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言文诗文解析与训练
-
文言文解析
2013山东高考语文真题解析
【名师简评】
由该套试卷解析作者对试卷特点进行整体简要评述,300字左右即可。作者可参照相关资料。
【真题解析】
1.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现 -
江苏中考文言文专题训练(题型与答案解析)[最终版]
2013年南京市中考一模 【高淳】 古文阅读。(12分) (甲)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①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②以祠③灵山,可乎?”群臣莫对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整理(-)(附解析与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整理(-)(附解析与答案)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
-
文言文常用句式解析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 -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精选5篇]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于公平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
-
文言文训练(5篇)
文言文训练 (一)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涉——跋涉,就是
-
专题复习训练 ---文言文
高二 二级部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
-
文言文训练题
《一》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 (1)昔者( ) (2)有馈鱼于郑
-
文言文专题训练答案
文言文专题阅读答案 一、答案: 1. A 【解析】B.与世隔绝的地方。C.详细。D.延请。 2.D 【解析】A.助词,起凑足章节作用,不翻译。B.助词,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
文言文翻译训练[最终定稿]
文言文翻译训练(五)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具备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
-
中考文言文训练
三、文言文阅读( 每小题2分,共8分)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 -
成语故事文言文训练
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
-
文言文训练与自测31-405篇
31、六国与秦
苏秦从燕国到赵国,开始用联合六国抗衡秦国的策略,他游说赵肃侯说:“我私下拿天下地图察看,诸侯的土地相当于秦国的五倍,诸侯的兵力相当于秦国的十倍。假如六国能够 -
名校小升初经典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名校小升初经典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名校小升初经典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自护其短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某人自护(3)其短,曰:“我非不
-
文言文翻译技巧解析
翻译文言文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边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够说出来,嘴上能说出来不等于笔下能够写出来,它还涉及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能力问题。我们认为,高考题型的
-
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解析(★)
穿井得人是一个成语,原是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用来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出自《穿井得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解析,欢迎阅读。
-
《精卫填海》文言文故事解析
“精卫填海”神话属于典型的变形神话,且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神话,即将灵魂托付给现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精卫填海》文言文故事解析,希望能帮到大
-
七上古诗文默写专题训练
七上古诗文默写专题训练 1、《观沧海》中,诗人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