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蓝田镇扶贫项目实施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蓝田镇扶贫项目实施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精准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针对市委专项巡察组对部分乡镇进行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反馈的种种问题,蓝田镇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开展专项巡察整改,全面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现将我镇脱贫成效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2018 年我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 个,前川村石岭组道路硬化工程、迪岭村山坞脚道路硬化工程、儒村大源组道路硬化工程,均已全面完工并验收,改善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我镇积极谋划 2020-2020 年扶贫项目库,突出抓好扶贫项目,举全镇之力打好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二、扶贫项目专项整治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扎实做好扶贫项目专项治理工作,我镇积极部署谋划,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制定和发布了《蓝田镇扶贫项目实施专项整治方案》,根据整治方案要求结合各村实际开展扶贫项目专项排查和整改工作,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保持脱贫攻坚问题排查的常态化。
二是突出专项督。
查。通过调阅档案、实地查看等形式,重点针对数据精准度、资金衔接、扶贫项目推进和脱贫成效等关键环节开展排查,逐村核查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扶贫项目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发挥效益情况。对查摆出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确保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将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扶贫资金和项目真正发挥效用。
三是督促检查到位。成立了扶贫项目整改工作督导检查小组,由镇扶贫办和镇纪委联合督导,负责对各村扶贫项目核查核对,发现问题即时提出整改,有效地推进了整改工作扎实开展。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经此次排查,我镇扶贫项目未发现扶贫领域资金使用中存在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情况,但仍存在不少问 题,主要表现在:
(一)虽然各个项目已经实施完毕并已验收,但个别村对资金拨付和项目后期管护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项目资金拨付进度较慢,以及道路工程后期得不到真正的管护。
(二)个别项目档案资料不全,不能完整反映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例如:施工照片部分没有。
究(三)村级研究 2020-2020 年扶贫项目库谋划不细致,导致部分项目建设的规模不能定稿,相关程序不到位。
整改情况:
(一)规范程序,严格根据项目库建设要求,在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按“村申报、乡镇初审、县直单位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程序,完善我镇扶贫 项目库。
(二)对已实施项目档案进行补缺补差。
(三)做好扶贫项目建后管护的宣传工作。对项目管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设施的利用率。
群
群
第二篇: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zz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我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于2001年10月启动实施,在县局和镇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镇移民办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移民扶贫这个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工程实施的各项要求,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确保了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现将三年来实施该项目做如下总结。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完成情况
共建成老安坪和新街移民安置点2个,完成移民搬迁51户191人,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户62人,新街安置点35户129人,2个安置点都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房屋建设情况。搬迁和新修房屋51幢,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幢,新街安置点35幢,老安坪点房屋为木结构,新街点房屋为砖混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6472m2,其中住宅5992m2,生产用房及附属建筑480m2,移民人均占有住宅31.37m2,搬迁后新修房屋估算价值达210万元。
2、道路建设情况。建成主要道路2条,总长580米,其中新街公路为水泥路面,长420米,宽7.5米,建筑方量为2360m3;老安坪通寨公路长160米,宽6米,为砂石路面。
3、输电线路建设情况。架设10KV输电线路560米,低压线路800米,改造低压线路200米,实现移民户家家通电。
4、新铺设老安坪自流引水管道1.8千米,日可供清洁饮用水达30吨;改造自来水工程一座,包括改造输水主管路300米和新建提水站1座。
5、建成沼气池17口,均能顺利产气。老安坪点移民户家家用上了沼气灶和沼气灯。
6、参资建成新街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解决了新街移民集会、议事和学习场所。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国债资金使用包括四大块。
一、移民建房50万元;
二、水、电、路393090.65元;
三、沼气工程16480元和精神文明中心建设工程15万元;
四、管理费用857元。项目工程共投入资金21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国债资金96万元,移民自筹资金109万元,镇人民政府匹配资金10万元。
三、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经常到移民户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认为,项目实施效果明显,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善了项目区迁出地的生态环境。51户移民户来自10个村生态条件恶劣的16个村寨,人地少,坡耕地比例高。迁出部分人口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压力,特别是大溪沟16户整体搬迁后,生态得以恢复。借退耕还林东风,16个移民村寨因迁出人口而增加退耕还林面积170亩,荒山造林200亩。
2、因为项目的实施,迁入地实现水、电、路三通,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为稳步增收奔小康提供了基础。
3、拓宽了移民就业领域。两个安置点处在或靠近工矿区,70以上移民劳动力由原来单纯从事农业转向从事二、三产业,没有出现因耕地减少而返贫的现象,相反因劳动时间增加了,收入提高了。
4、移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稳步提高。搬迁前,移民户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搬迁后,由于劳动力转向报酬高的工矿业和服务业,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04年前10个月,51户移民户人均收入达1000元,最高达2500元,最低达900元。总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例由搬迁前的10提高到70以上。
