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3班主任考评细则---A4表[最终版]
凌河镇凌河小学班主任考核细则(修改稿)
一、指导思想: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管理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每一名儿童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加客观、科学、真实、全面,有案可查地评价一个班集体,把班主任的荣誉、待遇同班级管理挂起钩来以便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提高班主任的争先创优意识及班级管理的工作质量,为聘任、评优及发放班主任补助津贴等提供依据,特制定本细则。
二、考核办法:
1.采用百分制记分法:班主任考核分数=月考(或期中、期末)综合成绩×30% +班级管理千分量化细则×40% +班队活动×10%+其它日常性事务安排×20% + 附加分(最高20分)。
2.千分量化采取天天巡查一项,不定时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了解班级情况,做到一周一公布,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3.每月集中考核一次,根据积分评出每月的“优秀班级”,设立“优秀班级流动红旗”。学期末进行全面考核,评出学期“优秀班级”。
三、考核标准:
(一)月考(或期中、期末)成绩:(30分)
每次严肃性阶段测试的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五科的班级综合分数作为考评依据。以级部最高分为满分,算出各班的分值,级内按比率划分等次。若本月无测试该项分数则为满分。
(二)班级管理千分量化细则:(40分)
每月按班级管理细则的要求进行评比,折分最高分为40分。
(三)班队活动:(10分)
按照学期初发放的《德育主题教育安排表》认真开展活动,要求班队会活动有主题、有内容、有记录、有材料(或图片),以班队活动记录和大队部不定时抽查结果、期末的班主任备课上交情况为依据。未按要求开展活动、挪作他用一次扣2分。
(四)其它日常性事务安排:(20分)
此项内容考核以学校相关科室提供的材料为依据,主要包括:
1.上交资料和收费工作。学期初制定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班务计划),学期结束前,撰写班主任工作总结,期间认真做好学生操行评语、分数的评定,迟交者扣2分,不交者扣5分,按时按规定做好学生收费工作,并上交总务处,一次迟交者扣2分。如有涉及到学生数的项目按学生数进行折分。
2.参加会议。按时参加学校组织召开的班主任会议,学校制定花名册,按时点名,迟到或早退者扣1分,缺席者扣2分。
3.定期家访。每学期对50%的学生作一次家访和在校约访或与家长电话联系一次,每缺一人次扣1分,并做好记录。
4.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和指导工作。经常了解班风、学风情况,制定班规班纪,每月至少能组织1次班级学生干部会议,每学期不得少于4次,以班干部会议记录为依据,每缺一次扣2分。
5.按时、认真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未按要求进行或无故不参加扣2分。
(五)附加分考核内容:(最高20分)
1.班主任积极撰写德育和教育管理方面的论文,国家级每篇加8分,省级每篇加5分,市级每篇加3分,县级每篇加1分。
2、学生好人好事受到社会相关组织的表彰,加5分;平时出现的好人好事每次记1分。
3、班主任主动要求面向全校开展中队主题观摩活动,精心组织,效果较好,加5分。
4、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含校运动会),获一等奖得8分,二等奖得6分,三等奖得4分。不同奖项可累计,同一奖项以最高奖统计。(以竞赛公布的结果为准)
四、班主任津贴发放:
1.学校班主任奖励津贴以级部为单位划分为两个档:五至六个班的一等奖两个,其他为二等奖。四个班的一个一等奖,其他为二等奖。
2.除国家规定的班主任津贴照发外,另外每月学校将按考核情况奖励津贴一等奖为50元,二等奖为40元。
3.每学期按20%的比例评选优秀班主任,并给予适当奖励。
五、注意:
班主任如有以下情况者,实行一票否决,取消优秀班级的评选权。
(1)不能经常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不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家长意见较大者且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调查的。
(2)因失职、渎职造成班级较大事故者或对班级学生中出现的违纪行为教育处理不力者。
