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兰亭集序第一课时
-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案范文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实词“修、次、盛、期、信、与、趣、系”的意义。
2.掌握虚词:之、以、所以、因的意义和用法。
3.掌 -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精选5篇)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了解文章大意,能够翻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 2、整体感知课文。 二、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书圣
-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教学设计】 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
兰亭集序教案第一课时5篇
6 兰亭集序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2.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
-
兰亭集序(第二课时)教案(推荐阅读)
兰亭集序(第二时)教案 兰亭集序(第二时) 主办单位:半塔中学语文组型:公开 授人:曾宪国 授班级:高一(2)班 授时间:XX年12月17日 教学目标:1、 掌握本文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体会行文的巧妙
-
兰亭集序
论文关键词:王羲之;兰亭序;山水之乐;死生之悲;忧患意识论文摘要:《兰亭序》是中国文学玄言体向山水题材转变的重要作品之一。此文情景交融,理趣交辉,从山水之乐转到死生之悲,透射出深
-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记诵全文。 2.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
-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
兰亭集序说课稿.doc(合集)
《兰亭集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兰亭集序》,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分析一 -
《兰亭集序》读后感(最终定稿)
《兰亭集序》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兰亭集序》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兰亭集序》读后感(一)王羲之
-
【热门】《兰亭集序》教案(大全)
【热门】《兰亭集序》教案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教案3
-
兰亭集序读后感大全
兰亭集序读后感(精选8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
-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庐江二中 何小幼教学目的
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学习本文的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创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 -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孔政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学会比较,质疑与思考。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会行文之妙。 -
兰亭集序读后感
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读后感集萃 1、《兰亭集序》读后感 轻轻地打开书本,我的心跃入了文字中,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兰亭集序读后感。 会稽山阴。兰亭。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四
-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情感脉络。
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体会其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3.深入理解作者的 -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 教案2011年1月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①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②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 -
兰亭集序 经典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8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教案 A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