5、移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由过去的得过且过的懒散习气变为现在勤俭节约,努力创收奔小康的好风尚,人人都在找致富路子,家家在寻生财之道,移民安置区呈现出一派团结、竞争、奋发向上新气象。
实施项目的经验教训移民搬迁工作在我镇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1、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我镇移民搬迁51户,只有大溪沟村民组实现整体搬迁,其余35户移民来自9个村15个自然寨,我们的工作原则是移民对象起码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扶贫对象;二是有强烈的搬迁愿望;三是能够承担一定搬迁费用。如当初确定移民对象时不坚持原则,则可能出现搬富不搬穷,出现困难退回去,搬迁后无法生存造成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土地协调,就业安置,水源分配等等问题,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人心不稳,关系到移民工作成效。做好宣传发动,为移民工作营造宽松社会环境非常重要,可以事半而功倍。
3、必须解决“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问题。要使移民“住得下”,就业问题是核心,能否就业实际上就是能否解决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只有住的而没有吃的、穿的,或者吃穿来源不能长期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住得下”,更谈不上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下步打算:虽然项目工程已竣工,移民已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但不确定因素仍然
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zz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我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于2001年10月启动实施,在县局和镇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镇移民办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移民扶贫这个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工程实施的各项要求,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确保了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现将三年来实施该项目做如下总结。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完成情况
共建成老安坪和新街移民安置点2个,完成移民搬迁51户191人,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户62人,新街安置点35户129人,2个安置点都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房屋建设情况。搬迁和新修房屋51幢,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幢,新街安置点35幢,老安坪点房屋为木结构,新街点房屋为砖混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6472m2,其中住宅5992m2,生产用房及附属建筑480m2,移民人均占有住宅31.37m2,搬迁后新修房屋估算价值达210万元。
2、道路建设情况。建成主要道路2条,总长580米,其中新街公路为水泥路面,长420米,宽7.5米,建筑方量为2360m3;老安坪通寨公路长160米,宽6米,为砂石路面。
3、输电线路建设情况。架设10KV输电线路560米,低压线路800米,改造低压线路200米,实现移民户家家通电。
4、新铺设老安坪自流引水管道1.8千米,日可供清洁饮用水达30吨;改造自来水工程一座,包括改造输水主管路300米和新建提水站1座。
5、建成沼气池17口,均能顺利产气。老安坪点移民户家家用上了沼气灶和沼气灯。
6、参资建成新街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解决了新街移民集会、议事和学习场所。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国债资金使用包括四大块。
一、移民建房50万元;
二、水、电、路393090.65元;
三、沼气工程16480元和精神文明中心建设工程15万元;
四、管理费用857元。项目工程共投入资金21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国债资金96万元,移民自筹资金109万元,镇人民政府匹配资金10万元。
三、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经常到移民户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认为,项目实施效果明显,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善了项目区迁出地的生态环境。51户移民户来自10个村生态条件恶劣的16个村寨,人地少,坡耕地比例高。迁出部分人口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压力,特别是大溪沟16户整体搬迁后,生态得以恢复。借退耕还林东风,16个移民村寨因迁出人口而增加退耕还林面积170亩,荒山造林200亩。
2、因为项目的实施,迁入地实现水、电、路三通,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为稳步增收奔小康提供了基础。
3、拓宽了移民就业领域。两个安置点处在或靠近工矿区,70以上移民劳动力由原来单纯从事农业转向从事二、三产业,没有出现因耕地减少而返贫的现象,相反因劳动时间增加了,收入提高了。
4、移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稳步提高。搬迁前,移民户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搬迁后,由于劳动力转向报酬高的工矿业和服务业,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04年前10个月,51户移民户人均收入达1000元,最高达2500元,最低达900元。总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例由搬迁前的10提高到70以上。
5、移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由过去的得过且过的懒散习气变为现在勤俭节约,努力创收奔小康的好风尚,人人都在找致富路子,家家在寻生财之道,移民安置区呈现出一派团结、竞争、奋发向上新气象。
实施项目的经验教训移民搬迁工作在我镇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1、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我镇移民搬迁51户,只有大溪沟村民组实现整体搬迁,其余35户移民来自9个村15个自然寨,我们的工作原则是移民对象起码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扶贫对象;二是有强烈的搬迁愿望;三是能够承担一定搬迁费用。如当初确定移民对象时不坚持原则,则可能出现搬富不搬穷,出现困难退回去,搬迁后无法生存造成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土地协调,就业安置,水源分配等等问题,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人心不稳,关系到移民工作成效。做好宣传发动,为移民工作营造宽松社会环境非常重要,可以事半而功倍。
