学大师——郑玄

1简介:郑玄 字康成 ,北海郡(今高密)人, 东汉晚期 著名的经学大师,也是古代一名杰出的教育家。

2最大贡献:编辑、注释了“三礼”,被后世治理学者奉为典范,为我们研究汉代的政治思想史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3代表作: 《毛诗笺》, 《三礼注》.4曾参与的战役: 官渡之战.5纪念物: 郑公祠(峡山区郑公街办).其弟子将其言论编成《郑志》。

二、官清艺绝的清代名相——刘墉

1.人物简介:刘墉,字崇如,号石庵,绰号 “刘罗锅” , 今高密人。清朝,乾隆年间的政治家, 书法家。

2.主要事迹:①乾隆年间,奉旨查办山东巡抚 国泰 贪污库银案;②嘉庆年间,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 和珅 结党营私,勒索纳贿一案;③筹办编撰过《四库全书》《西域图志》和《日下旧闻考》

3.书法:(1)特点:貌丰骨劲,味厚神藏,有“棉里裹针”之妙.(2)地位:与 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铁保 等齐名.(3)其子刘鐶之将其部分墨迹加以整理,以 《清爱堂石刻》 刊行.4.代表作:著有 《刘文清公遗集》 和 《刘文清公应制诗》.三、枝叶关情的潍县县令——郑板桥

1.人物简介:郑板桥, 江苏扬州兴化人,清代 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

2.主要政绩:在任潍县县令期间 赈济灾民 ,被称为 “郑青天”.3.政治抱负:“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

4.郑板桥“三绝”: 诗 , 书 , 画.他一生只画 兰 , 竹 , 石.其书法艺术别具一格,极具个性,自称“六分半书”。

5.诗文书画成就:①1751年,作 《难得糊涂》 横幅;②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 《城隍庙碑记》;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6.代表作: 《潍县竹枝词》40首.四、名誉华夏的收藏大师——陈介祺

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潍县城里(今潍城区)人,他将收藏钟鼎、印玺、古陶等珍宝的楼命名为“万印楼”自号“万印楼主人”,万印楼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收藏的毛公鼎,驰名中外,所作的“毛公鼎考释”,对研究西周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著《十钟山房印举》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成为篆刻学家的必备之书。

第三章圣贤巨著煊古城

一、天下第一农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1.地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被誉为“天下第一农书”,与《农政全书》等并称为“中国五大农书”,并冠以“中国五大农书之首”的美誉。唐宋时期到日本称“贾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作参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一部最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

2.作者:贾思勰,北魏著名农学家,古益都钓台里(今潍坊市寿光)人。著有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农学名著——《齐民要术》,是屈指可数的世界农学文化名人,被人们称为“农圣”。

3.《齐民要术》的含义及内容: 含义:“齐民”,即平民,“要术”,指谋生的方法。“齐民要术”就是为平民百姓提供谋生的主要方法。内容:

《齐民要术》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日用品的生产等等。不仅总结了当时及以前汉族人民的生产知识和技术,也记录下了各兄弟民族宝贵的生产经验,以及各民族间生产经验相互交流的情况。体现了当时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农学思想:(1)必须因时因地制宜从事农业生产;

(2)重视选育良种;

(3)描述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关系(达尔文的人工选择思想就从《齐民要术》得到启发。)

二、中华第一神品——《清明上河图》

1.作者简介:张择端,潍坊诸城人,北宋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有风俗画《清明上河图》。2.《清明上河图》简介:《清明上河图》现存于故宫博物院。描绘了北宋末年东京汴河沿岸 街道的繁华景象(城市生活),是一幅现实主义的风俗画。此图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绘画传统最突出代表。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3.典故传闻:有诗云:“一卷长画传千古,一代巨匠美名留。”画线部分各指什么?

