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虞美人》作文[精选多篇]

时间:2021-02-08 00:2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写《虞美人》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写《虞美人》作文》。

第一篇:改写《虞美人》作文

改写《虞美人》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写《虞美人》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改写《虞美人》作文1

清冷的雨滴滴答答地落在门前的石阶上。落在我的心上,激起一层涟漪。我想伸手握住这雨丝,却发现手心里空余一片冰凉。雨纷纷扬扬的下个不停,偶尔一道闪电划过黑沉沉的夜空。一桌一椅,一镜一茶。我独自枯坐。岁月催人老,两鬓的点点青霜昭示着岁月的匆匆流逝。

少时常爱凭栏听雨,也是这样的雨夜,坐在灯火通明的楼台,看尽人间百态。酒过三巡,悠扬的歌声似乎已听不真切,似乎已消散于茫茫的雨声里。斛筹交错间传到耳畔的竟是这红烛罗帐外的雨声,滴答,滴答,每一声都如擂鼓般击打着我的最深处的灵魂。在这繁华的乱世间,也只有这纯净的雨声能平静我浮躁的心灵。

不惑之年的我四处奔走,仿佛是一浮萍随波逐流。故土更是可望不可及的彼岸。有多少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思念如滔滔江水在心中翻腾着,翻腾着。窗外的雨下得小了一些,窸窸窣窣,如泣如诉。仿佛是远在家乡的亲人在低低呢喃。低厚的云层重重地压在辽阔的江面上,一只迷途的孤雁哀鸣着时而盘旋,时而冲入云层,孤独的它在努力寻找回家的.方向。雨滴滑过我的手臂,滑过我寂寞的心田。浪迹天涯的断肠人,何时才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土啊?

如今年华逝去,人已苍老,没有了少年的轻浮,多了分沉稳,内敛。留在眉间心上的更有许多无奈与伤悲。在这远离繁华都市的荒山古刹,独守青灯古佛,可曾忘掉尘世纷扰之事,只有这滴答的雨声能勾起我沉重的回忆。这一生或长或短,或苦或甜。如今只剩下无奈与想念,那些见不到的人,就在梦里在相遇吧。

改写《虞美人》作文2

不记得在这里有多少日起日落的日子,那窗外的时光飘走了多远?我不清楚。那外面的国家,现在是怎样的光景,是改头换面的革新还是凄苦流连的悲难,百姓的苦,相思的泪,哪一种我不清楚。

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可是那又如何,那些华美的舞蹈,后宫妃嫔的歌声与红颜,再也不见今日的重现,我从来不留恋这些红尘俗世,可是我挂念我的梦想,挂念我的国家,尽管我无力去管好它,尽管我没能带给它兴盛,但我依然比任何人都爱他,因为我在那曾经还有过一段美梦,只是现在梦该醒了,往事还记得多少?

小楼昨天透进来一阵风,一阵凉意,大概故国永远只能在梦里哼唱起永恒的哀伤曲了吧,这个国家,我这样丢失了它。曾经的宫殿女樯还在,曾经的雕栏玉砌不远,可是面貌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换了新颜,不知它们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美好,剪不断的愁,理不断的愁,终究还是这样的无可奈何的结局收场,惆怅,伴随着东流的水,一起流向看不见的远方,消失掉了摸样。

突然想到霸王别姬里的那句“虞姬虞姬耐若何”,那时的霸王,该是怀着怎样的悲壮,看着身边的女子如烟花般消散,最后轻轻飘走,生相死,爱不离,突然举得异常悲壮起来,沦陷的国土,或许正是对我耽误国事的报应吧,本应自由地挥洒才情的少年,偏偏生在帝王家。或许不出生在这里,就不会是这番光景了。

改写《虞美人》作文3

一棵嫩芽破土而出,然后一棵又一棵的嫩芽破土而出,开出了绚丽的花朵,向空中播洒出独特的香气。当幽暗的月光轻柔地抚摩万花丛时,虫子们三五一群地朝花儿赶来,围绕着花转,那俯首称臣的虫子呀,你不知一名君王在此吗?为何拜花不拜我呢?难道是我不能像花一样来去自如,还是我自己都不能自给自足养不了你们呢?

唉,亡国后,每日陪伴我的只有杂草、小院。那辉煌的金殿,温柔的妃子子,俯首的群臣,以及名利权势,都离我远去。过去的时光真令人怀念呀!