3、必须解决“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问题。要使移民“住得下”,就业问题是核心,能否就业实际上就是能否解决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只有住的而没有吃的、穿的,或者吃穿来源不能长期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住得下”,更谈不上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下步打算:虽然项目工程已竣工,移民已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但不确定因素仍然[page_break]存在,继续关注移民的生产生活,跟踪服务仍然很重要,一些基础设施尚有完善的必要,仍然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对移民进行定期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以增加他们生产致富的能力,这是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我们的主要工作。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三篇:镇扶贫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自查自纠报告
***镇扶贫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自检自查总结
按照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转发《辽宁省扶贫政策落实及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镇扶贫办高度重视,首先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统领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纪检、财政、扶贫、项目涉及村相关人员组成。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对2012年实施的扶贫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促检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镇辖**个村民委员会,**个村民小组,***人口,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余人,2012年我镇产业扶贫所涉及的项目为畜牧业养殖和中草药种植,财政补助资金***万元,由于先建档立卡,后实施项目,所以完成的合格率很低,达到符合标准的少,如果下拨资金,容易引起群众上访事件,故资金没有下发。
通过此次对扶贫户识别和2012年项目实施的自检自查发现以下问题:
1、是全镇贫困面较大,基础建设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持续增收难度大,因灾、因病返贫及素质性贫困依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
2、是群众的发展意识与观念滞后。思想认识、法律意识不强,对宣传的有些政策理解有偏差,未从思想上根除落后观念,直接影响扶贫开发的效果。
3、是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实施的积极性差,主观上是因为部分群众的素质低,客观上存在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没有集中、足够的劳动力。
4、是全镇需扶持地方多,但争取项目资金有限,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
5、是扶贫机构建设薄弱和缺乏项目配套工作经费支撑,给扶贫部门正常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困难。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切实抓好各项扶贫开发任务落实,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扶贫工作作为统筹农村农业工作的重点,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统一思想,作为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关爱农民,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高度来提高认识。
2、转变观念,创新机制。转变过去被动式扶贫的落后观念,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完善思路,改变观念。
3、争取项目,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扶贫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行开发式扶贫,结合整村推进、贴息贷款、小额信贷、产业扶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项目、资金、人力、形成合力重点突破。
4、严把质量关,按时、按质、按量高标准完成项目实施,让项目尽快发挥应有的效益,使贫困群众得到最大实惠。并力争其他扶贫项目的实施。
5、严格扶贫开发奖惩制度,完善开发机制,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2012年我镇的扶贫开发工作完成的不是很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取长补短,继续努力,力争使我镇的扶贫开发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整治项目实施承诺书
XXX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承诺书
XX局:
XX人民政府申报的《XX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已通过市局专家评审,该项目位于我xx村。为进一步实施好该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推进现代农业化发展,我乡现作出如下承诺:
一、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履行土地整治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工作责任,加快工程进度,确保项目顺利进场。
二、充分尊重民意。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阶段,征求群众意见,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尽可能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和“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积极引导和做好农民思想工作,为项目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三、严肃廉政纪律。坚持廉洁、勤政、自律的原则,不以权谋私、索贿受贿,不刁难施工队伍象,杜绝 “吃、拿、卡、要”行为。
xx人民政府
xx
第五篇:扶贫资金项目实施责任书
扶贫专项资金项目实施责任书
一、根据《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甘肃省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过协商,特签订本责任书,以便共同遵守和执行。
二、扶贫资金的使用按《凉州区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操作规程(试行)》执行。
三、在本责任书执行过程中,如项目实施单位不能按项目实施计划和施工进度按期完成项目建设内容或有其他违规现象,项目主管单位有权停拨项目资金。
四、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资金,要设立扶贫资金专户(专账)实行专项管理。
五、项目实施单位到村到户的项目要与贫困村、户签定协议书,并且在项目的运行和资金的使用上,增加透明度,在乡、村两级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六、项目主管部门应按报账制规定工作日审拨项目资金,同时有权对其他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挪用、挤占等现象,坚决收回已经拨出的全部资金,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七、项目主管单位或监督单位有权监督检查项目实施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八、项目实施单位按时填报资金使用情况的报表和统计资料以及项目进展情况汇报,项目竣工后,写出竣工报告,并请区财政局、项目主管单位等部门验收,验收后填写《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竣工验收意见表》。
九、本责任书一式三份,项目主管单位、项目实施单位、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处各执一份。任何一方无权自行更改,自签订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