三、金石第一录——《金石录》

赵明诚,密州诸城(今诸城人),北宋末年著名的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与李清照合著的《金石录》是研究古代金石刻首读之书,也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

四、天下第一卷——《状元卷》 1.发现:1983年,在山东益都县(青州)发现了一份明代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国家一级文物明代赵秉忠状元卷图:P42第一甲第一名)

2.地位:状元卷属于典型的明代科考八股文样式,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明代政治、文化尤其是科举制有重要意义。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原件归青州博物馆收藏和展出,复制件分送故宫、山东省博物馆和赵焕彬老人。3.状元卷的试题是: 《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状元卷体现出的民本思想、法治和德治主张,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古迹名胜耀北海

一、云门献寿——云门山景观群

云门山,是古代青州的象征;“寿”字则是云门山的象征。云门山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云门山是佛、道两教文化胜地。它与西边的驼山石窟造像共同组成了青州石窟造像群,被誉为齐鲁石窟之冠。

二、鲁东明珠——十笏园

1.简介:十笏园位于潍坊市胡家牌坊街。此园建于明代,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清代被潍县文人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于光绪十一年改建为私人花园。

2.地位:“十笏园”的精巧之处,就在于设计家集中国南北园林之精华于一体,以小巧精致著称,是我国古典造园艺术中的奇葩。是潍坊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明清园林建筑。它也为我们研究明清园林建筑、金石学及潍坊历史人文提供了宝贵资料。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绚丽奇葩——杨家埠木版年画

1.杨家埠(位于潍坊市寒亭区)家家雕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杨家埠木版年画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我国民间的三大画市。

2.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朝末年,繁荣于清代,为省级保护单位。清代乾隆年间,是杨家埠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喜庆吉祥是杨家埠年画的主题。

3.走出国门:改革开放后,年画重获新生。杨洛书老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04年杨家埠木板年画列入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项目。4.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潍坊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为我们研究古代印刷术及潍坊地区的风土民情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潍坊城市名片——风筝 1.潍坊是风筝的发源地,也成为当今潍坊市的一张名片。青州西南的鲁山是风筝的发祥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墨翟在鲁山制造的“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2.潍坊风筝兴起在宋代,至明代更加普及,清乾嘉年间遍及民间,潍坊风筝由于历史的原因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色彩淡雅的文人画风格,一类是色彩艳丽的民间传统绘画风格,龙头蜈蚣风筝为其代表作。

3.1984年,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行,1988年潍坊被推举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第六届国际风筝会成立了国际风筝联合会,并决定把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设在潍坊。2006年5月20日,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中国举行了第29届潍坊国际风筝会。2013年,将举行30届。

第五章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革命发端——五四运动在潍坊

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因山东问题而起,山东的反应强烈而迅速,5月9日,以益都(今青州)县5 城的省立第十中学、省立第四师范为先导的数千名师生,联合举行游行点燃了潍坊地区五四运动的烈火。

2.5月24日,以益都为中心,潍坊地区的的反帝爱国运动达到了高潮。这天,游行队伍在益都城西的法庆寺,举行万人大会,历数帝国主义及卖国贼的罪行。省立第十中学杨同照咬破手指在白绫上写了“赤心报国,身死志存”八个大字。进入6月后,山东学生联合会代表王尽美、王翔千、王统照等回到诸城老家,指导学生运动。给潍坊的“五四”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四运动为潍坊地区建立中共党组织奠定了基础。二、一大代表——王尽美

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的山东代表王尽美(诸城人)、邓恩铭回到山东后,积极发展党组织,多次到潍坊宣传马克思主义,1924年,成立后了潍坊最早的地方党组织--寿光支部干事会。后又建立起了以庄龙甲为书记的中共潍县县委,(这是齐鲁大地的第一个中共县委)张玉山任书记的中共寿光县委,宋伯行任书记的中共益都县委,尚鲁民任书记的中共高密县委等县级党组织。

三、抗日名将——马保三

1.马保三,是寿光牛头镇人。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因宣传抗日被捕。经过党组织营救,于1934年保释出狱。

2.抗日战争爆发后,马保三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活动,创建了“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建立了沂蒙山抗日根据地,领导了潍坊抗战史上的抗日大捷—五井战役(被誉为山东抗战两年来最模范的战斗)。

3.解放战争时期,由八支队扩编的部队成为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1949年3月,中央任命马保三为青岛市市长,1956年担任省委统战部部长,1958年,马保三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64年2月15日病逝。