爱妃,朕上朝去了。皇上,记得来陪我呀!恩,知道。呀!这金阶、玉梯真是美妙不已,这纯金的狮子上,一滴水也停不住,那殿上的飞龙,意喻着国家的兴旺,慢步走上殿,听着听了无数遍的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心里乐开了花。可现在,万岁有何用?牢笼中,身为阶下囚,愁更愁,如活万千岁,总是囚,不如早长眠,轻身愁,飞龙向天冲,龙非我,玉虎金狮重,属他人,雕栏玉砌有何用!玉栏供帝王,铁室困囚徒,楼在人已换,物在楼台中,一阵努力为他人,怎得心甘情愿双手奉?唯有愁相伴,日夜春秋。

唉,人这一生能有多少愁苦与忧怨,只不过半边乐半边愁。我早年喜乐无愁,如今只剩那如滚滚长江水一样的愁,从一代帝王到阶下之囚,人生起落无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二篇:改写作文

Test 1

Part IWriting:

A Letter of Gratitude

Dear Mary,Many thanks to you for your timely help with my preparations for the CET-4.Originally I only wanted to ask you for some advice on the coming test, as you were so good at English.But to my surprise, you gave more help to me than I had ever expected.You not only gave me some suggestions but also showed me how I could arrange my time and what I should do in each month before the test.Besides, you lent me the book I needed very much when you learned that I had not yet got it.It was really kind and considerate of you.Your unreserved help enabled me to make efficient preparations and at last encouraged me to pass the test.I really owe all my success to you.So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heartfelt gratitude again.Yours truly

Sally

写作思路提示:

第一段:开门见山表达谢意。

第二段:稍加说明感谢原因,并举例说明具体帮助。

第三段:说明帮助所起的作用以及再次感谢。

Test 2

Part IWriting:

Why Do People Keep Pets?

With the increasing improvement of their life, many people are wild about keeping pets.Nowadays, it is very common that we see people taking a walk leisurely with their dear pets along the streets towards evening.At social gatherings people who like keeping pets exchange their experience on taking care of pets.One is not

surprised if a pet costs as high as one’s annual earnings.However, why do people keep pets?

The answer to this problem involves many factors.First, pets make us happy and far from lonely as human companions.Second, pets give us a sense of being important and needed because they depend on us for home, food and drink.Besides, a pet in a family keeps us in touch with the more natural, animal world.However, it is my belief that some problems can’t be ignored since the growing number of pets may leads to hygiene problems.In many public places pets should be forbidden to enter because they are likely to spread disease and interfere with other people.In short.we should always keep our environment clean at any time.写作思路提示:

第一段:根据提示简单说明养宠物的现象,提出问题。

第二段:对问题做简单分析。

第三段:简述自己的看法。

Test 3

Part IWriting:

Private Tutoring

A recent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private tutoring is “in” and tha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choose to be tutors in their spare time.Nowadays, on the one hand, many parents are attaching greater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for their children.However, many of them are helpless when their children meet with difficulties in study.Private tutoring may be the better solution.On the other hand, those students who work as tutors usually come from poor families or have financial difficulties, they want to make money for themselves and relieve the burden of their parents.In addition, some students expect to be associated with society by working as tutors.However, some people think that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ir time in study, but not wasting their valuable time as tutors.As for me, it is not a bad th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be tutored in their spare time as long as they are able to arrange their time well.写作思路提示:

第一段:根据提示,开门见山提出主题:大学生做家教流行。

第二段:然后简述其原因, 对大学生做家教的利弊做简单分析。

第三段:简述自己的看法。

Test 4

Part IWriting:

Where There is Will,There is Way

This proverb means that if you are really determined to do something, you will overcome any difficulties until you eventually succeed.If one wants to succeed in doing something, he must obtain great courage to face and overcome any difficulties he encounters on his way to achieve the goal.He should learn to strengthen his will and can’t allow failures to defeat him.Many successful people home and abroad have achieved amazing achievements just because they have such characters.Let’s take English study for example , many people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but the result is usually opposite to their wish just because those people are lack of strong will to win through obstacles and to keep learning English often.However, those who are really determined to learn English well are never afraid of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always persist in learning it.Therefore, they can finally succeed in learning English well and really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写作思路提示:

1.简单解释作文题的含义。

2.简单阐述为什么“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举例说明主题的正确性。

Test 5

Part IWriting:

Job Problems for College Graduates

According to the charts, only 48 percent of graduates in 1994 could find jobs related to their majors, compared with 89 percent in 1981 when china had its first college graduates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Why do college graduates find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get a satisfactory and rewarding job?

