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村庄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村庄建设和村民建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百姓安居乐业的大事,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农村全面铺开,农村建房不断增多,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为充分了解2008年以来农村村庄建设和村民建房的现状,临武县人大农经工委组织农村村庄建设调研组深入相关单位、部分乡镇、村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座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选出了有代表性的四个村做调查样本点,一定程度体现了我县农村村民建房现状、存在的问题,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武县村庄建设基本情况
全县13个乡镇加农科所辖区、茶场、东山林场一起共约1300个村庄(自然村)。2008年--2014年前我县农村没有进行规划编制,农村建房属于村民零星建房。2014年底至2015年初完成了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下达规划批复,村民建房和行政审批慢慢走向正规化。2014年以来,全县上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了农村规范建房大整治行动,县、乡两级在建房审批上更加严格,在打击非法违法建房方面不手软,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违法建房、无序建房现象。总的来说,村民规范建房意识有较大的提高,农民有了先审批再建房意识,村庄建设日趋规范,占用农田建房现象减少。
二、抽样调查四个村村庄建设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村委有四个:南强镇龙水村、西瑶乡谷富塘村、香花镇香花村、麦市镇下乔村。相关情况如下:
(一)南强镇龙水村:该村现有人口339户1274人,有耕地面积1410亩,其中水田730亩,旱土680亩。
村集体经济收入12.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30元。全村现有住房425栋,总房屋面积45200平方米。其中宅基地463处,面积72亩,占用农田4.5亩。2008年以来,该村新建房屋(包括移民搬迁迁入)91栋,扩建13栋,改建(包括农村危房改造)32栋,总房屋面积15200平方米,宅基地22.8亩(其中农田2.3亩)。未经批准建房8处,一户多宅15户,违法占地3.9亩。该村编制了村庄规划。(二)西瑶乡谷富塘村:该村现有人口217户816人。
有耕地面积618亩,其中水田449.6亩,旱土168.4亩。村里无集体经济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全村现有住房215栋,总房屋面积20425平方米。其中宅基地3处,面积35亩,占用农田0亩。2008年以来,该村新建房屋(包括移民搬迁迁入)6栋,扩建3栋,改建(包括农村危房改造)4栋,总房屋面积1060平方米,宅基地1.35亩(其中农田0.4亩)。未经批准建房6处,一户多宅0户,违法占地0.4亩。该村编制了村庄规划。(三)香花镇香花村:该村现有人口334户1240人。
有耕地面积736亩,其中水田312亩,旱土424亩。村里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0元。全村现有住房371栋,总房屋面积50602平方米。其中宅基地371处,面积45亩,占用农田12亩。2008年以来,该村新建房屋(包括移民搬迁迁入)70栋,总房屋面积11839平方米,宅基地12亩(其中农田6亩)。未经批准建房31处,一户多宅46违法占地3.8亩。该村编制了村庄规划。(四)麦市镇下乔村:该村现有人口273户1100人。
有耕地面积668亩,其中水田440
亩,旱土228
亩。村里集体经济收入5.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全村现有住房293栋,总房屋面积25400平方米。其中宅基地12处,面积38亩,占用农田3亩。2008年以来,该村新建房屋(包括移民搬迁迁入)30栋,扩建38栋,改建(包括农村危房改造)23栋,总房屋面积10756平方米,宅基地16亩(其中农田0.1亩)。未经批准建房27处,一户多宅35户,违法占地2.9亩。该村编制了村庄规划。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庄规划编制欠完善实用,规划实施难。
2014年村庄规划编制当时由于时间仓促、任务紧急、工作量大,导致有些规划编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用性比较差,很多规划编制急待调整。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规划编制与国土土地性质的冲突,乡镇村庄未划定生态红线,导致部分村民在基本农田上建房。此外受农村经济条件所限,规划实施难。空心村老旧房连片存在,但苦于经济压力,村集体不敢轻易进行统一规划,加之村民宅基地布局随意性大,规划设计落实不到位,不符合村庄规划实际,最终整村规划只能无疾而终。(二)、村民法律意识淡薄,村庄居民点布局散乱。
镇建房规划、国土部门积极依法履行职能、科学规划、加强管理。但是也存在一些村民无视规划,选址多数选择在自家的自留地、承包地或交通较为便利的县乡村道两侧,许多农民新房建设见缝插针,未批先建或审批后不按规划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新房旧房斑驳错杂,房子大小、高矮参差不齐,极为混乱,既影响了村容村貌,又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许多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至今依然认为在自家田里建房不违法,还有一部分进行耕地互换,撂荒若干年后当做空闲地进行建房,建房管控难。(三)、农民建房需求大,老旧房拆除困难。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好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老旧房屋已接近危房,但由于农村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认为旧房子是老祖宗留下的家业,都不愿意轻易拆除,导致拆旧建新推进速度慢。旺盛的建房需求和有限的土地形成了僧多粥少的矛盾局面。建房刚需突出,严控压力非常大。
(四)、乡镇工作力量薄弱,农村建房执法困难。
乡镇国土规划力量十分薄弱,国土所、规划站,人手紧张,在做好日常审批工作之余,已无更多力量用于督促建房户依照审批规范建房,上级执法大队无力顾及农村违规建房,执法十分困难。镇国土和规划虽然经常下村走访了解情况,发现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及时进行了制止和下发书面停工通知,发现少批多建、乱占规划红线的违反户及时进行整顿,但是由于执法力量薄弱,执法力度不够,一些建房户根本不听国土、规划部门的要求强行建房,而强制执法又弊端重重,容易引发矛盾纠纷,致使严重影响公共利益的违规建房现象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