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药品再注册申请-填表说明
药品再注册申请-填表说明
关联品种受理号:请输入该品种的同期申报受理号、不同期申报受理号和本品原申请受理号。同期申报受理号、不同期申报受理号系指同期或不同期申报的原料药和同申报单位申报的不同规格的制剂。
我们保证:本项内容是各申请机构对于本项申请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郑重保证,各申请机构应当一致同意。
其他特别申明事项:需要另行申明的事项。
1.境内外注册:系指如果属于申请境内注册品种选境内注册,如果属于申请进口注册选进口注册。本项为必选项目。
2.药品分类:按本品种的属性选择相应的选项。本项为必选项。
3.药品通用名称:应当填写原批准注册的药品通用名称。本项为必填项目。
4.英文名/拉丁名:英文名填写INN英文名;中药制剂没有英文名的,可以免填;申报中药材的需提供拉丁名。本项为必填项目。
5.汉语拼音:均需填写,注意正确区分字、词、字母大小写等。可以参照中国药典格式填写,本项为必填项目。
6.化学名称:应当以文字正确表达药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不要采用结构式。
7.商品名:申请人为方便其药品上市销售而申请使用的商品名称。进口药品可同时填写英文商品名称。商品名称仅限于符合新药要求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及进口中药可以申请使用。
8.制剂类型:本项为必选项目。
非制剂:根据本品类型进行选择。其中“有效成份”系从植物、动 43
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系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不属所列类型,选“其他”,并应简要填写所属类型。
制剂:在“剂型”后填写所属剂型。规格:填写本制剂单剂量包装的规格,使用药典规定的单位符号。例如“克”应写为“g”,“克/毫升”应填写为“g/ml”。每一规格填写一份申请表,多个规格应分别填写申请表。
9.用法用量:应当包括用法和用量两部分。需按疗程用药或者规定用药期限的,必须注明疗程、期限。应当详细列出该药品的用药方法,准确列出用药的剂量、计量方法、用药次数以及疗程期限,并应当特别注意与规格的关系。用法上有特殊要求的,应当按实际情况详细说明。本项为必填项目。
10.包装:系是指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如有多个包装材质要分别填写,中间用句号分开,例如“玻璃瓶。塑料瓶”。包装规格是指基本包装单元的规格,药品的基本包装单元,是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供上市的药品最小包装,如:每瓶×片,每瓶×毫升,每盒×支,对于按含量或浓度标示其规格的液体、半固体制剂或颗粒剂,其装量按包装规格填写。配用注射器、输液器或者专用溶媒的,也应在此处填写。每一份申请表可填写多个包装规格,不同包装规格中间用句号分开,书写方式为“药品规格:包装材质:包装规格”,例如:“0.25g:玻璃瓶:每瓶30片。塑料瓶:每瓶100片”,多个规格的按上述顺序依次填写。本项为必填项目。
11.药品有效期:本品种的有效期,以月为单位填写。如有多个规格、包装材质,有效期如有不同则要分别对应填写,如包装材质为“玻璃瓶。塑料瓶”两种,有效期分别为18个月、12个月,应写为“18个月。12个月”。诊断试剂类制品,如有多个组份且有效期不同的应以最短的有效期作为产品有效期填写。
12.处方(含处方量):应当使用规范的药物活性成份或者中药材、中药饮片、有效部位等名称,同时应当填写按1000制剂单位计算的处方量。申报复方制剂,应当预先进行处方查重工作。本项为必填项目。
处方内辅料(含处方量):对处方使用的每种辅料均应填写,包括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等。处方量按1000制剂单位计算。本项为必填项目。
13.原/辅料来源:境内生产是指已获得药品批准文号并在药品批准文号有效期内的原料药;进口注册是指已获得《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并在其有效期内的原料药;另行申报是指正在申报注册中的原料药,应将其受理号填写在批准文号项下,受理号亦可由省局在受理时填写;另行批准是指无需注册,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批准的原料药,在批准文号项下填写其批准文件编号。复方制剂应填写全部原料药来源,同一原料药不得填写多个厂家。本项为必填项目。
14.中药材标准:制剂中所含中药材,规范填写药材名称。如有地方或国家药品标准的,属于法定标准药材;若没有地方或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材,属于非法定标准药材;明确各药材检验所采用的标准来源(国家标准、地方药材标准或自拟标准)。本项为必填项目。
15.变更情况:药品标准、药品说明书、生产工艺等的变更情况说明。如有变更应说明变更获准的情况、批准或备案的机构等。本项为必填项目。
16.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简略填写主要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不必照抄说明书详细内容,限300字以内。
适应症分类:(本项为必选项目)(系统设置为下拉菜单)
一、化学药品:
抗感染系指: 各种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分支杆菌药、抗艾滋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天然来源抗感染药。
寄生虫系指: 抗寄生虫药。
呼吸系指: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和复方抗感冒药。
皮肤系指: 皮肤疾病用药。
精神神经系指:脑血管病及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心肾系指: 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用药。
外科系指: 电解质补充、酸碱平衡、静脉营养补充、痔疮、男性生殖系统等用药。
肿瘤系指: 各种肿瘤、血液病用药。
内分泌系指: 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用药、解热镇痛类抗炎药、各种免疫系统调节剂等。
消化系指: 胃肠道、肝胆疾病用药、减肥药等。
妇科系指: 妇科疾病用药。
五官系指: 用于耳、鼻、喉、眼等五官科用药。
放射系指: 放射科用药(如造影剂等)。
其他系指: 难以界定其适应症的,包括辅料等。
二、中药:
儿科系指: 儿科及小儿用药。
风湿系指: 风湿类疾病用药。
呼吸系指: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和各种感冒药。
妇科系指: 妇科疾病用药。
骨科系指: 骨科用药。
皮肤系指: 皮肤科用药。
精神神经系指:脑血管病及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心血管系指:心血管疾病用药。
外科系指:各种跌打损伤、痔疮等外科用药。
肿瘤系指:各种肿瘤疾病用药。
内分泌系指: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疾病用药。
消化系指:肝、胆、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五官系指:耳、鼻、喉、眼科等五官科用药。