One reason perhaps is that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il to get their curricula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Degree courses offered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o out-dated and irrelevant and impractical that employers as well as students themselves find it hard to translate their book knowledge into real job skills.Secondly, there is an oversupply of graduates with certain specialty, and this oversupply is increasing.The result is that many of them cannot

enter the profession for which they are trained and have to take other jobs which even do not require a college degree.On the other hand, the disparity in pay between intellectual work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has frustrated the hope and ambition of the graduates who major i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liberal arts.College graduates are, so to speak, valuable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The problems they encounter in job hunting deserve more attention form the colleges and the government.The colleges should get students out of the ivory tower and gear their courses to the real needs of industry and business;while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college graduates with more vocational opportunities, better working conditions and decent salaries.开头用“according to”对图表简单进行叙述,在核心段用“one reason is that; secondly;on the other hand”进行详细论证。最好结尾表达自己的观点,总结全文并回答文章开头所提出的问题。

第三篇:《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法国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是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诗歌我们已经学过很多了,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那大家是否能找出一些这样“含泪”的“不朽”篇章来?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诗句说: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食指的《热爱生命》也是浸透了作者自己泪水的。

《红楼梦》的作者也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由此可见,很多感人的诗歌都是浸透了作者自己的眼泪的。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词,不仅是用作者的眼泪铸成的,更是用作者的鲜血铸成的。因为作者在完成这首词后不久,就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因而也成了他的“绝命词”。这就李煜的《虞美人》。

二、知识补充

1.关于词(复习回顾相关知识)2.关于词牌

简介词牌《虞美人》来历: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发出感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3.关于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

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又通晓音律,富于藏书,精于鉴赏。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被称为“一代词帝”。

李煜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4.关于背景

公元974年的冬天,宋军的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从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中走了出来。契丹,它求过了。佛,他拜过了,他仍逃脱不了亡国的命运。他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虽被封为违命侯,但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在他过完41虽生日的那个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制这三年囚徒生涯所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此曲触怒了宋太宗,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这首词也成了李煜的绝笔。

老师补充:古人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我们不妨用八个字来概括他的一生:薄命君王,绝代词人。南唐后主李煜,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好诗人。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眼光,看取亡国灭种的不幸命运。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凄凉如挽歌般的诗作,创造了审美世界的最后辉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三、诵读分析诗歌

(一)读诗韵 把握基调(愁)

⒈请同学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评析。⒉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注意节奏和情感。

这首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有诘问,有自问,诵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要读出幽怨、悲伤、无奈、悔恨的味道。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展示)4.生配乐齐读诗歌

(二)感 理解内容 把握主旨(为什么愁)

⒈同学们喜欢这首词吗?最喜欢哪一句?你认为全词最关键的应是哪一个词?

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眼:愁

⒉既然词眼是“愁”,请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愁”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三)品 赏析诗句 把握技巧(怎样写愁)

老师设置问题,学生采用分组协作讨论的学习方式。

⒈“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在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对他是一种讽刺,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开篇发问,一个诘问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⒉“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分小组发言。)

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⒊“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四、作业:背诵全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比较鉴赏作品

1.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那些是实景,那些是虚景? 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宇宙永恒有常: 春花秋月 小楼东风 雕栏玉砌

(对比)人生短暂无常 : 往事 故国 朱颜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

(虚实结合)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2.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引导学生思考词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古诗歌中还有哪些诗句是写愁思的?

