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体育教案《握脚踝接力》及教学反思
中班体育教案《握脚踝接力》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幼儿腰腿力量,学会握脚踝接力这个游戏,体验接力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体育《握脚踝接力》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会握脚踝接力这个游戏。
2、发展幼儿腰腿力量。
3、体验接力的乐趣。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器材:每组一本书,共两本。
2、场地:在操场上划两条相同距离的竖线。
【活动过程】
1、该天到的小朋友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将小朋友带到楼下操场时要随即分好两组,分别让他们站到每条竖线上。
2、“请小朋友站在白线上,今天老师要教你们握脚踝接力。我们先来练习下握脚踝走路。跟着我做啊。这个动作有点难的哦,我们看看哪个小朋友做得最好。”我边说边握脚踝走。
3、看小朋友把这个动作做得差不多时,我说“你们都真棒,很快就学会了这个动作。现在我们要用这个动作进行接力比赛了,先我来说一下游戏的规则。”
“第一个小朋友从起跑线上开始握脚踝走,在走的时候要绕过前面的一本书再走回来,当一个小朋友走回起跑线的时候下一个小朋友才可以握脚踝走。而第一个小朋友就要到他那个组的最后位置去。”“你们听清楚了吗?现在我请某某来做下示范,我喜欢认真听老师的小朋友。”
4、示范完后就进行比赛,当比赛完后“这组小朋友好厉害啊,那我们这组小朋友是不是要加油了呢。我看上一组比赛中某某、某某表现得很好,我很喜欢。某某、某某是不是该注意点了。”“现在我们来进行下一轮比赛,你们准备好了吗?”
5、第二遍结束后“大家都很累吧?那接下来我们玩个比较轻松的游戏吧。”让小朋友站在两条白线中间。“你们先在这两条白线中自由走动,当老师喊到数字几时,你们几个同学就要在一块。比如当我喊到3时,你们3个小朋友就要聚在一起。听明白了吗?要听清楚哦?”
6、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本文扩展阅读:在解剖学上,脚踝(拼音:jiǎo huái),或称踝关节是人类足部与腿相连的部位,组成包括7块跗骨加上足部的跖骨和小腿的骨骼。脚部是人的第二心脏,而脚踝是左右脚部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人体下半身血液循环的畅通与否,对全身的气血流通影响很大。
第二篇:中班体育教案:过河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体育教案:过河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技能。
2.提高爬、跑、跳的能力,锻炼体能,发展肢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在难度逐步提高的游戏中,主动参与,大胆尝试,挑战自我。
4.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5.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活动准备:
1.大绳一根,鳄鱼胸饰一个,平衡步道、沙包若干,筐一只。
2.活动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一、小蝌蚪变变变
1.我们一起把绳子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圆的池塘,来做“小蝌蚪变变变”的游戏吧。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这一热身运动的动作,幼儿观察并跟随教师模仿练习。动作如下:(1)身体趴在地上,双手合放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动移动身体;(2)蝌蚪长出两条后腿:身体趴在地上,用两条腿连续蹬地并扭动身体前进;(3)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四肢匍匐爬行;(4)变成青蛙起跳: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做全身运动。
二、青蛙跳田埂
1.现在小蝌蚪变成了青蛙。你们知道青蛙有什么本领吗?青蛙不仅会唱歌,还会蹦蹦跳。大家一起来学学青蛙跳田埂。
2.教师用平衡步道作田埂(一块一块间隔、两块两块间隔等),设置活动路线,通过不断增加高度和宽度来提高活动难度。幼儿可选择不同难度的场地进行练习。教师指导要点如下:
(1)要求幼儿从同一方向进行跳跃活动。起跳时,用力蹬地,向前上摆臂;落地时,屈腿全蹲,保持平衡。
(2)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变化难度,也可根据情况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给幼儿增加难度。注意观察个别能力较弱幼儿的活动情况,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3)用塑料圈在活动场地边做小池塘,请小青蛙自主掌控休息时间。(通过本环节,全体幼儿熟练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大部分幼儿能够进行助跑跨跳的动作练习,部分幼儿能够利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较远的距离。)
3.幼儿自由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通过增加难度和语言指导(如“看看别人是怎么跳的”“怎样跳才正确”“现在步道变宽了,你怎样跳过去”等),使幼儿的跳跃动作自然地由立定跳远转变为助跑跨跳。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量,适时集中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和安全保护知识,在重点部分示范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练习。
三、青蛙过小河
1.青蛙越长越大,本领也越来越大。对面田里有许多害虫,现在青蛙要跳过这条小河去捕捉害虫。这条河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你们看看能从哪里跳过去。如果游来了鳄鱼,你敢不敢从鳄鱼身上跳过去?
