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为外物所动作文
不为外物所动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为外物所动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为外物所动作文1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一个耳聪目明的人了,来到铁索桥头,三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绳索凌空前行。盲人和聋人都过了桥,可是健全人却跌下了桥,丧了命。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可以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耳朵听不见,不闻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健全人丧命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外界太多的干扰所致。
形形色色的世界给予我们很多,也影响了我们的心情和诸多的处世方式。每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总会遇到许多不开心的事,我们应该不为外物所动,坚持自己的主见。记得鲁迅在《忽然想到?六》里说过:“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应该敢说,敢笑,敢怒,敢骂,敢打。”是啊!如果一个人做事老是顾这顾那,缩手缩脚,不但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伤害,更遑论成就什么大事了!生命就像一把伞,每一顶伞下,都有自己的天空,我们行走在自己的天空下,无论绚丽还是平淡,都是自己的,都是一种美;可是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流言一直在干扰着我们,常使人感到无路可走,常有人叹息生活忙乱,负担沉重。的确,背负了太多的压力,流星才会坠落,背负了太多的流言蜚语,我们才会活得那么累!
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一个人的一生,不能总被别人的言行左右。传说公元前223年的冬天,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进军亚细亚,他到达那儿后听到一个著名的传说:“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上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能成为亚细亚王。但从来没有人能解开。亚历山大仔细观察了这个结,连绳头都找不到,他突然想到用自己的办法来打开这个绳结。于是,他拔出剑来,一剑就把绳结劈成两半,这个保留数百年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轻易被解开了。如果亚历山大也像其他人一样找不着绳头就放弃了,也被别人的言行所左右,还能解开这个结吗?还能名正言顺地成为亚细亚王吗?不能!毛泽东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路,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手笔,都是前无古人的,可见,一个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做事能不为外物所动,坚持自己的思路做事方式。
静静地想想,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妈妈倒开水时洒下的那些水一般,一直在缩小自己的生活圈子,想自由自在地做个快乐的小公主,可总是被现实击打得流不出一滴眼泪。太在意别人的想法了,那自己做的.事顾忌就多了;太附和别人的行为了,那自己做的事就更会碍手碍脚了。聋人盲人的成功和健全人的失败可以看出,失败有时不是因为力量的不足,成功也不是本身具有多大的优势,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颗镇定和不为外物所动的心;生活中可能不会遇到“过铁索桥”的危险,但处理事情如果能够以我为主,不为外物所动,就可以达到伟人的一种境界,现实中的欢笑可能就会比眼泪多。
不为外物所动,是一种境界。请专注你的目标,无论风动,水动,他人动,你的心都不动。
不为外物所动作文2《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第二篇:作文不为那件事后悔
我不为那件事后悔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题记
不是每一次付出都会得到回报,也不会每一个正确行为都会得到认可。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有一件事,虽然没有得到认可,但是我一直不后悔,因为那件事,证明我是真正的大写的人,我是她真正的好朋友。
她坐在我的前排,也是我的闺蜜。我们从小玩到大,无话不说,形影不离。我们长得很像,很多同学甚至认为我们是双胞胎。我们在快乐的学习生活中友谊逐渐加深。但是有一件事却改变了她对我的影响。
那是期中考试的前一天,他神秘兮兮的把我叫到了走廊。
“你复习的还好吧?”他一脸着急的看着我。
“恩,估计各科考满分,差不多。”我很自信,因为我平时学得很扎实。