明确: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悟其情: 比喻

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

2、愁思如春水般不舍昼夜,无穷无尽

明其效:将抽象的感情作了形象化的表现

设问、比喻。用春水来比喻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点评: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不能保住国家的后悔自责,沦为阶下囚的痛苦,对自由尊严和安逸生活的留恋,前途无望的心灰意冷„„亡国之君所特有的感情,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李煜以赤子之心写惨痛的国破家亡之痛,更写出了宇宙的永恒无尽与人生的短暂无常这种人类共同的悲哀。这种愁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三、扩展阅读 积累运用

写愁思的名句,可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列举一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秋浦歌》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四、导练(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题目。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简析画线句的表达技巧。(6分)参考答案: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意蕴无穷;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幽怨之情比作深山的夕照和绵绵的秋雨,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

③委婉含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五、总结:

李煜只是李煜,一个文诌诌的词人罢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五代,杀戮成性的五代,李煜过于柔弱了。他不是勾践,勾践他亡过国,但他能“卧薪尝胆”,能够“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成就复国大业。而在治国上一筹莫展的李煜面对故国,只能是悲从中来,伤心怀旧,最终死于自己心爱的词。而李煜的成功,恰恰也是从他做亡国奴的那天开始的,可以说,是亡国的代价,造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伟大词家。正所谓“文章憎命达,国家不幸诗家幸”,李煜的血与泪,摧开了一簇簇灿烂的艺术之花。

播放歌曲《虞美人》,学生小声跟唱

六、作业

1、默写《虞美人》

2、完成课后练习题三:比较李煜的《虞美人》和《浪淘沙》

第四篇:《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

自编李煜自跪降至被太宗赐死的故事,交代写作背景。

一、导入

李煜(937七夕-978七夕),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亦为五代时出色的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锺隐。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世称李后主。

词是起源于唐盛行于宋的一种配乐而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的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分成和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的流派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1)初读----把握节奏(课件演示)找出韵脚,分析特点:2句一换韵

体会感情基调:低沉、凄凉

二、新授

1.作者简介

2.词的常识

3.虞美人词牌 4.诵读指导

(2)再读:根据以上指导自由读加以体会。

(1)春花秋月何时了

5.词文分析

春花秋月,美景当前,谁人不怜,但作者为何偏偏 诘问苍天“何时了”呢?

春花秋月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本应该引起 人们的欢乐,而对于亡国之君李煜,却偏偏勾起他伤 心的回忆。因为他昔日的生活,大都同春花秋月联系 在一起。现在春花秋月年年相似,而往日的欢乐却一 去不返。所以首句便发出哀怨的感叹。他埋怨春花秋 月为什么一再到来,致使他回忆起如烟往事,备感辛 酸。

(2)往事知多少? “往事”具体指什么? 即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 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精神的需 要已经超过了物质需要。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又”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东风,是春风,“又东风”暗示又是一 年春来到,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 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 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所以他难以入睡,对看 明月回首灭亡的故国,独饮痛苦。(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改”的内容有哪些? 朱颜:经历风吹雨打

地位:一国之君 为阶下之囚 心情: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b.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 c.运用何种修辞?有何作用?

本句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无形的愁思(虚)赋在有形的流水(实)上,虚实结合。

愁思像江水奔腾流淌,昼夜不停,无穷无尽,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愁思之多;愁思之绵长。表达了作 者那种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其亡国之恨。

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收复故国”之意呢?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1、无论在家里还是走上社会都不要做“皇帝”,风险太大。

2、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忧患意识不可少。

3、世界如此美妙,乐观最重要。

6.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竟

会招来杀身之祸?

三、谈谈心得

四、作业

讨论本词的艺术特色。

第五篇:虞美人学案

虞美人

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理解文意。

3、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难点:

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情景导入

由《独上西楼》邓丽君的视频音乐导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凭栏无语,一弯残月,一身孑然,萧萧秋色笼罩着寂寞梧桐更是庭院深深处的自己。

离愁如麻,剪不断,理还乱,真切的滋味只在自己的心中。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相见欢》,作者是谁?李煜。他是一位错位的君王,从一国之君到身处异乡的阶下囚,这之间的落差大概也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他亦是一代词宗,在那座孤冷凄清的小楼里,锁住的是他的身,却锁不住他怀念故国的心,他一次次提起笔含泪写下阙阙愁思,直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切便在此戛然而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南唐后主”真实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凭阑江山的无限怅惘,解读他剪不断,理还乱、恰似一江春水的爱恨情愁……

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1、背景介绍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而《宋史》等正史均未说是毒死,记载为“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

2、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韵律感,音乐美(句中节拍、句末韵脚、章节间节奏)指明学生读出节奏和韵脚。

春花 /秋月 /何时了?往事 /知/ 多少。小楼 /昨夜 /又东风,故国 /不堪回首 /月明中。雕栏玉砌 /应犹在,只是 /朱颜 /改。问君 /能有 /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 /向东流。

2、意境美、情韵美(真情投入、声情并茂)指明学生有感情的来朗读。

3、问:这首词的词牌名为《虞美人》,大家可否想起什么?

