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谁言世上无诚信作文
谁言世上无诚信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谁言世上无诚信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古以来,商人被人们认为是最奸猾的人,所以有了“无商不奸”这个词语。从台湾的毒淀粉到大陆的假奶粉,无不充斥着商人对利益的追求而失去诚信的问题,这频频不断的安全事件的发生更加是我们坚信无商不奸了,社会开始对于诚信发出呐喊。然而,郑州七旬卖馒头老太太的行为上我们看到了诚信所带来的希望,老太太摆摊不须守摊,只需将摊位一放,顾客只需自己拿馒头,并将现金放在箱内即可,老太太的诚信经营打动着每一个人。
人无信,而不立。千百年来,诚信一直是人们所热议的话题。"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建筑商孙永林为抢在大雪封路前将民工工资发到手,不料想在半路发生车祸,失去生命,其弟孙东林顾不上在家过年国,为完成哥哥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前将工资发给民工。其被称为信义兄弟,生命可失,诚信不丢,他诠释了诚信的意义,使我们懂得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信。
国无信,则不昌,不昌则亡。“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为搏得褒姒一笑,洋洋洒洒的点燃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也正是这洋洋洒洒的一声号令,让所有的诸侯愤怒,让所有的臣民寒心,让褒姒笑了,也让江山亡了。周幽王最终也身死国灭,为天下人所不耻。
“春秋战国乱悠悠”,在这样一个诸侯封踞的时代秦国何以迅速腾飞。有人说是商鞅的变法让秦国崛起,而我却认为是商鞅“重诚信”的方针让秦国站在历史之巅“一览众山小”。商鞅的变法众所周知甚至中学课本上都有所记载。而“立木取信”这个故事却常常鲜为称道。当时立于都城南门外的那根三丈长木不知是否还在,如果在的话,它的'价值远不止区区五十两黄金,因为它曾经撑起了一个国家,撬起了整个中国。同样是执政者,同样处于乱世,一个是“一笑而失天下”,另一个是“一柱而得江山”。足以见诚信对于国家的重要。
谁言世上无诚信,古人不缺乏诚信,当今亦有损自己也要保农户马春峰,拾金不昧的的可车司机贾国元,世界因为诚信而美好,诚信如同一股清泉,是人们生活的本源,诚信如同一架桥梁,桥接人们善良的心灵,诚信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人们邪恶的念头。老太太对人们的信任唤起了顾客的诚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携手走向诚信的世界吧!
第二篇:在这世上为谁活随笔
一个晚期的癌症患者,拒绝治疗的念头刚一生出,就被农行的信贷员苦苦哀求:为了我们,你也该活下去呀……(他向银行贷款三千元)此人在最后的岁月里饱受三次手术痛苦,365网友随笔:在这世上为谁活。出生不由已,善终也同样。
一女孩硕士毕业考取博士,同时又被一家公司录用。其姐苦口婆心劝告,一不定期要继续读博。
原因仅仅在于她本人年轻时没有机会升学……女孩只好硬着头皮读着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她以此回报姐姐曾作出的牺牲。
一姑娘婚礼前突然发现男友品行不端,她告诉母亲不想结婚。母亲软语相逼:证明都开了,可不敢让人看笑话……姑娘婚后一个月怀孕,两个月闹离婚,半年后走出围城,十个月后成为单身母亲,经验交流《365网友随笔:在这世上为谁活》。
人们宁愿接受一个悲剧合情合理的发生,却不能明智地选择不让它发生。
是的,所有这一切,源于我们的身不由己,源于我们在人生舞台上的多重角色,源于我们很少琢磨过“活给谁看”。
人群中有很少一些智者,当他们发现做不到“活给自己看”时,他们尊贵地选择了“不活”,比如海明威,比如川端康成,比如三毛。
人群中更多是如我辈,庸庸碌碌,却也活得殷切殷实。父母姐妹,至爱亲朋,左邻右舍,因为瞧着我们活的“看客”众多,我们需要活的殷切,我们殷切地活在了大家的期望和认同里。
反过来,我们的“活”因为有了“看客”而变得殷实。没有观众喝彩的戏,即便再好,也不会有上演的必要。同理,一味讨好观众的戏,捧场再多,也会有谢幕后的冷落。天下很少有人能真正活出自己。皇帝老子也有不称心的时候。
人生会有许多责任,生活会有尽不完的义务。而要提醒您的是,生命真的太短暂,生活可以变的简单。在所有的责任和义务里,在生命拥挤的时空中,不要忘了给自己一点权利,更别忘了给自己一点闲暇:如果有件事情让您受困,做出抉择前,一定先想想,我更愿意活给谁看?