“那你能不能考英语的时候帮帮我,我爸妈这次答应我了,只要我能考过500分,就给我买了苹果手机„„” 她用哀求的眼光看着我,补充道,“你知道的,我英语最差了,我看考场的座号了,我就坐在你的后面,到时候我用脚踢你的凳子,你就故意把试卷留出一道缝隙,让我看看尤其是选择题„„” 我真想拒绝她,但是看着他的眼神,想到我们是闺蜜,我还是点了点头。
英语考试开始了,离考试结束还剩半个小时,她开始用脚踢我的凳子,我的心一直在犹豫,《中学生守则》中关于诚信的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不行,我不能害她,我不能给他看答案„„”我假装没有感觉到,依然答我的题目,身子把试卷堵得严严实实的,不给他任何偷看的机会。
考完了,她像个仇人一样的看着我不再跟我讲一句话。我刚想开口解释,她却躲的远远的„„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想起那件事,虽然我拒绝了她,虽然他没有理解我的苦心,但是我知道,我不为那件事后悔,总有一天,他会明白我的苦心。我才是她真正的大写的朋友。
第三篇:借助外物成功的名人事例
借助外物成功的名人事例
1、成吉思汗,就是善于借助他人力量。铁木真当年进攻蒙古蔑乞儿部时,兵力不济,后来他联合草原雄鹰札木合,一举歼灭蔑乞儿部,等到他与札木合争雄时,又联合王罕,打败了札木合,奠定其草原霸主地位。
2、汉高祖刘邦共有八个皇子,生母不一,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展开了子与子、母与母之间的明争暗斗。刘邦有位爱姬戚夫人,她想要刘邦废除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可吕后想保住自己的儿子刘盈的太子地位,于是她找张良帮忙。张良献上一计:“皇上一直想招聘四个隐居的贤人出山,但他们始终不肯,若将他们迎为宾客,太子常请此四人赴宴,必会被皇上看见而问其原因。”果然不出张良所料,高祖以为刘盈为人恭敬仁孝,天下名人慕名而来,终于打消了废去太子的念头。
刘盈的成功完全是因为借助了四大贤人的盛名,借助他们的名望保住了太子的地位。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之外,有时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只有“好风凭借力”,才能“送我上青云”。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是一种能力,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智慧,诚意、正心、格物、至知„„其实,何必拘泥于“自我”„„
4、葡萄藤借助木竿,盘环而上,沐浴阳光;大海的浮游生物借助洋流,四处漂泊,一日千里;蒲公英借助徐徐轻风,随遇而安,繁衍生息。孔明借以东风,火烧赤壁;曹聪不是借水浮之力,轻灵之船,那么即使有百斤之砣,百方之盘,百米之杆,又怎能称出大象的重量;鲲鹏借巨风以升万里,而行至南海;候鸟借气流以结队飞行,而南北迁徙;明月借日光以照亮黑夜,而皎辉如练,荀子《劝学》中所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利用外物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而智者的成功可能性是很大的。
5、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没有前人铺设的道路,他也达不到那样的高度
6、田径场上,运动员借助长竿一跃而上,在半空中尽力舒展,全力跃过心中的目标高度„„这普通的一幕却给我以启示,很多事何尝不是如此!善于借助外物或外力,加上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惊人的成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7、诸葛孔明巧借东风,武则天借乱世登基,拿破仑借地势大败欧洲联军,苏联红军借严寒突出纳粹重围„„目标有时是人力所不及的,但善假于物的人却能最终达成目标。奥巴马当选前,他的对手是久居政坛、老谋深算的麦凯恩,年轻的奥巴马无论是种族出身,还是年龄与资历,无疑都处于劣势。然而奥巴马借助当时民众对金融危机的恐慌,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刺激经济方案,得到了不少民众的支持;又借中美关系僵持之势,提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建议,赢得了多数华人的好感。最终他凭借众多支持者的选票力压对手。同样,希拉里巧妙借助了丈夫贵为前总统的背景,升任国务卿。他们都是由于擅长借力,而得以打破传统,登上高位。
8、有时,当人力能达到目标,善假于物又能使他们的成功锦上添花。郎朗在成为著名的演奏家后,凭借一首“中国风”在国外广受赞誉。由此观之,善假于物者能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的实力,甚至变劣势为优势,尽管“借力”能带给人以便捷、成功,然而,物极必反,我们又不可过于依赖外物。
9、曾经的日本经济极其依赖世界市场,虽然在一段时间内繁华无限,然而索罗斯掀起的一场金融风暴就将东京股市摧残得面目全非,原因就是日本经济对外界的过度依赖。
老人常说“信谁都不如信自己”。外物固然可以凭借,但谁也说不清支撑你的拐杖什么时候会折断,你所站的平台什么时候会倒塌。在此种情况下,主要凭借主观努力,适当辅以外界帮助,才是正道。