四、潍县攻坚战

1.潍县攻坚战,是潍县战役(又称昌潍战役或胶济路中段战役)的攻坚战斗,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攻坚战,作战部队是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潍县素有“胶东走廊”之称,是济南、青岛间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潍县守敌有国民党整编第96军军长兼整编第45师师长陈金城的4个正规团,加上两个保安旅和其他土顽。1948年4月2日,山东兵团在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直接指挥下,打响了潍县攻坚战。27日,占领全城。陈金城被生俘,保安司令张天佐被击毙。潍县攻坚战胜利结束。2.潍县攻坚战结束后,我军又一举消灭了安丘、昌乐等地企图撤逃的残敌。5月8日,潍县战役宣告结束。

3.在潍县战役中,步兵是主要作战力量。我军采用了一套攻坚战术:连续爆破;坑道作业;近迫作业;抛射炸药包;集中兵力和火力突破一点,实行穿插分割等“尖刀战法”。潍县攻坚战历时25天,共歼敌4.6万人余人,为解放济南和青岛创造了条件,有利地推动了山东乃至全国的解放,潍县攻坚战战,是华东解放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

4.在潍县攻坚战中,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第79团,首先突破城堤,攻入城内,对潍县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授予“潍县团”光荣称号。

2011年潍坊历史与文化提纲概要

1、新石器时代,潍坊的“东夷人”创造了“青州桃园遗址,诸城呈子遗址,寿光边线王遗址,安全景芝遗址”,在明清时期潍坊属于青州莱州二府管辖。

2、鲁台经贸洽谈会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性对台、对外招商活动,是山东省的三大经贸活动之一。每年的鲁台经贸洽谈会成为海峡两岸企业界沟通的桥梁。潍坊的三台大戏指的是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菜博会。

3、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是我国“蔬菜生产革命”的发源地。1989年,寿光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带领村民率先试验成功了日光温暖蔬菜种植生产技术(塑料大棚技术),引发了寿光乃至全国的蔬菜革命。王乐义被誉为是“中国蔬菜大棚之父”。1992年,寿光又在全国率先推行无公害蔬菜。把推行标准化生产体系、发展无公害蔬菜作为蔬菜产业化的“二次革命”。2000年第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寿光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蔬菜博览会。寿光市决定每年4月20日至5月7日举办一届国际蔬菜博览会。从第五届菜博会开始,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成为全国五大农业展会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国际蔬菜专业品牌展会。

4、经学大师郑玄,东汉北海郡(今潍坊)人,是当时全国著名的精通今古文经学的大师,对于诸子百家的学说无所不通,他留给后世的最大贡献是编辑、注释了“三礼,”存世的作品有《三礼注》《毛诗笺》。郑玄平时和弟子们问答五经的言论编辑为《郑志》。

5、刘墉,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山东诸城逄戈庄(今高密)人,曾编撰《四库全书》《西域图志》等书,刘墉为官清正廉明,《诸城县续志》:“墉砥砺风节,正身率属,自为学政、知府时即谢绝馈赂,一介不取。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至官吏皆望风畏之。”是对刘墉为官清正廉明,雷厉风行的真实写照。刘墉的墨迹有《清爱堂石刻》。

6、郑板桥,江苏扬州人,清朝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又分别列为“楚阳三高”“雍嘉七子”“潍县三贤”之一,曾担任潍县县令,他为官期间,最大的历史功绩是赈济灾民。他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最喜欢画兰、竹、石,做《难得糊涂》横幅。

7、陈介祺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家,潍县城里人,他将收藏钟鼎、印玺、古陶等珍宝的楼命名为“万印楼”自号“万印楼主人”,万印楼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收藏的毛公鼎,驰名中 外,所作的“毛公鼎考释”,对研究西周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著《十钟山房印举》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

8、《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与《农政全书》等并称为“中国五大农书”,并被冠以“中国五大农书之首”的美誉。《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北魏著名农学家,今寿光人。这部书不仅总结了汉族人民的生产知识和技术,也记录了各兄弟民族宝贵的生产经验。“齐民要术”就是为平民百姓提供谋生的方法。唐宋时期,《齐民要术》传到本,成为“贾学”。明朝时人们称它是“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英国学者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时,就参阅过这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贾思勰被人们称为“农圣”。