第三篇:大 爱 无 言
大 爱 无 言 商河县第二实验小学李英
在商河县的东北角坐落着一所环境优美、底蕴深厚、人文和谐的学校——商河县第二实验小学。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她经历了沧桑与坎坷,收获了幸福与荣光。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孕育着无数优秀的儿女;又如温暖的摇篮,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童年生活。今天,我要说的就是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娘子军。
张燕老师今年35岁,她既是我们学校优秀的语文教师,又是我们学校负责教学的一名校长,十几年来从当初的懵懂稚嫩到现在的山东省优秀语文教师。没人知道荣誉的背后有多少勤奋的故事。近年来,张燕老师所执教的多次公开课获省、市一等奖,为二小打造了一张熠熠闪亮的名片,在二小史册的扉页上树立了一面鲜红的旗帜。
孙杰老师今年32岁,已经送过2届毕业生,因为她细心的关爱、耐心的呵护,让无数孩子们感受到了妈妈的温暖。张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说起当年的这个小天王,孙老师仍然记忆犹新:他是一个叛逆的小男孩——父母在外打工,无人管教喜欢打架;上课不专心听讲;面对这样的孩子你会摇头叹息吗?当孙老师看到他时却情不自禁的把他揽到了怀里。用自己的母爱改变了他!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的妈妈从生下我就离开了我出去打工了,是爷爷和奶奶把我带大的。上学后,我又有了一位妈妈,她就是孙老师。每次犯错孙老师都会用她那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让我感到后悔和惭愧。我愿意为了孙老师改变身上的所有缺点,因为我不想让我的老师,我的妈妈失望”。这样的爱没有任何血缘的牵绊、没有丝毫名利的驱使;这样的爱在商河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操场上、教室中、无处不在;这样的爱就是二小女教师书写“母爱”的真实写照!
当然,我所说的只是冰山一角。在学校这片净土上,有数不胜数的巾帼娘子军。她们无怨无悔。朴实无华的闫桂芬老师,默默耕耘的崔桂英老师、幽默诙谐的王茜老师等等。就是这样一群淳朴的女教师撑起了二小的半边天;就是这样一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举起了二小“济南市重点工作先进单位”、“济南市市级规范化学校”、“济南市教学示范学校”等一个个来之不易的荣誉称号。
梅花让人想起不惧危难的壮士,绿竹让人感叹淡泊名利的隐者,青松使人敬佩威武不屈的将军。我想找一个合适的称谓送给这群开拓进取、默默奉献的女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评价太苍凉,不是乐观向上的二小女教师!“一盏孤灯照朱笔,两袖清风到白头,”这样的写照太悲观,不是追求职业幸福的二小女教师!最后,我想到了大海:深邃宽广犹如她们的学识;浩瀚无边犹如她们的博爱。不用赞叹、无须喝彩!任海上潮起潮落,她们孜孜不倦、顽强拼搏的壮志不减;任天边云卷云舒,她们爱生如子、默默无言的大爱永存!
第四篇:人无诚信
人无诚信,寸步难行
关集小学:六(1)高怡文
指导老师:陈奉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无诚信,寸步难行。
诚信是珍贵的资源,比金子不贵重。一个人满嘴假话,口是心非,人们就会把他当作骗子、伪君子;诚信是交友之基本,“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能赢得更多的朋友;诚信是从政的正道,如果信用破产,一个政府就很难获得老百姓的拥护;诚信是经商的灵魂,童叟无欺,一诺千金,既是古老的商业规则,也是现代市场的精髓;诚信还是心灵良药,君子坦荡荡,就吃得下饭,睡得着觉,没有心灵的烦恼。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是获得真正幸福的最好途径。
诚信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美德,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文化,都提倡诚信。我们中国人很早就把诚信看得很重,“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都是说承诺、诚信的重要性。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没有诚信,就不值得交往。春秋末年,鲁国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也生动地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跟着她。妻子骗儿子说:“你回去,等一会儿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妈妈回来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前去迎接,嘴里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
妻子急忙上前拦住丈夫,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
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诚信是一个社会、一个人不可或缺品格。只有具备了“以信立身、以诚处世”的诚信品格,才能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莫言莫言莫不言,无为无为无不为
莫言莫言莫不言,无为无为无不为
——高中语文学科有效学习之我见
安徽省岳西县汤池中学 项
霞
看到本轮远程培训语文学科的作业要求围绕“有效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参加这次远程培训开设的几门课程对我的影响,而是本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我的触动,使得我对莫言特别是对莫言的成长有了更多一些的了解与认识,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与启示,特别是使得我进一步强化了对于语文学科如何开展真正的有效学习的理解。现结合这次作业谈点语文有效学习的一些不成熟的个人看法。
近年来,对于语文有效学习,已被专家学者甚至一些一线教师炒得沸沸扬扬,理论上或多或少不无一些道理,然而进入教学实践中,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与深奥,只要抓住语文学科的关键是阅读与写作,一切务须围绕这两大方面展开,在这两大方面多花一些时间、多动一些脑筋,多有所作为;而对于其它方面可以少有作为,或不作为,从而避免将语文课弄得支离破碎,避免繁琐而不得要领的教学不仅将教师弄得筋疲力尽、而且也使学生晕头转向而收效甚微。只有通过有为与无为的很好结合——无为使得学生在高中课程十分紧张的背景下相对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加大写作力度;但无为不等于教师无所作为,教师在针对众多学生如何引领指导学生阅读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特别是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辅导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教师的要求来说,较之过去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语文学科的有效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大家哇啦哇啦得再响、头头是道得再多也无济于事,不会产生什么效果的。无为之中有所为,无为无为无不为。