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选准借力,就像选择最合适的撑竿一样。公安局在网络上发布搜寻被拐卖儿童的启事,却回应极少。究其原因是拐卖儿童多数被卖到山区,而山区恰恰是网络普及率最低的地区,网络这个最便捷的工具反而不能发挥作用;反之,李连杰巧妙借用参加各种大型公开活动的时机宣传“壹基金”,明星身份加上活动的吸引力,让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这个基金的存在。可见,只有全面考虑,选择了恰当的借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曹冲称象,借水力称巨象,人谓神童.借巨象以证已智,孟德惊叹.10、善假于物,是善于借助外物的提示果,如此稀松平常的事,最后竟成为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源头!万有引力定律这一重大发现,恰恰是源于牛顿的善假于物。如果牛顿没有善假于物的意识,他又怎么会从如此平常的一件事中发现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呢?如果一只苹果,在你面前从树上掉下来,你会作何反应呢?对于牛顿,他发现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牛顿就是这样,善于借助外物的提示,从而一步步揭示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如今,当我们感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如此微妙时,不得不归功于牛顿的敏于发现!当我们赞颂牛顿的伟大时,不能忘记这一切正是源于他的善假于物!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一张地图的启发下,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能仅在一张普普通通的地图中,受到大陆漂移的启发,正是因为魏格纳是一个善假于物的人。善假于物的人,会从微小甚至偶然的外物的提示中有所发现。试想,如果魏格纳在翻阅地图时,没有观察到,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若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就能拼凑成一个大致上吻合的整体,那么,我们对地球的认知可能还处在一个懵懂期吧!善假于物的人不仅可以借助外物的提示,从而有所发现,同时,善假于物的人可以改变现状,使之符合自己的意愿。
《郁离子》中“鹳鸟移窠”的寓言,其中提到墓门,从而有所发现。墓门老人在看到鹳鸟搬家后,得知大水将至,告诉了子游,子游便积极地组织大家修造船只,最终幸免于一场山洪。但巨大的山洪没过了大树,将鸟儿的巢窠给冲走了。子游借助了鹳鸟的消息和“水涨船高”的道理,改变了危急的现状,得以保全,这正是他善假于物的表现!如果子游不懂得善假于物,他将对墓门老人的提示无动于衷;他还可能就像鹳鸟那样,单纯地把巢移到更高的位置,最终还是逃不过这场灾难。
假借外物、人成功的例子
1。汉高祖刘邦,一介草民,市井小人,没有张良的智慧,韩信的英勇,却得以成就大汉江山,登上帝王的宝座,名垂千古,靠的就是张良的智慧,韩信的英勇。
2。西楚霸王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不善于借助范增的谋略,被刘邦击败,落得个“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悲剧下场,留下的只有后人无尽的叹息。
3。牛顿,著名、伟大的物理学家,借助伽利略的学术理论成就,著成《自然学科的数学原理》,建立起牛顿力学体系,奠定了自己在物理学的地位,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一生,并为后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被世人所景仰与铭记。他曾说:“我之所以比别人走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4。善于借助外物,达成自己的目标。《劝学》中提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善假于船,能帮我们横渡无边的大海,到达成功的彼岸;善假于物,能帮助我们飞上太空,探索未知的宇宙世界;善假于物,能帮助我们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摘取成功的果实„„
6。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用其才也。”苏子如是说。(引用,显示结果)贾生为什么不能得志以致郁郁而终?(设问)是他不能借助外力啊。(揭示原因)君王贤明,能识臣子,但是贾谊不知道“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表现)是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结果)惜也!人与人之间,差别本不大,但是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结论)7。古代君主善于用人。越王勾践任用文种谋划国计,于是才有了卧薪尝胆,大败吴国。刘备三顾茅庐,任用诸葛亮联吴阀魏,才有了三国鼎立之势。可见善于凭借他物是成就自我的一道良计。8。经济繁荣、文明昌盛的大唐盛世为李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现实土壤与便利条件,而李白潇洒不群的个性和飘逸豪放的诗风也为大唐气象增添了奇光异彩,二者交相辉映,相辅相成,从而成就了各自不可复制的辉煌气象。(分析式叙述,寓分析于叙述中)9。周杰伦因为有方文山为他写歌,他的音乐事业才得以很好的发展,而方文山也因为有周杰伦这样出色的歌手演唱他写的歌,他的创作事业才能如日中天,他的歌才不至于被埋没。(先叙述材料)他们凭借对方的优势,互相合作,互相成就,从而实现了双赢。(后分析材料紧扣“合作双赢”这一观点)动物:海獭用石头敲开贝壳取食。一些灵长类动物利用树枝取食蚂蚁以及骨头里的骨髓。黑猩猩用石头砸开坚果。一些猴子用树叶从河中舀水喝,也有用海绵状的植物纤维吸取树洞里的雨水来解渴。