泌尿生殖系指: 男科、肾病及肾虚导致的相关疾病用药。
其他系指: 血液病、抗艾滋病等免疫系统疾病用药及难以界定其适应症的。
17.原批准注册内容及相关信息:应具体填写与本次补充申请所变更各项具体内容相对应的原批准注册内容及相关信息,本项为必填项。
19-22.申请人及委托研究机构:详细填写有关申请人情况。机构1,对于境内生产的药品,应当填写药品生产企业名称;对于进口药品,应当填写境外制药厂商(持证公司)的名称。机构2应填写集团公司名称。对于进口药品,应当在机构2填写该药品的国外生产厂,如有另外的国外包装厂填写机构3,如申请境内分包装的填写机构4。如有与机构1完全相同的,也应当逐项填写。每个申请机构第一项为“○无○有”选项的,必须选填一项,不得空填。
各申请机构栏内:“名称”,应当填写原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载明的名称,发生变更的,填写新的机构名称。“本机构负责缴费”的选项,用于申请人指定其中一个申请机构负责向国家缴纳注册费用,该机构注册地址即成为缴费收据的邮寄地址。“组织机构代码”,是指境内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发给的机构代码,境外申请机构免填。“注册申请负责人”,是指本项药品注册申请的项目负责人。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是与该注册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其中电话应当提供多个有效号码,确保能及时取得联系。填写时须包含区号(境外的应包含国家或者地区号),经总机接转的须提供分机号
码。“联系人”,应当填写具体办理注册事务的工作人员姓名,以便联系。
各申请机构名称、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签名日期:已经填入的申请人各机构均应当由其法定代表人在此签名、加盖机构公章。日期的填写格式为××××年××月××日。本项内容为手工填写。
药品注册代理机构名称、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签名日期:药品注册代理机构在此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加盖机构公章。
23.委托研究机构: 系指药品申报资料中凡属于非申请机构自行研究取得而是通过委托其他研究机构所取得的试验资料或数据(包括药学、药理毒理等)的研究机构。
24.填表应当使用中文简体字,必要的英文除外。文字陈述应简明、准确。选择性项目中,“□”为单选框,只能选择一项或者全部不选;“□”为复选框,可以选择多项或者全部不选。需签名处须亲笔签名。
25.本申请表必须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发的申请表填报软件填写、修改和打印,申报时应当将打印表格连同该软件生成的电子表格一并提交,并且具有同样的效力,申请人应当确保两种表格的数据一致。为帮助判断两种表格内数据是否完全一致,电子表格一经填写或者修改后,即由软件自动生成新的“数据核对码”,两套“数据核对码”一致即表明两套表格数据一致。对申请表填写内容的修改必须通过该软件进行,修改后计算机自动在电子表格内产生新的“数据核对码”,并打印带有同样“数据核对码”的整套表格。未提交电子表格、电子表格与打印表格“数据核对码”不一致、或者本申请表除应当亲笔填写项目外的其他项目使用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发的申请表填报软件填写或者修改者,其申报不予接受。
26.本表打印表格各页边缘应当骑缝加盖负责办理申请事宜机构或者药品注册代理机构的公章,以保证本申请表系完全按照规定,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发的申请表填报软件填写或者修改。
第二篇:药品再注册申请表填表说明
药品再注册申请-填表说明
我们保证:本项内容是各申请机构对于本项申请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郑重保证,各申请机构应当一致同意。
其他特别申明事项:需要另行申明的事项。
1. 本申请属于:系指如果属于申请国产注册品种选“国产药品注册”,如果属于申请进口注册选“进口药品注册”,如果属于申请港澳台注册选“港澳台医药产品注册”。本项为必选项目。
2.项目。
3. 药品通用名称:应当使用正式颁布的国家药品标准或者国家药典委员会《中申请分类:按药品注册申请的分类填写,属新药的,选新药申请;属按新药管理的,选新药管理的申请;属申请仿制已有国家标准的,选仿制药申请。本项为必选国药品通用名称》或其增补本收载的药品通用名称。申报复方制剂或者中药制剂自拟药品名称的,应当预先进行药品名称查重工作。本项为必填项目。
4.5. 英文名称:英文名填写INN英文名;中药制剂没有英文名的,可以免填;汉语拼音:均需填写,注意正确区分字、词、字母大小写等。可以参照中国申报中药材的需提供拉丁名。本项为必填项目。药典格式填写。本项为必填项目。
6.7. 化学名称:应当以文字正确表达药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不要采用结构式。商品名称:申请人为方便其药品上市销售而申请使用的商品名称。进口药品本项为必填项目。可同时填写英文商品名称。商品名称仅限于符合新药要求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及进口中药可以申请使用。
8. 制剂类型:本项为必选项目。
非制剂:根据本品类型进行选择。其中“有效成份”系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系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不属所列类型,选“其他”,并应简要填写所属类型。
制剂:在“剂型”后选择所属剂型;剂型属于《中国药典》或其增补本收载的剂型,选中国药典剂型;非属《中国药典》现行版及其增补本未收载的剂型,选非中国药典剂型;进口药品同时填写剂型的英文。如属于靶向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等特殊制剂的,可同时选择特殊剂型。
9. 规格:填写本制剂单剂量包装的规格,使用药典规定的单位符号。例如“克”应写为“g”,“克/毫升”应填写为“g/ml”。每一规格填写一份申请表,多个规格应分别
填写申请表。本项为必填项目。
同品种已被受理或同期申报的原料药、制剂或不同规格品种:填写由同一申请人申报的该品种已被受理或同期申报的其他原料药、制剂或不同规格品种的受理号及名称。若为完成临床研究申请生产的需填写原临床申请受理号。
10. 包装:系指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如有多个包装材质要分别填写,中间用句号分开,例如“玻璃瓶。塑料瓶”。包装规格是指基本包装单元的规格,药品的基本包装单元,是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供上市的药品最小包装,如:每瓶×片,每瓶×毫升,每盒×支,对于按含量或浓度标示其规格的液体、半固体制剂或颗粒剂,其装量按包装规格填写。配用注射器、输液器或者专用溶媒的,也应在此处填写。每一份申请表可填写多个包装规格,不同包装规格中间用句号分开,书写方式为“药品规格:包装材质:包装规格”,例如:“0.25g:玻璃瓶:每瓶30片。塑料瓶:每瓶100片”,多个规格的按上述顺序依次填写。本项为必填项目。
11. 药品有效期:本品种的有效期,以月为单位填写。如有多个规格、包装材质,有效期如有不同则要分别对应填写,如包装材质为“玻璃瓶。塑料瓶”两种,有效期分别为18个月、12个月,应写为“18个月。12个月”。诊断试剂类制品,如有多个组份且有效期不同的应以最短的有效期作为产品有效期填写。