(3)因工作不努力,不负责而导致班级班风、学风差或不服从学校管理而导致无法开展工作的;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损害校外公私财物的;产生严重后果需要政法机关处理的。
(4)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的。
(5)因教育不善,歧视学生而造成学生辍学或流失的。政教处
(6)有重大违法违纪现象或安全事故的。2011.9.5
第二篇:工作总结考评表
XX集团员工2013工作总结考评表
员工本人签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个人工作总结考评表填写说明
一、各单位副部长以下定级员工均应填写此表,副部长及以上人员仍然提交述职报告,一线员工不作要求。
二、此表由员工本人完成总结后在每年1月10号之前提交其直接上级、部门负责人审核评价(总部各部门应在1月12月之前将经评级后的员工总结提交人力资源部)。次年三月份之前,所有人员的备注栏由人事部门填全后存档。
三、此总结表分四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工作变动及总结、考核评价、备注项目,填写要求如下:
1、个人基本情况部分:由员工本人填写。
2、个人工作总结部分:由员工本人填写。
本工作变动情况:要求若有工作变动,请按以下方式填写:何月何时由何公司何部门调至何公司何部门,部门未换只是岗位变动则按以下方式填写:何月何时由何岗位调整为何岗位。
本工作总结:要求以条款方式概述当年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尽量简洁。本主要工作创新:要求概述当年所完成了怎样的工作创新,或个人主动提出的什么工作建议、计划得到了采纳与实施。
本的工作贡献:要求概述本对企业的主要贡献(比如解决了何问题、改进了何工作、节省了多少成本、提高了多少工作效率、创造了何效益等)。
反思与建议:要求填写个人对本职工作的反思,总结个人存在哪些不足需要提高,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改进计划,或提出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建设性建议。
3、考核评价部分:由上级评述、综合绩效评价两个部分组成直接上级评价:此部分由员工直接上级填写,要求对员工表现及岗位胜任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工作要求(对评价为A、E两级的情况,应在说明理由)。
部门负责人/总经理审核:此部分由部门负责人或总经理审核签字,也可对员工进行补充评价。
综合绩效评价:此部分由员工自评与直接上级评价组成,评价分A、B、C、D、E五级,评价标准说明如下:
A:表示员工对企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评员工不超过5%。
B:表示员工工作表现优秀,工作负责、敬业,能够主动开展工作,工作有创新,工作质量高,获评员工不超过15%。
C:表示工作认真、负责,员工胜任岗位要求。
D:表示工作开展基本正常,工作能力或工作效果有待提高。
E:表示工作质量偏低,工作态度欠佳,获评员工把握在1-5%。
4、备注栏部分:包括考勤数据与年收入数据,在年终分配结束后,由人事部门填写。
第三篇:案卷考评表
行政案件执法质量考评细则
一、事实和证据:
1-1.违法行为未查清的,扣10分,违法主体情况未查清的,扣10分;
1-2.从重、从轻、减轻、不予处罚等违法情节未查清的,发现一处扣10分;
1-3.共同违法案件,对违法嫌疑人在共同违法中分别所起的作用未查清的,扣20分;
1-4.应当收集的证据可以收集而没有收集或者收集证据不及时的,扣5分;导致案件不能处理或者降格处理的,扣50分; 1-5.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获取证据或伪造隐瞒灭失证据的,扣20分;
1-6.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合理排除的,发现一处扣10分。
二、案件定性:
2-1.案件定性不准确的,扣10分;
2-2.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作行政处罚,或者将不构成行政违法行为认定为行政违法行为的,或者将行政违法行为认定为不构成行政违法行为的,本案不得分;
2-3.呈报的行政处罚意见错误或显失公正的,发现一处扣30分。
三、处理:
3-1.处理涉案财物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5分;3-2.涉案财物未依法收缴、追缴的,每处扣10分;
3-3.未执行行政处罚或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现一处扣10分;
