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语文古诗池上
-
古诗 池上
古诗诵读池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池、偷、采,莲”四个生字。认识“爪字头”。3、积累常用的表达句式,并能借
-
古诗《池上》教学反思
古诗《池上》教学反思 1、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提
-
古诗《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张媛媛 教学目标: 1、 2、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诗中三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
-
古诗池上、小儿垂钓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 【教学内容】 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教学理念】 1.“简”出三味 从疏通古
-
12.古诗二首_池上
12 古诗二首 池上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5个生字;会写“首、采”2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正确
-
古诗《池上》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两首》 《池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首诗
-
100字作文改写古诗《池上》
古诗《池上》改写成记叙文
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 -
古诗两首 池上 教案(推荐5篇)
《池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2 3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端正地书写课后的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感受诗中的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生
-
古诗小池、池上、静夜思
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才露,阴照水晴柔。泉眼声惜细流,小池宋杨万里浮萍一道开。不解藏踪迹, 偷白莲回。小娃撑小艇,池上唐 白居易头思故举。头望明月地霜,上。
-
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及翻译
《池上》是我们小学就学过的一首古诗,大家知道怎么样翻译这首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及翻译,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池上作者: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古诗《池上》苏教版
《池上》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妙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本设计将“悟诗情,品画意,解童趣”作为研
-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 21古诗两首 池上(上)
21古诗两首 池上(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
-
20、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撑、艇、浮、萍、稚、纶”。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
《池上》一年级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八册第21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先学后教古诗池上教案
教科版语文先学后教教案 快乐读书屋一 池上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池上》。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1、师:同
-
语文: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
古诗两首 池上 小儿垂钓 教材分析 这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池上》《小儿垂钓》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池上》《小儿垂钓》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要求: 小池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 “浮、
-
古诗两首 《 池上》教学设计及反思(全文5篇)
12. 古诗两首 小池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小池》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小池》 ; 2、能认识古诗中 7 个生字; 会写 5 个生字。3、认识偏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