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苏教版小学数学测试
-
苏教六年级期中测试试卷2013
一、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字、词。
yǐnmánfáng’ àibiànlùnbiān yuán
Shōuliǎnwú gūhãǎiyānhóulíng chãn
gài灌梗juān杜秀 写出下列句 -
苏教五年级数学考试题
一、解方程10x = 5.5 x - = x 1.2 = 6二、填空1.5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 ,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2.在横线上填最简分数。4厘米 = 米 750克 = 千克 25秒 = 分3.一个钟面被分成两
-
苏教七上语文期中测试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迈进了中学已四个月了。在这片沃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夕阳余辉;l -
小学数学五年级测试
小学数学五年级考试试卷
(时量:90分钟)一、我会填:
1、9.9469保留两位小数是2、6.9808080…是节是姓名_________等级。 。
,保留三位小数是
3、如果用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 -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测试(苏教)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测试邓继琼(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黑体字的读音只有两个不正确,请找出并改正。(2分)问鼎苍穹(qiónɡ) 浩瀚太空(hàn)晶莹剔透(tī)
-
我教小学数学
《我教小学数学》有感 暑假中,我认真的拜读了李烈老师的《我教小学数学》一书,它让我经历的是教育灵魂的洗礼,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是先进的教育科研论、科学有效的教育科研和教
-
苏教七年级版数学_图形的平移(模版)
苏教版7.1探索直线平行线的条件 教学目标: 1理解平移图形中对应点平行且相等性质 2知道平行线间的距离的定义及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均相等 教学重点:平移图形中对应点平行且
-
苏科版初三数学复习教学案
初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学案3 内容: 1.4——1.5 主备人:李方龙 使用日期:2007.1.10 一、〖知识点〗 1.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
-
苏教国标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每日一练
1、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干10天完成,乙队单独干的时间比甲队多1/2,两队合干,需要多少天完成?
2、完成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8天,乙队单独做需要24天。如果两队合做8天后。余下的工 -
苏教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
-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四年级英语(苏教牛津版)期末测试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四年级英语(苏教牛津版)期末测试
笔试部分
一、选出所给词的划线部分与其余三个不同的单词。(6%)
1.A noodleB. footballC. moveD. spoon
2. A. fatherB. bl -
苏教变色龙课件
苏教变色龙课件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爱护
-
苏教初中目录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初中苏教七上 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一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二 *繁星 巴金 三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四 安
-
第二课苏教二年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传、传、传》
2、动:音乐游戏《传、传、传》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喊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熟练的掌握乐曲的伴奏。
2、能用固定的节拍听音乐拍手,感受 -
苏教一年级数学教案[最终定稿]
一、课题: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数一数 教案设计二、教学内容:教材2-5页的内容三、教学目标: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3、
-
苏教小四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科学探究: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方法来收集证据。 科学知识: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了解人
-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统计-苏教2014【小学学科网】(5篇范例)
统计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
-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数据的分段整理-苏教2014【小学学科网】
《数据的分段整理》教学反思 xiaoxue.xuekeedu.com 本节课,我着眼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重在培养学生参与统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