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大学生公益劳动心得体会
这次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社区服务启发了我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在敬老院中,我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为老人服务,令我的心里充满了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平常能够体会得到的。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这次的公益劳动,使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了我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而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服务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看了大学生公益劳动心得体会的读者还看了:
篇2:大学生公益劳动心得体会
刚开始上公益劳动课的时候,因为是冬季学期,所以我本来有一些顾虑,天气的寒冷让我有一丝的胆怯。上完第一节课后,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社会讲究的是爱心,助人自助,有生命影响生命的高尚境界。公益劳动就是这样一种升华自己,改变他人的活动。公益劳动我觉得是益己,益人,益社会的一种志愿者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只付出了一点点的劳动,但是却可以给他人带来很大的改变。当参与的人越多了,受益的人也就会越多了,所以公益劳动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加入,才会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开始的两次的室内课,老师请来了学校的两位后勤工作人员,这两位老师分别向我们展示了插花和学校食堂的知识和结构。通过那两次上课,我了解了上大后勤部门的辛勤劳动和尽心尽职,尽可能的为我们大学生服务。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干净和温馨的大学校园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功劳就是他们默默无闻的工作。
室外的公益劳动课,我们就跟着后勤部的叔叔阿姨们去捡树叶,拔草,虽然这是一项很简单的工作,但是刚开始没十分钟,就有人支持不住了,有的人开始到处逛,有的人索性就坐在了草坪上。而我也开始感觉到腿的酸痛,手也冻得不行,捡树叶的速度也开始慢下来了。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没有放弃,依旧顶着寒风,默默地捡树叶。等到结束的时候,我们捡了满满几大袋树叶。
当我们为学校为他人做了一些小事,我们收获的可能会是别人的微笑和肯定,这时我们就会感受到公益劳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了。为他人流点汗算什么呢,重要的是我们大家都收获了。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进行公益劳动是很有必要的一课。人活着不可以一辈子就为自己,也该想想他人,国家,社会,地球,一切一切存在的事物。而公益劳动就是让自己做这些事的,它让我们用行动为社会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公益劳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劳动能力,而且增强了我们的公益爱心,体现的也是我们内心爱的一面。只有每一个人投入爱,融入这个大家庭,我相信,我们的社会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温馨。
篇3:大学生公益劳动心得体会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是我们三下乡工作顺利开展的第六天。
今天在调研团团长的组织下,我们去了路边捡垃圾,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捡垃圾活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响应学校号召,积极组织类似公益活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篇4:大学生公益劳动心得体会
这次公益工作让我亲身体验了劳动的光荣。公益工作也加强了我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了我随和、勤奋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不仅可以造福社会,而且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愿参加劳动。我们说的公益工作,是以不记回报为前提的。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就是要对社会尽心尽力,热爱劳动。
社区服务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引导我们接触和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我们这些初中生来说,生牛犊,是多么重要的是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在这个超快更新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将要面临的困难。在这个时刻,我们越早接触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就越能适应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周的公益工作就结束了。虽然时间很短,但让我们在教室里坐了很久的“书呆子”知道了很多,感受了很多。有苦中有乐,有甜中有苦,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我们班的任务是清理一块长满杂草的田地。劳动创造完美。每天我们都在黎明时分去上班,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风和日丽,我们都坚持完成每天的任务。在我们全班的努力下,杂草被清除了,白色的污染,原本满地的塑料袋也被清除了。
劳动锻炼了我们努力工作的精神。劳动周不像正常的课堂,每天你坐在教室里,昏昏欲睡,可以在桌子上打瞌睡;它不像在家里,衣服伸手,吃饭张嘴,整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懒洋洋的,无精打采的。第一天的工作让我感觉很新鲜。我拿起锄头开始干活。因为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我厌倦了打架后的背痛。结果,第二天的'工作提不起精神。然而,经过几天的训练,我改变了。我不害怕脏和累,就像一个真正的工人。