2.教师将绳子在地上对折围成一条宽窄不等的小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活动能力跳过小河,巩固前面游戏中掌握的动作方法,并利用所学动作完成一定的目标,进一步锻炼体能。
第一次活动:幼儿自由跳过小河,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自己能跳过多宽的河面,是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第二次活动:教师通过增设下雨、河面变宽等情景,提高跳小河的难度。幼儿分散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注意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尝试。
第三次活动:教师胸前贴上鳄鱼图片做鳄鱼,双膝微屈仰卧河中,幼儿依次跳过河捉到害虫,再从鳄鱼身上跳回来,将害虫放到指定的筐里。
3.幼儿依次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通过改变自己膝盖的高度来调节幼儿跳跃的难度。
四、青蛙回池塘
1. 今天所有的青蛙都很能干,学会了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跳田埂,过小河,捉害虫,掌握了很多本领。大家累了吧,我们再把绳子围成池塘,休息休息吧。
2.小青蛙在音乐伴奏下在池塘里游一游,用绳子模拟水波晃动,并相互拍腿放松,休息嬉戏。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三篇:中班体育优质课教案《勇敢机器人》及教学反思
中班体育优质课教案《勇敢机器人》及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巩固各种爬的技能,初步学习匍匐前进动作,增强四肢力量。
活动目标
1、巩固各种爬的技能,初步学习匍匐前进动作,增强四肢力量。
2、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各种爬的技能。
难点:初步学习匍匐前进动作。
活动准备椅子、彩圈、音乐、动物
活动过程
一、角色导入———机器人
介绍今天要扮演的角色,机器人。
师:孩子们,今天,王老师接到秘密任务,森林王国的国王刚刚给我打来了求救电话,说好多小动物被坏人抓住了,需要我们的帮助,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解救小动物吗?(愿意)你们真勇敢,但是为了保护小朋友的安全,我们今天要变成机器人,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可以变成机器人的充电圈,我们每个人都去找一个充电圈,给自己充满电,我们就可以变成机器人了呢。机器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上下台阶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挤到其他的机器人,要不你们碰在一起是要连电的。
二、热身运动——《我是一个机器人》
带领幼儿在彩圈之间进行热身运动,如蹲起动作(给自己的小腿充充电)胳膊着地(给自己的小胳膊充充电)
三、幼儿自主探索各种方式的爬
师:孩子们,我们营救小动物的路上会有很多敌人,我们必须要小心翼翼,压低身体,爬着穿过森林,在去之前,咱们先自己练习一下,我们都可以怎么爬?学会了爬的本领咱们才能成功营救小动物。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请幼儿上前展示自己的爬法。
四、营救小动物
1、绕椅子爬
师:小机器人们,你们已经学会了爬的本领,咱们准备出发把,你们看,前面有两排小山,我们要绕过小山才能营救小动物,我们用哪种爬可以快速的绕过小山呢?
幼儿自由回答,自由想办法
师:嗯,小机器人真是聪明,咱们排成两队,男孩一队,女孩一队,分别穿过两排小山,但是小朋友一定要记住,你们现在是机器人了,穿过所有的小山,我们就要回到你的充电圈里给自己充充电,要不,我们就没力气去拯救小动物了,一定要记得动起来才能给自己充满电哦。
小结:小机器人们真棒,我们顺利的爬着穿过了一座座小山。
2、在一定高度的椅子上爬(膝盖着地)
师:啊,我看到了一座小桥,可是,我们不能跑过去,这样就会被发现了,我们怎么过去呢?幼:爬过去
小结:恭喜勇敢的小机器人这么高的小桥都安全的爬过来了,真棒,距离营救小动物们又近了一步。
3、膝盖悬空爬
师:机器人们,你们充满电了吗?我刚才看了看前面的路况,这次比之前更难度过了,我们要穿过一条小水沟,我们怎么过去呢?(走过去)会被发现的,(爬过去)是个安全的办法,但是,咱们机器人的膝盖上有很多开关没法沾水啊,那怎么爬过去呢?
