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漯河市xx贸易有限公司申请执行漯河市xx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崔xx、漯河市xx委员会货款纠纷一案
漯河市xx贸易有限公司申请执行漯河市xx开发建设有限公
司、崔xx、漯河市xx委员会货款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漯法执复字第50号
执行裁定书
申请复议人:漯河市xx委员会(原漯河市xx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张xx,主任。
委托代理人:张xx,河南汇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李x,漯河市xx委员会工作人员
申请执行人漯河市xx贸易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郭xx,经理。
委托代理人:王xx,漯河九九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谭xx,该公司职工。
被执行人崔xx,男。
被执行人漯河市xx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x,经理。
本院在审查漯河市xx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x公司)申请执行漯河市xx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x公司)、崔xx、漯河市xx委员会(以下简称市x委)货款纠纷一案中,源汇区法院于2009年9月5日作出(2002)源执字第387-1号裁定,追加市x委为被执行人,要求市x委在注册金不实的范围内对被执行人承担责任。市x委不服,于2009年9月14日提出书面异议,源汇区法院于2009年9月25日作出(2002)源执字第387-2号裁定,驳回市x委异议。市x委不服,提出复议,本院作出(2009)漯法执复
字第38号裁定,要求源汇区法院对市x委所提异议重新审查。源汇区法院于2010年元月26日作出(2002)源执字第387-3号裁定,驳回其异议。市x委仍不服,再次向本院提出复议,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源汇区法院认为,天x公司虽然在注册时登记为三家公司出资组建,但从调查看,三家公司不是出资单位,更没有依法投入资产,天x公司注册存在虚构出资单位、虚假注册资金、注册金出资不实情况。而市x委作为主办单位、开办单位、组建单位、主管部门对天x公司存在的违规行为不但没有认真审查,反而为天x公司注册成立出具虚假资金筹措情况表,违反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6〕6号文件关于制止党政机关办企业的规定,应属违规开办天x公司。根据党政机关办企业应予脱钩精神,国发〔1990〕68号《关于在清理整顿公司中被撤并公司债权债务清理问题的通知》第4条规定:公司虽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但实际上没有自有资金或实有资金与注册资金不符的,由直接批准开办的主管部门或开办公司的申报单位、投资单位在注册资金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国发(1985)102号《关于进一步清理和整顿各类公司的通知》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呈报单位和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对成立公司进行认真审核,因审核不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经济、法律责任。市x委作为天x公司的主管部门和开办公司的申报单位,对成立天x公司没有认真审核,出具虚假资金筹措情况表,在天x公司无力偿付时,应在注册资金不实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故对市x委称即使对天x公司管理不当,也不应承担本案因注册资金不实产生的法律责任,不予支持。市x委称天x公司没有出资不实,与事实相悖,不予采信。本案纠纷产生于1999年,债权债务发生在张x、白xx、郭xx三人共同出资组建天x公司之前,故市x委称天x公司已重新注册,市x委即使存在审核不严,也与现在的天x公司无关,而执行的是现在的天x公司,与市x委无关的理由,不能成立。市x委称追加被执行人未召开听证,违反法律规定。因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并无不当。据此,源汇区法院于2010年元月
26日作出(2002)源执字第387-3号执行裁定,驳回市x委的执行异议。
申请复议人市x委称,一、天x公司是否出资不实难以确定,证据之间相互矛盾。
二、即使天x公司出资不实,追加市x委为被执行人法律依据缺乏或者说不充分。原追加市x委为被执行人裁定依据的是天x公司出资不实,作为开办单位的市x委应承担注册资金不实范围内的还款责任,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0条。可在驳回异议裁定中,市x委的责任变成了对天x公司登记审核不当和出具虚假资金证明,其法律依据变成了国发(1985)102号文件及《关于在清理整顿公司中被撤并公司的债权债务清理问题的通知》,变化之大,难以理解。综上所述,两份裁定要求申请人承担责任的事实依据与现有证据相矛盾,其引用法律依据要么与事实证据相脱节,要么不能直接作为执行案件中追加被执行人的法律依据。请求中院驳回源汇区法院追加被执行人裁定及驳回异议裁定。
本院查明事实与源汇区法院查明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国务院国发〔1990〕68号《关于在清理整顿公司中被撤并公司债权债务清理问题的通知》第十一条规定:这次清理整顿公司中被撤并公司的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完成后,本通知自行废止。由此看出,该文件本身规定了文件失效时间是本次清理整顿公司完毕,且本案天x公司是在国务院国发〔1990〕68号通知下发两年后由市x委申报、漯河市计划委员会下文批复成立的,既不属于通知规定的清理对象,也不是被撤销的公司,不符合国务院国发〔1990〕68号通知适用条件。源汇区法院依据该通知第4条的规定,认为应由市x委在注册资金范围内对天x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有所不当。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0条中所称的“开办单位”实际上是指企业的投资者,而不是指行政机关中的行业管理部门或开办企业的审批部门。源汇区法院依据此条追加市x委为被执行人法律依据不足。对于市x委作为天x公司的主管部门和开办公司的申报单位,对成立天x公司没有认真审核、出具虚假资金筹措情况表等行为,应当承担何种法律、经济责任,涉及实体争议,在执行程序处理有所不妥。综上,源汇区人民法院(2002)源执字第387-1号、第387-3号裁定认定事实清楚,但法律依据不足,应予撤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九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一、撤销源汇区人民法院(2002)源执字第387-1号裁定。
