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科举制度文化常识
-
2018江西事业单位考试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2018江西事业单位考试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在全国范围内,事业单位考试考点分布情况来看,很多地市对文史知识的考察越来越详细,尤其在中国古代教育常识中,关于科举制度的
-
科举制度与文化(5篇模版)
光电101-3张宇翔201057501303
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岁月的长河中,历史的沉淀聚集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在这片广袤大地的发展进程 -
2018云南事业单位考试: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精选五篇)
yuxi.offcn.com 2018云南事业单位考试: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导读】 玉溪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
-
科举制度(范文大全)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我们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择优录取,可以让那些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飞黄腾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科举制度至今已有一 -
文化常识
一、文化常识 1.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3.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
-
文化常识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三山】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明清
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大体是一致的,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
正式考试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读书人在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要接受由本县知 -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及利弊
什么都会过时,但是似乎考试永远不过时。选拔人才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关系定国安邦的大计,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读 -
科举制度(精选5篇)
3、试以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和弊病
A、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1、公开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 -
科举制度简介
科举制度简介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经历了一千三百
-
中国科举制度
利:
1. 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
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 -
清朝科举制度(汇编)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增删卜易》中的考试占
来源《中国预测网》科举资格考试
童试:又称县试、小考,录取者为生员,俗称秀才,雅称入泮。这是“功名”的起点。生员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 -
科举制度教案
科举制教案 活动实践作业: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及其诞生,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2. 使学生掌握科举制的内容,组织
-
古代文化常识
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1-5文化常识 《烛之武退秦师》 1.《左转》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执事:办
-
课内文化常识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
-
高考文化常识120
2017年高考复习之文化常识100题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
-
文学文化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 江苏邱升整理 一、文学文化常识。 1、《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当代散文家。 2、《林中小溪》选自《林中水滴》,作者普里什文,苏联作家。 3、《飞江滴翠记黄山
-
文化常识-2(范文)
文化常识测试卷(二)(120分)姓名:分数一、填空题(60分)1.文学革命开始于年,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1915年9月主编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