12. 处方(含处方量):应当使用规范的药物活性成份或者中药材、中药饮片、有效部位等名称,同时应当填写按1000制剂单位计算的处方量。申报复方制剂,应当预先进行处方查重工作。本项为必填项目。
处方内辅料(含处方量):对处方使用的每种辅料均应填写,包括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等。处方量按1000制剂单位计算。本项为必填项目。
13. 原辅料来源:境内生产是指已获得药品批准文号并在药品批准文号有效期内的原料药;进口注册是指已获得《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并在其有效期内的原料药;另行申报是指正在申报注册中的原料药,应将其受理号填写在批准文号项下,受理号亦可由省局在受理时填写;另行批准是指无需注册,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专门批准的原料药,在批准文号项下填写其批准文件编号。复方制剂应填写全部原料药来源,同一原料药不得填写多个厂家。本项为必填项目。
14. 中药材标准:制剂中所含中药材,规范填写药材名称。如有地方或国家药品标准的,属于法定标准药材;若没有地方或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材,属于非法定标准药材;明确各药材检验所采用的标准来源(国家标准、地方药材标准或自拟标准)。本项为必填项目。
15. 主要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简略填写主要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不必照抄说明书详细内容,限300字以内。
适应症分类:(本项为必选项目)
一、化学药品:
抗感染系指: 各种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分支杆菌药、抗艾滋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天然来源抗感染药。
寄生虫系指: 抗寄生虫药。
呼吸系指: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和复方抗感冒药。
皮肤系指: 皮肤疾病用药。
精神神经系指:脑血管病及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心肾系指: 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用药。
外科系指: 电解质补充、酸碱平衡、静脉营养补充、痔疮、男性生殖系统等用药。肿瘤系指: 各种肿瘤、血液病用药。
内分泌系指: 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用药、解热镇痛类抗炎药、各种免疫系统调节剂等。
消化系指: 胃肠道、肝胆疾病用药、减肥药等。
妇科系指: 妇科疾病用药。
五官系指: 用于耳、鼻、喉、眼等五官科用药。
放射系指: 放射科用药(如造影剂等)。
其他系指: 难以界定其适应症的,包括辅料等。
二、中药:
儿科系指: 儿科及小儿用药。
风湿系指: 风湿类疾病用药。
呼吸系指: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和各种感冒药。
妇科系指: 妇科疾病用药。
骨科系指:骨折、颈椎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用药。
皮肤系指: 皮肤科用药。
精神神经系指:脑血管病及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心血管系指:心血管疾病用药。
外科系指:各种跌打损伤、痔疮等外科用药。
肿瘤系指:各种肿瘤疾病用药。
内分泌系指:糖尿病等疾病用药。
消化系指:肝、胆、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五官系指:耳、鼻、喉、眼科等五官科用药。
泌尿生殖系指: 男科、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用药。
其他系指: 血液病、抗艾滋病等免疫系统疾病用药及难以界定其适应症的。
16. 原批准注册内容及相关信息:应具体填写原批准注册的内容及相关信息,包括有条件批准时的具体要求等。本项为必填项。
17. 历次补充申请批准情况:具体填写末次批准注册至本次提出再注册申请期间提出的补充申请及其批准情况。
18. 本次申请为:填写申报品种本次属于第几次申报。简要说明既往申报及审批情况。如申请人自行撤回或因资料不符合审批要求曾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予批准等情况。
19. 机构1-5:机构1是指具备本品生产条件,申请生产本品的药品生产企业。对于新药申请,尚不具备生产条件或尚未确定本品生产企业的,可不填写。对仿制药品申请及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靶向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等特殊制剂除外)及增加新的适应症的药品申请,必须填写本项。对于进口药品申请,应当填写境外制药厂商(持证公司)的名称。对于申请生产本药品的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其持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情况做出选择。机构2、3、4、5,对于新药申请,必须填写申请新药证书的机构,即使与机构1相同,也应当重复填写;对于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的改变剂型(靶向制剂、缓控释制剂等除外)、增加新的适应症的申请,不必填写;对于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本项不得填写。仍有其他申请新药证书机构的,可另外附页。对于进口药品申请,如有国外包装厂,则填写在机构3位置。对于新药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在发给的新药证书内,将本申请表内各新药证书申请人登记为持有人,排列顺序与各申请人排名次序无关。
各申请机构栏内:“名称”,应当填写其经过法定登记机关注册登记的名称。“本机构负责缴费”的选项,用于申请人指定其中一个申请机构负责向国家缴纳注册费用,该机构注册地址即成为缴费收据的邮寄地址。“组织机构代码”,是指境内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发给的机构代码,境外申请机构免填。“注册申请负责人”,是指本项药品注册申请的项目负责人。电话、手机、传真和电子信箱,是与该注册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其中电话应当提供多个有效号码,确保能及时取得联系。填写时须包含区号(境外的应包含国家或者地区号),经总机接转的须提供分机号码。“联系人”,应当填写具体办理注册事务的工作人员姓名,以便联系。
各申请机构名称、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签名日期:已经填入的申请人各机构均应当由其法定代表人在此签名、加盖机构公章。日期的填写格式为××××年××月××日。本项内容为手工填写。
药品注册代理机构名称、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签名日期:药品注册代理机构在此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加盖机构公章。