葡萄藤借助木竿,盘环而上,沐浴阳光;大海的浮游生物借助洋流,四处漂泊,一日千里;蒲公英借助徐徐轻风,随遇而安,繁衍生息。孔明借以东风,火烧赤壁;曹聪不是借水浮之力,轻灵之船,那么即使有百斤之砣,百方之盘,百米之杆,又怎能称出大象的重量;鲲鹏借巨风以升万里,而行至南海;候鸟借气流以结队飞行,而南北迁徙;明月借日光以照亮黑夜,而皎辉如练,荀子《劝学》中所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利用外物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而智者的成功可能性是很大的。
第四篇:为官不为
为官不为”者当让位于贤
2014-07-16 09:34 求是理论网
字号:
为官不为,是作风整顿的一块硬骨头。在作风建设持续推进、成果不断制度化的当下,少数干部感慨为官不易,以“要求严了”“规矩多了”为借口,滋生了“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心态。反四风、改作风,就要反对庸官、懒官、太平官,就要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为了做事才当官,而不是为了当官才做事,更不能为了保官不做事。“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古代一位普通官员的话,话虽简单,但却是为官者应铭刻在心的。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味人民服务,衡量一个好干部的标准就是要看在他执政期间,能否为百姓谋福利,百姓能否安康。若不能做到这几点,哪怕他才高八斗,都不是个称职的干部,人们都不会拥护的。这就是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个“福”字就意味着应该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我们要警惕,以“为官不易”为由,为“为官不为”寻找借口。从表象上看,这些官员是“平庸主义”、“好好先生”,奉行所谓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从本质上讲,是缺少敢于担当、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事实上,“为官不为”本身就是四风的突出表现。抓工作只重表面、不切实际的“虚为”,就是形式主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给群众办事,遇到难题就“不为”,正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庸懒松散,不思进取,遇到事情就“拖为”,做事拈轻怕重,安于现状,满足于现状,没有新目标,就是更是享乐主义;占着位子却不作为,导致资源浪费、机遇流失、矛盾激化,岂不是更为严重的奢靡之风?
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这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要,也是评判一个干部境界高低的标尺。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否则,啥也不能,为啥选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为官者就应该敢于担当,并时刻保持清正廉洁。敢于担当就是敢于干事,清正廉洁就是不要出事,两者虽然看似有一定矛盾,但其实是统一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之中的。只要干部信念坚定、心底无私、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完全能够做到问题面前敢上前、原则面前不动摇,既敢干事、干成事,又不会出事。当然,敢于担当,需要干部加强学习修养,注重实践锻炼,增强担当本领。
当然,倡导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也离不开好环境和好的制度保障,要形成一种让“为官尽责”者升得了迁、让“为官不为”者过不了关的好机制。一方面,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为勇于改革的干部打气。应该树立这样的导向:有为才有位,而不是有资历就有位,甚至是不出错就有位;不能做事越多风险越大,让不干事的人安安稳稳。只有对该作为不作为的干部严肃惩处,对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坚决撤换,使庸官难过“上岗关”、懒官难过“考核关”、太平官难过“群众关”,让今天的“为官不为”,成为明天的“为官不易”,才能激励更多想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大显身手,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为官诚然不易,但其实并不是官不好当了,而是贪官不好贪了,庸官不好混了,坏官不好受了。既然做了官,就要锐意进取、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如果觉得不堪重负、难以胜任,就不要勉强自己,应主动让位于贤。为官不为,要你何用?