9、张择端,诸城人,北宋画家,名作《清明上河图》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是风俗画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记录了清明时节宋徽宗时代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绘画最突出的代表,成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历史的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清明上河图》成为集艺术性、历史性和思想性三者为一体的艺术珍品。“一卷长画传千古,一代巨匠美名留”这里的一代巨匠指的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享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美誉。

10、赵明诚,密州诸城(今诸城人),北宋末年著名的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与李清照合著的《金石录》是研究我国古代文物的史学名著。

11、赵秉忠(明朝万历间)的状元卷1983年在青州发现,状元卷是古代科学考试中殿试第一甲第一名的试卷,状元卷体现出的民本思想、法治和德治主张,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状元卷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2、“寿比南山”的“南山”指的是古代青州的云门山,云门山是古代青州的象征,“寿”字是云门山的象征,云门山的“寿”字高7.5米,宽3.7米,为明朝嘉靖年间周全所作。云门山与西边的驼山石窟造像共同构成了青州石窟造像群,被誉为是齐鲁石窟之冠。云门山在1985年被山东省列为省级风景区。

13、十笏园位于潍坊市胡家牌坊街,其主人原为清末潍县人丁善宝,十笏园融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因而享有“鲁东明珠”之美誉。它建于明代,是潍坊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园林建筑。它为研究明清园林建筑、金石学及潍坊历史人文提供了宝贵资料。1988年被列为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4、潍坊的杨家埠以盛产木版年画而名扬四海,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成为我国民间的三大画市。乾隆年间杨家埠年画发展到鼎盛。2002年杨洛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 “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潍坊历史上“家家雕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指的是杨家埠年画。

15、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鲁国思想家墨翟制作“木鸢”。1984年潍坊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风筝会。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第六届国际风筝会成立了国际风筝联合会,并决定把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设在潍坊。今天潍坊风筝已成为当代潍坊的文化象征物、城市名片。风筝会使潍坊找到了一条“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成功之路。1985年,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每年的4月1日定为潍坊“风筝节”。今年是第28届国际风筝会。2004年,潍坊风筝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从而成为国际文化品牌。16、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1919年5月9日,益都县(今青州)数千师生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点燃了潍坊五四运动的烈火,以青州为中心的五四运动达到了高潮,省立第十中学、省立第四师范学生涌上街头,高呼“打倒倭寇,打倒卖国贼”“收复胶济铁路,还我山东”等口号,山东学生联合会代表王尽美、王翔千等领导了潍坊的五四运动。

17、王尽美,诸城人,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潍坊五四运动的领导者。董必武诗句“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的君指的是王尽美,恩铭指的是一大代表邓恩铭。

18、马保三,山东寿光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马保三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活动,创建了“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马保三任总司令,创建了沂蒙山抗日根据地,领到了潍坊抗战史上的抗日大捷——五井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由八支队扩编的部队成为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9年11月3日的《大众日报》誉为是“山东抗战两年来最模范的战斗”就是指的八支队参加的五井战役。

19、潍县素有“胶东走廊”之称,是济南、青岛间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潍 县攻坚战,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潍县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城市攻坚战,又称胶济路中段战役,潍县攻坚战是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攻坚战。1948年4月2日山东兵团在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指挥下打响了潍县攻坚战,4月27日潍县攻坚战胜利结束,历时25天。潍县战役胜利的意义:使胶东、渤海、鲁中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进一步孤立了济南、青岛的国民党军队,有力的推动了山东乃至全国的解放。潍县攻坚战,是华东解放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毛泽东高度评价了潍县攻坚战。潍县攻坚战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潍县攻坚战的攻坚战术:连续爆破;坑道作业;近迫作业;抛射炸药包;集中兵力和火力突破一点;实行穿插分割等“尖刀战法”。潍县战役是山东兵团从运动战向阵地攻坚战转变的开始,也是济南战役的一场预演。潍县的解放,使胶东、渤海、鲁中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进一步孤立了济南、青岛的国民党军队,有利地推动了山东乃全国的解放。潍县攻坚战是华东解放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潍坊的解放。

20、新中国成立后,潍坊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广泛开展体育运动。近年来,在潍坊市素质教育带动下,学校体育运动显示出勃勃生机,“阳光快乐大课间”等教育改革引起中央电视台、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况技体育发展迅猛,涌现出象林伟宁(27届奥运会举重冠军)、刑慧娜(28届奥运会中长跑冠军)等许多体育方面的杰出人才,他们在为祖国增光的同时也为潍坊人民赢得了荣誉。