20.委托研究机构: 系指药品申报资料中凡属于非申请机构自行研究取得而是通过委托其他研究机构所取得的试验资料或数据(包括药学、药理毒理等)的研究机构。
21.填表应当使用中文简体字,必要的英文除外。文字陈述应简明、准确。选择性项目中,“□”为单选框,只能选择一项或者全部不选;“□”为复选框,可以选择多项或者全部不选。需签名处须亲笔签名。
22.本申请表必须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发的申请表填报软件填写、修改和打印,申报时应当将打印表格连同该软件生成的电子表格一并提交,并且具有同样的效力,申请人应当确保两种表格的数据一致。为帮助判断两种表格内数据是否完全一致,电子表格一经填写或者修改后,即由软件自动生成新的“数据核对码”,两套“数据核对码”一致即表明两套表格数据一致。对申请表填写内容的修改必须通过该软件进行,修改后计算机自动在电子表格内产生新的“数据核对码”,并打印带有同样“数据核对码”的整套表格。未提交电子表格、电子表格与打印表格“数据核对码”不一致、或者本申请表除应当亲笔填写项目外的其他项目使用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发的申请表填报软件填写或者修改者,其申报不予接受。
23.本表打印表格各页边缘应当骑缝加盖负责办理申请事宜机构或者药品注册代理机构的公章,以保证本申请表系完全按照规定,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发的申请表填报软件填写或者修改。
第三篇:药品再注册申请表填表说明
药品再注册申请表填表说明
一、总则
1、本申请表必须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发的申请表填报软件填写、修改和打印,申报时应当将打印表格连同该软件生成的电子表格一并提交,并且具有同样的效力,申请人应当确保两种表格的数据一致。未提交电子表格、电子表格与打印表格“数据核对码”不一致、或者本申请表除应当亲笔填写项目外的其他项目使用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发的申请表填报软件填写或者修改者,其申报不予接受。
2、本表打印表格各页边缘应当骑缝加盖负责办理申请事宜机构或者药品注册代理机构的公章,以保证本申请表系完全按照规定,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发的申请表填报软件填写或者修改。
3、下载地址:中药品注册司――药品注册信息及注册指南――注册申请表。
4、应提交3份申请表
5、不同批准文号的品种填写一份申请表;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药品如为同一批准文号填写同一申请表
6、填报原则:
6.1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按中国药典相关规定填写
6.2除数字、符合、标点、部分计量单位外,一律采用简化汉字书写
6.3数字、符合、标点、部分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半角方式填写
6.4各个字段内数据不能留有空格
6.5若某个字段内内容有多个,以半角分号隔开
二、细则
药品名称:应当使用正式颁布的国家药品标准或者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其增补本收载的药品通用名称。药品名称原则上按批件或药品质量标准上标明的药品名称填写,如两者不一致以现行质量标准一致为准。
英文名/拉丁名:填写原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所附药品标准载明的相应内容。
其他名称:系指曾经作为药品通用名称使用,但已被正式颁布的国家药品标准或者《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及其增补本收载的药品通用名称取代者。
商品名称:填写原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所附药品标准、药品说明书、标签内载明的相应内容。
剂型:填写原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载明的相应内容
规格:填写原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所附药品标准、药品说明书、标签内载明的相应内容。
原则上一律按照药典书写方式填写
包装规格项
1.按药品最小包装规格填写
2.填写顺序为:
内容物数量+计量单位/最小包装单位,如:50片/瓶;12粒/板
3.填写多种包装规格时,应以半角分号间隔
直接接触药品的药包材:按直接接触药品的药包材注册证上所载明的名称填写。
药品有效期:填写原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所附药品标准、药品说明书内载明的相应内容,以月为单位。
执行标准项的填写
1.执行标准必须填写完全,其包括标准名称、版本、分册名称、编号或第几部,如: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部颁标准化学药品及制剂第一册
2.除版本年号、页码外,必须使用汉字
标准编号项的填写
1.严格按照批件中的药品标准编号填写
2.所有数字、字符必须使用半角方式
3.角标以普通数字形式表示
如:WS3-1234-(90),填写为:WS3-1234-(90)
主要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简要填写主要的适应症或者中药功能主治、主治病症。
适应症分类:
一、化学药品:
抗感染系指: 各种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分支杆菌药、抗艾滋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天然来源抗感染药。
寄生虫系指: 抗寄生虫药。
呼吸系指: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和复方抗感冒药。
皮肤系指: 皮肤疾病用药。
精神神经系指:脑血管病及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心肾系指: 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用药。
外科系指: 电解质补充、酸碱平衡、静脉营养补充、痔疮、男性生殖系统等用药。肿瘤系指: 各种肿瘤、血液病用药。
内分泌系指: 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用药、解热镇痛类抗炎药、各种免疫系统调节剂等。
消化系指: 胃肠道、肝胆疾病用药、减肥药等。
妇科系指: 妇科疾病用药。
五官系指: 用于耳、鼻、喉、眼等五官科用药。
放射系指: 放射科用药(如造影剂等)。
其他系指: 难以界定其适应症的,包括辅料等。
二、中药:
儿科系指: 儿科及小儿用药。
风湿系指: 风湿类疾病用药。
呼吸系指: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和各种感冒药。
妇科系指: 妇科疾病用药。
骨科系指: 骨科用药。
皮肤系指: 皮肤科用药。
精神神经系指:脑血管病及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心血管系指:心血管疾病用药。
外科系指:各种跌打损伤、痔疮等外科用药。
肿瘤系指:各种肿瘤疾病用药。