第五篇:国外物联网发展现状
一、物联网在国外研发应用现状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作为应对危机和占领未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战略规划和扶持政策,全球范围内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和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传感器与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感知制造业,网络设备与通信模块、机器到机器(M2M)终端与运营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服务、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链,2011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345亿美元。发达国家凭借信息技术和社会信息化方面的优势,在物联网应用及产业发展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美国:作为振兴经济的“新武器”
2009年1月,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与美国工商领袖的“圆桌会议”上,IBM公司CEO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即把传感器放到电网、铁路、桥梁和公路等物体中,能量极其强大的计算机群,能够对整个网络内部人员和物体实施管理和控制。这样,人类可以更加精确地利用动态实施的方式管理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达到“智慧”状态。该战略一经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极大的响应,物联网荣升当年最热门话题之一。
“智慧地球”的提议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积极回应并在随后出台的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提出,从能源、科技、医疗、教育等方面着手,通过政府投资、减税等措施来改善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美国长期发展。其中鼓励物联网技术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推动能源、宽带与医疗三大领域上。例如,得克萨斯州的电网公司建立了智慧的数字电网。这种数字电网可以在发生故障时自动感知和汇报故障位置,并且自动路由,10秒钟之内就能恢复供电。该电网还可以接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有利于新能源产业的成长。相配套的智能电表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控制家电,给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奥巴马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之一,投入巨资深入研究物联网相关技术。无论基础设施、技术水平还是产业链发展程度,美国都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已经趋于完善的通信互联网络为物联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先机。
欧盟:引领世界物联网“加速跑”
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
2009年5月7、8日,欧洲各国的官员、企业领袖和科学家在布鲁塞尔就物联网进行专题讨论,并作为振兴欧洲经济的思路。欧盟委员会信息社会与媒体中心主任鲁道夫·施特曼迈尔说:“物联网及其技术是我们的未来”。2009年6月欧盟发布了新时期下物联网的行动计划。欧盟围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做了不少创新性工作。在2009年11月的全球物联网会议上,欧盟专家介绍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意在引领世界物联网发展。
从目前的发展看,欧盟各国家已推出的物联网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德国:德国电信公司近日推出了面向全球的M2M市场平台,供厂商和开发商提供与M2M(机对机)通信相关的硬件、软件、应用和整体解决方案等。该公司称,这是全球首个针对M2M的应用市场。
该平台提供了9个业务分类,包括能源、医疗、交通物流、汽车、消费电子、零售、工业自动化、公共事业和安全。德国电信相关人员称,该平台提供的M2M
领域产品“应有尽有”,其意义在于打通了厂商和用户的直接通道,将大大推动M2M市场的发展。
德国电信称,该M2M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全球分销平台。厂商除自有渠道外,可在该市场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产品,附上详细的说明和图片。而用户则可看到全球的M2M产品并充分比较,可下载技术说明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单个产品或是打包服务。
德国电信计划提供适用于M2M领域的SIM卡和芯片。德国电信称,自身已经从一家传统电信运营商转型为解决方案提供商。2010年,德国电信成立了M2M竞争中心,目的是同欧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加快M2M解决方案方面的创新。2011年6月,德国电信发布了M2M开发工具包,加速向M2M领域扩张。据经合组织(OECD)此前公布的数据称,全球目前约有50亿台独立运营的M2M通信设备,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目前的10倍。
