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教版二年级第三单元
-
二年级第三单元
一、根据课文组词
信()沿()抬()际()
蛙()错()答()还()
言()每()治()棵()
挂()哇()怪()慢()
怎()思()穿()弯()比()服()浅()漂()啦()啊() 夫()表()示()号()汗()伤()吸()极()
串()兔()告()诉()狐()狸()猴()颗()
斤()折()挑()根()独()满()容()易()
二、填填记记
1、青蛙说天不过_______ -
人教语文四下第三单元练习题
第三单元练习题班别: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yòuɡuīshātānzhēncháqìchuǎnxūxūcháoxiàozhuóshíqǐtúruòwúqíshìchǔnshìfǎnhuízǔlánjiànsǐbújiùh
-
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
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还有很多。比如:模仿鸡蛋外形的特点,建造了拱形桥;受鸟儿飞翔的启示,发明了飞机;从茅草划破手指,发明了锯„„大自然中林林总总的动物,植物以各自独特的生
-
第三单元教学案
第三单元解读 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单元所选课文,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
-
二年级第三单元试题
一、请把树上的苹果摘下来,放到相应的篮子里。辉 贱 凰 番 环 襟 凤 吾焕 啡 伟 维 疆 繁 境 jfhw
二、 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1、这里出产的哈()瓜,像()一样甜。(密蜜) 2,、山坡 -
人教六下第三、四单元学习要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要
班级:姓名:
一、词语。
书籍慈祥军阀娱乐抽屉僻静恐怖皮靴宪兵严峻匪徒提审会意 围歼战黑魆魆憧憬璀璨彻底送葬追悼会 炊事员 哀思审阅宫殿 -
人教新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2013人教新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 时间:45分钟 ) 班级 姓名 评价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1.请工整地把词语中注音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写在田字格中。 zh
-
(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四 边 形 第一课时 四边形的认识 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内容分析: 《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人教新版 高一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检测题(答案)
高一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
1、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在北京召开。“两会”的联袂举行是为了便于
A、 -
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重庆大渡口志成托管辅导 大渡口革新村 ***
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打“∨”。
1、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dōu dū)笑了起 -
人教九上语文第三单元试卷集
一、知识积累(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惘然(wǎng)嗤笑(chī)阴晦(huì)B.恣睢(zìsuī)胆怯(qiè)给予(jǐ)C.狗吠(feī)戳穿(cuó)妒忌(dùjī)D.诧异(chà)过瘾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2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
2 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宵、巷”等生字,会写“贴、街”等生字。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3.情感与价值了解春节、
-
人教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有深入浅出的科学说明文,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介绍了气象、航天、
-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词语
二年级第三单元词语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二类词语如下: 英雄英明英俊雄壮雄伟雄鸡央求中央灯塔石塔铁塔文坛论坛花坛天坛故宫宫殿天宫环绕围绕缠绕庭院家庭 长廊宽心宽敞
-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班别:姓名:学号:成绩:教材根底知识针对性训练与根本能力稳固提高一、填空1、在我们学过的角中,角比直角小,角比直角大。2、时针运动是〔〕现象,拉抽屉是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教学内容 认识轴对称图形 认识平移现象 认识旋转现象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
-
人教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本组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一专题编排,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
-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 P29/例2(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