内分泌系指: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疾病用药。
消化系指:肝、胆、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五官系指:耳、鼻、喉、眼科等五官科用药。
泌尿生殖系指: 男科、肾病及肾虚导致的相关疾病用药。
其他系指: 血液病、抗艾滋病等免疫系统疾病用药及难以界定其适应症的。
八、药品生产企业项的填写
药品生产企业名称必须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名称填写
药品批准文号项的填写
1.严格按照批件中的格式和内容书写
2.所有符号和数字必须使用半角方式
3.批准文号中不能留有空格
4.严格检查,不能丢字、多字
批准日期和终止日期项的填写
1、原地方审批的、由国家局统一换发批准文号的品种,其批准文号的起始日期以省局转发国家局“关于公布换发药品批准文号品种目录的通知”日期为准。
2、国家局审批的品种,其批准文号的起始日期以国家局颁发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日期为准。
3、多个规格、批准文号核发日期不同的品种,有效期按最早日期计算。
新药证书编号、批准日期:填写新药证书载明的相应内容。
是否对药品的下述项目做了变更:
如涉及到变更处方、生产工艺、制剂所用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厂、药品标准、说明书等项目,应如实填写,并在申报资料中附上相应的补充申请批件。
申报过补充申请或者其他形式的变更申请的情况:按补充申请批件载明的相应内容填写 所报品种清单:对于一个申请表涉及多个品种的,需按品种清单表中的项目填写每一个品种基本信息,一个《药品再注册申请表》涉及多个品种的,该项必填。
19~22项
详细填写有关申请人情况。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许可证、GMP证书所载明的相应项目内容填写。
所报资料目录:此次申请所报资料的详细目录。
各申请机构名称、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签名日期:前页已经填入的申请人各机构均应当由其法定代表人在此签名、加盖机构公章。日期的填写格式为××××年××月××日。本项内容为手工填写。
第四篇:药品注册申请表填表说明
药品注册申请-填表说明
我们保证:本项内容是各申请机构对于本项申请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郑重保证,各申请机构应当一致同意。
其他特别申明事项:需要另行申明的事项。
1.2. 本申请属于:系指如果属于申请境内注册品种选境内注册,如果属于申请进申请分类:按药品注册申请的分类填写,属新药的,选新药申请;属按新药口注册选进口注册。本项为必选项目。管理的,选新药管理的申请;属申请仿制已有国家标准的,选仿制药申请。本项为必选项目。
3. 申请事项:按照该申请实际申请事项填写。申请临床研究(包括附加申请免临床研究的),选临床试验;申请生产,选择生产;若仅申请新药证书的,选新药证书。本项为必选项目。当申请分类为新药申请或按新药管理的申请时,生产和新药证书为多选项;当为仿制药申请时,只能选临床或生产。
4. 药品注册分类:药品分类及注册分类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
一、附件
二、附件三中的有关分类要求选择。本项为必选项目。(系统设置为下拉选择菜单。中药设置为1、2、3、4、5、6.1.1、6.1.2、6.1.3、6.2、6.3、7、8、9类;化药设置为1.1、1.2、1.3、1.4、1.5、1.6、2、3.1、3.2、3.3、3.4、4、5、6类;生物制品依次设置为1、2、„、15类)。如果是新药或按新药管理,则化药注册分类只能选择1-5,中药只能选择1-8,生物制品不限制;如果是仿制药,则化药注册分类只能选择6,中药只能选择9,生物制品不能选择。
5. 附加申请事项:在申请分类和药品注册分类选定后,如同时申请非处方药,则选非处方药,此项不选,默认为申请处方药;如申请仿制的药品属于按非处方药管理的,则此项必须选择非处方药;同时申请减免临床研究,则选减或免临床研究;属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新药申请申请特殊审批的可选特殊审批程序如选择了特殊审批程序,须填写“药品注册特殊审批程序申请表”。属于上述申请以外的其他附加申请事项(如申请Ⅰ期临床等),可选择其他。选择“其他”的,应当简要填写申请事项。
6. 药品通用名称:应当使用正式颁布的国家药品标准或者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其增补本收载的药品通用名称。申报复方制剂或者中药制剂自拟药品名称的,应当预先进行药品名称查重工作。本项为必填项目。
7. 药品通用名称来源:来源于中国药典、局颁标准的,选国家药品标准;来源于国家药典委员会文件的,选国家药典委员会;属申请人按有关命名原则自行命名的,选自拟。本项为必选项目。
8.9. 英文名称:英文名填写INN英文名;中药制剂没有英文名的,可以免填;汉语拼音:均需填写,注意正确区分字、词、字母大小写等。可以参照中国申报中药材的需提供拉丁名。本项为必填项目。药典格式填写。本项为必填项目。
10. 化学名称:应当以文字正确表达药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不要采用结构式。本项为必填项目。
11. 其他名称:系指曾经作为药品名称使用,但现在已被国家规范的药品通用名称取代者。
12. 商品名称:申请人为方便其药品上市销售而申请使用的商品名称。进口药品可同时填写英文商品名称。商品名称仅限于符合新药要求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及进口中药可以申请使用。
13. 制剂类型:本项为必选项目。
非制剂:根据本品类型进行选择。其中“有效成份”系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系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不属所列类型,选“其他”,并应简要填写所属类型。
制剂:在“剂型”后选择所属剂型;剂型属于《中国药典》或其增补本收载的剂型,选中国药典剂型;非属《中国药典》现行版及其增补本未收载的剂型,选非中国药典剂型;进口药品同时填写剂型的英文。如属于靶向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等特殊制剂的,可同时选择特殊剂型。
14. 规格:填写本制剂单剂量包装的规格,使用药典规定的单位符号。例如“克”应写为“g”,“克/毫升”应填写为“g/ml”。每一规格填写一份申请表,多个规格应分别填写申请表。本项为必填项目。
同品种已被受理或同期申报的原料药、制剂或不同规格品种:填写由同一申请人申报的该品种已被受理或同期申报的其他原料药、制剂或不同规格品种的受理号及名称。若为完成临床研究申请生产的需填写原临床申请受理号。
15. 包装:系指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如有多个包装材质要分别填写,中间用句号分开,例如“玻璃瓶。塑料瓶”。包装规格是指基本包装单元的规格,药品的基本包装单元,是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供上市的药品最小包装,如:每瓶×片,每瓶×毫升,每盒×支,对于按含量或浓度标示其规格的液体、半固体制剂或颗粒剂,其装量按包装规格填写。配用注射器、输液器或者专用溶媒的,也应在此处填写。每一份申请表可填写多个包装规格,不同包装规格中间用句号分开,书写方式为“药品规格:包装材质:包装规格”,例如:“0.25g:玻璃瓶:每瓶30片。塑料瓶:每瓶100片”,多个规格的按上述顺序依次填写。本项为必填项目。
