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豫教版实验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豫教版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我会选(共30分)(共15题;
共30分)1.(2分)如果一个圆锥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3倍,则体积扩大()倍. A.3 B.6 C.9 D.27 2.(2分)下面能与6:
组成比例的是()A.:6 B.3:
C.9:
D.3:
3.(2分)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将得不到()。
A.长方形 B.正方形 C.梯形 D.平行四边形 4.(2分)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多()。
A.2倍 B.C.3倍 5.(2分)下面各比中与 :
组成比例的比是()。
A.3:4 B.4:3 C.1:12 6.(2分)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与底面半径的比值是()。
A.π B.2π C.r 7.(2分)如果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那么甲数:乙数等于()A.6:15 B.10:9 C.15:6 D.9:10 8.(2分)图中的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倍。B.圆柱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小一些。C.圆锥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9.(2分)一个长方形按4∶1的比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面积扩大到16倍 B.周长扩大到16倍 C.周长缩小到 10.(2分)右图中,大圆锥的底面半径是小圆锥的2倍,高也是小圆锥的2倍,大圆 锥的体积是小圆锥的()倍。
A.2 B.4 C.6 D.8 11.(2分)小洋家客厅长5米,宽3.8米,画在练习本上,选用比例尺()较合适. A.B.C.12.(2分)下面()杯中的饮料最多。
A.B.C.13.(2分)圆柱的俯视图是()。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14.(2分)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是36,那么两个外项不可能是()。
A.4和8 B.90和0.4 C.30和 D.3和12 15.(2分)一个物体是由圆柱和圆锥黏合而成的(如图),如果把圆柱和圆锥重新分开,表面积就增加了50.24cm2,原来这个物体的体积是().A.200.96cm3 B.226.08cm3 C.301.44cm3 D.401.92cm3 二、我会填。(共20分)(共7题;
共20分)16.(2分)圆柱有_______条高,圆锥有_______高. 17.(2分)如果A× =B×,那么A:B=_______:_______. 18.(2分)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0.5,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 19.(2分)把一个体积是18.84立方米的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削去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 20.(4分)把一个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尽可能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厘米,削去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厘米。
21.(4分)一个圆柱形实心光锭,可以铸成_______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实心圆锥形零件. 22.(4分)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5cm,把它按3:1放大后,长和宽分别为_______cm、_______cm。放大后的新长方形的面积和原长方形的面积之比是_______。
三、我会算。(共21分)(共3题;
共21分)23.(6分)做一个圆柱形无盖铁皮水桶,高6分米,底面直径4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得数保留整平方分米)24.(6分)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30厘米,求它的体积。
25.(9分)解方程(1)x+50%=1.75(2)四、我会画。
(共1题;
共4分)26.(4分)画出图形①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得到图形②,再将图形②按照2:1的比例放大。得到图形③。
五、解决问题。(共25分)(共5题;
共25分)27.(5分)大礼堂长30米,宽20米,地板砖长0.3米,宽0.2米。用这种地板砖铺大礼堂的地面,需要多少块? 28.(5分)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单位:cm)(1)(2)29.(5分)把一根3米长的标杆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2.7米,同时测得旁边一棵树的影长比标杆影长多3.6米,这棵树高多少米?(用比例知识解决)30.(5分)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3分米,宽2分米,高1.5分米,向容器中倒入7.2升水,再把一个苹果完全没入水中,这时测得容器内的水面的高度是1.25分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31.(5分)有一次,《奔跑吧兄弟》在一个五边形的商场里举行,每条边长90米。撕名牌时,当甲以9米/秒的速度到达D时,乙在E点发现了他,并以6米/秒的速度沿 E-A-B-C-D的路线跑,问他们最短在几秒后相遇?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共30分)(共15题;
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我会填。(共20分)(共7题;
共20分)16-1、17-1、18-1、19-1、20-1、21-1、22-1、三、我会算。(共21分)(共3题;
共21分)23-1、24-1、25-1、25-2、四、我会画。
(共1题;
共4分)26-1、五、解决问题。(共25分)(共5题;
共25分)27-1、28-1、28-2、29-1、30-1、31-1、
第二篇: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我会选。
(共30分)(共15题;共30分)
1.(2分)下面的小数,只读出一个“0”的小数是()
A
.900.05
B
.200.003
C
.2000.8
2.(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B
.9个十分之一和0.9相等
C
.9和9.0的大小相等但意义不同
3.(2分)小于8.98的数是()。
A
.9
B
.8.980
C
.8.99
D
.8.890
4.(2分)由5个一,9个十分之一,2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A
.0.592
B
.5.092
C
.5.902
5.(2分)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A
.5.32
B
.3.52
C
.2.53
6.(2分)一根绳子长0.5米,和它一样长的是()。
A
.50分米
B
.5厘米
C
.50厘米
7.(2分)如果等腰三角形最小的一个内角大于4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8.(2分)下面图形中,()具有稳定性。
A
.三角形
B
.梯形
C
.平行四边形
9.(2分)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小数。
A
.一位
B
.两位
C
.三位
10.(2分)要使□0.□□接近40,这个数是()。
A
.40.10
B
.30.99
C
.40.01
D
.30.09
11.(2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最大计数单位是()。
A
.0.01
B
.0.1
C
.0.001
12.(2分)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分别是45°和55°,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等腰
13.(2分)一个三角形,一条边长6厘米,另一条边长13厘米,第三条边长可能是().