英国:智能家居科技公司AlertMe联合英国天然气公司(BritishGas)推出了一款智能仪表,旨在为英国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能源效率咨询服务。如此看来,电影杰森一家中未来之家的场景将离我们不远了。
这种智能仪表将代替家中原有的老式煤气表,可显示用户正使用的能量有多少。AlertMe服务通过分解相关信息来进行同类家庭比对、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通过绝缘或镶嵌双层玻璃以防止热量散失),并且针对如何节省开销和能源提出实用性的方案。
意大利:TagMaster公司宣布,其合作伙伴Generale Sistemi 公司已经为意大利法院成功安装RFID功能的车辆出入控制系统。该系统将远距离的RFID识别技术和光学字符识别(OCR)摄像头运用到车辆出入控制上,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Generale Sistemi公司的CEO Adolfo Deltodesco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该系统的安装为法院带来了很多便利,使得建立在强大的RFID读写平台之上的TGC系统发挥其重要作用。”
丹麦: 2011年年底,丹麦政府正式启动2011-2015年公共部门数字化战略,提出逐步减少纸质表格和邮递信件的使用,尽可能将公民向公共部门递交申请、报告、信件等书面通信数字化。预计到2015年,80%的丹麦公共部门向公民发送的信件将采用电子邮件,80%的申请表格将使用电子表格。此举预计在2011-2015年间可为丹麦政府节省10亿丹麦克朗(约1.65亿美元)的公共支出。
为进一步提高网上登录服务的便捷性,实现互联网公私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丹麦自2010年7月起推出个人数字签名一体化系统NemID.NemID由个人预设的密码和一张可随身携带的代码卡组成。用户凭借NemID便可登陆网上银行、税局系统及公私机构的网站,登录后可进行个人税务年报查询、信息更新、补交税款、签证申请、发送探亲访友邀请、医疗咨询等操作。NemID的引入真正实现了“数字一卡通”,减少了密码过多或需携带众多电子银行口令卡所带来的烦恼。
对社会管理体系而言,NemID不仅提高了社会管理效率,也进一步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NemID在丹麦的应用已成为公共部门数字化带动私营公司迅速发展的成功案例,公共部门和私营公司之间创新互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更为丹麦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优势。
瑞典:瑞典国家运输部将RFID技术运用到北环线(Norra Länken)隧道内的空气质量监控,该隧道位于斯德哥尔摩北部,长达6公里(3.7英里长),目前还处
于建设中。自2009年2月以来,RFID系统就已经投入使用,预计用到2015年隧道工程完工之际,该方案由Identec解决方案公司提供。
IDENTEC SOLUTIONS公司的总经理弗兰克说:该软件对隧道内气体的含量和排气扇的转速进行实时监控。此外,该人员监控系统还可以对人员进行追踪,发生紧急情况时自动打开隧道内监视器。自动通风系统还有助于工程节能,RFID标签检测到隧道中有工人时,排气扇处于工作状态,否则关闭排气扇。
奥地利:全球领先的高性能模拟IC设计者及制造商奥地利微电子公司与NordicID推出高性能、新一代NordicIDUHFRFID阅读器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奥地利微电子市场领先的UHFRFID阅读器IC。采用AS3992的NordicIDUHFRFID阅读器NUR-05W是业界最小的500mWRFID引擎。该引擎模块可驱动最新发布的NordicIDMorphic、NordicIDMerlin和NordicIDSampo等系列移动式电脑和ID阅读器。
为了加强欧盟政府对物联网的管理,消除物联网发展的障碍。欧盟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强物联网管理,包括:制定一系列物联网的管理规则;建立一个有效的分布式管理(decentralised management)架构,使全球管理机构可以公开、公平、尽责的履行管理职能。
(2)完善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包括:持续监测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问题,修订相关立法,加强相关方对话等;执委会将针对个人可以随时断开联网环境(the silence of the chips)开展技术、法律层面的辩论。
(3)提高物联网的可信度(Trust)、接受度(Acceptance)、安全性(Security)。
(4)推广标准化,执委会将评估现有物联网相关标准并推动制定新的标准,持续监测欧洲标准组织(ETSI、CEN、CENELEC)、国际标准组织(ISO、ITU)以及其它标准组织(IETF、EPC global等)物联网标准的制定进度,确保物联网标准的制定是在各相关方的积极参与下,以一种开放、透明、协商一致的方式达成。
(5)加强相关研发,包括:通过欧盟第7期科研框架计划项目(FP7)支持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如微机电、非硅基组件、能量收集技术(energy harvesting technologies)、无所不在的定位(ubiquitous positioning)、无线通信智能系统网(network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smart systems)、语义学(Semantics)、基于设计层面的隐私和安全保护(privac-and security-by design)、软件仿真人工推理(software emulating human reasoning)以及其它创新应用,通过公私伙伴模式(PPP)支持包括未来互联网(Future Internet)等在内项目建设,并将其作为刺激欧洲经济复苏措施的一部分。