劳动教会了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我们班总是把“团结就是力量”作为我们班的口号,但通常我们都忙于自学,几乎没有机会让班级同时战斗。我们工作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我们一起工作,协调我们的工作,为同一个目标奋斗。在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劳动使我明白,我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去做每一件事。你不能半途而废。在学习方面,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像这样工作到最后,不留“后遗症”。这样,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在最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周的工作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我认为我们应该学好书本知识,提高我们的课外实践技能,从而提高我们在各个领域的战斗力和适应能力。
这学期,我们按照学校的规定组织了一次公益活动。这项公益工作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我们联系了学校周围的社区,最后决定把它安置在青年教育园,挨着人和公寓。我们活动的大致内容是: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打扫社区卫生,修剪花草,清洁社区的公共标语。看望社区老人,帮助老人做家务,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这次工作之后,我主要想锻炼学生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活动期间,我们将积极宣传,提升学校形象。我们特地安排了学生来修剪花草。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非常认真。它不仅使社区变得更加美丽,而且锻炼了自己,实现了修剪花草的乐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修剪方法。其他同学去打扫单元门。
篇5:大学生公益劳动心得体会
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我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公益劳动。五天当中我同全班同学一起打扫了五片建筑物之间的林地和草地,主要任务是清除树叶和杂草。我作为班长,除了参加劳动外,主要负责组织同学和联系老师的任务。
公益劳动的任务并不重,上午9:00开始到10:00就结束了。通过这几天的组织和安排大家劳动,我收获了一些东西,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组织劳动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劳动的第一天我就将43个人分成了三个组——1号到14号开展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可能是组长再下去就没有再细分,这样在劳动时便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混乱,好在劳动强度小,几天还是勉强过去了。
二、劳动时必须以身作则。在集体劳动时,作为团队的领头人必须带头先上。试想一下班长都去一边开小差去了,其他同学心里会怎么想呢?他们又会怎么去行动呢?我想我是注意到这一点的,我一边指挥大家劳动,一边也投入的参与了进去。这样其他同学也认真的干了,更没有闲话说了。当然也不能事必躬亲,那样自己也很累,最后收到的效果也不好。
三、心中有想法时,不能图一时之快而大喊大叫,而应该有理有节的讲出来。我想心平气和的说话很多时候要比严厉的喊话好的.多,严厉的初衷是好的,也是有道理的,但听起来不好听就容易让别人产生抵触情绪。毕竟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个性都极强,所以处事交流必须注意方法方式。
这几天的劳动虽然劳动强度不大,但是我在组织和管理上又有了一些心得。这对今后的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劳动过程中我还看出了一些人的人品,这对择友也是一个帮助。总之这几天的劳动不算白过了。
篇6:大学生公益劳动心得体会
当踏入大学校门时,心中充满好奇,好像个孩子来到这五彩的世界一样。对于公益劳动这门从没接触过的课程来说,其实心中不免怀着同样的好奇。
从课程题目上来看:“公益”,也许你看它时觉得很远,其实它离我们很近。公益广告遍布街头大街小巷,偶尔你也会看到一些公益志愿者在做着各样的事,在汶川大地震时我们都深切体会到公益的力量,并为此感动,而我们其实也在做着公益的事,比如劝募,捐款。“劳动”,那就更熟悉不过了,从小就明白劳动最光荣,会在家长的教导下反反复复背诵那首耳熟能详的《悯农》,即使到初中没有劳动课之后,我同样每天劳动着。如此一来,我仔细一想,觉得公益劳动这门课程是最贴近我们生活,最有延续性的课程。它延续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延伸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并且将在以后依然延续。
我就怀着小小的好奇心去上这门既陌生又亲切的课,渐渐去体会公益劳动其实际带给我们的教育意义。
第一次,我被分配去打扫休息室,一走进去,觉得会议室挺干净的,不用我们干太多事,觉得应该挺轻松的。我撩起袖管就开始卖力干起来,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擦得干干净净,连柜子顶我也搬个椅子站在上面把它擦干净了。原以为老师会来大加赞赏一番,不想老师一来就是一个残酷的打击,重做。我不知道是怎样重新拿起拖把的,但我开始做了就依然要做好。终于,老师发现了问题,虽然我很卖力,其实人在走动,拖过的地方便又脏了。小事情里也有大学问。怪不得,有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重新干下来,人已满头大汗,老师关切地问一句:“很累吧?”我看了看这敞亮的休息室,觉得挺温暖的,也许这就是“劳动最快乐”的内涵所在吧,我笑了笑:“不累,不累。”
一开始,其实我并不太明确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参加到公益活动中去。一次公益劳动课上出现“溪水”这个公益性组织时,对于这个问题我开始明晰起来。现代的公益,是人人参与的公益,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人们通过各种方式都可以参与到公益中来。关键一点就是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来源于内心,来源于对于社会,对于他人的爱本身。只要我们有心,那么我们同样能做出努力,为公益事业作出贡献。当然高中时我就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同时还是市红十字会会员,但这都是大团体,大组织,让我深深震撼的是,只要我们有志向,有爱心,我们同样能组成一个民间团体去干出自己想做的公益事业。
8周就这么一步步走过,每一步踏出的都是挂着汗水的甜蜜,挂着快乐的艰辛,我在这一次次公益劳动中也慢慢体味着这门课本身具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