A
.7厘米
B
.17厘米
C
.19厘米
14.(2分)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长6厘米,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
A
.18厘米
B
.15厘米
C
.19厘米
15.(2分)下面三组角度中,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是().
A
.16°,85°,79°
B
.120°,55°,20°
C
.70°,64°,46°
二、我会填。
(共20分)(共10题;共20分)
16.(2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并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25
2.75
17.(2分)填上“>”、“<”、“=”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8.(2分)填空
(1)
∠B=_______
(2)
∠A=_______
19.(2分)小数18.09中的“8”在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9”在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
20.(2分)7.8米=_______米_______厘米
62克=_______千克
21.(2分)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和6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厘米。
22.(2分)有四根小棒,长分别是2厘米、3厘米、5厘米和7厘米,选择三根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厘米。
23.(2分)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是85°,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
24.(2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4厘米,底边的长度是腰的长度的一半,这个三角形的腰的长度是_______厘米,周长是_______厘米。
25.(2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0°,另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_______。
三、我会计算。
(共18分)(共3题;共18分)
26.(2分)列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1)105×23
(2)*702÷27
(3)*19-5.64
27.(12分)混合运算。
(1)39.6+5.63-28.75
(2)15.14-(10.28+1.5)
(3)70.9-1.25-1.75
(4)3.73+1.25+5.27+8.75
28.(4分)竖式计算。
(1)16.4+3.98=
(2)21.75-17.48=
四、我会作图。
(共7分)(共2题;共7分)
29.(3分)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或小数。
30.(4分)在点子图上分别画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五、我会解决问题。
(共25分)(共5题;共25分)
31.(5.0分)妈妈拿了30元钱为刘宁买文具,她先买了每本1.5元的练习本10本,再用剩下的钱买2.5元一支的钢笔,妈妈还可以买几支钢笔?
32.(5分)一个油桶原来装一些汽油,如果先倒人36.5千克,再倒出47.3千克,恰好剩100千克;如果先倒出36.5千克,再倒入47.3千克,桶里还剩多少千克汽油?
33.(5分)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改围一个等边三角形,那边等边三角开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4.(5.0分)买文具。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支钢笔一共用了多少元?
(2)一个书包比一本练习本和一支钢笔的总价贵多少元?
35.(5分)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
(共30分)(共15题;共30分)
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我会填。
(共20分)(共10题;共20分)
16-1、17-1、18-1、18-2、19-1、20-1、21-1、22-1、23-1、24-1、25-1、三、我会计算。
(共18分)(共3题;共18分)
26-1、26-2、26-3、27-1、27-2、27-3、27-4、28-1、28-2、四、我会作图。
(共7分)(共2题;共7分)
29-1、30-1、五、我会解决问题。
(共25分)(共5题;共25分)
31-1、32-1、33-1、34-1、34-2、35-1、
第三篇:初一数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数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有利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这次考试主要考察;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整式的加减等知识。
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能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在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的比例设置考题,命题能向课程改革靠拢.注重基础,加大知识点的覆盖面,控制题目的烦琐程度,题目力求简洁明快,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文章;整体布局力求合理有序,提高应用题的考查力度,适当设置创新考题,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
二.试卷分析
(一)各题得失分原因分析
得分率较高的题目有:
一、2,3,5,7,10,;
二、11,14;
三、19,20这些题目都是基本知识的应用,说明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有:
一、1,4,10,;
二、12,15,18,;
三、21,24。下面就得分率较低的题目简单分析如下:
一、1、此题主要考察对有理数的绝对值和倒数的内容,说明部分同学对这些知识理解的不太透,;
二、18题是一个寻找规律的题目;;
三、19题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主要因为计算马虎而丢分,建议同学要注意计算的基本功;
24、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三.存在问题
1、两极分化严重
2、基础知识较差。我们在阅卷中发现,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之差让人不可思议.