明确:

虞姬,项羽的宠姬。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传说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后人便以这一词牌诉衷情。【花语】生离死别、悲歌。

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等。学生集体读。

问:什么是“以意逆志”?(整体感知,由表及里,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意旨。)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确:愁。结合自己的体会请再说的具体一些?

1、这愁是怎样的一种愁呢?我们就要“知人论世”了解他们的生平遭际和时代背景,从而全面把握作者的精神世界。课下注释。

问:所以本词也就成了他的绝命词,是他蘸着血,和着泪写下的一曲凄凉如挽歌般的诗作,具体说说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明确:

往事之哀

故国之思

“愁”

人生之痛 亡国之苦

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过渡:虽说是:“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从君王到阶下囚,这个中的滋味别人总是难以真切地理解、知晓。但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置身诗境,1、“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诗歌的意象和画面。努力走近诗人的内心。

问 :那些层层叠叠、排山倒海、接踵而来的忧愁,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感受的到。为什么呢?那么,这首词中有哪些含情的意象?

明确:春花 秋月 往事 小楼 东风 故国 雕栏 玉砌 朱颜

春水 ——愁

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宫殿图、一江春水图等。

问:在你们刚才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再现这些画面呢?学生默读。

2、“缘景明情”: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关系,体会诗歌蕴藉隽永的意境。

过渡:诗歌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缘景明情,缘,什么意思?那么,我们就依据意象来把握诗歌的意境吧。

四、合作探究

问:这些景物融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1)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快完结呢?)

明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景物,而对于亡国君主李煜却、勾起他对往事的伤心怀念,更更感到今天的无比凄凉。这种美景反成为惹人的烦恼,甚至可诅咒的了。因为他过去的那些快意的享乐生活,大都是同春花秋月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春花秋月年年相似,而昔日欢乐却一去不回,所以他发出哀怨的感叹。同时,亦有时间上的,这首词写于被囚的第二年,过去的时光里,日日夜夜,一年一年,此恨绵绵无绝期。身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所以,“问”在情理之中。以乐写哀倍增其哀。

(2)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A、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荣

B、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荣耀、地位、生存的安全感等 多少往事,划过天际,曾经在南唐的点点滴滴,甚嚣尘上……

想象:富裕生活,万民尊仰,而今,囚徒生活,苦不堪言。昔日欢乐,今日屈辱,形成对比。2 一幅春花秋月图的背后,是后主对往事的无限怅惘,对过去生活的无限追思。这便是——往事之哀

(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总结:从时间上来看,度过了一年。第二个春天来临了。与其在说时间,不如说是重复囚徒般屈辱的生活,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一年年的屈辱生活,无数次对故国的思念。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自己的家国,唉!强烈的今昔对比让 作者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这春风拂动,月明之夜,俯仰之间,心绪难平。

问:本词两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如:(学生举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有思亲、思友、思乡之愁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及: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亦有宇宙永恒不变,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沧海桑田之感。

想象:孤寂的李煜独自登上小楼,迎面而来的春风,带我回到自己故国。这便是诗人痛苦的故国之思。

过渡:那么“故国”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什么呢?(5)雕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该还在吧

问:他为何选择“雕栏玉砌”?而不选择其他的景物?如:小草,野花等等?

明确:因为这是李煜曾经最熟悉的地方,这里,留下他无数次的欢歌笑语,留下他星步如飞的足迹,留下他美好的回忆,点点滴滴都是真实的自己。亦是自己皇权和尊严的象征。“应犹在”,推测这些应该还在,后一句是“朱颜改”是什么?看注释,问:少女都怎么了?

明确:变老了。衰老的容颜。

问:有那么厉害吗?仅仅一年两年的时间,少女都衰老了? 总结:夸张。体现南唐剧烈的变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问:“朱颜”的含义(投影,选择题)

A、词人的容颜,地位、身份,人生境遇、感受等 B、世事的改变,故国的改变。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依旧,而人去不在。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都在,永恒不变,而往事已非,故国不堪,朱颜已改,在对比中,一种回忆,一种凄楚,弥漫开来,夜夜难眠。问:“只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叹惋口气,是对“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感。

归纳:青年作家郭敬明说这“物是人非”四个字是人世间最残忍的,只轻轻四个字便将人世间的一切都改变了,这四个字真切的感慨是李煜内心深处化不开的—— 人生之痛。指导学生朗读。

问、李煜问天天不语,问人人不知,转而问己,却已是愁到难言,泪流满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悟其情:修辞—比喻、夸张 问:一江春水有何特点?