3-4.对违法嫌疑人供述自己的其他违法犯罪事实,检举、揭发他人的违法犯罪事实或者办案中发现的其他依法应当查证的违法犯罪行为、线索未查证的,每处扣5分;
3-5.将不能适用治安调解的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扣50分。
四、程序:
4-1.依法应当告知、通知、回告而未告知、通知、回告的,或告知、通知、回告不规范的,每处扣5分;
4-2.在受案、继续盘问、询问、勘验、检查、鉴定、检测、辨认、抽样取证、证据保全、听证、送达、扣押、收缴、追缴、没收、结案等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的,每处扣5分;
4-3.办案时间到期未及时办理延长的,扣5分;
4-4.越权管辖的,扣10分;
4-5.对没有违法事实、违法行为已过追究时效、违法嫌疑人死亡,应终止调查而未终止调查,以及未立即解除对违法嫌疑人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扣10分;
4-6.决定行政处罚不符合规定的,发现一处扣10分;
4-7.应当制作法律文书未制作的,每处扣10分;应当制作内部报告未制作的,每处扣5分;
4-8.办案部门负责人和法制员对正在办理的案件未及时回访的,扣10分; 4-9.未进行案件执法测评的,扣2分;
4-10.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公安部、省公安厅治安案件调解处理有关程序规定的,发现一处扣5分。
五、文书卷宗:
5-1.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的,发现一处扣2分;
5-2.卷宗材料污损、涂改、字迹潦草及其他问题影响文书法律效力的,发现一处扣10分;
5-3.涉案人员言辞证据未上传省警综的,发现一处扣5份; 5-4.卷内无案件质量跟踪表的,扣5分; 5-5.卷宗装订不规范的,扣2分。
六、办案功能区:
6-1.办案区进出人员信息未登记的、登记不规范的、不按规定对涉案人员进行人身安全检查的、违法行为人信息未采集的、不按规定对保管涉案人员财物的,发现一处扣5分;
6-2.办案区视听资料未备份保存的、无法提供的,每人次扣30分;
6-3.违法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接受询问(讯问)而未进办案区的,每人次扣30分; 6-4.进入办案区的被询问(讯问)人,无人看管的扣30分;一人办案的扣10分。
七、其他:
7-1.未经过法制员审核的案件每处扣5分; 7-2.经法制员审核后未整改的,每处扣10分;
7-3.未提供接处警执法记录仪视频资料的,扣5分。
※使用说明:本细则用于行政案件考评,每起行政案件基础分100分,考评时按考评项目和评分标准扣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
刑事案件执法质量考评细则
一、事实和证据:
1-1.犯罪行为未查清的,扣20分;
1-2.存在从重、从轻、减轻、免除等情节未开展调查的扣10分; 1-3.犯罪状态如预备、未遂、中止等未查清的扣5分;
1-4.应当收集的证据未收集或不及时收集,扣5分;导致案件不能处理或降格处理的,扣50分; 1-5.以威胁。利诱、欺骗的方式获取证据的,扣20分;伪造、隐瞒、灭失证据的,扣50分。
二、定性:
2-1.罪与非罪定性错误的,本案不得分; 2-2.将犯罪行为作一般违法处理的,扣50分; 2-3.此罪与彼罪定性明显错误的,扣10分。
三、处理:
3-1.错误撤销案件的,本案不得分;
3-2.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当作出行政处理而未作出或应当移送其他部门而不移送的,扣50分; 3-3.应当撤销案件而不撤销的,扣5分;
3-4.未依法将犯罪嫌疑人提请批准逮捕或移送审查起诉的,扣50分; 3-5.对不允许以调解方式结案的伤害案件适用调解方式结案的扣50分; 3-6.有犯罪事实或线索未查证的扣5分;
3-7.涉案财物处理不符合规定的,发现一处扣10分。
四、程序:
4-1.违规采用强制措施或超期限的,每人次扣20分; 4-2.不符合法定延长羁押期限的,每处扣10分; 4-3.变更、解除强制措施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0分; 4-4.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后不继续侦查的,扣5分;
4-5.取保候审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20分;
4-6.受立案、继续盘问、搜查、扣押、讯问、询问鉴定、辨认、送达、勘验、检查、查询、冻结等过程中违规的,每处扣5分; 4-7.应当制作内部报告不制作的,扣5分;不制作法律文书的扣10分; 4-8.笔录及文书填写缺项、污损,影响文件效力的每处扣2分;
4-9.未按执法回告规定进行回告的,扣5分;未进行案件执法测评的,扣2分; 4-10.办案部门负责人和法制员对正在办理的案件未及时回访的,扣10分。