二、撤销源汇区人民法院(2002)源执字第387-3号裁定。
本裁定送达后立即生效。
审判长贾志刚
审判员付要欣
审判员张一帆
二○一○年五月十日
书记员霍振东
第二篇:河南某置业有限公司诉漯河市某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及郝某保证合同纠纷一案
河南某置业有限公司诉漯河市某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及郝某
保证合同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郾民初字第1816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
被告漯河市XXX建设和环境保护局。
被告郝XX。
原告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诉被告漯河市XXX建设和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XXX建设局)及被告郝XX保证合同纠纷一案,原告XX置业于2009年11月3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0年1月2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XX公司的代理人赵X,被告郝XX的代理人马XX到庭参加诉讼。被告XXX建设局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对此案进行了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XX置业诉称:2006年9月被告郝XX请求原告为其单位XXX建设局贷款提供担保,期限为一个月,到期保证撤销抵押。2006年9月27日二被告共同向原告出具《承诺书》一份,原告才同意为其担保。但是在贷款过程中郝XX又说行政单位贷款不好办,需要用李慧敏的名义贷款,款项仍是单位使用,《承诺书》仍然有效。担保期限到期后,原告多次催促二被告履行承诺,撤销原告房产的抵押,将房产证原件交回原告,但二被告又以种种理由拖延。2008年10月30日二被告再次承诺一个月履行承诺,但到期又一次没有履行。2009年2月17日二被告第三次为原告出具承诺书,保证不让原告承担该笔贷款的任何责任,否则支付违约金50万元。2009年7月30日漯河市郾城区法院已判决原告对该笔贷款
承担抵押担保责任,即将对原告名下的房产进行拍卖。为此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为原告办理房产证撤押手续,交回房产证原件(漯房权证字第0101042154、0101042164、0101042166、0101042164、0101042170),否则应给付现金60万元及利息,并支付违约金50万元。
被告XXX建设局未答辩。
被告郝XX辩称:
一、担保是郝XX个人担保,与XXX建设局没有关系;
二、承诺书是郝XX为李慧敏借款向原告提供的反担保;
三、违约金50万元约定过高。
经审理查明:2006年9月27日被告XXX建设局、被告郝XX为原告XX公司出具《承诺书》一份,内容为“XXX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向金融机构借款需以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房产证号为:漯房权证市字第0101042167、0101042164、0101042166、0101042154、0101042170、0101042155号房产证(价值1912170元)抵押担保,期限为壹个月(2006年09月27日至2006年11月1日),到期保证撤销抵押,并将上述房产证还给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否则,XXX建设与环境保护局按照上述房产价值1912170元支付给河南XX置业公司,XXX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局长郝XX提供担保”。2008年10月31日被告XXX建设局和被告郝XX再次作出承诺,其内容为“承诺2008年11月30日前清算完毕”。2009年2月17日被告XXX建设局和被告郝XX又一次出具承诺书,内容为:“XXX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和郝XX向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保证: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以其房产(漯房权证字第0101042154、0101042164、0101042166、0101042167、0101042170)为李慧敏在大高庄农村信用合作社借款壹佰捌拾万元提供的抵押担保,由借款人偿还本息,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否则承诺人除赔偿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全部损失外,另支付违约金50万元”。在三次承诺书上均加盖有被告XXX建设局的公章,并有被告郝XX本人的签名。
另查明:2006年11月3日李慧敏在漯河市双龙大高庄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110万元,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用上述房产提供了抵押担保。李慧敏除归还本金50万元之外,下欠本金60万元及利息没有偿还。2009年5月22日漯河市双龙大高庄农村信用合作社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慧敏归还借款60万元及利息,XX公司承担抵押担保责任。本院2009年9月30日作出(2009)郾民二初字第570号民事判决书,判决李慧敏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还贷款本息,李慧敏如逾期还款,漯河市双龙大高庄农村信用合作社有权对XX公司抵押的财产拍卖或变卖的价款优先受偿,该判决现已生效。
