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案
-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日偶成》。 课时目标: 1、背诵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2、学会本课中生字,初步了解“我”在文中的表达方式。 教学进程: 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 。 1、背诵《
-
3、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教案[范文大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第二首古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解释词语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理解《峨眉山月歌
-
21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第21课第二课时冯淑华 2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
-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1.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背诵其它写秋的古诗。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诵《
-
《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并用自己的话说
-
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古诗《枫桥夜泊》。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写好钢笔字,理解《枫桥夜泊》重点词句的意思,2、理解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3、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
-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
5、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古诗齐备。大屏幕出示四年级经典诵读必背古诗词题目。孩子齐背。 2、古诗接龙 老
-
三年级语文 19.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1.背诵《山行》2.《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 1.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2)指名读题。(3)解题。(4)介绍作者。 2.自学课文。
-
4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共5篇)
4课古诗 示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
-
4《古诗两首》春日偶成第二课时教案
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案 初备:王青霞 复备:李萍、沈清红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
古诗两首教案
课题古诗两首课型讲读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诗歌内容,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培养说话、想象能力。教
-
古诗两首教案
2 古诗两首 ①草 1.会认2个生字,会写3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简单表达古诗的大概意思;能背诵课文。 4.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懂得要像小草一样的不
-
古诗两首教案
25 古诗两首 一、授课时间 二、课题:25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三、学习目标: 1.学习第一首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首古诗中的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
-
《古诗两首》教案 文档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说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 《草》是一首
-
古诗两首教案
《草》、《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荣、尽、宿、徐、篱、蝶”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教学过程 《草》:1.谈
-
古诗两首教案(合集)
一、赠刘景文 第一课时 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 1、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 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
-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胜利东小学 张玉芬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3. 体会钓鱼孩
-
古诗两首教案
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 3、多媒体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