3、概念理解没有到位
4、缺乏应变能力
5、审题能力不强,错误理解题意
四、今后工作思路
1、强化纲本意识,注重“三基”教学
我们提出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加强对学生“三基”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法则、性质等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规范、准确、到位;要加强运算能力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算理,并选择简捷、合理的算法,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要依纲据本进行教学,踏踏实实地教好第一遍,切不可不切实际地脱离课本,搞难题训练,更不能随意补充纲本外的知识.教学中要立足于把已学的知识弄懂弄通,真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打好初中数学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强化全面意识,加强补差工
这次考试数学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生还比较多,怎样使这些学生尽快“脱贫”、摆脱中考成绩个位数的困境,以适应在高一级学校的继续学习和当今的信息时代,这是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重视培优,更应关注补差.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班的学情,选择好教学内容,合理地确定教学的起点和进程.课外要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满腔热情地关心每一位后进生,让他们尽快地跟上其他同学,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强化过程意识,暴露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精选一些典型例题和习题进行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暴露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过程;要让学生多说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暴露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经常性地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暴露学生对复杂的数学语言进行分解与简化的过程;要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训练,暴露学生对数学问题多种解法的比较与反思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第一次月教(人教版)
2013—2014学年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卷答案(人教版)
5一、1.,4,43.甲数,乙数,甲数4.105.2,41234
21135 7.28,78.,9.<,>,=10.(21,10),31472
117,1911.c,b12.1813.2,4
二、1.B2.B3.A4.C5.C
三、1.×2.×3.√4.×5.√6.×7.×8.×
9.×10.√
111311
1四、1.0,10,,1,3.5,3,108353363
37472.7,28,22,552650
3.7.4,1
32114.+ +)÷2=15315
五、1.A点(4,2),B点(3,5),C点(5,5)
A’点(7,6),B’点(6,9),C’点(8,9)
532.96×=60(千米)96=72(千米)84
933.40× ×=27(棵)40-27=13(棵)104
514.54× ×(1-)=36(本)65
92× ×60=36(千米)103
326.400× =300(元)300× =200(元)400+300+200=900(元)43
517.24-24× =22(小时)610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答案(人教版)第1页(共1页)
第五篇: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数学组
一、试卷概况
1、试题结构
a、题型结构合理,试卷分三部分,第一大题为选择题,10小题,每题4分,共计40分;第二大题为填空题,6小题,每题4分,共计24分;第三大题为解答题,5小题,共计56分,试卷满分120分 b、2、考试内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试题基本特点
a、注重双基考查:试题利用选择、填空、解答三种题型,考察的覆盖面广,全面考察了第一章所学知识,如选择题1-5题,填空题11、12、13题,解答题17题都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第14题考察了换元法和二次函数的性质,第8、10、15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b、注重能力考查,在知识中考能力,试题体现了考双基的一面,但并没有降低对能力的要求。靠单纯的记忆公式就能解决的问题不多,而是将数学思想、数学素质、能力融入到解题中,全面考察了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第21题考察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成绩分析及解答情况分析
1、考试成绩分析
这次试卷难度较大。四个班中能够达到及格的人数都在17人左右,班级的平均成绩介于60到65之间。在此之前,我们四个班均对学生进行过两次测试,测试的卷子相对比较简单,都是考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两次 成绩都比较理想,但对综合性题目的考察较少。而本张卷子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比较突出,综合利用知识解题比较多,所以学生总体成绩不是很理想。
2、答题情况分析
a、选择题1——5题、填空题11、12、13题、解答题17题得分率比较高,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b、对没有见过的题目,处理转换能力比较差,解题不规范。如解答题的18、19题出现了会做而不得高分的情况。
C、对综合性大题的分析、解题能力比较弱,如解答题的第20题,为二次函数与二次不等式的问题,大多数同学不能充分利用好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解题;而对于解答题的第21题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结合起来考察,有的学生没有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三、教学方面
从这次月考上来看,在平时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2、3、对学生综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认识的还不够。平时学生接触的题型有点老、沉、旧。
四、教学建议及改进措施
1、今后应加强提高学生在中低档体的得分率,平时的练习应具有针对性。
2、对每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合理构建知识网络。
3、加强与外校的沟通和联系,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4、建议每周每班安排两节连排的数学课,以便对学生测验,及时掌握学生的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01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