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哲理诗教学
-
哲理诗教学设计
《哲理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杨玉林 教学目标: 1.学习《题西林壁》《登飞来峰》两首古诗,拓展阅读《游山西村》和《己亥杂诗》,读懂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2.学
-
著名哲理诗鉴赏
著名哲理诗鉴赏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
-
哲理诗教案设计(合集五篇)
《中考古诗词复习专题——哲理诗》教案设计 执教老师: 班级:初三(1)班 一、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2.赏析哲理诗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三
-
哲理诗鉴赏(精选五篇)
一、哲理诗的概念 哲理诗: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一
-
哪些是哲理诗的诗句
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在诗句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哲理。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哪些是哲理诗的诗句!哪些是哲理诗的诗句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问渠
-
现代诗歌中的哲理诗
在现代诗歌模块中,我插讲了一节“哲理诗”,有几份作业,特摘录出来,与同仁分享: 望一整瓶红墨水映染了一池水后三滴黑墨水侵占了所有红(王雪莹) 萤火虫之所以美丽在于它能在黑
-
古典诗歌鉴赏之哲理诗学案
古典诗歌鉴赏之哲理诗学案 一、初步感知: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
-
成语、俗语、名言、诗句中的哲理集锦(大全)
诗词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B)命题。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
-
每日一诗·“思与诗”--西方哲理诗系列
《独涉者的歌》 每日一诗·“思与诗”--西方哲理诗系列 前言 本期主持:西门小醉 这个春天将有些冷。 《非理性的人》、《论语今读》两本书,将让我们不再像读哲学史那样身在看
-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2.引导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
3.引导学生 -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京东学校何花荣教学目的: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
2.了解木兰诗这一文学形象,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体味诗歌 -
《杂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君、绮”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设计理念:朗读、背诵古诗
-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复述
-
诗的材料教学设计
《4.诗的材料 》 教学设计 景旭锋 李玉琴 张亚楠 教材分析: 《诗的材料》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写
-
诗的材料教学设计(★)
《诗的材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0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
-
七步诗教学设计
《七步诗》教学设计 狮溪镇三合小学 杨隆攀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诗写作背景,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了解古诗的意境,走进作者内心世
-
《木兰诗》教学案例
《木兰诗》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力争学生能当堂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能体会民歌 朗朗上口的特点。 2、通过探究与讨论,理解并学习本文详略得当
-
木兰诗教学反思
木兰诗教学反思 木兰诗教学反思1 我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片段,准备在课堂上播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的,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我却没有播放这些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