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唐代文学复习要点
-
唐代文学复习
唐代文学复习提纲 唐诗繁荣情况及原因 历代唐诗选本中选诗较多较全、影响较大、品位最高的是清代沈德潜的《唐诗别裁》。 写出唐诗中反战最激烈沉痛诗句传诵也较广的是曹松:
-
唐代文学名词解释
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新乐府”一 名, 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 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又名 “新 乐
-
唐代文学四个发展阶段
唐代文学四个发展阶段
一、初唐:唐诗的准备阶段。试探总的趋势由齐梁旧风向盛唐气象过渡。
两个重要现象:1.一大批宫廷诗人承袭齐梁绮丽的风气。追求诗歌的词藻和声律,而最终导 -
唐代文学习题及答案
- 1 参考答案:《春江花月夜》是著名的七言歌行,被闻一多赞美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有如下特点:第一,诗采用的是乐府旧题,诗中表现的也是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但赋予了全新的
-
唐代文学习题及答案
唐诗繁荣的原因 1)社会因素 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
-
唐代文学试题[精选5篇]
唐代文学试题(一) 一、 填空(10分) 1、 斜光照墟落,_____。 2、 竹喧归浣女,_____。 3、 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___。 4、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 5、 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 6、 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7、 _______,密雨斜侵薜荔墙。
-
唐代文学试题[五篇]
唐代文学试题(二) 一、填空(10分) 1. _____,波撼岳阳城。2. _____,长河落日圆。3. _______,不斩楼兰终不还。 4. 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5. 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6. 千寻铁锁沉江底,_______。7. 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8. 黑云
-
现当代文学复习要点(5篇可选)
文学革命需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须讲求文法,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必俗语俗字。
《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狂人的形象:战士 -
唐代文学练习,有答案
唐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的是--------------的景致。 3、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
-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
房开江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筹办) 理事, 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
主要业绩:多年来,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校术学科带头人。曾先后给中文系 -
2016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要点
一、考试范围: 语文课本1~~12册出现的名家、名篇;课文链接、资料袋中出现的内容;单元拓展中“日积月累”等相关内容;此外还有一些课外的,如四大名著、一些知名的国内外名著等,都是
-
文学复习(模版)
名词解释 Poetry ----- Meter:格律Foot:音步Iambic: 抑扬格Monometer:单音步*Dimeter:双音步*Trimeter:三音步*Tetrameter:四音步Pentameter: 五音步*Hexameter:六音步*Heptameter:
-
唐代文学习题库(5篇范例)
唐代文学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贞观诗风 2.上官体 3.“文章四友” 4.“沈宋” 5.初唐四杰 6.王孟 7.盛唐山水诗派 8.高岑 9.盛唐边塞诗派 10.七绝圣手 11.三吏、三别 12.盛唐气象 13.大历
-
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汉语言文学论文)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
-
长安文化与唐代文学教学大纲
校公选课 《长安文化与唐代文学》教学大纲 课程说明:长安是公元八世纪世界上最为辉煌壮丽的都市之一,是唐代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唐代文人宦游干谒与诗酒唱和的重要舞台。探讨长
-
西南大学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要点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要点 先秦散文、诗歌 先秦时期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论语》。它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物。孔子修订了鲁国编年史
-
小升初文学常识之唐代作家作品
小升初文学常识之唐代作家作品 第一部分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初唐四杰为: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
-
现当代文学复习整理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 现当代文学 一、选择(单项/不定项)(1×20) 重点:左联文学刊物 1、胡适——文坛领袖—《文学改良刍议》(五四文学革命的标致,纲领性文献) 陈独秀——政坛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