2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庄龙甲率先建立齐鲁大地的第一个重工县委—中共潍县县委,陈少敏投身革命,成为潍坊历史上的女革命家,毛泽东曾称赞她是“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当日寇侵犯山东时,马保三揭竿而起,举起抗日救国的大旗,八支队威震敌胆。

第三篇:潍坊历史与文化测试题

潍坊历史与文化测试题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周朝的时候,潍坊历史上最著名的诸侯国是()A晋国 B秦国 C齐国 D 鲁国

2.西汉汉武帝时,“州”称号开始在中国出现,今潍坊大部分县市区当时属于青州,只有()属于徐州管辖。

A寿光 B诸城 C高密 D昌邑

3.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政权机构的行省时期是在()统一全国后 A秦 B西晋 C隋 D元 4.潍坊最早撤县设市的县市()

A益都县 B诸城县 C寿光县 D高密县

5.东汉晚期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留给后世的最大贡献是()A编辑注释“三礼” B古籍整理

C注意采取问难和启发的方式 D编辑《郑志》

6.清代名相刘墉对书法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论书绝句三十首()是极其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

A《清爱堂石刻》 B《学书偶成》 C《日下旧闻考》 D《刘文清公遗集》

7.自古以来潍坊大地人才辈出,下列人物中以“诗书画三绝“文明于世的是()A郑玄 B刘墉 C郑板桥 D 张择端

8.史学界、考古界、金世界、书法界、收藏界、古文学界无不尊为翘楚的中国清代金石学家是()

A刘墉 B郑板桥 C郑玄 D 陈介祺

9.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成为篆刻学家的必备之书是陈介祺的巨著()A《十钟山房印举》 B《新修城隍庙碑记》 C《学书偶成》 D《日下旧闻考》

10.2011年2月寿光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寿光城区主要道路名称,其中将“南环路”更名为“农圣街”,这一命名主要和一位历史名人有关,他是()A贾思勰 B张择端 C赵明诚 D 赵秉忠

11.进化论的创立者,19世纪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他的人工选择思想是从“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得到启发的,从达尔文所引述的内容看,这部书就是()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天演论》

12.诸城市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故乡,他的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体现出来的绘画风格是()

A山水画 B文人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13.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金明池夺标图》 C《清爱堂石刻》 14.《金石录》是研究古代今石刻首读之书,它的作者是()A赵明诚 B李清照 赵明诚、B李清照 C 陈介祺

15.1983年在潍坊()发现的明代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份殿试状元卷真品,被誉为“天下第一卷” A寿光 B青州 C高密 D诸城

16.潍坊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被誉为“鲁东明珠”的著名景点是()A云门山 B公冶长书院 C十笏园 D青州偶园

17.在潍坊诸多明清园林建筑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首推()A云门山 B安丘青云山 C十笏园 D青州偶园 18.“风筝”之名最早出现于()A隋朝 B 晚唐 C北宋 D明

19.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是在()年 A1984年 B1988年 C2006年 D2009年

20.“胶州亡矣!山东亡矣!”青年学生奋起抗争,点燃五四爱国运动的烈火,潍坊地区的烈火首先燃起在()

A潍县 B高密 C益都 D昌邑

21.抗战时期,领导了潍坊抗战史上的抗日大捷——五井大捷的是()A庄龙甲 B邓恩铭 C王尽美 D马保三

22.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兵团从运动战向阵地攻坚战转变的开始的是()A五井战役 B济南战役 C 潍县战役 D淮海战役

23.潍坊市风筝的故乡,1985年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每年的()定为潍坊“风筝节”

A4月1日 B 4月20日 C5月8日 D8月15日

24.五四运动爆发后,潍坊人民闻风而动,走在运动最前列的是()A爱国商人 B工人阶级 C爱国学生 D 广大农民

2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率先建立起齐鲁大地上第一个中共县委——中共潍县县委的是()

A庄龙甲 B马保三 C王尽美 D邓恩铭

26.世人常说“寿比南山”这里的南山是指()A泰山 B庐山 C云门山 D黄山

27.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5月24日以()为中心,潍坊各地的反帝爱国运动达到了高潮