莫言,如何从一个小学未毕业就已经被迫辍学回家的放牛娃成长为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级文学大师?这对我们当下的语文教育,不能不产生巨大的冲击。这里面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玩味,去反思的了。固然,童年时代的苦难是作家的摇篮,但没有一定的指导与引领也是不可能走向成功的。莫言家乡传统民间文化氛围的熏染,慈母严父的影响,叔叔爷爷们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教师特别是孟贤惠(慈爱)、于锡惠(启蒙)、张作圣(阅读与写作上的启蒙与鼓励)、王兆聪(公正与仁爱)等的正面影响,以后诸如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去苏联留过学、华东师范大学63级毕业生的大哥管谟贤在写作上的指导,往后参军入伍,成为作家后而被举荐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就读,逐渐接受西方文学的一些影响,等等。然而,这些指导与引领与我们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应试教育对于人的成长何其天壤之别。莫言后来说:“回顾往昔,我确实是一个在饥饿、孤独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我经历和忍受了许多的苦难,但最终我没有疯狂也没有堕落,而且还成为一个写小说的。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我度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那就是希望。”虽然经受了那么多磨难,但莫言却逃过了应试教育的对于人的天性的磨灭甚至摧残,失学后的莫言也许是孤独的,但在那个年头对于饥饿、恐惧是无处躲藏、谁都逃不过去的;莫言失学在家,焉知非福,起码躲过了许许多多的是与非,相对地也获得了一定的安宁与自由,从笼中鸟放飞到大自然之中,得以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更有了更多自由阅读与自由尝试写作的时间与空间。心灵虽未经呵护,起码未被扭曲。
莫言原名管谟业,更名或笔名为莫言,据莫言解释,盖因避免因言惹祸,取少说话之意。莫言莫言,莫要说话之意,孤独的莫言才成为今日大众的莫言,才能奉献给我们《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十几部长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80多篇短篇小说、30多部中篇小说,还有散文集、影视文学剧本、话剧作品等等大量作品;莫言莫言,莫受应试教育禁锢之言,少受别人评头品足之言,才有今天这么多的钦羡目光与关注的言论。
莫言莫言莫不言,无为无为无不为。莫言的成功很好的诠释了有为与无为二者关系的处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的关键。现行教育体制影响的高考应试教育模式下,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我们的教育对学生负面的干预太多太多,学生承载的太重太重,弄得学生身心疲惫,这种外在的过多“有为”造成学生被动适应,使得学生最终难以有所作为而无所作为。几十年下来,现行体制下的学校教育花费多么大的代价培养的人才中竟然未走出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而让体制外的莫言走上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这莫不是一个极大的反讽。
由此,对于远程培训,我抑制不住想表达一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这几年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不能说没有对一些教师产生一定的正面而积极的影响,但总体说来,却确实是收效甚微,大多数教师纯粹是敷衍其事,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而这种状况其实完全不能责怪我们广大教师,因为一方面这种培训对被身处应试教育而弄得焦头烂额的广大教师无疑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今天的教师其实已经真的很可怜,待遇与地位不用说,教学任务之重也不用去说,反复考试考分评比之累、职称晋升之繁、各种考评之忧、继续教育之虑等等,教师确实经受了太多的无奈与折腾——这无疑极大地分散了老师的精力、影响了老师的教学,从而使得有效教学难免不受影响;
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这种培训对于我们教师的提高没有多大裨益,这与提倡的有效学习不是背道而驰吗?
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要发挥其主动性,做到有效学习;难道对教师的培训就不是一个道理吗?难道不可以创造条件让教师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不断的提高自己吗?这样教师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效学习,从而更好地去对学生做到有效教学,我想,这是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老师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去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与讨论氛围,创设民主、自由的思考与想象空间,建立平等、协商的生生与师生关系,在这种课堂上,你想让学生不去思考都难,何愁教学没有效果,何愁学习不是有效的。好奇心理、渴求新知、标新立异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这些天性,让其释放、迸发出来,而不是去千方百计地压抑,才是我们需要多加思考的哟。
莫言莫言莫不言,无为无为无不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无为与有为的关系,无为中有所为,无为而无不为,这对于教师的培训、还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有效学习、有效教学其实真的不是难事。
201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