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循环小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2020-12-02 09:4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循环小数(练习课)》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循环小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循环小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切的探索源于问题和困顿。小数的概念是因实际度量和整数运算的需要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小数除法正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小数加、减、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例1

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

例2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需要添

0继续除

例3

整数部分不够商1

一个数除以小数

例4

一个数除以小数(基本算理及算法)

例5

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

商的近似数

例6

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

例7

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例9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并按规律来计算

解决问题

例10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

小数除法是小学阶段计算课程中的一大难关,而循环小数正是基于前面6个例题的知识经验积累,对于小数概念内涵的一次扩展。这不仅考验学生的小数除法的基本技能,更是融合知识、培养数感的良好契机。笔者和年级组备课、教学中主要发现以下几种学情:1.学生疲乏于小数除法量的练习,主观积极性弱;2.同类型的错题存在恶性循环;3.计算速度两极分化严重;4.找不到计算的乐趣,缺乏探索动力。

精选聚焦

《循环小数》教材编排的例题教学中,主要涉及“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准确计算商是循环小数的小数除法。”这些内容,对于一节40分钟的新课是很紧张的。与其感受不充分、匆忙教学,不如横向“瘦身课堂”、纵向深度学习、培养思维。因此笔者将“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探索两数相除商的类别;灵活求取近似数”安排于《循环小数(练习课)》。

练习课技能的提升不是单纯依赖于量的积累,更应关注于质的飞跃。基于学情,笔者在《循环小数(练习课)》中第一环节只精选一题,全班竖式计算,网罗错题,互助编撰口诀。

(一)一题竞赛

40÷3.7

计算要求:1.列竖式计算此题:除不尽的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三位小数;2.检查确认无误,与同桌调换,互相检查。

师:这节课我们举行一题比拼的游戏,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此题。分组统计正确人数,决定胜负,第一名的小组将得到一定量的苹果。

生:才一题,简单,老师快开始吧!

(二)网罗错因

错题集

被除数和除数未同步乘

商的位置错误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未除尽商0

商未点小数点

商中间未商0

竖式计算未出现完整的循环节

师1:以上是我收集的作品,请你当当小老师,帮他们看一看。如果正确,掌声通过;不正确请找出错误原因,看谁有火眼金睛。

师2:除了以上这些错误,你们刚刚在检查同桌的作品时,有发现不一样的错吗?

生1:我同桌数字抄错了。

生2:我同桌计算乘法和减法的时候出错。

生3:我同桌余数和商没有出现循环,就说它是循环小数了。

生4:我同桌求循环小数的近似数时,没有看下一位再决定四舍五入。

……

(三)口诀互助

师:现在请订正自己的错题,并针对自己的错误,编一句口诀帮助自己以后牢记,避免再次犯错!

生1:除数是小数,被除数和除数齐转化

生2:除到哪位商那位

生3:整数部分除完,还有余,小数点快现身

生4:哪一位或添0不够除,快商0

生5:余数重复出现想循环

生6:四舍五入看下位

……

活用数据

学生对于小数除法的疲乏恐惧的很大原因是没有情感的共鸣,面对更多的是冰冷的数据。如果从课堂现场采集数据,带着任务目标去计算,趣味性不言而喻。

(一)求取正确率

师1:通过刚刚计算统计得到学习小队(20人):8人全对,是不是确定这一小队就是冠军呢?

生1:不公平,另外努力小队(12人)和向阳小队(13人)的总人数少。

生2:应该用全对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取正确率,这样才公平!

生3:如果除不尽,我们要不要统一保留几位小数?

生4:那先决定保留3位小数吧!

学习小队

8÷20

向阳小队

7÷12

努力小队

6÷13

师2:那根据你们的讨论结果,请各组挑一组(自己组除外)计算正确率,如果除不尽,请保留3位小数。

(二)灵活求取近似数

师:刚刚在求取努力小队正确率的近似数过程中,有个小朋友并未算到小数点后面第4位,就能判断出“舍还是入”,你知道背后的奥秘吗?

生:他是观察余数有没有达到除数的一半

师:真聪明,我们可以根据余数和除数一半的大小,推断下一位商大于5、等于5、还是小于5。

生:其实根据“8÷20

7÷12

6÷13”三个算式的除数有没有达到被除数的一半,也能找出第一名。学习小队正确率小于5,向阳小队正确率大于5,努力小队正确率小于5。

生:但是学习小队和努力小队需要计算,再比出高低。

反思结果

现场宝贵的计算素材不仅是巩固算法、提炼错因的源泉,更是观察比较的鲜活材料。教师可以根据这四题,适时引发思考“两个小数相除,商的可能结果”。

(一)讨论商的种类

师:根据你们的计算经验,你觉得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的商,所得的商会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生1:可能除尽了,商就是有限小数。比如学习小队的正确率是0.4。

生2:除不尽的时候,商可能是循环小数。

生3:难道不存在无限不循环小数吗?比如刚刚的努力小队,我们就没有找到循环节呀!

生4:不,那是因为你除的位数不够多,你看我就找到循环节了,它是

生5:光靠一个例子不够,所有的小数除法你不可能一个一个都试过去。所以怎么就能保证都是循环小数呢?

师:是的,你们讨论的问题很有价值。现在请你们回到知识的本源思考一下,两数相除,商为什么会产生循环小数?

生1:余数重复出现,商才会重复出现

师:那如果除数是100,余数有几种可能?

生2:余数有99种可能(不包括0)

生3:我明白了,最坏的打算等99个余数都轮过去了,下次肯定会出现一个重复的余数,一旦余数重复出现,商就会出现循环小数。

生4:所以除数位数是有限的,余数的可能性个数也是有限的,那么继续除下去,早晚必然出现循环。

师:你们真是一点就通,这就是集体思考交流的智慧。为你们点赞!

师:虽然两数相除不能出现无限不循环小数,但是存在无限不循环小数,你们有看见过吗?

生:我在课外书和作业里有遇到3.1415926……

师:真是视野开阔的孩子,它是我们以后学习之旅会遇到的神秘朋友π。

(二)灵活求取近似数

师:我准备了56个苹果赠送给第一名的努力小队(12人),帮我算算每人能得到几个苹果。

生1:每人得到4.666……个苹果,是不是四舍五入大约能得到5个苹果呢?

生2:取整数是对的,但是按照实际最多每个人得到4个苹果,不能达到5个苹果呀。

师:真会思考,是的,求近似数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生活实际!合理求取近似数。下节课的解决问题,你可能会更加得心应手哦!

下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循环小数(练习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循环小数(练习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循环小数同步练习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循环小数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四 边 形 第一课时 四边形的认识 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内容分析: 《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授课人 张家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

    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小数乘小数》设计 绿苑小学: 屈海新 教学内容: P.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五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练习五 教学内容: 循环小数(二)P30 教学目的: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2、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 计算器 教学......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参考:http://wenku.baidu.com/view/9121b05f3b3567ec102d8a6b.html 预习过关课 教学目标 1、品味寓言和民间故事的语言,积累词语2、培养自......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0、嫦娥奔月 教学要求: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