A寿光县 B益都县 C高密县 D 诸城县 28.杨家埠木版年画始创于()代 A隋 B唐 C 明 D清

29.被毛泽东称赞为“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的潍坊女革命家是()

A秋瑾 B 陈少敏 C王尽美 D庄龙甲 30.郑板桥在潍县为官期间,最大的功绩是()

A画竹 B重修城隍庙 C 赈济灾民 D撰写《新修城隍庙碑记》 31.寿光市中国的“蔬菜之乡”也是北魏贾思勰的故乡,他的一部著作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它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32.下列属于高密籍的是()

A燕肃 B郑玄 C 刘墉 D张择端 33.在青州发现的状元卷的作者是()

A郑玄 B马保三 C赵秉忠 D郑板桥 34.被称为“潍坊城市名片”的是()

A剪纸 B扑灰年画 C风筝 D杨家埠年画 35.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体现出来的风格是()A山水画 B文人画 C风俗画 D 花鸟画 36.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是()A燕肃 B郑玄 C赵秉忠 D郑板桥 37.“风筝节”是每年的()

A4月1日 B4月20日 C5月8日 D8月15日 38.王乐义的主要贡献是()

A推广了塑料大棚技术 B举办了首届国际蔬菜博览会 C 成功举办了露台经贸洽谈会

39.“作坊百家,画种上千”描绘了乾隆年间潍坊工艺品生产的繁荣局面,此工艺品是()

A潍坊风筝 B杨家埠年画 C 昌邑丝绸 D 潍坊嵌银漆器

1.周朝时的 国事潍坊历史上最著名的诸侯国,到 末年今潍坊市所辖各县市区都成为它的领土。

2.今潍坊大部分县市区在西汉时属于,只有诸城属于徐州管辖,潍坊在三国时为 国属地。

3.元朝时,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政权机构的行省时期,当时潍坊属于 省管辖。回族是元朝开始出现的一个民族,现在潍坊市的 是一个著名的回族居住区。

4.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是,他留给后世的最大贡献是编辑、注释了。

5.清代潍县的著名金石学家是 ,他一生著作颇丰,历经40年完成了 这部巨著,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成为篆刻学家的必备之书。6.被誉为“天下第一农书“的是,作者。7.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名画是

,作者是,他是 时期的著名画家。8.研究古代金石刻首读之书是。

9.我国现存唯一的一份殿试卷的写作者是。

10.我国民间的三大画市是: 11.“鲁东明珠”是指。

12.抗战期间,马保三领导了潍坊抗战史上抗日大捷 战役。

第四篇:学习与导学目标

、学习与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懂得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概念的生成、应用,体会相反数的意义,简化数的符号,学习观察、归纳、概括的策略与方法;

情感态度: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学习,促进交流,激发兴趣。

二、学程与导程活动: A、准备活动:

1、师生游戏“唱反调”:我们知道在小学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就是负数。现在我说一个正数,你们给它添上“-”号说出来,我如果说一个负数,你们反过来说出对应的正数。+

3、+

1、-1/

2、-18.4、0.75,学生很快说出-

3、-

1、1/2、18.4、-0.175。

2、上述“唱反调”的两个数3与-3,1与-1,-1/2 与1/2……,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何?可建议生择两组在数轴上表示以后作答(在原点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真可谓从原点背道而驰“唱反调”)。

提问: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4的点有几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归纳: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B、学习概念:

1、像3和-3,1和-1,-1/2 和1/2这样,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给它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名称合适呢?生:互为相反数,师:很好,我们把上述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也就是说3的相反数是-3,-3的相反数是3。可见: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

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a”可读成“a的相反数”。

2、在数轴上看,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关于原点对称)

3、从上述意义上看,你看如何规定0的相反数更为合理? 商讨得:0的相反数仍是0,即0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C、应用举例:

1、两人一组,一人任说一个有理数,请同伴说出它的相反数。

2、如果a=-a,那么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上的什么位置?a=?(a=0)。

3、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就得到这个数的相反数,同样地,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如:-(+5)=-5,-(-5)=5,-0=0。

结合前面相反数意义的量的学习,还可赋予-(-5)怎样的意义,从而帮助自己理解-(-5)=5吗?

