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拒不执行判决自诉程序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六起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自诉案件典型案例
拒执罪自诉案件典型案例 2016年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六起拒执罪自诉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主持通气会,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
-
企业拒不执行判决之我见
企业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之我见 笔者最近办理了两起企业拖欠工人工资的案件,工人拿到了生效判决,然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可是,法院说该企业账户已被多家法院冻结,无法执行。经查,该企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自诉程序相关问题的意见-地方司法规范[最终定稿]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自诉程序相关问题的意见 为全面打击拒绝执行判决、裁定等违法犯罪行为,正确理解与
-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会有什么后果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会有什么后果 摘要:法院的判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令大多数人满意的,但是
-
拒不执行离婚判决该咋办
拒不执行离婚判决该咋办 经过了漫长的诉讼,耗费了大量的心力,法院准予离婚并要求对方付给您财产折价款。您是不是觉得可以好好歇着,等着他上门送钱了?错!离了婚他可能带着钱跑了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适用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称《刑法》)第313条规定了本罪。规定本罪的立法目的旨在解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 作者: 章筱青 姜跃军 发布时间: 2006-08-23 15:12:57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量刑标准(5篇)
来源:智豪刑事律师网 编辑:张智勇律师(重庆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副主任) 刑事知名律师张智勇释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量刑标准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量刑标准 拒不执行判决、裁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事自诉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事自诉状 刑事自诉书 自诉人:周XX,男,汉族,XXXX年X月XX日出生,住XX省XX市XXX农场XX渔场XX号,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X,电话:XXXXXXXXXXX 被告人:宋XX,男,汉族,X
-
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典型案例
最高法公布: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典型案例 | 附裁判规则 2015-12-20 本期导读:失信被执行人以各种方法逃避执行,使申请执行人拿着生效的裁判文书,却得不到实际履行。对于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管辖地与启动程序的正确适用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管辖地与启动程序的正确适用 ——瞿某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之辩护 作者:陈宁 李志鹏 [摘要]执行难是当今中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困扰法律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文号】法释〔2015〕16号 【发布日期】2015-07-20 【生效日期】2015-07-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司法解释 【文件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几个问题刑法论文_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几个问题刑法论文
【内容提要】情节严重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特别是近年来暴力抗法事件频频发生,是对司法权威的公然挑衅。但现行法律规定在本罪的犯罪对象、犯罪主体、客观方面、
-
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若干问题的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步健全,人民法院审理各类经济、民事、行政案件逐年增加,而法院判决、裁定生效后“执行难”的问题亦日益突出。有的当事人在法院执行中采取“拖、躲、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再思考(共5篇)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再思考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客体的界定 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体存在着三种认识:其一,认为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执行活动;其二,认
-
刑事自诉案件有哪些审理程序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刑事自诉案件有哪些审理程序 刑事自诉案件审理程序有哪些 对于自诉案件的调解,法律的
-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精选5篇)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1.自诉案件范围(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侮辱、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占案。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包括故意轻伤案、重婚案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依法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确保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依法执行,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