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
目录
一、本人基本情况
二、净化现场副操岗位工作职责
三、本岗位工艺流程及原理
四、工艺指标控制及异常处理
五、开工方案
六、本装置的连锁控制
七、本岗位的主要设备
八、本岗位的设备操作
九、本岗位的安全环保风险及控制措施
硫回收现场主操岗位一口清
一、本人基本情况
二、净化现场副操岗位工作职责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2、熟练掌握硫回收岗位的基础知识、工艺流程和现场操作技能。
3、发现设备缺陷和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班长。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巡回检查。
5、负责本岗位的卫生清理、清洁。
6、对班长和主控发出的指令严格执行。
7、按时认真填写运行报表记录。
8、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本岗位工艺流程
1、硫回收工艺流程及原理
来自界外的酸性气1和酸性气2进入酸气分离器去除液体后由酸气预热器加热至220℃左右。预热后的酸性气送至酸气燃烧炉主烧嘴与按一定比例配入经过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的空气混合燃烧。
出炉后的高温气体在第一废热锅炉产3.82MPa(G)的蒸汽后,进入第一硫冷凝器降温至170℃左右,并在此分离出液硫。
从第一硫冷凝器出来的气体经过一级再热器升温至230℃左右进入一级克劳斯反应器进行催化反应,反应器内装填铝基催化剂和钛基催化剂
反应后的气体进入第二硫冷凝器降温至170℃左右回收硫磺,脱硫磺后的气体用二级再热器加热到220℃左右后进行二次配氧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器进行催化反应。反应器内装填钛基催化剂
反应产生的热量由反应器内置的水冷系统通过汽包产2.5MPa(G)蒸汽将其移出。过程气出反应器后继续进入第三硫冷凝器冷凝出气体中的硫后再进入硫分离器分离气体中的单质硫。
出硫分离器的气体与酸气3、液硫池释放气,进入尾气焚烧炉进行焚烧,将气体中的硫化物转化成二氧化硫,气体经第二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送出界区至锅炉系统统一处理。
所有冷凝分离下来的液体硫磺先流入液硫封,再流入液硫池,通过液硫泵送至造粒成型系统造粒成型。
本工序包括克劳斯热反应段、克劳斯催化反应段、加氢还原段、急冷段、CTS吸收/氧化反应、硫磺精制、焚烧段、硫磺收集段。
(一)工艺指标
1.装置设计最大处理能力为原料气流量(...)Nm3/h。
2.装置每天最大生产硫磺为~39.7吨。
3.年操作时间为8000小时。
(二)异常处理1、液流泵跳车
硫磺输送泵无液硫流出、DCS无运行信号并报警。运行泵故障、泵入口管线堵塞。处理方法,及时启动备用泵,联系检修故障泵,检查蒸汽伴热是否故障,加大蒸汽伴热量,清洗过滤器。
五、开工步骤
1.水系统清、洗煮炉。
2.催化剂装填。
3.气密。
4.废炉、汽包上水。
5.焚烧炉点火,主燃烧炉点火、系统升温。
6.引酸气开车。
7.液硫送造粒厂房。
六、本装置的连锁控制
1.1801-I-001酸性气分离罐液位连锁,间隔操作泵1801-P001停。
2.1801-I-002液硫池液位连锁低低,液硫池泵1801-P003停。
3.1801-I-003锅炉排污罐液位低低,锅炉排污泵1801-P004停。
4.1801-I-004火炬气分液罐液位低低,火炬气分液泵1801-P002停。
5.1801-I-005液硫池温度高高,液硫池温度高高开灭火蒸汽阀开XSV-00740。
七、本岗位的主要设备
燃烧风机、空气预热器、酸气分离罐、酸气预热器、主燃烧嘴、主燃烧锅炉、一级废热锅炉、一,二级再热器、一,二,三级硫冷凝器、液硫封、液硫池、一级反应器、催化氧化反应器、汽包、二级废热锅炉。
八、本岗位的设备操作
1.启泵
—待准备工作就绪后启动电机。启动泵时,严禁站在高压端及电机旁边。
—启动后,观察泵的出口压力,电机及泵的运转是否正常,电流是否波动。
—确定泵运转正常后,缓慢打开泵出口阀,调节至所需流量。
2.停泵
—缓慢关闭泵出口阀,按停车钮,停泵。
—关闭泵入口阀,将泵体内压力卸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排液。
—关闭冷却水及高压密封水。
九、本岗位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本装置的特点所采取的预防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及控制手段。
1.有毒气体报警器:个人在同样环境下工作,要佩戴便携式报警器。
2.劳动保护:进入现场须着工作服,戴安全帽。操作须戴劳保手套。
3.进入容器:进入容器要按程序规定进行。要分析氧含量和有毒气体含量。必须提供适当通风,必要时佩带呼吸器或防毒面具。建议使用东风-5系列防毒面具和RHZK系列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本次岗位描述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