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秋夕唐李商隐
-
秋夕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合集)
秋夕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秋夕原文翻译及赏析1秋夕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译文秋
-
杜牧《秋夕》赏析[推荐5篇]
杜牧《秋夕》赏析4篇杜牧《秋夕》赏析1秋夕(唐诗)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着牵牛织女星。【注释】秋夕:指七夕,农历七月七日。银烛:白色的蜡烛。画屏
-
水墨唐诗—杜牧《秋夕》
水墨唐诗—杜牧《秋夕》
唐诗内容简介
这首诗写宫女在七月七日(秋夕)这天的情思。
银色的蜡烛和秋夕的月光都冷冷地照射在房中的画屏上,宫女手拿轻小的罗扇到房外去扑打飞着的 -
秋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全文古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前言】《秋夕》是唐
-
古诗《秋夕》教学设计(5篇)
《秋夕》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
[唐]李商隐《泪》原文、注释、赏析(五篇范例)
[唐]李商隐《泪》原文、注释、赏析《泪》[唐]李商隐永巷1长年怨绮罗2,离情终日思**。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3前洒几多。人去紫台4秋入塞,兵残楚帐5夜闻歌。朝来灞水桥6边问,未
-
嫦娥李商隐
返空閒小欲白景山鹿即松小窮日夕向登入不 旁初 千依鸛陽晚登 深見 數松里山雀無意樂 林人柴邊立尺 目盡樓限不遊 ,, ,, ,, 好適原 復但 看未 ,, 更黃 只驅照聞
-
李商隐及其无题
李商隐及其《无题》
内容摘要:一.概括介绍李商隐。
二.李商隐的生平介绍。
三.李商隐的地位。
四.李商隐诗歌的成就及特点。
政治诗。
咏史诗。
爱情诗特别是他的“无题”诗。
五 -
李商隐课件
1. 欣赏本诗的朦胧美。2. 了解无题诗的基本特征。3. 了解李商隐的生平遭际及其对创作的影响。4. 思考文学的朦胧多义性问题。1. 含蓄朦胧的诗歌题旨和寄情深婉的艺术风格2.
-
李商隐无题
《无题》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解释:身上没有 -
无题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 -
李商隐.无题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
-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教案(2006-10-30 17:08:36)转载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并尽量能在课堂上背诵。
2.理解诗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步骤:1、导入:爱情,是永不退色的 -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
-
李商隐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
-
李商隐爱情诗
李商隐的爱情诗 唐代诗人李商隐无疑是中国古代的天才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奇葩。在这些优秀的诗篇中,李商隐以极大的热情,全新的观念深入到了男女感情
-
李商隐教案
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教案2 优秀教案 2010-01-07 08:23:03 阅读134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
-
2012中国朝鲜族秋夕民俗节活动方案[范文大全]
2013年中国朝鲜族秋夕民俗节活动方案 秋夕是朝鲜族最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朝鲜族民俗节日文化的集中体现。为更好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