16. 药品有效期:本品种的有效期,以月为单位填写。如有多个规格、包装材质,有效期如有不同则要分别对应填写,如包装材质为“玻璃瓶。塑料瓶”两种,有效期分别为18个月、12个月,应写为“18个月。12个月”。诊断试剂类制品,如有多个组份且有效期不同的应以最短的有效期作为产品有效期填写。
17. 处方(含处方量):应当使用规范的药物活性成份或者中药材、中药饮片、有效部位等名称,同时应当填写按1000制剂单位计算的处方量。申报复方制剂,应当预先进行处方查重工作。本项为必填项目。
处方内辅料(含处方量):对处方使用的每种辅料均应填写,包括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等。处方量按1000制剂单位计算。本项为必填项目。
18. 原辅料来源:境内生产是指已获得药品批准文号并在药品批准文号有效期内的原料药;进口注册是指已获得《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并在其有效期内的原料药;另行申报是指正在申报注册中的原料药,应将其受理号填写在批准文号项下,受理号亦可由省局在受理时填写;另行批准是指无需注册,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批准的原料药,在批准文号项下填写其批准文件编号。复方制剂应填写全部原料药来源,同一原料药不得填写多个厂家。本项为必填项目。
19. 中药材标准:制剂中所含中药材,规范填写药材名称。如有地方或国家药品标准的,属于法定标准药材;若没有地方或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材,属于非法定标准药材;明确各药材检验所采用的标准来源(国家标准、地方药材标准或自拟标准)。本项为必填项目。
20. 药品标准依据:指本项药品申请所提交药品标准的来源或执行依据。来源于中国药典的,需写明药典版次;属局颁或部颁标准的,需写明何种及第几册,散页标准应写明药品标准编号;来源于进口药品注册标准的,写明该进口注册标准的编号或注册证号;来源于国外药典的,需注明药典名称及版次;其他是指非以上来源的,应该写明具体来源,如自行研究,国产药品注册标准等情况。本项为必填项目。
21. 主要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简略填写主要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不必照抄说明书详细内容,限300字以内。
适应症分类:(本项为必选项目)
一、化学药品:
抗感染系指: 各种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分支杆菌药、抗艾滋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天然来源抗感染药。
寄生虫系指: 抗寄生虫药。
呼吸系指: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和复方抗感冒药。
皮肤系指: 皮肤疾病用药。
精神神经系指:脑血管病及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心肾系指: 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用药。
外科系指: 电解质补充、酸碱平衡、静脉营养补充、痔疮、男性生殖系统等用药。肿瘤系指: 各种肿瘤、血液病用药。
内分泌系指: 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用药、解热镇痛类抗炎药、各种免疫系统调节剂等。
消化系指: 胃肠道、肝胆疾病用药、减肥药等。
妇科系指: 妇科疾病用药。
五官系指: 用于耳、鼻、喉、眼等五官科用药。
放射系指: 放射科用药(如造影剂等)。
其他系指: 难以界定其适应症的,包括辅料等。
二、中药:
儿科系指: 儿科及小儿用药。
风湿系指: 风湿类疾病用药。
呼吸系指: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和各种感冒药。
妇科系指: 妇科疾病用药。
骨科系指:骨折、颈椎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用药。
皮肤系指: 皮肤科用药。
精神神经系指:脑血管病及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心血管系指:心血管疾病用药。
外科系指:各种跌打损伤、痔疮等外科用药。
肿瘤系指:各种肿瘤疾病用药。
内分泌系指:糖尿病等疾病用药。
消化系指:肝、胆、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五官系指:耳、鼻、喉、眼科等五官科用药。
泌尿生殖系指: 男科、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用药。
其他系指: 血液病、抗艾滋病等免疫系统疾病用药及难以界定其适应症的。
22. 专利情况:所申请药品的专利情况应当经过检索后确定,发现本品已在中国获得保护的有关专利或国外专利信息均应填写。本项申请实施了其他专利权人专利的,应当注明是否得到其实施许可。已知有中国专利的,填写其属于化合物专利、工艺专利、处方专利等情况。
23. 是否涉及特殊管理药品或成份:属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管理的特殊药品,应分别选填。
24. 中药品种保护:根据所了解情况分别填写。
25. 同品种新药监测期:如有,需填写起止日期。
26. 本次申请为:填写申报品种本次属于第几次申报。简要说明既往申报及审批情况。如申请人自行撤回或因资料不符合审批要求曾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予批准等情况。
27.机构1-5:机构1是指具备本品生产条件,申请生产本品的药品生产企业。对于新药申请,尚不具备生产条件或尚未确定本品生产企业的,可不填写。对仿制药品申请及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靶向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等特殊制剂除外)及增加新的适应症的药品申请,必须填写本项。对于进口药品申请,应当填写境外制药厂商(持证公司)的名称。对于申请生产本药品的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其持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情况做出选择。机构2、3、4、5,对于新药申请,必须填写申请新药证书的机构,即使与机构1相同,也应当重复填写;对于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的改变剂型(靶向制剂、缓控释制剂等除外)、增加新的适应症的申请,不必填写;对于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本项不得填写。仍有其他申请新药证书机构的,可另外附页。对于进口药品申请,如有国外包装厂,则填写在机构3位置。对于新药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在发给的新药证书内,将本申请表内各新药证书申请人登记为持有人,排列顺序与各申请人排名次序无关。