原告为证明其主张,向本院提交如下证据:
证据一:2006年9月27日二被告出具的《承诺书》一份。证明:二被告要求原告用房产证为其贷款进行担保,期限为壹个月。因二被告没有履行此前承诺,2008年10月31日二被告第二次承诺,保证在2008年11月31日前办理撤销原告房产的抵押,交回房产证原件。
证据二:2009年2月17日二被告出具的《承诺书》一份。证明:二被告承诺不让原告承担为李慧敏担保贷款的任何责任,否则除了赔偿损失外,支付违约金50万元。
证据三:(2009)郾民二初字第570号民事判决书。证明:因被告的违约,原告承担抵押担保责任,房产将被拍卖。被告依法应当支付违约金50万元。
被告郝XX对原告的上述证据的质证意见是:对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担保是郝XX个人行为,与局里没有关系,违约金50万元约定过高。
针对被告郝XX的质证意见,原告补充意见为:三次承诺均加盖有被告XXX建设局的公章,并且最初的承诺中说是被告XXX建设局贷款,原告才同意担保,XXX建设局应承担责任。2006年初次承诺书中说明原告抵押的房产价值191万余元,近几年房地产增值,该部分房产价值超过200万元,不存在违约金过高的问题,且违约金是二被告自愿保证支付的。
被告XXX建设局及被告郝XX未提供提供证据。
本院认为:被告XXX建设局和被告郝XX向原告出具的承诺书,是被告XXX建设局及被告郝XX的真实意思表示,其目的是为了使用原告的房产证办理抵押贷款。该承诺的性质属于反担保,郝XX作为自然人对原告XX置业所作承诺及保证合法有效,应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本案中被告XXX建设局作为国家机关向原告出具的承诺及保证违反法律规定,其反担保是无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本案原告基于对被告XXX建设局承诺的信任,用自己的房产为李慧敏贷款进行了担保,已受到损失,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被告XXX建设局及被告郝XX应连带赔偿原告因抵押担保贷款所造成的损失。庭审中被告郝XX辩称:担保是个人行为,与XXX建设无关。因2006年9月26日、2008年10月31日、2009年2月19日三次承诺均加盖有被告XXX建设局的公章,并且2006年9月26日承诺书中明确说明是被告XXX建设局贷款,所以本案与被告XXX建设局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被告该辩称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信。庭审中,被告郝XX还辩称违约金约定过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达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本案中违约金是在超过约定履行义务期限之后被告向原告作出的承诺保证内容,被
告明知继续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完全可以预见违约的责任赔偿,被告自愿作出承诺合法有效,被告XXX建设局及被告郝XX应当按照约定承担赔偿违约金的责任,况且被告也未提供违约金过分高于原告实际损失的证据,所以被告郝XX该辩称理由亦不成立,本院不予采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条、第八条、第二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七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漯河市XXX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及被告郝XX应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为原告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办理房产证(漯房权证字第0101042154、0101042164、0101042166、01010452167、0101042170)撤销抵押登记手续。
二、被告漯河市XXX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及被告郝XX逾期未为原告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办理房产证撤销抵押登记手续,应连带赔偿原告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的贷款损失60万元及利息(利息2006年12月8日起至履行完毕之日止,利率按漯河市双龙大高庄信用社约定的合同利率执行)。
三、被告漯河市XXX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及被告郝XX应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赔偿原告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违约金50万元。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8800元,由被告漯河市XXX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及被告郝XX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乔楠
审 判 员张静
审 判 员曹英旗 二O一O年三月二日 书 记 员曹晓红
第三篇:王艳萍诉漯河市方汇药业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王艳萍诉漯河市方汇药业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一审民事
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郾民初字第267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王艳萍,女。
委托代理人王德收,男。
被告漯河市方汇药业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赵毅伟。
委托代理人王中英。