(引导幼儿自己说出膝盖悬空爬过去)
小结:机器人好聪明,这个办法真好,我们爬过去,但膝盖不着地,这样咱们既不会被坏人发现又不会弄湿我们的零件,真是一个好办法,咱们一起出发把。
4、匍匐前进
师:咦~我听到了什么声音,原来是小动物们的呼救声,你们看,穿过这个山洞我们就能看到他们了,我先去探探路,看看小动物在不在山洞外面,你们一定要在洞口等着我回来。
(1)教师示范匍匐前进动作,边做边向幼儿介绍动作要领,左手向前,右腿屈膝,脚用力蹬地,不要同手同脚,然后换右手向前,左腿屈膝脚用力蹬地。
(2)带领幼儿学习匍匐前进
师:钻山洞真的很危险,咱们先练习一下,怎么爬过去,再出发吧。
(3)幼儿匍匐前进救出小动物
师:机器人们带着你们救出的小动物去咱们充电的地方等着我。
四、放松运动
听音乐做放松运动结束本课
师:勇敢的小机器人们,恭喜你们把所有的小动物都救了出来,咱们的也马上没电了,我们的脑袋没电了(晃脑袋),胳膊没电了(晃胳膊)我们的腿没有电了(抖腿),我们浑身一点电也没有了,快躺下来休息一下吧(放音乐),小动物很感谢小机器人,她要亲亲我们的胳膊,亲亲我们的膝盖,我们也抱抱我们的小动物,告诉他们,我们也很爱他们。
活动反思
整节课下来,时间安排上有不太合理的地方,应该把大量的时候用在教授难点动作匍匐前进上,在椅子的摆放过程中,可以放手让孩子去摆,去参与,把整节课交给孩子,让孩子不停的运动,减少等待时间。
第四篇:中班体育教案:万能小高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体育教案:万能小高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高跷与多种器械相结合的多种玩法。
2、尝试用高跷进行跳圈,跨20—25厘米高度的跨栏的训练,利用高跷加强幼儿身体平衡的能力。
3、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体验竞赛获胜的成功感,并形成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重点:尝试用高跷进行跳圈,跨20—25厘米高度的跨栏的训练
难点:幼儿能够克服心理障碍勇于探索利用高跷实现跳,跨的训练。
【活动准备】
高跷,圈,跨栏,场地
【活动过程】
一、和高跷玩游戏
1、沿高跷跑步
2、利用高跷做准备运动
3、站在高跷上保持平衡,教师推搡不掉落
二、看器材探索新玩法
1、直线
1)幼儿尝试用高跷在直线上探索玩法
孩子们,你们看,前面有一条直线,你们可以和它玩玩游戏哦。去尝试一下吧。
2)请个别幼儿展示,其他幼儿学习
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谁来展示一下?你们都可以试一下哦。
3)教师小结并出示新玩法:两脚沿直线走高跷,要求只能走在直线上
老师这也有一种新的玩法,我们一起看看吧。教师示范,幼儿尝试。请幼儿说出幼儿为什么容易摔倒,并让幼儿总结怎样不摔倒的方法。
2、继续探索高跷与其他器材的各种玩法
1)圈——四到六个圈紧挨着排成直线状
2)跨栏——四个跨栏纵向依次距离排开
师:看,那边还有其他的器材,你们也和他们去玩玩游戏吧。
请各幼儿代表展示,其他幼儿学习
师:你们刚才都用高跷和谁玩游戏了?谁来玩一下给大家看看?大家也这样玩一玩
3、根据幼儿玩的情况,引出用高跷跳圈,跨栏的方法
4、教师小结保持平衡的要领:跳,跨的技巧——小手把绳子拎拎紧,小脚踩稳了,跳(跨)过去以后要站稳了以后再跳(跨)第二步。
三、竞赛
教师交代竞赛规则,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接力赛,谁先完成谁获胜。
直线——跑道——圈——矮线——跨栏
四、放松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表现积极,但忽视了能力弱的幼儿的表现,在下次活动中需要个别指导。
第五篇:迎面接力跑教案 及反思
《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技巧及技术要领。
2、通过学习使90%同学掌握了解传接棒的时机和传接棒技术。
3、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传接棒方法
教学难点:传接棒时机与配合三、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示范立棒式传接棒的动作方法。(请一学生配合)。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通过多次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
3、组织小组间的接力赛,增加竞争性和娱乐性气氛。
四、教学亮点 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认识迎面接力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合作学习,归纳迎面接力跑传接棒技术的动作要领,在各个环节的练习中掌握技术,突破课的重点、难点
五、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阶段——热身阶段——探究体验学习阶段——身心放松阶段四个部分。