各申请机构栏内:“名称”,应当填写其经过法定登记机关注册登记的名称。“本机构负责缴费”的选项,用于申请人指定其中一个申请机构负责向国家缴纳注册费用,该机构注册地址即成为缴费收据的邮寄地址。“组织机构代码”,是指境内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发给的机构代码,境外申请机构免填。“注册申请负责人”,是指本项药品注册申请的项目负责人。电话、手机、传真和电子信箱,是与该注册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其中电话应当提供多个有效号码,确保能及时取得联系。填写时须包含区号(境外的应包含国家或者地区号),经总机接转的须提供分机号码。“联系人”,应当填写具体办理注册事务的工作人员姓名,以便联系。
各申请机构名称、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签名日期:已经填入的申请人各机构均应当由其法定代表人在此签名、加盖机构公章。日期的填写格式为××××年××月××日。本项内容为手工填写。
药品注册代理机构名称、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签名日期:药品注册代理机构在此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加盖机构公章。
28.委托研究机构: 系指药品申报资料中凡属于非申请机构自行研究取得而是通过委托其他研究机构所取得的试验资料或数据(包括药学、药理毒理等)的研究机构。
29.电子资料:选择提出注册申请时同步提交的电子资料目录。如属于中药,分别
为《注册管理办法》附件1中:4号资料(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7号资料(药学研究资料综述)、19号资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29号资料(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资料综述);如属于化药,分别为《注册管理办法》附件2中:4号资料(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7号资料(药学研究资料综述)、16号资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28号资料(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资料综述)。另外对于申请生产或上市的品种,均需要提交详细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说明书。相关资料内容通过网络提交。
30.填表应当使用中文简体字,必要的英文除外。文字陈述应简明、准确。选择性项目中,“○”为单选框,只能选择一项或者全部不选;“□”为复选框,可以选择多项或者全部不选。需签名处须亲笔签名。
31.本申请表必须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发的申请表填报软件填写、修改和打印,申报时应当将打印表格连同该软件生成的电子表格一并提交,并且具有同样的效力,申请人应当确保两种表格的数据一致。为帮助判断两种表格内数据是否完全一致,电子表格一经填写或者修改后,即由软件自动生成新的“数据核对码”,两套“数据核对码”一致即表明两套表格数据一致。对申请表填写内容的修改必须通过该软件进行,修改后计算机自动在电子表格内产生新的“数据核对码”,并打印带有同样“数据核对码”的整套表格。未提交电子表格、电子表格与打印表格“数据核对码”不一致、或者本申请表除应当亲笔填写项目外的其他项目使用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发的申请表填报软件填写或者修改者,其申报不予接受。
32.本表打印表格各页边缘应当骑缝加盖负责办理申请事宜机构或者药品注册代理机构的公章,以保证本申请表系完全按照规定,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发的申请表填报软件填写或者修改。
第五篇:药品再注册申请(推荐)
Z08 药品再注册申请 发布日期:2012-04-28浏览次数:1315信息来源:行政受理中心字号:[ 大 中 小 ]
一、项目名称:药品再注册申请
二、申办内容:山东省辖区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届满前 6 个 月,药品批准文号的持有者拟继续生产该药品的注册申请
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关于印发药品再 注册和批准文号清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7]257 号)、《关于做好药品再注册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9]387 号)
四、收费标准:不收费
五、数量限制:无数量限制
六、提交材料目录: 1.本项目《药品再注册申请表》(访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 站,下载药品注册申请表报盘程序,填写、打印并保存。用于提交的电子文件(*.RVT)申请表与书面申请表的数据核对码必须一 致,含电子版)2.证明性文件:(1)国家局统一换发批准文号的品种,提供药品注册证的复印件。复印件上需注明省局转发该品种换发批准文号品种目录通知的文件号和 所附国家局文件号,并加盖企业公章。国家局审批的品种,提供药品注 册批件的复印件即可。(2)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变更文件的复印件。(3)《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3.五年内生产、销售、抽验情况总结,对产品不合格情况应作出说
明。4.五年内药品临床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总结。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供相应资料或者说明。(1)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或者再注册批准文件中要求继续完成工作的,应提供工作完成后的总结报告,并附相应资料。(2)首次申请再注册药品需进行 IV 期临床试验的,应提供临床试 验总结报告。(3)首次申请再注册药品有新药监测期的,应提供监测情况报告。(4)2008 年 1 月 10 日前批准的首次申请再注册的化学药品注射剂 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应按照《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 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8]7 号)的要求提 供相关的研究资料。(5)首次申请再注册的中药注射剂,应提供国家局出具的中药注射 剂安全性再评价结果。(6)对已开展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首次申请再注册的品种,应提供 《山东省药品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报告表》复印件。(7)对需首批抽验或其它需核查抽验的品种申请再注册时,应提供 省局出具的《药品注册生产通知书》复印件。6.提供药品处方、生产工艺、药品标准及处方工艺真实性的承诺书。凡
明。
4.五年内药品临床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总结。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供相应资料或者说明。
