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月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记录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记录
本季度院感办在院长的带领下和每星期不定期考核临床各科室,现将各科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汇总如下: 内科:98分
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护理部:92分
1、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2、治疗台碘伏瓶消毒日期过长:10天
3、病房地上有丢弃的棉签
4、损伤性废物同感染性废物未分离:输液器针头未分离放入锐器盒。
5、未规范使用锐器盒,锐器盒无盖。化验室:90分
1、个人防护不当:采血未戴口罩。
2、静脉采血未做到一人一止血带。
3、手卫生不规范:操作前未洗手。
4、损伤性废物:如针头 未放入锐器盒 洗衣房:93分
手术衣、裤未铺开晾干。供应室:92分
1、消毒间到无菌间中间窗户门未关。
2、防护用品准备不齐。
二:整改措施
请各科室对照本科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
1、门诊工作日志、医疗废物登记本、紫外线消毒登记本、院感工作手册请认真完成。
2、严格执行无菌原则与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
3、医务人员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做好防护措施。
4、手卫生规范。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6、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传染报告卡。三:具体措施
1、各科静脉采血建议使用采血针。
2、各科室使用规范锐器盒。
3、耐湿热的器材应首选热力消毒,对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病人用后的器材,改变过去“先消毒后清洗”操作程序。现处理程序为“先清洗后消毒”。优点:防治蛋白质凝固,提高清洗质量,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4、每月17日或18日按时采样检测。
5、化验室门诊使用大规格锐器盒。
6、口腔科器械柜内器械必须高压消毒。四:预防措施
1、各科主任、护士长要加强院感管理工作,深入到院感的每一项工作中去,督促检查,以保证完成质量。
2、加强院感知识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3、各科加强培训。
第二篇:医院感染管理考核
医院感染管理考核、考评奖惩制度
各科室:
为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医院感染工作过程监控,提升我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质量,经感染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本考核制度。
一、考核对象主要为各临床科室监控小组,尤以监控医师与护士为侧重。
二、考核细化,每季度汇总向各科反馈结果,年终进行全年考核汇总。
三、功能科室考核与设备科、药剂科的索证检查结果将以书面形
式通报相关科室并呈送相关领导。
四、坚持质量持续改进的方式,每季度感染管理科提出改进措施。
五、根据考核资料年终的汇总结果,评出感染监控优秀科室三名,同时评出优秀感染监控医师与护师各三名。
六、优秀科室第一名奖励,第二名,第三名。优秀监控医师、护师各三个等级为第一名奖励,第二名奖励,第三名。
七、对于得分未到各自总分一半的予以全院通报批评。
八、具体考核细则每年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更新修订并公布于内网上。
九、各科考核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实施。
第三篇:医院病房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医院病房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科室: 检查人: 日期: 得分:
一、病房相关资料(20分)以下各项规定内有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本项分数为止。
1、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名单。1分
2、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分
3、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每季度一次,有记录。4分
4、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登记。1分
5、医院感染病例由报告人24小时内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交送医院感染科;住院病历封面“医院感染名称”栏内的诊断与报告卡上填写的诊断相符。5分
6、病人住院期间体温≥380C者,有病程记载和分析。2分。
7、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15%。5分
8、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相关知识问答。1分
二、病房医院感染监测项目(20分)以下各项规定内有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本项分数为止。
1、医院感染病例在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2分
2、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及高发部位、常见病原菌。2分
3、合理使用抗生素。5分
4、有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时及时报告。2分
5、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每月一次,结果符合要求,超标后有追踪。3分
6、使用中的消毒剂的监测:包括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灭菌剂每月一次,不得 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化学监测: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等有效浓度监测每日一次,2%戊二醛有效浓度监测每周一次,记录结果并保存。4分
7、紫外线监测:包括日常监测和强度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使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
使用人签名。强度监测:季度一次,新灯管≥90μw/cm2,使用中的灯管≥70μw/cm2。2分
三、病房管理(20分)以下各项规定内有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本项分数为止。
1、病室内定时痛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及时消毒。2分
2、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被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3分
3、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被服和衣物。1分
4、病房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500mg/L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3分
5、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显,分开消毒、清洗、悬挂晾干。5分
6、医用垃圾置黄色塑料袋内,生活垃圾置黑色塑料袋内,损伤性垃圾置入利器盒内,分类收集,不得混放,标示清楚,封闭运送。5分
7、对传染病患者及用物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1分
四、治疗室、换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20分)以下各项规定内有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本项分数为止。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有流动水洗手设施。1分
2、每日清洁、消毒、地面湿式清扫。1分
3、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医帽整洁。着装、备品、器械及操作过程中的无菌观念意识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2分
4、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2分
5、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存放,有效期内使用,过期重新灭菌,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3分
6、湿化液、雾化吸入必须用无菌水。2分
7、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液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2分
8、无菌敷料罐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打开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2分
9、各科使用的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每4~6小时更换,必须注明开包时间。2分
10、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1分
11、各 科 治 疗、护 理 及 换 药 操 作 应 按 清 洁 伤 口、感 染 伤 口、隔 离 伤 口 依次 进 行,特 殊 感 染 伤 口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2分 五、一般医疗用品用后的消毒处理要求(20分)以下各项规定内有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本项分数为止。
1、弯盘、治疗碗(盘)、穿刺、换药等非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洗灭菌。5分
2、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及管道、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暖箱湿化器,每日更换并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干燥保存。5分
3、接触病人皮肤及浅表体腔、粘膜一般诊疗用品如:体温表、压脉带、吸痰管、雾化吸入器面罩、开口器、舌钳、吸引器、引流瓶、胃肠减压器等用后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肝炎和结核病人污染的诊疗用品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浸泡60分钟。10分
存在的问题:
科室改进措施:
第四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日期:
督查内容:
1、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2、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3、医疗废物的管理
4、无菌操作
5、传染病报告卡的制度执行情况
6、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
7、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8、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9、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督查者:
科室签名:时间: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科室签名:时间:
效果评价 签名:时间: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本
第五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及持续改进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考核及持续改进制度
一、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根据三级质控方案,由临床各科室每月自查,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每月一次对全院病区及重点部门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考核 内容可全面检查或重点检查。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把考核结果报医院院办和经济核算办公室,同时向主管院 领导和科室反馈。
三、科室内应针对存在问题组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
四、考核结果共性问题在医院院周会上或利用简报形式进行讲评和反馈,不断总结经验,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经常修订完善考核标准。
相关文件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