六、预计运动效果与负荷
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实现,课的运动强度适中,9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迎面接力跑的传接棒技术,并能运用于实践。练习密度约为45%,平均心率约为120——130次/分。
七、场地与器材 田径场、接力棒、哨子 教学内容:迎面接力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迎面接力跑,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解立棒式 传接棒的方法技巧及技术要领。
2、通过学习使90%同学掌握了解传接棒的时机,并通过 分组法、比赛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责任感。教学重点:传接棒方法 教学难点:传接棒时机与配合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教师宣布课的内容、要求;
3、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4、准备活动
(1)、圆周慢跑听数抱团游戏(失败者做自己最帅的 动作)
(2)、徒手操(4*8拍)
扩胸运动b、振臂远动c、体转运动d、腹背运动e、弓步压腿f、仆步压腿g、活动手腕脚腕h、活动膝关节
二、基本部分
四列横队,原地每队传3个接力棒,看哪个队完成最快?
2、怎样传接棒最快?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一个小比赛(50米迎面接力)
3、小组讨论本队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就学生的答案和接力中出现的问题,讲解并示范迎面接力的动作要领。传接棒方法 接棒人右手四指并拢,大拇指张开,虎口向前,手臂伸出,放在标志杆的右侧,接迎面同伴传来的棒。接棒后从标志杆左侧跑出。传棒人右手持棒一端,棒立着将另一端传到接棒人的右手中。
(2)传接棒时机
迎面接力,传接棒的最佳时机是,接棒队员不超过起跑线,传棒队员没有进入终点线,这中间大约1米多的距离。
5、分小组练习A、4人一组原地练习传接棒
B、4人一组相距5米走动中练习传接棒 C、4人一组相距10米跑动中练习传接棒
6、通过练习,课刚开始接力比赛失败的同学们对失败的结果服不服?要不要重新比一次?(接力比赛)
三、结束部分
1、集合,放松;(慢跑跟着老师一起做,甩甩胳膊、甩甩腿,给前面同学揉揉肩……)
2、集合讲评,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迎面接力跑》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迎面接力跑的传接棒手型,传接棒动作,以及传接棒错肩跑出的动作。我在课堂上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请学生配合老师做了示范:右手传接棒错肩跑出的动作方法,并较详细地讲述了游戏的方法。目的是可以让学生能直接地感受到传接棒的方法,然后再指导学生在走和慢跑中进行迎面右手传接棒和错肩跑出的练习。迎面接力的要求是按照区比赛的规则进行教学,在起跑线上放置一根立柱,学生的右手必须放在立柱后完成接棒再跑出。应该说学生的观察很仔细,学习也很认真,游戏中基本上没有看到学生传接棒时发生困难,而且交接棒速度也很快。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迎面接力的规则和动作要领,但是还是在细节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1:迎面接力是体现学生团结协作的项目,要求参与的学生注意力要集中,在传接棒时,接棒学生要眼看着接力棒,传棒学生要注意接棒学生的手,注意力都要高度集中,配合要默契。
2:传棒的同学在距离接棒学生3-5米的时候要将接力棒竖起来,利于接棒学生抓住接力棒。有些学生在跑至接棒学生身边时还在摆臂,这样很导致交接棒在传棒学生身后完成,很容易掉棒。
3:在教学中,本节课是采取的传统式教学方法,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知识,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么做,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都不知道。如果可能,应采取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创造出让学生“动起来,想起来,看起来”的情景。使体育课向着有趣,自由,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增强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了学生积极,自愿地参加体育活动,了解健康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