4、化简下列各数 P124练习,你愿意继续尝试化简下列各式吗? +(-2/3),-(-2/3),-(+2/3),+(+ 2/3)

你能试着总结规律吗?(括号内外同号结果为正,括号内外异号结果为负)。

5、若a=-5,则-a= ;若-x=7,则x=。

三、笔记与板书提纲: 课题 应用举例中的2 活动引例 应用举例中的4(学生练习),5 概念

四、练习与拓展选题:

1、教科书P18/3;

2、如图是正方形纸盒的侧面展示图,请你在正方形内分别填上6个不同的数,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写出满足条件的一种情形即可)。文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相关教案: 相反数

七年级数学相反数讲学稿

上一篇教案: 七年级数学相反数讲学稿

下一篇教案: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学案

第五篇:学与问导学案

《学与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的意思。

4、了解议论文的体裁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5、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学习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学习重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学习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学习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学习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的意思。

4、了解议论文的体裁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 预习导学

一、自主学习

1、读一读。

强健 疑团 殿堂 奥 秘 相辅相成 日新月异 好奇 翱翔 探求 瞬息万变 五彩缤纷 不懈探求

2、理解词语的意思,并选择其中的一两个造句。殿堂 日新月异 瞬息万变 瞬息万变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板块

(一)(一)读顺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顺课文。

2、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练习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二)展示交流

1、交流课文的朗读情况。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和结构特点。

三、学习板块

(二)(一)理解部分语句,感情朗读

1、浏览全文,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2、读一读所画句子,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经验说说对所划句子的初步体会。重点品读: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1)为什么说“问”是“金钥匙”、“ 铺路石”?

(2)根据自己的理解,仿照句式,写写“问”还是 ; 是 „„

◆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里的翅膀。

(1)读着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

(2)联系你身边的例子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3)有感情的读一读。

(二)展示交流

1、交流上述内容

2、朗读句子,体会勤学好问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学习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一、预习导学

1、介绍课外搜集的有关哥白尼、沈括的资料

2、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学与问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在文中画一画。

二、学习板块

(一)(一)合作探究——品读第2——4节 学习引导:

1、仔细读课文第2——4节,思考:想想作者告诉我们该怎样问?划出有关词句,认真品读。

品读第2节:

(1)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2)哥白尼是怎样问的,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3)回顾哥白尼所取得的成就,你又有什么发现?(4)与同桌分句朗读,比一谁读得更有感情。品读第3节:

(1)读一读,你发现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2)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能者为师”,(3)读到这里,你是否想到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关于这方面的名言: 品读第4节:(1)默读第4节,想一想,从哪你读出了沈括的勤学好问和善于观察思考?(2)沈括怎么知道: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很远的?你读出了什么?(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因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后两句是

(4)从“仍然”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5)联系沈括的主要成就,你受到什么启发?

(6)画出本段中心句,本段采用 结构。

(二)展示交流

1、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交流你品读的收获。

3、声情并茂地朗读第2——4自然段。

三、学习板块

(二)(一)合作探究——细读最后一节

1、自由练习读。

2、“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是指什么?

3、你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吗?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做?

4、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二)展示交流

1、交流你品读的收获。

2、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学习拓展

1、了解结构,借鉴写法

学完了《23学与问》这篇说道理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除了和我们讲道理,还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两个事例介绍,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以后想要和别人讲道理时,可以想想这篇文章的写法。

2、活学活用——读故事,出点子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个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

各位同学你们现在就是这位智者,你该如何帮助这位只知“学”的青年呢!

课堂检测

1、搜集勤学好问的名言与同学交流。

2、学完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阅读积累

1.哥白尼:波兰天文天学家,创立“日心说”,巨著《天体运行论》 沈括:北宋科学家,创作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2.《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七绝是一首记游诗,全诗如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其中的“尽”为完,指桃花凋谢,“始”为才,刚刚。句意:农历四月,春去夏来,山下的春花都已凋谢,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常为春天的逝

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却没料到春天竟悄悄地转移到这里来。

3、勤学好问的名言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刘开《问说》节选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译: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23《学与问》 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的意思。

4、了解议论文的体裁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一、自主学习

1.检查课文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分钟)