原告王艳萍诉被告漯河市方汇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汇药业)劳动争议一案,本院于2009年7月1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9月7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王德收、被告委托代理人王中英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2007年8月,原告应聘到被告单位工作,可被告始终不给原告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不给被告缴纳社保基金,为此,原告对被告彻底失望,感觉在被告单位心理上没有安全感,于2009年2月底以家距工作地点太远、工作状态始终不好的违心理由提出辞职,辞职后,被告拒绝支付原告1800元的经济补偿金,为此,2009年4月3日,原告申请劳动仲裁,(2009)漯郾劳仲裁字13号裁决,仅支持了原告的两项主张,即裁决被告为原告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缴纳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期间的社会保险费和支付原告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间的二倍工资9900元,但对经济补偿的主张不予支持,故请求判令被告为原告缴纳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期间的社会保险金,支付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的双倍工资9900元,支付原告经济补偿金1800元。
被告辩称:对原告要求缴纳社会保险费和支付二倍工资9900元无异议,但原告要求经济补偿金1800元,因系原告主动提出辞职,故原告要求经济补偿金与事实不符,与法无据,不应支持。
经审理查明:原告王艳萍系被告方汇药业单位的职工,于2007年8月应聘到被告方汇药业工作,月工资900元。2009年2月28日原告因以工作地点离家太远,自己的工作状态始终不好为由,向被告方汇药业提出辞职,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期间被告方汇药业未为原告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也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另查明:庭审中,原告称辞职报告中的辞退理由是违心的,是怕把真实理由写出来被告不批准辞职。原告辞职的直接原因是被告未为原告缴纳社保基金,原告工作状态不好,也是因为被告不为原告交纳社保基金。对此,被告方汇药业不予认可,认为原告的辞职申请是书证,从辞退申请看不出有任何胁迫,我公司也未规定以其他理由辞职不批,原告也未举证证明我公司对其有胁迫行为或以其他理由辞职不批。另外,仲裁裁决书也认定原告的这项请求不符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支付经济补偿的条件,故对该请求应不予支持。
本案经仲裁应审理认为:
一、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期间,双方均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费,故被诉人(方汇药业)应给申诉人(王艳萍)缴纳自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期间的社会保险费。
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内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自应签订未签订之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被诉人与申诉人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其应自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次月起至2008年12月该期间的二倍工资。自2009年元月起视为双方已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三、根据《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规定,申诉人以工作地点离家太远,自己的工作状态始终不好为由提出辞职,不符合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条件,故对其经济补偿金的请求不予支
持,仲裁委裁决如下:
一、被诉人为申诉人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缴纳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期间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费,其中单位部分由被诉人承担,个人部分由申诉人承担,具体数额以社会保险机构计算的为准。
二、被诉人于本裁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支付申诉人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间的二倍工资9900元(900元/月×11月=9900元)。
三、对申诉人经济补偿的请求不予支持。对仲裁裁决的(一)、(二)项原、被告双方均无异议。
本院认为:原告诉请要求被告方汇药业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缴纳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期间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费,并支付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间的二倍工资9900元,被告表示认可,且又符合法律规定,故对原告该两项请求本院应予支持,原告要求支付辞职后的经济补偿金1800元,因原告是以工作地点离家太远、自己的工作状态始终不好为由而提出的辞职,而非以单位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金为由提出的辞职,原告该项请求不符合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条件,故对原告经济补偿金的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的诉称辞职的真正原因是被告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金,自己的工作状态始终不好也是因为被告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金,辞职报告的理由是违心的并不是其真实意思,因原告的辞职报告中已写明了辞职理由,现原告否认其辞职报告中的辞职理由,但未提供证据,且被告也不予认可,故对原告的该诉称本院不予采信。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