五、文书卷宗:
5-1.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的,每处扣2分; 5-2.卷宗装订不规范的,扣2分;
5-3.涉案人员言辞证据未上传省警综的,发现一处扣5份; 5-4.卷内无案件质量跟踪表的,扣5分; 5-5.不提供指定卷宗的,本案不得分。
六、办案功能区:
6-1.办案区进出人员信息未登记的、登记不规范的、不按规定对涉案人员进行人身安全检查的、犯罪嫌疑人信息未采集的、不按规定对保管涉案人员财物的,发现一处扣5分;
6-2.办案区视听资料未备份保存的、无法提供的,每人次扣30分;
6-3.违法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接受询问(讯问)而未进办案区的,每人次扣30分; 6-4.进入办案区的被询问(讯问)人,无人看管的扣30分;一人办案的扣10分。
七、其他:
7-1.未经过法制员审核的案件每处扣5分; 7-2.经法制员审核后未整改的,每处扣10分; 7-3.未提供接处警执法记录仪视频资料的,扣5分。
※使用说明:本细则用于刑事案件考评,每起刑事案件基础分100分,考评时按考评项目和评分标准扣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
第四篇:学生党员考评表
附2:上海政法学院学生党员考评表
20____——20____学年_______学期
注:此表一式两份,一份党支部留存,一份存入学生党员档案。
填表说明:
1、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在每学期开学后第1周完成“参加公益活动情况描述”及以上部分填写,并交到所属党支部,党支部于第3周交党委组织部。
2、此表所填内容均为填表时的上一学期党员表现情况。
3、“入党具体时间”是指党支部召开发展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的具体日期,“不及格科目”填写不及格门数。
4、“奖惩情况”注明具体名称,“主要优缺点”主要是上一学期取得的进步以及尚存在的不足(根据党性分析报告填写),“阅读理论书籍情况”填写阅读书目的作者、名称和内容简介,“结对困难学生情况”主要填写帮助的学业困难学生姓名、专业班级、上学期成绩绩点、专业排名以及对比结对前成绩提高情况,“联系积极分子情况”主要填写所联系的入党积极分子上学期思想上和学习上的主要表现,“参加公益活动情况”主要填写活动时间、地点、主题和主要参加人员。
5、“专业名次”在专业人数后三分之
一、出现不及格科目考核、受到纪律处分(含被系部、社区等通报批评)的考核结果定为“差”,结对学业困难学生、联系的入党积极分子出现不及格科目考核结果最高定为“中”。
6、预备党员在“结对困难学生情况描述”栏和“联系积极分子情况描述”栏填写“现为预备党员,尚未结对学业困难学生(尚未联系入党积极分子)”。2
第五篇:集体备课考评细1
集体备课考评细则
主备人考评
1、说演课60分。说演课要做到教学流程设计合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细节,特别是新知识点的导入、教学重难点的深化和复习、小结等,要体现创新性、可操作性。分一、二、三等分别记60--65分、64--49分、48分以下。
2、修改20分。针对备课组的意见修改完善,使教案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分一、二、三等分别记18-20分、14-17分、13分以下。
3、反思20分。讲课完成后,及时写出有价值的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视其质量分三等记分。分别为18-20分、14-17分、13分以下。
评议人考评
1、考勤10分。按时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迟到一次扣5分,早退一次扣5分。
2、评议40分。主备人 说课或是演课、试讲完成后,备课组成员积极参加研讨交流,各抒己见,使主备人教案更加完善,备课组视教师参加评议的情况分三等记分,分别记35-40分、30-34分、29分以下。
3.修改30分。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对教案进行全面细致的修改,变共案为个案,增强教案的可操作性,视其修改的情况分三等记分,分别为28-30分、24-27分、23分以下。
4、反思20分。教师带个案进入课堂进行教学实践,教师应随课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预案,讲课完成后,及时写出有价值的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视其教学反思、体会的质量分三等记分:分别为18-20分、14-17分、13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