(6)建立开放式的创新环境,通过欧盟竞争力和创新框架计划(CIP)利用一些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的先导项目推动物联网部署,这些先导项目主要包括e-health、e-accessibility、应对气候变迁、消除社会数字鸿沟等。
(7)增强机构间协调,为加深各相关方对物联网机遇、挑战的理解,共同推动物联网发展,欧盟执委会定期向等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欧洲经济与社会委员会、欧洲地区委员会、数据保护法案29工作组等相关机构通报物联网发展状况。
(8)加强国际对话,加强欧盟与国际伙伴在物联网相关领域的对话,推动相关的联合行动、分享最佳实践经验。
(9)推广物联网标签、传感器在废物循环利用方面的应用。
(10)加强对物联网发展的监测和统计,包括对发展物联网所需的无线频谱的管理、对电磁影响等管理。
日本:打造“无所不在”的便利社会
日本在2004年推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国家信息化战略U-Japan。“U”代指英文单词“ubiquitous”,意为“普遍存在的,无所不在的”。该战略是希望催生新一代信息科技革命,实现无所不在的便利社会。
2009年7月,日本IT战略本部颁布了日本新一代的信息化战略——“i-Japan”战略,为了让数字信息技术融入每一个角落,首先将政策目标聚焦在三大公共事业: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提出到2015年,透过数位技术达到“新的行政改革”,使行政流程简化、效率化、标准化、透明化,同时推动电子病历、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的发展。
物联网在日本已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中。松下公司推出的家电网络系统可供主人通过手机下载菜谱,通过冰箱的内设镜头查看存储的食品,以确定需要买什么菜,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让电饭煲自动下米做饭;日本还提倡数字化住宅,通过有线通信网、卫星电视台的数字电视网和移动通信网,人们不管在屋里、屋外或是在车里,都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信息服务。日本总务省公布了普及“智能电视”的基本战略,并决定今年秋季开始实施实证试验,以统一智能电视基本技术的规格。另外,日本还将在明年提出国际标准。据悉,索尼2010年在美国发售了搭载安卓系统的“谷歌电视”,三星电子及LG电子也投入了搭载安卓系统的机型,全球智能电视的竞争逐渐激化。
韩国:推动全国范围的U-Korea
自1997年起,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产业政策。为了达成上述政策目标,实现建设u化社会的愿望,韩国政府持续推动各项相关基础建设、核心产业技术发展,RFID/USN(传感器网)就是其中之一。韩国政府最早在“u-IT 839”计划就将RFID/USN列入发展重点,并在此后推出一系列相关实施计划。目前,韩国的RFID发展已经从先导应用开始全面推广,而USN也进入实验性应用阶段。
2004年,面对全球信息产业新一轮“U”化战略的政策动向,韩国信息通信部提出“U-Korea”战略,并于2006年3月确定总体政策规划。根据规划,“U-Korea”发展期为2006-2010年,成熟期为2011-2015年。
“U-Korea”战略是一种以无线传感网络为基础,把韩国的所有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以此促进韩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国家战略。
“U-Korea”旨在建立信息技术无所不在的社会,即通过布建智能网络、推广最新信息技术应用等信息基础环境建设,让韩国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能服务。其最终目的,除运用IT科技为民众创造食、衣、住、行、体育、娱乐等各方面无所不在的便利生活服务之外,也希望通过扶植韩国IT产业发展新兴应用技术,强化产业优势和国家竞争力。
2009年,韩国通过了U-City综合计划,将U-city建设纳入国家预算,在未来5年投入4900亿韩元(约合4.15亿美元)支撑U-city建设,大力支持核心技术国产化,标志着智慧城市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韩国对U-City的官方定义为:在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城市基础设施之中搭建融合信息通信技术的泛在网平台,实现可随时随地提供交通、环境、福利等各种泛在网服务的城市。
全韩国的U-City建设规划与管理由政府国土海洋部负责,该部为U-City建
设制定了两大目标与四大推进战略。
两大目标:一是让U-City成为韩国经济增长新引擎,培育U-City新型产业;二是将U-City建设模式向国外推广。
四大推进战略:一是构建U-City制度平台,包括U-City综合规划,U-City规划、建设指南,建设工程与IT的融合技术指南,U-City管理运营指南,U-服务标准,分类标准指南。二是开发核心技术,包括U-生态城研发项目,推进技术开发与拓展国外市场,U-City相关技术开发以及制定相关标准。三是扶持U-City产业发展,包括U-City试点建设,U-City相关产业的培育,建设工程与IT的融合,组建韩国泛在网城市协会。四是培育人才,包括培育高级人才,培育专业技能人才,开设教育门户,公务员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