明确:水多流急、汹涌浩荡而且无穷无尽。(说明作者的愁绪如何?愁绪多而且深厚强烈,且连绵无绝。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

此时,我们已能充分地感受到那如波涛起伏,猛烈地撞击着作者心扉的愁情,此情奔流不息,汪洋恣肆,无尽无休。使抒情达到了极至。正可谓:怎一个愁字了得?此为—— 亡国之恨。

(齐读最后两句,教师指导)问:你能说出一些写“愁”的诗句吗? 提示: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李白)(愁无法抑制)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愁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愁的重量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辛弃疾《鹧鸪天》)——愁的动感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 观 《浣溪沙》(愁的绵长)

小结: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东流有可能是双关,水流向东或南唐故都金陵[南京]在东南方向。)这在宋太祖看来会有“东归故国”之意。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有刘禅之乐不思蜀,勾践之隐忍十年卧薪尝胆。而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五、艺术手法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明确:

(1)意境的创设上: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2)以乐衬哀、比喻、对比

例:对“春花秋月”句的分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分析。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深度。

对比 :

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

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

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的对比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载不动许多愁”。

(3)发问

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

六、延伸阅读: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注:沈腰:《南史·梁书·沈约传》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潘鬓:西晋潘岳《秋兴赋》以“潘鬓”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词。

“沈腰潘鬓销磨”的理解:一旦成为阶下囚,美好的姿容和风流倜傥的神韵全都受到了销磨。

译文: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就像罩在烟雾里的女萝。在这种奢侈的生活里,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

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

1、这首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情感?

2、这首词抒发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结合词的内容具体分析。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读写练习

的确,平庸的心灵只能有平庸的痛苦,平庸的痛苦只能产生平庸的艺术,而那些伟大的艺术只会在绝望的心灵里诞生。请以“我想对李煜说点什么”为题写300字的片段。明确:

在虞美人腥红的花期里/一位天才的诗人/无可奈何地/用凄美的词藻/把无限江山/提炼成/一首沉郁苍凉的诗/一江春水/流不尽哀叹/诗人的君主/慷慨悲歌/写一些感伤的诗词/唱不绝

多少风花雪月/吟不尽

千疮百孔的河山/在裙裾翻飞的美人的眼睛里/颓败绽开了花朵/阳光斟满金色的酒杯/无数枝头绽开过黄昏/目光碎成漫山的野花/无限江河的残屑已变成了满天的星光/也道不出有言无言/都在述说疲惫的憧憬/天才的诗人/把江山丢在诗里/把诗遗落在/无限江山。

3、推荐阅读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附板书:

虞美人

李煜

往事之哀

1、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故国之思

“愁”

2、以乐衬哀、比喻、对比

人生之痛

亡国之恨

3、反问

附录:

相关链接:

1、前人对李煜词的评价:(先看课本,再做补充)

A、前人凭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章确实难寻其右。堪为“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典范。

B、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指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C、王国维《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词以境界为最上。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李词是不以形式取胜而以境界见长的,所以我以为三者之中以李词为上。”

法国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面对国破家亡,面对苍生黎民,面对亲人别离,诗人那或愤怒或黯然或无奈的心绪,总化为一行行的诗句,一行行的饱蘸着诗人血泪的诗句,诗人的血与泪,摧开了一簇簇灿烂的艺术之花。

2、《相见欢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3、《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3、《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品评】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亦复如此。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 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四、《破阵子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赏析】

李煜继位后终日沉溺于诗、佛、声、色之中,对赵宋纳贡称臣。直至公元975年,宋派曹翰攻南唐,才不得不组兵反击,大将朱令[上斌下贝](yū n)战死,李煜率殷崇义等肉袒出降。此词即写他“归为臣虏”之后的苦难生活和对往事的痛苦回忆。上片追忆亡国之前盛况及亡国的原因。

