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0课1《〈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演说》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 0 10 课 课 1 1 《 在〈 人民报 〉 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 优质说课稿
作者:林竹角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第五单元第 10 课《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使命与抱负“。意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习革命导师和志士仁人的精神品格,领会其襟怀与抱负,勇于承担时代使命;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学习观察社会生活。本单元所选作品,或剖析社会矛盾,宣示历史使命,如,《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或概括伟人贡献,致以崇敬之情,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或是上书言事,谏阻逐客,如,《谏逐客书》;或为临终绝笔,直抒心志,如,《与妻书》。这些作品表现出革命导师、志士仁人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精神。学习本单元,要通过专题研讨,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要注意这些作品切于实用、关注特定对象、富于针对性的特点;要结合具体作品,学习有理有据地发表意见,阐发主张;要把握书信注重交流、抒写自由的文体特质,体会作者的深挚情感。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学习任务群 7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1)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2)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
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3)具体学习内容,可选择社会交往类的,如会谈、谈判、讨论及其纪要,活动策划书、计划、制度等常见的文书,应聘面试的应对,面对大众的演讲、陈述和致辞;也可选择新闻传媒类的,如新闻、通讯、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网络新文体(包括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二、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856 年 4 月 14 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代表参加《人民报》创刊四周年宴会并发表了这篇演说。本文属于演讲词,是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为我们诠释了时代使命与个人抱负的要义。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发了蕴含在资本主义社会“干硬外壳”下的深层矛盾,富于前瞻性地向世界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担当资本主义灭亡的“执刑者”。文章善用比喻和典故,将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理论表达得鲜活生动,极具鼓动性和感召力。文章首先从 1848 年革命谈起,以此来对照反衬由它“宣布”预示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接着,马克思列举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最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阐述了这场社会革命的阶级力量,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执刑者。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相关常识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文章内容,学习演讲词从演讲的目的、场合和对象等方面把理其针对性。
3.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和厚重的文化。
4.学习革命导师、仁人志士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树立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正确观点。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演讲词的写作目的把握演讲词文体特点,体会文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体会本文语言幽默风趣,又锋芒毕露,充满战斗力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文本细读、专题研讨等方式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把握其主旨,分析文章语句尤其是一些表意复杂的长句的深层意蕴,感受作者思想的光辉和恰当表达的力量。
审美鉴赏与创造:设想作者演讲时候的现场氛围、揣摩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想象其表情和肢体语言,学会在公共场合表达意见。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学习马克思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伟大精神。
学习革命导师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树立对正确观点,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结合演讲词的写作目的把握演讲词文体特点,体会文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分析文章中的深邃思想,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2.难点:品味语言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五、课前准备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年级的学生,尽管他们在初中也学过演讲稿,但是学生对演讲稿这种文体还不是透彻了解,内容有点枯燥,学习起来有点兴趣不足。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了解演讲词的基本特点。
六、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启发式、点拨式。
七、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马克思的名言,让学生读。师:大家猜猜,这是哪位大家的名言? 2.生回答。
3.师:马克思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名作:《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环节二:学习新课。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积累词语。
2.思考作者的演讲思路以及整篇演讲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三)研读文本,讨论交流。
1.生读文本后,合作探究问题:
(1)本文是一什么体裁的实用性文本?
这是一篇即兴演讲。即兴演讲通常是在某种场合下,演讲者事先未作准备,只是需要而作的临时发言。即兴演讲在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逻辑性和口头达的雄辩性都有更高的要求。
(2)如何解读文本。
①马克思这篇演讲是如何先声夺人,激起听众兴趣的? ②马克思这篇演讲是如何针对现实的? ③马克思这篇演讲中列举了哪些活生生的事例? ④马克思这篇演讲怎样提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2.全班交流与分享。
(四)探究品味重点句子。
1.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2.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五)拓展延伸。
问题:马克思在这篇演说中闪烁的深邃思想,在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是否有应该重新审视的方面? 环节三:全课总结。
八、说板书设计。
在< < 人民报> > 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介绍马克思:革命家、思想家 体裁:即兴演讲 演讲思路及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