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及案例设计说明

2022-02-11 09:3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及案例设计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及案例设计说明》。

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及案例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随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实施,各地陆续使用新版高中美术教科书,我省于2020年秋季开始使用2019版普通高中美术教科书。我校高中美术备课小组全体教师密切关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教学改革方向,深入开展单元(主题)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凝练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发挥美术学科育人功能。本单元是中西绘画作品的鉴赏学习,将人类美术历史进程中如此宏大的内容浓缩在一个主题单元中,这是美术课程中主题内容含量最多、相当重要的学习部分。备课小组教师分析教材和学情后认为:按照2017年版“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必先明晰“大单元教学”“大概念”“基本问题”和“单元情境”等概念,在此基础上,注重单元各“主题”间的贯通融合,体现学科本质。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采用的架构方式、选择作品内容,并不是严格按照美术历史脉络展开的,但又注重了美术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风格、流派的美术家及作品。本单元以分析中外美术作品的视界,以及产生不同视界的不同文化根源为鉴赏学习理解的核心,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的原因展开思考:在各自文化、宗教、哲学等因素的影响下,东西文化呈现出一定差异。当下多元的数字信息化时代,中西方美术越来越以一种多元共存、相互融合的状态出现。本单元在编排逻辑上,从中国古代到中国现代,从西方古典到西方现代。从中西方文化入手,通过对文化的分析来认识中西方绘画的不同呈现,反过来,学生通过中西方不同的绘画形式来加深对中西方两种文化的深入理解。美术鉴赏是通过艺术形式的呈现来了解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对于“如何发现大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大概念提炼出基本问题”的阐述,我们备课小组深入研读本单元教材内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抽离出本单元内容的以下线索:单元主题可能暗含了大概念;教材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可能暗示了大概念。基于此,我们梳理教材后发现本单元的大概念: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美(图像之美)源于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再将这样一个陈述句转换成疑问句,就可以提炼出本单元的基本问题:中国历史文化的源流是怎样的?西方历史文化的源流又是怎样的?绘画作品在时空上如何注重文化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反过来,文化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如何影响了绘画作品?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学习,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中西方绘画作品,使学生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整体风貌有所认识,理解中西方绘画与各自的文化、宗教、哲学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名家作品临摹、找流派游戏、立体派作品创作等活动,识读中西方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厘清中西方绘画发展的历史脉络,感

受中西方绘画不同的艺术魅力和各自的价值追求(美术表现、文化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享受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能够真正理解艺术家借助作品表达的艺术意图和个人情感。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对世界多元文化持有包容的态度(创意实践、图像识读、文化理解)。

课时教学安排

根据学校美术课时安排,结合人美版《美术鉴赏教学参考用书》的课时安排建议,我们决定采用5课时单元教学。即:《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1课时;《抒情与写意——文人画》1课时;《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2课时;《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1课时。第1课时使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在表现形式及审美观念上的差异,能够分析、比较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及时代特征,掌握中国画的技法特点,并能独立分析中国画的类别与特征;第2课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文人画作品,对文人画的概念、艺术特征有所认识,理解“文人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趣味,懂得鉴赏文人画的基本方法;第3、第4课时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西方古典绘画作品,理解图像形式及色彩表现手法,掌握西方古典绘画的指导思想;第5课时通过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变革与发展过程,从历史背景、艺术特征等方面分析问题,从文化理解的角度进行概括性的梳理。课时安排注重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组织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知识的关联性和系统性,注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课时教学目标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能够比较分析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及时代特征,掌握中国画的技法特点,并能独立分析中国画的类别与特征。了解笔、墨、纸、砚的特点,掌握不同的表现技法(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赏析中国画不同发展阶段和领域的作品,掌握欣赏中国画的方法,形成综合审美感知体验,促进审美活动个性化(图像识读、文化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画家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达成审美情感的升华(文化理解)。

第2课时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文人画的概念、艺术特征有所认识,理解“文人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趣味,懂得鉴赏文人画的基本方法(图像识读、文化理解)。

过程与方法:识读不同表现语言的文人画作品,理解文人画表现的一般规律。学生能按照要点分步骤地鉴赏文人画作品(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欣赏画家作品的过程中,感受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及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文化理解)。

第3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西方古典绘画作品,理解图像形式及色彩表现手法,掌握西方古典绘画的指导思想(图像识读、文化理解)。

过程与方法:掌握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赏析过程,可以从图像形式和时代背景的角度去赏析古典绘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画家的绘画表现力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图像识读、文化理解)。

第4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西方古典绘画具体作品的赏析,理解图像形式及色彩,掌握各画派的艺术风格特点(图像识读、文化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赏析过程,理解各画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具备分析图像的能力(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各画派作品在内容与风格表现上的区别与联系,并体会几个重要画派的艺术感染力(文化理解)。