开头写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的历史,幅员是辽阔的。“四十年来”指南唐从公元937年建国至公元975年亡国,近四十年,此处取其整数:“家国”此处指国家,一方面为了叶韵,一方面由于作者身为国君,“家国”亦有孤家之国的意思。“三千里地山河”写南唐疆土,当时京都金陵,有三十三州之地,号为大国。这两句写出作者对故国强烈的爱与深深的依恋。此处从时间与地域上概括写自己的国家。

下面是具体描绘宫廷,从而表现了帝王生活。“凤阁龙楼连霄汉”用夸张的手法写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霄”,云霄:“汉”,天河。“玉树琼枝作烟萝”写宫院内草木茂盛,”以“玉”‟„琼”来修饰宫廷中的树木,可见其珍异华美。“作”即“像”;萝,女萝:这里指宫苑里林林茂密,就像罩在雾气里的女萝一样。通过宫殿庭院雄伟优美的环境描写,表现了作者往日于深宫中所过的安逸享乐的帝王生活。李煜于廿五岁继位后生活安定、豪奢,所娶的大小周后,又貌美多才,很是宠爱,终日沉缅于酒色、声律、诗、佛之中。他曾在《玉楼春》一词中描述此生活是“春殿嫔娥鱼贯行,笙萧吹断水云间”,而对赵宋却采取忍辱退让,苟且偷安的态度。直至兵临城下,才组兵反击,大将战死,只好肉袒出降。“几曾识干戈”,包含了自谴自责之意。“干戈”是古代武器,此指战争。全句说: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这是他过去沉缅于享乐生活,不理朝政情况的真实写照!一个如此荒唐的国君,怎能不亡国呢?

片写“臣虏”身受的折磨及回忆“辞庙”时的悲苦情景。

一国君主一旦变为臣虏,其生活上的痛苦,精神上的烦恼是可想而知了。“一旦”表时间短暂。“沈腰潘鬓消磨”是化用沈约、潘岳的典故,言明在降为阶下囚后,因忧虑伤痛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的情况。“销磨”一词说明自己就是在这种忧愁痛苦中打发日子的。这一句精炼地概括了当俘虏的苦难生活。

下面写出被俘后最觉难堪的事—-“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写自己不仅由国君降为俘虏,而且被押送到汁京,远离自己的故土、亲人,在临行的那一天仓皇地辞别太庙时,教坊的乐工们还奏着别离曲,这真是别时容易见时难啊!千万伤情的话儿从何说起,只能对宫娥垂泪而已。

后主李煜亡国后的深哀巨痛使他成了“词中之帝”,正如赵翼所说:“国家不幸诗人幸,话到沧桑句便工”。作者把自己亡国后的真情实感不加粉饰不假雕琢地叙写出来,从大处落笔,感慨深切,自然真率,感人至深。他善于用白描手法将一般感受体现于个别场景之中,艺术概括性很高,如写亡国北上的凄楚伤感,就抓住仓皇辞庙的一个镜头便把这种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语言明净,用“四十年”、“三千里”这样的数字扩大了词的意境,摒弃装饰与色彩,没有当时文坛的“缕玉雕琼”“栽花剪叶”之风。

下载改写《虞美人》作文[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写《虞美人》作文[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虞美人》教案设计

    《虞美人》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及词作者的相关情况;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体会词的艺术特点, 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

    虞美人教案

    果洛州民族中学 虞 美 人 教 研 组:语文教研组 参赛教师:纪文婷 一、教材分析:《虞美人》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篇目......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 教案 李 煜 一、教学设想 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其词开一代词风,他的作品深深地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回顾旧知,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充分发挥多媒......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 范图江 一.课程分析 中国是个诗歌充盈的国度,因而学习如何分析和鉴赏一首诗歌,也是我们每个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而且这也是高考中一定会涉及到......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公开课教学设计(详案一份) 授课时间:2016年 11月 2日星期三 上午 第 2节 教学课时: 1课时 授课班级: 高二14班 授课教师: 金海英 教学目标: 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

    《虞美人》说课稿

    《虞美人》说课稿 高中二年级金石中学语文组张澄宇 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

    《虞美人》讲稿

    一、 导入新课 又换面孔了奥,同学们,上两节课呢,祝老师给大家上了一篇比较长的古文,这节课呐,我们来学一首李煜的词,比较短的。 好,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词的词牌名。(P......

    虞美人读后感

    虞美人读后感 虞美人>读后感(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无边的凄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