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沪教版七上语文古诗
-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汇总
五年级语文(上) 沪教版 P 9 乡村四月 [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介绍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
-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古诗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 1、《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2、《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
-
沪教版初中古诗集锦(合集)
六年级上册古诗选 1、《望 驿 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
沪教版七年级古诗
七年级古诗文(上册)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P16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松 (唐) 杜荀鹤P17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
-
七上古诗赏析
(一)阅读《龟虽寿》,完成7~10题 7.“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这几句,以“神龟”和“螣蛇”为喻,主要想说明什么道理? 答:衰老和死亡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世间万
-
七上古诗赏析
一、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
-
七上古诗填空
七年级语文默写填空:1、,不亦说乎?,不亦乐乎?2、,可以为师矣。3.见贤思齐焉,。4.岁寒。5.,勿施于人。6、生活中处处有老师,但怎样向他们学习呢?孔子给人很好教诲:,。,。7、《论语》中阐述正
-
古诗诵读-风-沪教版
《风》 教学内容: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会借助拼音识字读文,并有初步的古诗学习方法,比如:联系图画了解古诗意思,借
-
沪教版五年级古诗名人名言
五年级第一学期古诗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
-
沪教版五年级下古诗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渔歌子 唐
-
沪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古诗诵读《所见》
沪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古诗诵读《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牧、童、骑、闭”,能在环境中正确认读,认识马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感情
-
七上课外古诗检测
七上课外古诗词检测 (一)《峨眉山月歌》(李白)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 。 2.《峨眉山月歌》思想感情: 。 (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
新人教语文七上名著复习
初一上名著阅读阅读自测及答案一、《繁星》《春水》2、《繁星》、
3、总的说来,《繁星》、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 -
苏教七上语文期中测试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迈进了中学已四个月了。在这片沃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夕阳余辉;l -
七古诗
七、古诗复习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附答案 文档
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 1、下面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波粼粼分歧刹时瘫涣B、宽宏大量脸颊阴蔽感概C、小心翼翼绽开怂涌
-
八年级(上)语文目录201106 沪教版
八年级(上)语文目录 第一单元 爱在人间 一 笑 二 小巷深处 三 芦花荡 四 哦!冬夜的灯光 综合学习叙述爱的故事 每周一诗 (1)春日五首(其一)(秦观) (2)三衢道中(曾几道) 第二单元 面对逆
-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名言语段整理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背诵古诗、名言、语段整理
1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2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