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词的平仄格律
-
词的韵律平仄对仗
第三节词的用韵 幻灯片1 第三节词的用韵 词的韵律可以从韵部和韵式两个方面谈。总的来说,由于语言的发展、语音的演变,词的韵部比近体诗韵要宽得多;由于音乐的影响、诗体的转
-
《蝶恋花》的格律及古词写法
《蝶恋花》的格律及古词写法 蝶恋花的格律: 蝶恋花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
-
词牌格律大全
符号:○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词牌录 1.菩萨蛮 ⊙○⊙●○○▲,⊙○⊙●○○▲。⊙●⊙○△,⊙○○●△。 ⊙○○●▲,⊙●⊙○▲。⊙●●○△,⊙○⊙●△。 2.绮
-
对联格律
第一节平仄问题 调平仄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对联和近体诗、骈体文这两种文体有密切关系。从调平仄方面看,近体诗,特别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特别是律诗中的摘联,即摘出来看的联语,更是
-
七言诗格律
以《听讹》为例分析平仄的运用 1、平仄四种句行在《听讹》中的运用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字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字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末字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
-
五言绝句格律(推荐)
五言绝句格律 五言绝句也称五绝,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穷
-
近体诗平仄规则
〖 简介 〗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
-
对联平仄常识
对联常识:对联平仄作者:佚名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
-
唐诗平仄简表
唐诗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
-
诗词平仄入门
对诗词平仄的认识欲知平仄, 先悉四声。 其实我们于四声并不陌生,只是这里面有个差别而已。 在《汉语拼音方案》里,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符号,也就是我们
-
古诗平仄规律
古诗词的平仄规律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以及使用最广泛的《平水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
-
对联平仄规则
对联平仄规则 (2007-09-08 07:57:44) 转载 分类: 对联知识 对联是中国古老表意文字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 那么,平仄又是对联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说要出好联和对好联,
-
对联的平仄
对联的平仄: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可分为两大类:平声与仄声。现代汉语中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平声包括阴平、阳平。对联要求一联之中平与仄相间,一般是两个音节一转
-
唐诗格律常识
近体诗或今体诗,就是我们常说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近是相对的,我们跟着古人这么叫罢了。据专家研究,近体诗发端于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到唐初成熟。唐以前和唐以后不合近体格律
-
唐诗的格律
唐诗的格律 摘要:《诗经》、《楚辞》以后,诗歌的形式不断有新的发展。唐代律诗兴起以后,诗歌更有了严密的格律。了解诗歌的格律有助于我们欣赏诗歌。 关键词:唐诗格律、平仄
-
诗词格律知识大全
一. 概述 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诗词是中卝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
-
元曲小令格律大全
元曲小令格律大全 【黄钟宫】 【黄钟宫】共七支:【出队子】、【刮地风】、【节节高】、【昼夜乐】、【红衲袄】、【贺圣朝】、【人月圆】 【出队子】 小令兼用。同诸宫调。与
-
绝句格律5篇
五绝 五绝介绍: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