(1)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或者再注册批准文件中要求继续完成工作的,应提供工作完成后的总结报告,并附相应资料。
(2)首次申请再注册药品需进行IV期临床试验的,应提供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3)首次申请再注册药品有新药监测期的,应提供监测情况报告。
(4)2008年1月10日前批准的首次申请再注册的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应按照《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8]7号)的要求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
(5)首次申请再注册的中药注射剂,应提供国家局出具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结果。
(6)对已开展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首次申请再注册的品种,应提供《山东省药品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报告表》复印件。
(7)对需首批抽验或其它需核查抽验的品种申请再注册时,应提供省局出具的《药品注册生产通知书》复印件。
6.提供药品处方、生产工艺、药品标准及处方工艺真实性的承诺书。凡药品处方、生产工艺、药品标准与上次注册内容有改变的,应当注明具体改变内容,并提供批准证明文件。
7.生产药品制剂所用原料药的来源。改变原料药来源的,应当提供批准证明文件。
8.药品最小销售单元的现行标签和说明书实样。
七、材料格式要求:
(一)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
1.申报资料按资料顺序编号,按资料项目编号单独装订成册,并按顺序装入档案袋;
2.申报资料应使用A4纸打印,内容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3.复印件应当由原件复制,与原件一致,并保持完整、清晰;
4.资料封面应包含以下信息:项目编号、药品名称、项目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电话、联系人。封面须加盖各机构公章。档案袋需使用封面,内容同前,并在档案袋底部注明药品名称、批准文号、企业名称;
5.申报资料以批准文号为单位,每个批准文号提供一套申报材料(含申请表1份),但存在申报资料目录5第(1)、(2)、(4)种情形的品种,每个批准文号提供二套申报材料,用于技术审评;
6.申请人提供的所有资料应当是有效的、真实的、完整的。
(二)申报资料的具体要求:
1.《药品再注册申请表》
该表是申请人提出药品注册申请的基本文件,也是药监部门对该申请进行审批的依据,各项内容的填写必须准确、规范。填写前,请务必仔细阅读填表说明。
表中“药品规格”应严格按照药品标准中的内容填写,使用同一批准文号的不同规格按批准时间先后顺序,用(1)(2)„„隔开,中间加一空格,结尾不加句号。5年内未生产的品种,需在《药品再申请表》的“其他特别申明事项”中注明“5年内未生产”。
2.资料目录3
应从取得该文号的开始,按顺序列表,产量以制剂单位万计(如万片、万支、万粒等),原料以公斤计;抽验情况应写明具体的抽验部门、被抽批号和检验结果等。5年内未生产的,此项资料可缺省。
3.资料目录4
应从该品种取得或换发文号的开始,提供临床使用情况总结、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要求进行的不良反应情况总结、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定期汇总报告回执(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出具)。原料药和5年内未生产的品种,此项资料可缺省。
4.资料目录5
对第(1)、(2)种情形中已开展相关工作或者临床试验但尚未完成的,应说明理由,提供进度报告,并对完成时限予以承诺。对第(4)种情形,申请人如已按照《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进行相关研究并上报审批的,做出说明,提供批准证明性文件即可。
5.资料目录6
提供现使用的处方、工艺、药品标准,如与该品种取得或换发文号时有改变的,按时间顺序列出历次具体变更内容,并提供批准证明文件。处方按1000个制剂单位计,包括活性成分或中药药味、辅料的种类和数量;工艺流程应详述,包括完整的生产流程、每个单元操作、单元操作的主要工艺控制和质量控制参数等;执行药典标准的品种可不提供标准复印件,但需注明**年版*部*页。处方工艺真实性的承诺书应由法人代表亲笔签名并加盖企业公章。
6.资料目录7
提供批准文号效期5年内所用化学原料药的有效证明文件、生产许可证和GMP证书的复印件;生物制品注明原材料来源;中药列出处方中每部药味的执行标准即可。若原料来源未变更的,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若有变更的,提供备案情况公示内容。5年内未生产的,此项资料可缺省。
7.资料目录8
提供按照24号局令或其它有关要求修改说明书的补充申请批件(或备案件)即可。常年未生产的,此项资料可缺省。
8.处方、工艺、标准、说明书、标签除提供纸质材料外,同时需填报电子文本。电子文本的填报请登http://60.216.97.249::8080/reg,查看山东省药品注册监管平台使用说明,按流程填报电子文本,纸质材
料与电子文本内容应完全一致。
八、申办流程:
申请→省局受理中心形式审查并予受理(5日)→省局组织审查,必要时,进行技术审评、现场核查、药品注册检验,并作出决定(6个月)→省局受理中心送达决定(10日)
九、许可程序:
(一)受理:申请人向受理中心提出申请,按照本须知第六项提交材料目录的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受理中心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二)决定:省局收到受理中心受理的资料后,组织审查,必要时,进行技术审评、现场核查、药品注册检验,在6个月内作出符合规定或者不符合规定的决定。符合规定的,予以再注册,发给药品再注册批准证明文件,并抄报国家局;对不符合规定的,将审查意见及申报资料报国家局,国家局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发出不予再注册通知。
(三)送达:自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10内,省局受理中心将行政许可决定送达申请人。
十、承诺时限:
自受理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十一、实施机关:
实施机关: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十二、有效期与延续:
药品批准文号有效期5年。申请人应当在药品批准文号有效期满前6个月申请再注册。
十三、咨询与投诉:
咨询: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处
投诉: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察室
注:本《申办须知》工作时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不包括申请人补正资料以及因根据申请人要求推迟安排现场核查的时间。