第5课时

知识与技能:从历史背景、艺术特征等方面分析西方现代艺术的变革与发展过程,对有代表性的艺术流派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图像识读、文化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自主合作探究、连线流派、创作立体派作品等活动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演进规律和主要特征(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创作的乐趣,体验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世界,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用辨证发展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文化理解)。

单元教学活动

教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中西方绘画经典作品的高精度复制品、磁钉、卡纸等。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任务单和评价量表等。

学生学习准备:预习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内容,课前分小组准备中西方绘画的工具材料,剪刀、胶水、马克笔等。

备课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单元教学设计应在“大概念”统领下引导学生真思考,真去做,真遇到困难,真解决问题。围绕单元“基本问题”,我们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去引导学生思考:美术课上,同学们针对中外美术作品展开激烈的辩论。有同学说,我喜欢外国美术作品,因为它立体感强、很真实;有同学认为,中国绘画才是真正的佳作,不求形似,富有意境和情趣;还有同学说,中西美术作品各有特色,都值得鉴赏和继承。从李唐和柯罗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中西绘画的审美理念、风格特点有哪些不同呢?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这种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驱动,更能唤起学生与身体感受、情绪体验相联系的生活经验,激活 “知情意行”有效整合的艺术学习。基于此,我们设计的单元教学活动主要有: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教师以单元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2.师生互动,概念认知。教师以问题驱动,注意问题设计的维度和层次;3.对比分析,加深理解。对比可从时间、空间上作纵向和横向对比;4.直观比较,了解特征。依据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直观性原则设计教学挂图和实物展示;5.教师讲授,突破难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必要的讲授点拨是不可或缺的;6.技法示范,体验感知。教师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必要的示范和讲解,学生体验感知;7.探讨评述,深化认识。学生分小组讨论鉴赏作品,并请代表进行评述;8.表情达意,深入探究。此环节教师注意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低阶进到高阶;9.自主合作,完成任务单。任务单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任务单;10.总结评价,体现素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

通过评价可以改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正如胡知凡教授提出的“教—学—评”的一致性。本单元教学,我们根据学情和单元目标,参照2017年版“课标”关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建议,制订了单元学习预测量表(表1)和单元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表2)。我们在关注过程性评价的同时,更注重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单元教学作业

第1课时:1.中国传统人物画都反映了那些主题?是如何传神的?2.中国传统山水画有哪些画法?其意境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中国传统花鸟画如何“言志”?笔墨中蕴含了哪些美感?

第2课时:1.尝试练习山水画中积墨与破墨画法,说一说两种画法有怎样不同的视觉效果?2.请你结合作品,说明书法与传统绘画的关系。笔墨在文人画的审美趣味中起什么作用?

第3、第4课时:1.列举自己所熟悉的西方古典绘画作品,并对作品进行简单描述。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讨具体作品的构图和构成形式,理解和认识作品所蕴含的时代文化背景。3.梳理出西方古典绘画随时代变迁而注入的新观念、新方法。4.有效归纳总结西方古典绘画中所具有的审美意识、表现语言和形式构成。

第5课时:1.如何让学生透过西方现代艺术认识和理解西方艺术思潮的源流?2.如何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层面建立意识构架,从艺术观念的本源去探讨其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3.如何正确认识个人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关系?4.洞悉西方现代艺术产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下载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及案例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及案例设计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理念及教学设计

    论文题目: 新课程理念及教学设计 作者:陈良金 工作单位: 光山县北向店中学 新课程理念及教学设计 摘要 我国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许多学校在教育科研......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及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及方法 内容摘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迅速在全国范围中展开,新课程凸显出的全新的理念,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一线......

    教材设计理念及各板块教学建议

    教材设计理念及教学方法建议; 一, 语音教学 初中阶段语音教学目标:听音知形,见形知音 教学方法及途径:(1)模仿练习:听录音,跟读听力,看英文电影;(2)语音训练:诗歌朗诵,绕口令,歌曲,课文朗读!(3)......

    《一夜的工作》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材简析: 《一夜的工作》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节选自作家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作者在文......

    新课程主要理念及教学案例分析(5篇范例)

    新课程主要理念及教学案例分析(一) 新课程新理念之一: 1. 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 1) 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

    商业广场物业管理服务理念及案例分析

    商业广场物业管理服务理念 本文提要:物业管理是一项朝阳行业,他是一项服务于人、管理于物的行业,而商业物业管理又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是一项全心全意为业户和顾客服务的行业。......

    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及策略

    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及策略 【关键词】 小班化;有效性;理念;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48―01 小班教学的方式符合因......

    教学理念及教后反思

    教学理念及教后反思 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蒋跃兰*** 邮编 225500 本节课的教堂内容是让学生欣赏两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在故事。教堂目标则鼓励学生在今后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