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八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漯河市方汇药业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为原告王艳萍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缴纳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期间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费,其中单位部分由被告漯河市方汇药业有限公司承担,个人部分由原告王艳萍承担。具体数额以社会保险机构计算的为准。
二、被告漯河市方汇药业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支付原告王艳萍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间的二倍工资9900元。
三、驳回原告王艳萍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如不服本判决,可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朱开元
审 判 员程梅花
审 判 员刘晓
二O?九年九月八日
书 记 员陈质彬
第四篇:申请执行人王某与被执行人平顶山市神龙煤炭贸易有限公司纠纷一案
申请执行人王某与被执行人平顶山市神龙煤炭贸易有限公
司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新执字第298号
民事裁定书
申请执行人王某,男。
被执行人平顶山市神龙煤炭贸易有限公司,住所地平顶山市石龙区高庄村院内。法定代表人王小波,系该公司经理。
本院在执行王某与平顶山神龙煤炭贸易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因被执行人平顶山市神龙煤炭贸易有限公司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十一)项、第二百二十七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申请执行人王某购买的位于平顶山市新华区王庄路与矿湛路交叉口住宅一套,平顶山市房地产管理部门为该住宅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相关手续。
本裁定送达后立即生效。
执行员汪斐
二○○九年九月十六日
书记员赵寰宇
第五篇:申请人卢群仓申请执行三门峡莘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的执行裁定书
申请人卢群仓申请执行三门峡莘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民间
借贷纠纷一案的执行裁定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湖执字第192号
民事裁定书书
申请人卢群仓,男。
被申请人三门峡莘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水润仙,董事长。
异议人三门峡市交通局。
本院在执行卢群仓申请执行三门峡莘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莘野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异议人三门峡市交通局(以下简称市交通局)于200年3月3日裁定送扣留莘野公司在市交通局的工程款80万元,并向市交通局送达了协助执行通知书。当时市交通局称尚欠莘野公司工程款大约200万元,具体数额还没有结算。2009年3月18日,本院作出(2009)湖民一初字第84号民事判决书,判决莘野公司偿还卢群仓借款本息共计74.4万元,并负担案件受理费11240元。判决生效后,莘野公司未按期履行,卢群仓于5月20日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本院依卢群仓的申请,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61条之规定,于2009年8月3日向市交通局送达了(2009)湖法履通字第7号履行通知,要求市交通局停止支付莘野公司的到期债务80万元,并于15日内直接交付本院。市交通局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异议,也未履行。2009年12月18日,本院作出湖法(2009)执字第192号裁定书,裁定划拔市交通局的银行存款,并从三门峡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文明路支行扣划市交通局的银行存款32.8万元。市交通局于2009年12月21日向本院提出执行异议,称其收到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未再向莘野公司支付工程款,其与莘野公司工程款正在决算,具体欠款数额尚未确定,认为不应对市交通局采取强制扣划措施。
本院认为,市交通局欠莘野公司工程款的事实客观存在,市交通局以此未予否认,且市交通局至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与莘野公司已无债权债务关系。市交通局在收到履行通知后,在法定期限内既未提出书面异议,也未按期履行,本院依法裁定扣划其银行存款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并无不当。故市交通局提出的执行异议理由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第(十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三门峡市交通局的执行异议。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执行员陈华
执行员郭鹏
执行员柴念鱼
二0一0年一月五日
书记员李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