2、.展示PPT2.3.4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并进行重点词语积累听写和词语理解。交换检查当堂更正:(5分钟)

二、小组合作学习展示。

1.展示PPT5.6.7.8.9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结构,理解议论文体的特点(5分钟)

2、结合PPT5小组合作讨论说说每自然段意思再给课文划分层次结构,说说每段的意思,再出示PPT5.6.7.8.9页小组自我校正,并读一读;(15分钟)

三、课堂检测。自主完成课堂练习册68页一至七题,并快速校对。(10分钟)

一、课堂小结和课后安排。

1.读读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形成积累,并口述课文主要内容。(2分钟)2.课后安排:读课文独立完成绩优学案一至五题。(安排第二课时预习)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学习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述说课文主要内容和结构。依照PPT7、8校对巩固。(5分钟)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2——4节结合PPT10-19页 学习引导:

1、仔细读课文第2——4节,思考:想想作者告诉我们该怎样问?划出有关词句,认真品读。

品读第2节:(1)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2)哥白尼是怎样问的,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3)回顾哥白尼所取得的成就,你又有什么发现?(4)与同桌分句朗读,比一谁读得更有感情。品读第3节:

(1)读一读,你发现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2)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能者为师”,(3)读到这里,你是否想到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关于这方面的名言: 品读第4节:(1)默读第4节,想一想,从哪你读出了沈括的勤学好问和善于观察思考?(2)沈括怎么知道: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很远的?你读出了什么?(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因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后两句是(4)从“仍然”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5)联系沈括的主要成就,你受到什么启发?

(6)画出本段中心句,本段采用 结构。

(二)展示交流

1、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交流你品读的收获。

3、声情并茂地朗读第2——4自然段。

三、自学感悟

(一)合作探究——细读最后一节

1、自由练习读。

2、“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是指什么?

3、你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吗?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做?

4、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二)展示交流(结合PPT20)

1、交流你品读的收获。

2、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四、学习积累(PPT24)

1.哥白尼:波兰天文天学家,创立“日心说”,巨著《天体运行论》 沈括:北宋科学家,创作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2.《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七绝是一首记游诗,全诗如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其中的“尽”为完,指桃花凋谢,“始”为才,刚刚。句意:农历四月,春去夏来,山下的春花都已凋谢,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却没料到春天竟悄悄地转移到这里来。

3、勤学好问的名言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五、课后作业(PPT25)

六、教学反思

下载潍坊历史与文化要点内容导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潍坊历史与文化要点内容导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提纲5篇

    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提纲【本单元内容】本单元的核心是从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方面分析人类文化的发展。围绕这些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了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

    黄酒的历史与文化

    黄酒的历史与现状 引言:通过对本学期对酒的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加深了对各类型酒的了解,老师在课程提到的黄酒更是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又因为我的家乡只有一区域性白酒,其酿造工艺......

    新疆历史与文化读后感

    从公元前60年到公元2008年,从西域都护府到新疆人民政府,从匈奴帝国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13个民则大杂居到55个民族小聚居,从一条古丝绸之路到8个国际通商口岸,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地图历史与文化作业

    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三峡西口,东邻巫山县,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地跨东经109°1′17″——109°45′58″, 北纬 30°29′19″——31°22′33″。据199......

    法国葡萄酒历史与文化

    法国葡萄酒历史与文化 【摘要】法国红葡萄酒被世人奉为世界葡萄酒的极品。它所以深受人们的爱戴,不仅仅在于它与香水、时装一样象征着法兰西浪漫情调,更重要的是它有着独特的......

    贵州历史与文化作业

    “贵州历史与文化”课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贵州历史与文化这门课程,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了贵州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贵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这片高原土......

    台湾历史与文化练习

    台湾历史与文化相关练习及答案一 1 . 康熙统一台湾的时间是哪一年?     A.1684年B.1685年C.1662年D.1683年 参考答案:D 2 .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久病逝,继承他的人是谁?     A.......

    文化与经济、政治导学案

    顺德区容山中学高一年级政治学科活力课堂导学案课题文化与经济、政治设计者:邝映洁审核者:_高二政治备课组日期:_2014年09月04日第一部分:个体自学1、完成《全优课堂》P6的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